除了血紫、血藍、血綠、血紅四種載氧的血色蛋白外,據報導,還有血釩蛋白、血錳蛋白等。
在海鞘類中發現有含釩的血釩蛋白(hemovanadin),是載氧體,像這種含有釩色原的血細胞稱為釩細胞。含有三氧化二釩的血液為綠色,含四氧化二釩的藍色,含五氧化二釩的為橙色。
血錳蛋白,即江珧球蛋白(pinnaglobin),也具有呼吸色素的性質。血錳蛋白存在於一種海蚌——瓣鰓綱熱江珧屬江珧的血液中,含有0.35%錳元素。該蛋白質為無色,但在空氣中與氧結合可變為褐色。
在有血液存在的動物中,並非所有的血液中都有血色蛋白。如軟體動物中圓田螺的血液內不含任何血色蛋白,因此是無色的,氧氣的運輸由血漿中的血清蛋白來完成。
昆蟲的血液其實一個運送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的內部介質,所以又稱血淋巴,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因呼吸作用在氣管中進行,故昆蟲的血液無呼吸色素。
節肢動物門昆蟲的循環系統不像哺乳動物那樣具有與體腔完全分離的分級網管系統,它的整個體腔就是血腔,所有內部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昆蟲的血液兼有哺育動物的血液及其淋巴液的特點,昆蟲的血液由血淋巴和懸浮在其中的血細胞組成,血液中無血色蛋白,不能攜帶氧,只能運輸營養物質、激素及代謝廢物等。所以昆蟲大量失血後,不會危及生命安全,但可能破壞正常的生理代謝。
昆蟲的循環系統沒有運輸氧的功能,氧氣由昆蟲呼吸系統的氣管系統直接輸入各種組織器官內。昆蟲的呼吸系統是由外胚層內陷形成的管狀氣管系統,包括在昆蟲體內呈現一定排列的管狀氣管以及分布於各組織細胞間的微氣管和氣管在蟲體兩側的氣門,此外還包括由氣管轉化成的氣囊等組織結構。昆蟲通過這一管狀氣管系統直接將氧氣輸送給需氧組織、器官或細胞,昆蟲呼吸所需氧氣,大都是通過微氣管壁擴散進組織和細胞中去的。
體軀較小或行動緩慢的昆蟲,單靠氣體的擴散作用就能夠滿足呼吸的需要,但對行動活潑和飛行的昆蟲來說,耗氧量大大增加,此時除去氣體擴散作用外,還需要有通風作用來保證氧的迅速供應,並儘快地排除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昆蟲為了有效地進行通風作用,氣管系統產生了兩種適應結構,即氣管本身具有伸縮性和氣囊可被血壓或體軀彎曲等壓縮,表現出風箱作用。
昆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而且還是該門最大的類群。其他節肢動物血液中含有血藍蛋白。昆蟲由於進化形成了複雜的氣管系統可直接把空氣中的氧運輸到組織,因此血藍蛋白從其血淋巴中消失。但是昆蟲體內,人們找到了與血藍蛋白具有同源關係的六聚蛋白(hexamer),該蛋白又可分為富含芳香族胺基酸的和富含甲硫氨酸的兩個類群。
昆蟲開放式循環系統的特點是血壓低,血量大,並隨著取食和生理狀態的不同,其血液的組成變化很大。相應地,昆蟲血液的顏色也主要是由取食和生理狀態決定的。
昆蟲的血液常有各種顏色,常見的有黃色、橙紅色、藍綠色和綠色等,它們血液中所含的色素物質使得其血液呈現出特定的顏色,如大天蠶蛾中有α-胡蘿蔔素、核黃素和黃素-核苷酸;家蠶中的黃酮、螢光素和葉酸;菜粉蝶的幼蟲血液的綠色是因為黃色蛋白(其輔基為β-胡蘿蔔素和葉黃素)和一種藍色蛋白(其輔基為膽綠素)共同存在的結果。在散居型飛蝗綠色血液中也有類似的成分,但是,一種綠色蝽的綠色血液是由於一種β-胡蘿蔔素-蛋白複合體和一種近似花青素存在的結果。昆蟲血液中的這些色素一般認為是從食物中獲得的。
另外,昆蟲血液的顏色有的還與性別、變態有關,如菜粉蝶的幼蟲、蛹和成蟲的血液,雌的為綠色,雄的則為黃色或無色。有一種喜歡吃幼竹筍昆蟲的血液是白色的。大多數昆蟲的血液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