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以漫說,圖源來自網絡)
古希臘神話中有一個悲劇女性叫阿爾刻提斯,在莎士比亞的舞臺上,她被刻畫為一個深愛丈夫,願意為丈夫奉獻生命的女性。
傳說國王阿德墨託斯馬上就要死了,就祈求死神放過。死神說,如果你能說服另一個人代替你去死,那你就不用死了。於是國王去請求他年邁的父母,但被父母拒絕了。不料妻子阿爾刻提斯主動說願意代國王去死。也許她並沒有料到國王會同意她去死,但國王同意了,於是阿爾刻提斯身死煉獄。
但是有一位大力神突然出現,解救了她,她起死回生了。她又回到了國王身邊,但奇怪的是,從此以後,她便沉默不語,一句話也不說。
她為什麼不說話,死後復生,與愛人團聚應該是狂喜的吧,但是她為什麼不說話呢?
這個神話故事就是亞歷克斯·麥克利茲《沉默的病人》一書的靈感來源。
亞歷克斯·麥克利茲是一位百萬級暢銷書的作家、編劇,《沉默的病人》一書自出版以來,就引爆了沉寂的歐美懸疑推理界,隨後在全世界45個國家引發了狂銷熱潮,成為懸疑小說現象級作品。
書中的人物,33歲的畫家艾麗西亞,在丈夫的臉上連開五槍,從此便一言不發。被關進了精神病院,成為「沉默的病人」。
她深愛丈夫,就在殺死丈夫的前一天,他們還在一起深情相擁。她為什麼殺死丈夫?又為何一言不發呢?她是第二個阿爾刻提斯。
看完這本書,我突然覺得,那個沉默不語的女人可以是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一個人,也許我們每一個人一生都會歷經三次死亡,被人殺死然後再被自己殺死。
來自至親養育者的第一次死亡
這本書的故事線被設計的極其巧妙,再找出真相的過程中,讓人回到了艾麗西亞的童年,探尋了她沉默不語的深層秘密——艾麗西亞在童年的時候也死過一次。
艾麗西亞的爸爸很愛她的媽媽,但他是孩子們眼中的罪人。在愛麗西婭幼年的時候,媽媽因為車禍去世,從此愛麗西亞就生活在爸爸的精神傷害之中。爸爸眼中只有他的媽媽,對愛麗西亞置若罔聞,艾麗西亞不喜歡自己的爸爸,經常躲起來。
10歲的時候,有一次她和表哥躲在屋頂上,就聽見喝醉的爸爸嘴裡念叨著愛媽媽的名字,回憶著她,訴說自己的相思之情:
"伊娃——沒有你,我就沒法活了。『我的愛妻,』他一直在說,『我可憐的愛妻,我的伊娃……她為什麼非得去死?為什麼死的非得是她?為什麼不讓艾麗西亞替她去死?』」
爬在屋頂上的艾麗西亞對表哥說:
「艾麗西亞在我耳邊悄聲說了一句話——一句我永遠也不會忘記的話。『他殺了我,』她說,『爸爸剛才——殺了我。』」
就像國王阿德墨託斯在事實上讓妻子阿爾刻提斯去死一樣,艾麗西亞的爸爸在事實上判處了他女兒死刑。國王在一定程度上是愛著妻子的,可是艾麗西亞的爸爸沒有愛,只有恨。他的所作所為是對艾麗西亞的心理摧殘。
設想一下——你的爸爸,你一心依靠的人,希望你死掉。對於一個人格形成中的孩子來說,是一件多麼恐怖的事情,會引起多大的傷害,自我價值的意識會在你的內心爆裂,它所造成的巨大的痛苦,一輩子都纏繞著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不會遺忘,你只會將所有的傷痛和怒氣深埋,它就像一隻絕命蠱蟲,潛伏在你心靈深處,默默的撕咬著你。
來自生命摯愛的第二次死亡
艾麗西亞長大一點就想辦法離開了自己的家,上學,做了畫家,她天生敏銳,感知力驚人。但她早就迷失了自我的方向,生活的渾渾噩噩。
後來,她遇到了自己的丈夫,他帥氣迷人,他們很快結婚。
關於自己的丈夫,艾麗西亞再日記中說道:
加布裡耶爾拯救了我——就像耶穌一樣。從我們相識的那天起,他就是我的全部世界。無論他做了什麼,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我都會愛他——不管他怎麼惹我生氣——不管他怎麼邋遢或不愛衛生——不管他如何輕率,如何自私,我都會一如既往地愛他。
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離。
艾麗西亞忘記了自己的爸爸,朋友,姑媽,表弟,她忘記了所有人。就算爸爸的死訊傳來,艾麗西亞也沒有悲傷,只有無助的憤怒,她變得不正常,但別人認為她時悲傷過度,但艾麗西亞其實並不悲傷。她只是憤怒,就像個被打後無處去還手的孩子。
西奧跟蹤自己的婚內出軌的妻子,發現妻子的情人就是艾麗西亞的丈夫。當妻子和情人幽會時,西奧就來跟蹤艾麗西亞。他想殺死妻子的情人,但他不能做殺人犯,他有更好的辦法。
艾麗西亞很害怕,她告訴了丈夫和鄰居,但丈夫認為她精神病犯了,並隱晦的帶她看醫生,還開了藥,但艾麗西亞知道自己沒有病。
西奧在妻子和情人約會時,抓住了艾麗西亞,把她綁在椅子上。晚上11點,西奧又抓住了約會回家的男人。
西奧要殺人誅心,他拿著槍,讓艾麗西亞的丈夫做一個選擇,自己死或者讓妻子艾麗西亞死,這又是一次阿爾刻提斯的選擇。
不出意料,艾麗西亞再次被丈夫殺死。艾麗西亞好像又回到了多年前她和表哥趴在屋頂上,爸爸殺死她的那個時刻。
艾麗西亞遭遇了丈夫的背叛,還要被他謀殺。
艾麗西亞拿起槍,對準了丈夫的臉。
希望破滅,自己殺死自己。
那一刻她明白,她想要的安全感,她想要的愛,從來都沒有的得到過,就像她爸爸說的,她是該死的。
希望破滅,曾經的一起希望,美好,幸福都化作泡影,艾麗西亞再次被丈夫殺死之後,自己殺死了自己。
她不再說話,放棄辯解,她被指控為兇手,她多次試圖自殺,殺人,成了著名的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被人研究。
心理上的她早就死去,在西奧來到精神病院後,做了她的心理醫生後,她發現西奧就是那晚抓住自己的蒙面人,她設計讓西蒙殺死了自己的肉體。又把證據留在了畫板的背後,就連這個心思縝密的心理醫生都沒有發現的地方。
我在想,艾麗西亞童年被父親傷害,之後又被丈夫欺騙,他們先後兩次給艾麗西亞判了死刑。相對於童年的心理陰影,在遭受了丈夫的背叛後,真相更加殘酷的謀殺了艾麗西亞吧。所以艾麗西亞真的是個精神病?她會失控開槍,是因為父親的心理謀殺,而積累的憤怒發洩嗎?
可是艾麗西亞真的是精神病嗎?精神病能有這樣縝密的思維嗎?
如果不是,怎麼會自己殺死自己;如果是,又怎會自己殺死自己?
也許,殺死我們的不是不堪回首的童年,不是至親至愛的傷害,殺死我們的終將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