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力位差實現跨海高程基準精確傳遞的方法研究」通過鑑定

2020-11-26 中國科學院

成果鑑定會現場

2月19日,由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承擔的「利用重力位差實現跨海高程基準精確傳遞的方法研究」項目通過成果鑑定。鑑定意見認為:該項目成果為我國沿海海島礁跨海高程傳遞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途徑,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鑑定委員會由國家測繪局、武漢大學、西安測繪研究所、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等單位的7名專家組成,陳俊勇院士、寧津生院士、魏子卿院士分別任正副主任委員。

鑑定委員會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報告、技術研究報告、鑑定委員會測試組的測試報告以及查新報告,審閱了相關技術資料。經質詢與討論,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該項目提出的「利用重力位差技術實現跨海高程基準的精確傳遞」方法可以把我國1985高程基準傳遞至海島礁附近海域,並可快捷準確地將海域GPS大地高轉換為1985高程系統高程值,其精度優於±10cm,是一項原創性的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鑑定委員會還建議把成果軟體進一步工程化,以便該技術的推廣應用。

湖北省科技廳副廳長鄭春白、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孫和平等領導出席鑑定會。

相關焦點

  • 汶川震區似大地水準面確定項目通過測繪局鑑定
    近日,汶川地震災區似大地水準面確定項目通過國家測繪局組織的專家鑑定。該項目為災後重建提供了精確的測繪高程基準,似大地水準面模型與全球定位技術相結合,可快速獲取地面點的高程,從而改變了以往費用高、難度大、周期長的傳統水準測量作業模式,為災後重建贏得了寶貴時間。
  • 珠峰高程「密碼」解析
    測量珠峰高程、監測變化情況,獲得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風速等數據,可為研究歐亞大陸和印度洋板塊相互作用,以及珠峰地區生態環境變化,提供重要的數據支持。同時,對發展地球科學理論、監測地殼活動、預報自然災害等,具有重要的科研和應用價值。標註「東方華夏智慧、大國力量風採」的技術進步新作為。
  •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實現技術突破
    實現人類首次在珠峰峰頂開展重力測量本次珠峰高程測量的核心目標是精確測定珠峰的高度,進入登頂測量階段,憑藉人力登上珠峰成為準確測量的關鍵。為何一定要人力測量?記者了解到,早期的珠峰測繪多在無人登頂的情況下進行,傳統的交會測量和三角高程測量有可能出現偏差。因為珠峰峰頂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20多平方米的平面。
  • 我國高程基準的前世今生
    通過就近引用黃海平均海平面數據,水準原點的高程被精確測算出來,並作為為全國高程控制網的起算高程。而後,我國高程基準以黃海平均海水面和中國水準原點為基礎正式建立起來。 3 我國採用的高程基準 我國曾採用過兩個高程基準,分別是1956年黃海高程系統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
  • 大地測量高程系統—了解為什麼大範圍航測會出現高程精度問題
    正高系統是以大地水準面(平均海水面)為基準的高程系統。某點的正高時該點到通過該點的鉛垂線與大地水準面的交點間的距離,正高用符號Hg表示。正常高系統是以似大地水準面為基準的高程系統。某點的正常高是該點到通過該點的鉛垂線與似大地水準面的交點間的距離,正常高用符號Hγ表示。水準儀測得的為正常高。
  • 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黨亞民: 2015年尼泊爾8.1級地震肯定會對珠峰高度有影響,綜合國內外研究成果,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尼泊爾地震使得珠峰高度降低了2.5-2.6釐米。目前,對於2015年尼泊爾8.1級地震對珠峰高度影響的研究,都是通過臨近珠峰的監測點數據推算,或者通過衛星遙感方法獲得,是一種間接成果。
  • 專家詳解珠峰高程測量15問
    1975 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員立起的 3.51 米高的紅色金屬覘標,測量隊員用傳統三角交會的方法進行測量,精確測得珠穆朗 瑪峰的海拔高程為 8848.13 米。2005 年珠峰測量高程,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與衛星 GPS 測量結合的技術方法,並首次在珠峰峰頂測量中利用冰雪深雷達探測儀測量冰雪深度,經過嚴密計算,獲得珠穆朗瑪峰峰頂巖石面海拔高程8844.43 米。
  • 「地球CT儀」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尺子」
    中新社長沙12月10日電 (向一鵬)珠穆朗瑪峰最新高程——8848.86米引發關注。記者10日從國防科學技術大學了解到,該校與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航空物探遙感中心合作,自主研製的最新一代捷聯式重力儀,為珠峰高程的精確測定提供了「尺子」。此次測量也是中國首次在珠峰開展航空重力測量。
  • 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珠峰高程測定在地學研究中也具有重要的價值。研究珠峰及鄰近地區地殼水平和垂直運動速率變化,對地震預報和防災減災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精確的峰頂雪深、氣象和風速等數據,將為冰川監測、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登頂測量究竟有多難?經常聽到有人成功登頂珠峰的消息,怎麼登頂測量這麼艱難?
  • 全國一等水準點高程近20年變化分析
    , 影響了高程基準的維護及高程成果的使用.本文通過分析兩期一等水準重合點、 統計分析我國一等水準點20年高程變化量及其變化趨勢, 並從兩期水準網測量設備、 措施及測量精度的差異, 重力異常改正計算所採用的重力基準、正常重力公式及重力數據的差異, 網形結構差異, 水準測量周期、 水準環閉合周期的差異, 地殼垂直運動與局部地表形變影響等4方面進行了兩期高程變化的原因分析.研究表明: ①國家一等水準網點高程近
  • 2020珠峰高程測量正式啟動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測繪隊員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 8848.86米 珠峰新高程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多個首次,「我們從日喀則國家一等水準點向珠峰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首次將我國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人類還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航空重力測量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的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
  • 我國正式啟動2020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
    本次珠峰高程測量工作重點在以下五個方面實現技術創新和突破:一是依託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開展測量工作;二是國產測繪儀器裝備全面擔綱本次測量任務;三是應用航空重力技術,提升測量精度;四是利用實景三維技術,直觀展示珠峰自然資源狀況;五是測繪隊員登頂觀測,獲取可靠測量數據。
  •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我國從1988年1月1日起開始採用 1985 國家高程基準,起算點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以水準原點為起算點,利用精密水準測量原理,我國已建立覆蓋全國的國家高程基準網。   這次珠峰高程測量,測量隊員便是從珠峰地區的日喀則一等水準點起測,將高程傳遞至珠峰腳下的6個交會點。在交會點,測量隊員要在登頂測量隊員架設好測量覘標後,同時開始三角高程測量和交會測量。
  • 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並實現了多個「首次」地球表面地形起伏巨大,科學家們假設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延伸,把地球包裹起來形成「大地水準面」,珠峰高程即珠峰海拔高,即峰頂到大地水準面的距離。然而,大地水準面無法直接測量,需要珠峰地區現勢性強、解析度高、數量龐大的重力數據、水準數據、地形數據和衛星定位數據綜合計算得到。
  • 珠峰最新高程是怎麼測出來的?
    「我們從日喀則國家一等水準點向珠峰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首次將我國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人類還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航空重力測量首次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國測一大隊隊長李國鵬介紹。
  • 中國尼泊爾官宣珠峰"新身高" 六問揭秘珠峰高程測量
    ——從日喀則一等水準點起測,將高程傳遞至珠峰腳下6個交會點像給人量身高一樣,要給珠峰這個大個子量「身高」,首先要確定一個測量的起算面。我們平時說的高度,一般是指某物高出地面多少,而高程是指某物基於平均海水面的高度。我國從1988年1月1日起開始採用1985國家高程基準,起算點位於青島觀象山上的水準原點。
  • 珠峰新高程公布 有何意義?
    自然資源部第一大地測量隊隊長李國鵬介紹,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多個首次,「我們從日喀則國家一等水準點向珠峰腳下布測了數條水準線路,首次將我國國家高程基準傳遞至中國與尼泊爾邊界,人類還首次實現了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航空重力測量連片測量了人類無法涉足區域的重力值。」利用多種技術手段,科研人員收集了珠峰及鄰近地區100多萬平方公裡的最新地形數據,總量達1.44億條。
  • 首次應用航空重力測量技術與北鬥衛星數據 珠峰測高更專業更精準
    珠峰精確高程意義非凡珠峰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界的東段,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測繪工作者先後於1975年和2005年兩次成功測定並公布珠峰高程(高度)。1975年,我國測繪工作者首次利用測量覘標精確測得珠峰海拔高程為8848.1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