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穿防護服、戴防護鏡,還要背上20公斤的消毒液。
劉見民,30歲,河南周口人。2018年7月來到上海的家政公司「悅管家」做了一名鐘點工,主要負責居家保潔、家電清洗等。今年1月29日,他從老家回滬,在經歷14天居家隔離後,他加盟公司新的業務板塊——空間消毒,成為最早一批消毒服務人員。
2月19日,他們小組四人,在閔行區莘莊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康橋服務站進行消毒工作,這是他們一天四檔活當中的第二檔。工作間隙,他向記者訴說了一番復工前後的心路歷程。
19日上午,劉見民與他的小夥伴一道,在閔行區莘莊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康橋服務站開展消毒工作。
千辛萬苦回老家,原本打算呆到初十
春節期間,我在老家天天看新聞裡那些身穿防護服的醫務工作者,真是又羨慕又替他們擔心。沒想到我現在也身穿防護服,頭戴防護鏡,戰鬥在上海抗「疫」的第一線。當我把工作視頻發給老媽時,她都一下子嚇哭了。
我是2018年7月份來上海打工的,上海人一般把家政員叫做「阿姨」,我就是「悅管家」裡不多的男「阿姨」。剛開始,我還不太敢跟父母提我在幹家政,只跟他們是在上海修家電。幹著幹著,我越來越覺得把衛生搞好,也是門技術活,加上我們公司管理很正規,不少「悅哥」「悅姐」漸漸做大,成為悅管家雲店店長,這份工讓人覺得挺有奔頭。
今年1月20日,在忙碌了一年之後,我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我跟幾個老鄉每人花200元錢,拼了一輛車,這辦法原本就是圖方便,沒想到今年特別折騰,路上花了24小時才到家。
我是家中的「老憨子」(排行第三,家中最小的兒子),好容易回家,我計劃至少得呆到初十。多陪陪父母,還有80多歲的老外婆是我最大的心願。
在上海一年多的保潔幹下來,我眼睛裡已經容不下一點灰。在家,我這裡掃掃、那裡抹抹,把洗衣機、空調、冰箱,統統清洗、保養了一遍,忙個不停。老媽歡喜得合不攏嘴,也知道我幹家政幹出了點名堂。
提前回滬,卻又居家隔離14天,一開頭真覺得我虧大了
然而,剛過了大年初一,全國抗擊新冠疫情的形勢一下子開始緊張了。
大年初二,店長給我發微信,說上海抗擊疫情的任務十分艱巨,公司已經被列入上海市防控疫情重點企業和市政府四大保障性企業名錄,為政府大樓、商務樓宇、企事業單位、園區、社區鄰裡中心等公共場所提供空間消毒服務,這塊業務現在非常缺人,希望員工能儘快回來。
剛到家就要走?爸媽說啥也不同意。我媽勸我,河南農村管得挺緊,生人一概不準放進來;家裡空氣好;各種農副產品隨便吃。事實上,她是擔心我回去後,春節期間,大城市各種店都關門,我沒地方買吃的,自己做飯又不太會……
1月29日,路上一路暢通,可小慶幸沒多久,一回到上海,我就後悔了。政府出臺規定,外地回滬人員必須居家隔離14天。哎,我們做的是鐘點工,隔離14天,不就意味著非但一分錢進帳沒有,還要自己吃喝,虧大了。
沒想到,懊惱很快被來自企業的溫暖所代替。一回到上海,店長把公司的統一安排轉告給我,一是安心居家隔離,公司會提供生活費補貼,二是抓緊學習,準備接手新的任務,早回來早上手,還能成為後面回來人的老師傅。
居家隔離期間,店長每天通過微信發來培訓材料,內容包括如何配製消毒藥水,如何合理安排動線,如何識別強電、弱點的開關,避免觸電事故等。說實話,我義務教育階段的那些可憐的化學知識、物理知識,早就還給了老師。14天的培訓,讓我把丟掉的知識又撿了點回來,我暗下決心,今後有空還是要多讀些書。
正當我已經習慣於這種有規律的「蝸居」生活之後,2月13日下午,公司來電話,通知我可以復工了。
背著20公斤的藥水包,每天最長工作12小時
藥水包20公斤重,劉見民一背就是一天。
說實話,在我穿上白色防護服、戴上防護眼鏡、套上塑料手套的一剎那,內心一下子仿佛打翻了五味瓶。終於可以上崗,又有收入了。但是,我也有擔心:從來沒有做過這份工作,做得好嗎?再說現在輿論都在說沒事少聚會,儘量別上街,可我們幹這行,要消毒的這些公共場所,人來人往,會不會有感染的風險?
沒想到上崗後,真正出乎我意料的卻是肩上20公斤重的藥水包。
復工第一天,師傅教我先把消毒藥片放入背包,接著在背包裡灌滿水,然後把背包扛到背上。我的乖,20公斤重的藥水包背身上,相當於扛兩大包大米。剛上手時,我戴著塑料手套,因為手有些不靈活,藥水包差點砸腦袋上。
樓梯扶手仔細擦一遍。
衛生間也必須消毒。
每消毒一個場地,少則一個小時的工作量,多則一個半小時。我和小夥伴肩背藥水包,一邊走一邊用噴頭往地上、牆上、房頂的空調出風口噴消毒藥水。背上的藥水包份量一點點輕了,但因為防護服不透氣,出汗卻一點點多了……汗黏在身上難受嗎?有點,但是我們每檔活的間隙,可以脫下防護服透個氣,一想到醫護人員穿8個小時的防護服不喝水、不上廁所,我們這點苦就不算什麼。
對臺面進行消毒。
大面上噴灑完消毒藥水之後,接下來就是對電話機、開關、把手、電梯按鍵、桌、椅等手經常接觸的地方進行消毒。這時候,我先用手持噴壺在上面噴一遍消毒藥水,再用專用抹布仔細擦拭。
別看這活輕,但遇到電腦比較多的辦公室,這活就得細了又細:噴多了,電腦發生短路,就出大事了,公司的牌子也要砸掉,噴少了,又達不到應有的效果。18日,我們在閔行一家外貿出口企業做消毒,大平層有上百臺電腦,我們四個人足足擦了一個半小時。
復工以來,我的工作表每天都是排得滿滿的。公司一般給我們每天排四五檔活,我們四個人,得從早上7時幹到下午3時。有些活面積大、路途遠,晚上7至8時下班也常有。剛開始幾天,人少活多,中午吃飯的時間都沒有,大家就自帶乾糧。這幾天好些了,中午還能回家或者到離得最近的悅管家雲店去休息一下。
劉見民的交通工具是助動車,完成一項任務之後,他馬上要奔赴下一個「戰場」。
工作辛苦嗎?比原先幹居家保潔當然要累多了,但帶給我的感動也比原先多:有的單位沒有完全復工,但消毒工作已經做在了前頭,他們要用最乾淨的場地迎接員工;有的單位大部分人在家辦公,只有很少幾個人在值班,但這些人埋頭工作,絲毫不受外界的影響;有的社區辦事大廳,工作人員和居民看到我們來都非常和氣。居民疏散後,在外頭耐心等待,一聲不吭。19日在莘莊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康橋服務站,領導還主動關心我們,問我們一次性口罩等防護用品夠不夠……
抗擊疫情,每個上海人都在默默堅守崗位,我非常自豪,自己也能為上海更加清潔、更加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口述/劉見民,文字整理/吳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