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缺陷成就電子人:臂長耳朵聽音頭長天線辨色

2020-11-28 網易科技

(原標題:生理缺陷成就電子人:手臂長「耳朵」 頭長「天線」)

溫俊華

最近,位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的創客中心Epicenter火了,因為他們免費給員工植入了人體晶片,植入晶片的員工揮一揮手就可以在辦公室開門、操作印表機,在自動售貨機上購買食品。媒體將這些植入晶片的員工稱為「晶片人。「晶片人」其實並不新鮮,早在Epicenter之前已在歐洲一些城市流行,實現的一般是身份識別和支付功能。而在人們想像中,「電子人」應該擁有超感官能力,「晶片人」揮手進門和支付似乎遜了點。真有接近我們想像的「電子人」存在嗎?

「電子人」的提出是為了解決未來人類在星際旅行中面臨的問題,由於人類脆弱的肌體無法承受動輒上百光年的高速旅行,學者提出可以向人類身體移植輔助的神經控制裝置,增強人類適應外部空間的生存能力。在現實實踐中,醫生和科學家通過移植、修補技術,將人體和機器結合,增強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

用注射器將一枚米粒大小的微晶片植入人的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皮膚下面,一個「晶片人」就這樣誕生了。

晶片植入雖然目前還不是很普遍,但也已不算新鮮,早年被用於寵物與貨物追蹤,近年開始在新潮人群中流行。

但下面我們介紹的這些人似乎比單純植入人體晶片的人還要炫酷一些,出於生理缺陷或自願,他們在自己體內植入了機器部件,無形中使自己成為具有超感官能力的「電子人」。

機械臂助力成世界最快鼓手

詹森的機械臂。本文圖片 廣州日報 圖

27歲的詹森來自美國,由於不得已的身體缺陷,他也成了一名「電子人」,連接在他右臂上的是一隻機械手臂。

2012年,詹森在工作中遭遇傳感器爆炸事故,7次手術後,他失去了半截右手臂,這對於想成為鼓手的他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詹森沒有放棄自己的音樂夢想,他為自己設計了一隻方便靈活打鼓的機械手臂,喬治亞理工學院的韋恩伯格教授參照他的設計成功打造了這個機械假肢。

假肢利用「肌電描記術」的處理方式,在上臂植入傳感器控制假肢:詹森的上手臂自主運動時,假肢可在上手臂傳達出來的信號指引下運動;假肢還能同時控制兩根打鼓的木棒,一根木棒打鼓時,另一根木棒可以根據前一根木棒打出的音調自主配合打擊。因此,儘管詹森身體殘疾,但他現在是世界上打鼓最快的鼓手。

手臂「長耳朵」 讓世界聽我的

斯泰納左前臂「長」了一隻「耳朵」。

如果斯泰納把自己的左前臂伸出來給你看,可能會嚇你一跳:他的左前臂上「長」了一隻「耳朵」!作為行為表演藝術家兼大學教授,澳大利亞人斯泰納做過不少嚇人的事,改造自己的身體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讓自己的手臂「長」出耳朵,斯泰納花了10年時間,並且這個改造項目至今仍然在進展當中。

斯泰納先請一組醫療團隊在自己的手臂裡植入一個耳朵形狀的生物聚合物支架,接下來讓自身的血管和身體組織圍繞著這個耳朵生長。如今,從照片可見,斯泰納的「第三隻耳朵」已經非常成形,在手臂上微微突出。下一步,斯泰納的計劃是讓這個「耳朵」長出耳垂來。

斯泰納還希望在耳朵裡植入一個支持Wi-Fi連結的麥克風,讓人們收聽這隻「耳朵」所聽到的聲音。最後,這隻「耳朵」還可能具有GPS功能。雖然首期植入的麥克風已經因為感染被取出,但斯泰納並沒有放棄這個計劃。

「這『第三隻耳朵』並不是為我自己準備的,我的目的是讓世界其他地區的人能夠一直聽到這隻耳朵所收聽到的聲音。他們將能夠聽到一場對話或是一場演出,無論我在哪裡,無論他們在哪裡……」斯泰納說。

頭上「長」天線「聽」色彩

尼爾頭上「長」著一條天線,天線的一端在他的頭頂伸出一個小型攝像頭。

尼爾或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電子人」,因為他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官方承認的「電子人」。2004年,英國政府向尼爾頒發護照,護照照片上的尼爾頭上「長」著一條天線,天線的一端在他的頭頂伸出一個小型攝像頭,另一端植入他的後腦勺,這個護照意味著英國政府承認尼爾在腦袋上植入的感應天線為其身體的一部分。

尼爾今年35歲,這條天線已陪伴他13年,他因此被戲稱為真人版「天線寶寶」。在英國出生、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長大的尼爾天生完全色盲,只能看到黑白兩色。尼爾從16歲開始學畫畫,但由於色盲缺陷,老師分配給他畫的部分一直只有灰色系。

2002年,尼爾回到英國上大學,學習編曲,大二那年一個關於「控制論」的講座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講座後,他找主講人講述自己看不到色彩的困境,於是後者幫他設計了一個「聽」色彩的裝置,裝置的一端是一個小攝像頭,可以拍下物體,把物體的色彩傳導給植入大腦的晶片,再根據各種色彩生成不同的聲調,用耳後的播放器播放出來,尼爾通過骨傳聲便可以聽到不同的色彩。

最初這個裝置只是戴在尼爾的頭上,像個耳機一樣。後來,尼爾說服加泰隆尼亞的一位醫生,在他的後腦勺開了個洞,把色彩-聲音轉換裝置植入腦袋上,結果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一樣,尼爾看上去腦袋上「長」了一根天線。

植入「天線」之初,各種傳導到腦袋的聲音讓尼爾頭痛欲裂,但幾個月後大腦就習慣了這些聲音,頭痛隨之消失。一開始,尼爾必須要記住不同顏色所代表的聲調:紅色的聲調最低,介於F和升F音階之間;紫羅蘭的紫色聲調最高,介於C音階。到後來,各種色彩所代表的音調已經融入尼爾的身體,目前他能聽辨出360種色彩。

尼爾將自己這種把色彩轉換成聲音的能力應用到藝術創作上——欣賞一幅畫的時候,他可以聽到一組特別的音頻,因此可以把畫作轉變成一首歌曲,他曾為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創作過類似的「聲音畫像」。在熟練掌握把色彩轉換成聲音的能力後,尼爾開始反向創作,把聽到的聲音轉變成畫作。2012年,尼爾被邀請上TED公開課,講述自己如何聽到色彩,「達文西的畫聽起來真恐怖。」他說,可能是因為畫家用了很多陰影和相似的顏色;2014年,尼爾在巴塞隆納的加泰隆尼亞音樂宮舉辦了世界上第一場色彩音樂會。

尼爾的大腦還被植入一個遠程傳感晶片,可接收朋友們通過網絡發來的圖片,並將其中的色彩轉化為聲音播放。這個遠程傳感晶片意味著他可以和植入同樣晶片的人直接用大腦意念交流。

本文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責任編輯:白鑫_NT4464

相關焦點

  • 寬闊水尋猴觀鳥之三:聽音辨鳥 追蹤紅腹錦雞
    仲春時節,寬闊水森林裡的人,大都是在鳥鳴聲中醒來。這裡是觀鳥勝地。步行一小時就能環湖一周的水庫邊,已被拍攝到的鳥類有近 200 種。但這只是貴州寬闊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發現鳥類數量的一部分。每年都有很多人,不遠千裡,帶著昂貴的攝影器材,到這裡拍鳥。
  • 高手秘訣——聽音辨位
    首先是貓頭鷹利用雙耳不對稱性asymmetry進行聽音辨位。貓頭鷹耳朵長在眼睛的兩邊(圖中那兩個高聳的是耳簇,不是耳朵)。兩隻耳朵有明顯差異,比如右耳孔通常高於左耳,左耳道也明顯比右耳道寬闊,左耳還有很發達的耳鼓drumhead,雙耳最敏感的聲音頻率也不同。這樣它不但能判斷聲音的水平方向,還能判斷聲音的垂直高低。
  • 耳朵面相看命運,並不是大耳朵就一定有福喲!
    如何認知一個人的耳朵是吉相還是兇相,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一下。1、先觀其色常人論耳之兇吉多以形狀論之,其實正確的相面法都是先觀其色再下定奪。《廣鑑集》中說到:耳若論貴賤,不取性狀,先以色鮮,瑩白為上;《人倫大統賦》對於耳朵的顏色也有論斷:耳白如面,主名譽飛揚,瑩白貫輪,主信行之敦樸。所以說一個人的耳朵顏色越淡就越是好福氣的象徵,是耳朵面相兇吉的基礎。
  • 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如何聽音識鳥兒
    了解並熟悉鳥的聲音,你可以感覺到,就像是透過音樂識別五線譜一樣,愛音樂者以及在音樂上有很高造詣的人,都可以做到聽音識譜,聆聽鳥聲亦然。聆聽悅耳的聲音,感受鳥聲為了通過耳朵來識別鳥類, 很多的愛鳥者都會通過大量的體驗
  • 動物耳朵功能強大:貓耳能傳情蚊子可辨雌雄(圖)
    不信,摸摸自己的頭,你對那個整天幫你打探「外界消息」的耳朵真了解嗎?蒼蠅的耳朵長在翅膀基部的後面;飛蛾的「耳朵」,有的長在胸部,有的長在腹部,捉迷藏似的;蟈蟈和蟋蟀的耳朵長在前足的小腿節上;蟬的長在肚子下面,在頭頂與脖子那一點……  鳥的耳朵在哪裡  大部分的鳥並沒有明顯的耳朵。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貓頭鷹。大多數的貓頭鷹在頭的頂部都有一叢耳朵形狀的羽毛。當然,鳥兒聽力是很好的,幾乎跟人的聽力一樣。
  • 騙了四十年 還有人上當!蒙眼辨色、耳朵識字 量子神功解千愁……
    不論是統一制服,左手臂貼著考試號,煞有介事地翻動著書本的孩子;還是職業著裝,胸前掛著工作證,煞有介事地維持著站姿的「監考老師」,幾乎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表演拼盡全力。01根據多方考證,最近的這一波量子波動速讀熱,很可能源自日本。國內這些培訓機構大肆宣傳的套路,其實都是人家玩剩下的東西。早在13年前,日本人飛谷由美子就已經號稱「研發」出了量子波動速讀法。
  • earsopen逸鷗呵護全人群的聽音健康
    年輕人的耳朵也在步入老化狀態,將近50%的12-35歲人群(近11億年輕人)由於長時間和過度暴露於巨大聲音,包括通過個人音頻設備收聽音樂,而面臨聽力受損的風險,這種風險行為會導致聽力永久受損!據估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超過9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這不僅是個人的負擔,也將造成全球經濟負擔。
  • 天線越多越長,信號就越穩定?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可能當年發明這個技術的人也沒想如今家裡連個檯燈都要連 Wi-Fi,入戶的網絡會從電話線變成光纖。 所以幾年前我們辦寬帶送的那些個百兆網口、兩根天線的路由器已經不夠用了。 天線越多越長,信號就越穩定? 眾所周知,路由器是靠天線發射無線信號的。所以通常來說,天線越多的路由器,信號就越好。 比方說那些售價快趕上 iPhone 的頂級遊戲路由器,他們的天線一般都設計的充滿戰鬥氣息,而且密密麻麻布滿了全身。 活像戲臺上渾身插滿了旗子的老將軍。
  • 培訓機構"全腦開發神童"騙局:頭吸鐵勺、蒙眼辨色
    (原標題:額頭吸鐵勺,蒙眼能辨色?額頭「吸」鐵勺、蒙眼辨色、聽音頻提升大腦、看掌紋測天賦……在常人看來毫無科學邏輯的一堆「超能力」,都依附於「全腦開發」而生,它們也常常出現在一些全腦開發培訓機構的招生宣傳場景之中。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培訓機構以培養「蒙眼辨色」等超感知能力吸引學員,卻有「大師」坦言自己也「沒法做到蒙眼辨色」。還有的機構曲解腦波測試結果、營造演講現場氣氛,讓家長搶著報名。
  • 社會觀察丨「蒙眼識字 耳朵辨色」開啟兒童超五感?都是假的!
    在德州有一批4歲到9歲不等的孩子據說「蒙眼能識字, 耳朵能辯色」這家培訓機構位於德州德城區一個寫字樓裡,門上貼的店名是宏大教育科技萬達店。只有這位揚起頭的男孩說出了紅色星正確的答案,但是也存在通過鼻梁的縫隙看到的可能。孩子們之所有這樣的表現,靠的是強化訓練。這樣的培訓,看到孩子們出奇的表現,讓家長們對孩子的大腦智力開發深信不疑。
  • 耳朵竟長在手臂上?醫生用肋骨造耳朵(圖)
    【觀察者網 綜合】11月8日晚間,一張手臂上長出一隻十分逼真的耳朵的照片在朋友圈迅速傳播,很多人感嘆:「耳朵為啥長在手臂上?」也有人質疑:是不是有人故意用PS惡搞的?雖然手術成功了,生命也保住了,但遺憾的是那只在車禍中毀損的耳朵丟失了。  患者吉某對記者說,「(當時想著)完了,這輩子見不了人了。心裡也不好受,大街上我就會用帽子蓋著,別嚇著別人。沒有了耳朵(洗臉洗澡)直接就進水了。」
  • 科普問答, ​為什麼兔子耳朵長,貓咪耳朵短,和人的耳朵形狀
    點擊播放 GIF 0.1M為什麼兔子耳朵長,貓咪耳朵短,和人的耳朵形狀都不一樣呢?;筆者傾向認為兔科的祖先就是大耳朵,後來作為一種成功的動物,兔科開枝散葉擴散到世界各地,多多少少保留了大耳朵的性狀;再來看一個例子;作為兔子的親戚,兔形目鼠兔科的鼠兔生活習性和兔子很類似,但它們就是小耳朵;生物的性狀(特徵)是由遺傳和環境共同決定的,一隻動物長什麼樣,有什麼習性,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的祖宗是什麼樣子,舉個例子;鳥類和其先祖恐龍都沒有進化出耳廓
  • 銀河繫到底長什麼樣?國際團隊首次畫出主旋臂
    圖片來源:《新科學家》雜誌官網本報記者 劉霞儘管有很多人月夜徘徊,吟詠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等詩句,但人們對遙遠銀河系的了解仍然很少。不過,現在這種狀況似乎要改變了。據13日出版的《科學》雜誌報導,一個國際科研團隊首次成功描繪了銀河系遠側的一個主旋臂,並進一步證實,銀河系的確有四個主旋臂。該團隊將再接再厲,進一步繪製出銀河系的全景圖。
  • 你長袋鼠耳朵,我插竹蜻蜓,美團外賣、餓了麼從「頭」比拼
    沒過多久,餓了麼曬出外賣小哥頭盔上插滿竹蜻蜓的照片,美團外賣騎手立刻接招,擺出頭上插滿了「長耳朵」的「多肉造型」。有的美團外賣小哥擺出頭戴雉雞翎的齊天大聖造型,餓了麼騎手開始頭戴雙角和髒辮。有網友分析稱,美團外賣的袋鼠耳朵頭盔靈感源自其自身的袋鼠logo,袋鼠本身也代表跑得快還能裝東西,並且已更新了幾個版本,演變成了現在的頭盔掛件,更抽象更萌。而餓了麼的竹蜻蜓靈感來源可能是來自經典動漫角色——機器貓「哆啦A夢」。
  • 射頻識別RFID(2):一種RFID小型圓極化四臂螺旋天線的設計
    因此,RFID標籤天線設計的優劣對其系統工作性能有關鍵的影響。  常見的射頻識別閱讀器天線有折合振子天線、分形天線、微帶天線以及軸向模螺旋天線。由於折合振子天線和分形天線一般為線極化天線,難以滿足閱讀器對各方向電子標籤的識別要求,所以在較多場合不適用;而微帶天線由於其面積尺寸過大,在小型化的閱讀器手持機上的使用受到了限制;軸向模螺旋天線同樣因軸向高度過高,在實際使用中也受到了限制。
  • 蜘蛛的「耳朵」長在腿上
    近日,《當代生物學》上的一項來自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顯示:「食人臉」蜘蛛不僅會用腿走路,還靠腿聽音。 蜘蛛沒有耳朵,以往人們認為蜘蛛無法聽到空氣中傳播的聲音。它們腿上的毛髮可以感受振動,因此可能是靠振動辨別獵物方向——但這一認知可能並不正確。2016年,有研究者發現,一種跳蛛可以感知聲波在空氣中的振動。
  • 大象為什麼長那麼長的鼻子、長那麼大的耳朵,你知道嗎?
    一會,小明腦袋瓜一轉,一個問題也蹦了出來:大象怎麼和別的動物大不一樣,長那麼長的鼻子,那麼大的耳朵,幹嘛用的呢?「媽媽,媽媽,你給我講講大象的長鼻子和大耳朵幹嘛用的吧?」,小明對身旁一起看大象的媽媽說道。媽媽笑了笑說:「好的!
  • 耳朵的構造及生理
  • 研究證實南方漢族成年人「年齡越大耳朵越長」
    據論文通訊作者、天津師範大學教授鄭連斌介紹,隨年齡增長,中國南方漢族成人的頭、額、面的寬度都在變小,頭變得狹長些,額頭變低,頭圍變小,面部拉長,面頰皮下脂肪層更厚些;兩眼間距離變近,鼻子變寬,上、下紅唇變薄,口變寬而顯狹長,鼻和口之間的距離加大,耳朵拉長而且變寬。
  • 5億年前的三葉蟲為何長著「一對兔耳朵」?
    它們與其它三葉蟲生活在一起,但是卻獨立特行;它們生活在海底,卻長著「一對長長的免耳朵」;它們存在的時間很短暫,卻為三葉蟲演化史書寫了驚嘆的一筆……記者11月23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的碩士研究生孫智新、博士曾晗和研究員趙方臣,在位於山東濰坊的華北地臺寒武紀中期饅頭組地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