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高5895米,險峻異常,但全世界仍有無數旅行家趨之若鶩,攀登這「非洲之巔」。
在這當中,有特殊的一個人,一個盲人旅行家,曾經的盲人帆船帆板運動員。他是第1位登上吉力馬札羅山的盲人,他在5年時間裡,足跡踏遍六大洲35座城市。
很多人會奇怪,這對普通人來說,都是嘆為觀止的事,盲人行動不方便,是怎麼做到的?
他又為何這樣執著,百折不撓的想要走出家門呢?
《不和世界講道理》是曹晟康口述,宋瑤筆錄下來的真實故事。講述曹晟康在旅行中經歷的那些人和事,感受到的那些美景。當中也穿插著,他富有傳奇性的個人經歷、戀愛史等等。
在這些經歷和故事中,我看到的當然不是一個弱者,但也不是一個生來勇敢的王者,而是一個由軟弱變堅強的普通人。
一個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人,卻有環遊世界的夢想。
過程裡,他經歷過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和屈辱,但仍一往無前。為了證明他不比別人差,也是因為旅行的確能帶來快樂、助他成長。
他去過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去過澳洲、歐洲、美國。
旅途沒錢了,就憑盲人按摩技師手藝賺錢繼續旅行。
他遇到過很多好心人,會在爬山的時候扶他一把,會在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他。
也遇到過很多落井下石的人,剋扣工資、詐騙、勒索,困難時候還要踩他一腳。
這不正是現實和人性嗎?所有處在困境中的人無一例外,都曾經或即將要面對這些東西。
他很特殊也很普通,儘管看不見,他還是經歷著很多旅行家都曾經歷過的事,感受著很多旅行者感受到的美景。
困境與溫暖
曹晟康第1次亞洲四國窮遊,引起了媒體的廣泛報導和採訪,但背後辛酸卻只自己知。
「只有在生病的時候,人才會真正的意識到生命的寶貴和健康的美好。」
旅行並非一帆風順,一次重感冒就足以擊垮他。不能動彈,沒辦法求助,躺在床上好像在等死。
這一段故事看的時候很有共鳴。我曾經也在做背包客窮遊的時候,患過重感冒。在異地他鄉,虛弱的時候就會特別想家。
但是我比曹晟康幸運,除了因為身體健全,更因為我有一個家,一個幸福的家。
這個過去看來那麼平常,平常到似乎微不足道的詞彙,對於曹晟康來說,卻可望不可即。
從幼年逐漸失去視力起,就只能遭到家人的冷眼對待,甚至是父親的毒打。疼愛他的奶奶去世之後,家更是變成一個完全冰冷的地方。
反而是旅行中結識的陌生人,給了他溫暖。書中提到雅麗小姐和她的男朋友鄭先生,在他差點昏死過去的時候,發現了他。幫他買藥,照顧他。那一碗熱湯麵,想必不只暖了胃,也暖了心。
曲折的打工經歷
當然,世界上有多少好心人,就有多少黑心人。
曹晟康本身是有手藝的,作為一名出色的盲人按摩技師,無論走到哪裡,都不愁賺錢門路。
2014年曹晟康在澳洲的打工經歷,極其曲折。
朋友介紹的第1任老闆,表面上挺好。但結帳的時候,找藉口剋扣工資。
然後,他又結識了在同家店裡打工取經的第2任老闆。起先對他關懷備至,但將他挖過去之後,又極盡壓榨。
住地下室、帶病超負荷工作和老闆的冷漠態度,曹晟康為了攢錢,都能忍。但是,「瞎子」這個詞觸及了他的底線。無良老闆無時無刻都在踐踏著一個盲人的尊嚴。是可忍,孰不可忍。
好在,這一次打工,曹晟康拿到了他應得的報酬。而且,迎來了人美心善的第3任老闆。把他當家人朋友一樣照顧,在他母親出車禍的時候,還給了他鼓勵和支持。
「這世上沒有陌生人,只有還未見面的朋友。」
旅行的意義
《不和世界講道理》更多的是談人、談經歷、講故事,但旅行又怎少得了談論美景呢?
曹晟康2008年第1次登上布達拉宮時,那種向世界證明自己的巨大喜悅,可能真的只屬於他。
「我看不見世界,但我要讓世界看見我!」這是他放下家庭,迎難而上,選擇旅行這條路的初衷。
但是數年旅行後,他的想法產生了變化,他明白了旅行真正的意義。
「旅行已經不再是向世界證明我的方式,而是我自己的一件快樂的私事。」
所以,不必問旅行的意義。旅行的意義,旅行的人自然懂。對於每個熱愛旅行的人來說,這意義必然也都是個人的。當然,某種意義上也是相通的,旅行的意義其實就是旅行本身。
曹晟康看不到壯觀的維多利亞大瀑布,但是他能聽到譁譁的流水聲,品嘗到甘甜的水,也感受得到胸腔的震動。那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快感,讓他忘記一切,甚至不顧生死。
而曹晟康在語言不通的嚮導陪伴下,摔倒無數次,忍著高原反應和凍傷的痛苦,登上非洲之巔。意義不只是中國有了第1個站在吉力馬札羅山頂的盲人,還是挑戰身體極限、完成不可能任務之後的「心滿意足」。
書中有趣的故事還有很多,比如以為碰到熟人,結果遭遇詐騙的經歷,再比如曹晟康的戀愛故事,父女之情和追求夢想的抉擇等等。
儘管後天失明,經歷複雜,原生家庭也不好。但曹晟康不覺得自己很慘,他反而覺得自己已經比很多人要幸運和幸福了。
惜福和感恩,讓身處黑暗的他,反而看到了更多光明。在他平靜的敘述中,看不到絲毫辛酸, 反而處處透著一股輕鬆淡然。
「不管生活多麼變化無常,世界上都有願意接受無常的人。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自由灑脫的人一定都很堅強。一個人若想做到自由灑脫,就要有勇氣面對生活的無常。」
他真正成為了他想成為的那種堅強和灑脫的人。
但曹晟康的堅強和灑脫,他面對生命「無常」的勇氣,並非天生或輕易得來。他也曾怨天尤人,只不過最終還是決定向前看。生活無數的炙烤和錘鍊,終於鍛造出一把鋒銳的劍。所謂「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不過如此。
當然,如果未經苦難,倒也不必羨慕。畢竟,擁有平凡的幸福是最大的福氣。但或許,我們在生活中遭遇一點變故,遇到令人失望的人或事,能夠處變不驚,雲淡風輕,足矣。
曹晟康的傳奇,不只屬於他一個人,當你擁有了向上的力量,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傳奇。
而讀曹盛康的故事,恰恰能夠獲取一種力量,一種源自生命本真的向上的力量。這也是讀《不和世界講道理》對我來說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