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鈞泓
作為一個短視頻創意團隊,飛碟說在90後具有了大量粉絲,甚至有人將飛碟說形容成「宅男屌絲必備神器」。
這個創業項目是怎樣發展起來的,飛碟說創始人、CEO湯懷接受了網易科技的採訪。
誕生記:初衷是什麼?
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短視頻的商業化是困擾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飛碟說的誕生,則跟湯懷過去的經歷有關係:大學畢業之後湯懷一直在廣告公司做美術的工作,出來創業之後也通過給廣告主製作視頻來維持團隊運營,不過「創業給別人做東西,也能養活團隊,但做的不開心,因為本質上還是給人打工,」因而當時整個團隊都陷入了發展的迷茫,所以湯懷決定,從新找到自己喜歡做的東西。
這個喜歡的東西就是知識百科,在湯懷的腦海中,過去文字圖片的百科知識,一直不夠生動,「如果能通過視頻動畫的方式呈現是不是更生動,更容易被用戶接受?」此後,飛碟說團隊開始嘗試從視頻百科切入,製作的第一支首部科普動畫的主題名為《釣魚島的前世今生》,「因為剛好碰上釣魚島事件,老百姓都非常關注,所以就一炮而紅了」,湯懷稱。
除了飛碟說第一支視頻外,第一支商業化的視頻也值得探討,就是為小米電視製作的片子,「善於社會化營銷的小米嗅覺很靈敏,在我們開播不久後,就有意和我們合作。後來,我們做了一期中國電視機進化史,從一開始只有幾臺電視機說起,到大家都看的流行電視劇,最後到網際網路電視時代。這時,小米電視很自然地就出來了,」湯懷介紹到。
從短短十幾秒,到最多不超過5分鐘,飛碟說把相對枯燥的百科知識以視頻的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在未來,飛碟說還將延續這一風格,而完成A輪融資後,團隊開始了擴張,內容也更加多元化。
現狀:如何保持創造力
下一階段,飛碟說將上線自己的聚合產品——飛碟平臺,平臺上的內容除了飛碟說團隊製作的內容,更會吸引一大批創意視頻團隊的內容。
平臺內容依然將圍繞知識百科,但是未來會針對用戶獨家定製更有話題性的內容,「會打一個頭條的概念,將動態知識靜態化。舉個例子說,比如說昨天發生飛機失事的事情,你可能早上剛發現,中午你就發現我給你推了一條視頻,世界飛機失事歷史,是一條視頻,3分鐘左右,就推送給你,」湯懷說。
對於飛碟說團隊的內容創意,湯懷介紹,未來必須向細分垂直化延伸。目前能看到的有《飛碟說》、《飛碟一分鐘》、《飛碟唱》、《飛碟詞酷》等,接下來還會針對親子、美妝穿搭和旅行真人秀領域推出《飛碟寶貝計劃》、《飛碟愛美麗》、《飛碟轉地球》《飛碟冷知識》等產品,根據湯懷的計劃,飛碟說今年將會開通20多條產品線,在現有的內容基礎上還會生產出更多垂直細分的內容,將會針對更加精準的用戶。
另外,對於如何激發團隊的創意迸發,湯懷也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推行項目產品經理制,每個產品針對一條線,他們是整個內容創意的來源,每個產品團隊約10人的規模。每上一條產品線之前,他們都會通過研究行業報告、訪談等形式確定一個行業的內容值不值得做;給每個產品的試錯期大概是1-2個月,根據流量、點踩比等數據決定是否砍掉一個項目,流量如果不達50萬的話可能就活不下來,對那些流量好評論差、流量差評論好的則留些觀察空間。
此外,飛碟說的團隊年齡也逐漸年輕化,90後是整個公司範圍最廣的,湯懷笑稱「像我這種80後都要退居幕後了」,年輕化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為了找到這批新用戶的興趣點。而現在團隊規模已經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80多人。
即使人員增長加速,湯懷說對於好視頻的評價依然不變,「我們認為產品有四點,熱點、痛點、嗨點、G點。G點是性;痛點很簡單,單身是痛點,肥胖是痛點,屌絲這個詞是所有痛點的集合……這些都是痛點;嗨點隨便舉個例子,提到廣場舞大家都莫名其妙的興奮對這個話題,某一段時間的藍翔也是;熱點則不必多說,」湯懷如是說,「只有滿足這4點才能稱為好視頻」。
未來規劃:將會走向何方
對於飛碟說未來的規劃,湯懷稱將主要圍繞三點進行開始:「第一件事情,你有非常多好的內容、第二你把用戶沉澱起來,並且幫他們貼上標籤;第三我們要擁有國內非常棒的創意人才在我們公司裡面,或者我們的合作夥伴,這三點對我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個事情」。
最後,湯懷還向記者賣了個關子,很多觀眾都很喜歡的飛碟說從未真人出鏡的主人公形象「飛碟王子」將會在今年的某一天亮相,「當然我們會為他策劃更精彩的故事,未來這些人物都是很好的點。通過延伸之後,這些人做成強IP來賣周邊,還可以聯營遊戲、出劇集,未來可以進院線,都是有想像力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