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量子糾纏」會顛覆我們的世界觀?

2020-09-05 地球之光蓋亞

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


假設一個零自旋中性π介子衰變成一個電子與一個正電子。這兩個衰變產物各自朝著相反方向移動。電子移動到區域A,在那裡的觀察者「愛麗絲」會觀測電子沿著某特定軸向的自旋;正電子移動到區域B,在那裡的觀察者「鮑勃」也會觀測正電子沿著同樣軸向的自旋。在測量之前,這兩個糾纏粒子共同形成了零自旋的「糾纏態」 ,是兩個直積態(product state)的疊加,以狄拉克標記表示為


在圓括弧內的第一項表明,電子的自旋為上旋若且唯若正電子的自旋為下旋;第二項表明,電子的自旋為下旋若且唯若正電子的自旋為上旋。兩種狀況疊加在一起,每一種狀況都有可能發生,不能確定到底哪種狀況會發生,因此,電子與正電子糾纏在一起,形成糾纏態。假若不做測量,則無法知道這兩個粒子中任何一個粒子的自旋,根據哥本哈根詮釋,這性質並不存在。這單態的兩個粒子相互反關聯,對於兩個粒子的自旋分別做測量,假若電子的自旋為上旋,則正電子的自旋為下旋,反之亦然;假若電子的自旋下旋,則正電子自旋為上旋,反之亦然。量子力學不能預測到底是哪一組數值,但是量子力學可以預言,獲得任何一組數值的概率為50%。

粒子沿著不同軸向的自旋彼此之間是不相容可觀察量,對於這些不相容可觀察量作測量必定不能同時得到明確結果,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基礎理論。在經典力學裡,這基礎理論毫無意義,理論而言,任何粒子性質都可以被測量至任意準確度。貝爾定理意味著一個事實,一個已被實驗檢試的事實,即對兩個不相容可觀察量做測量得到的結果不遵守貝爾不等式。因此,基礎而言,量子糾纏是個非經典現象。[4]

不確定性原理的維持必須倚賴量子糾纏機制。例如,設想先前的一個零自旋中性π介子衰變案例,兩個衰變產物各自朝著相反方向移動,分別測量電子的位置與正電子的動量,假若量子糾纏機制不存在,則可借著守恆定律預測兩個粒子各自的位置與動量,這違反了不確定性原理。由於量子糾纏機制,粒子的位置與動量遵守不確定性原理。


從以相對論性速度移動的兩個參考系分別測量兩個糾纏粒子的物理性質,儘管在每一個參考系,測量兩個粒子的時間順序不同,獲得的實驗數據仍舊違反貝爾不等式,仍舊能夠可靠地複製出兩個糾纏粒子的量子關聯。


以兩顆向相反方向移動但速率相同的電子為例,即使一顆行至太陽邊,一顆行至冥王星邊,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它們仍保有關聯性(correlation);亦即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時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如此現象導致了鬼魅似的超距作用之猜疑,仿佛兩顆電子擁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似與狹義相對論中所謂的定域性原理相違背。這也是當初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與同僚玻理斯·波多斯基、納森·羅森於1935年提出的EPR佯謬來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理由。

具有量子糾纏的兩顆電子——電子1和電子2,其自旋性質之糾纏態可以下面式子為例:

無法寫成 ,即兩個量子態的張量積。 下標1和2表示這是電子1和電子2的量子態,採取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上, 表示自旋的z方向分量向下。


太陽邊的科學家決定對電子1做投影式量子測量,其測到的隨機性結果不是 就是。當其測量結果顯示為狀態 ,則冥王星的科學家在此之後,或很近、或較遠的時間點對電子2做測量,必定會測到 狀態。因為投影式量子測量已經將原先量子態 選擇性地坍縮到,也可寫成 。這樣,可以從電子1狀態是 知道選擇到 這一邊。

注意到: 已經是兩個成員系統各自量子態的張量積,所以測量後狀態已非糾纏態。


相關焦點

  • 顛覆世界觀的詭異量子糾纏
    如果說在物理學中哪種現象最為神奇,恐怕非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發生在量子世界的一種波動性疊加幹涉現象。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例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則會綜合成為整體,並且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
  • 暗物質、暗能量和量子糾纏顛覆我們的認識
    暗物質、暗能量和量子糾纏顛覆我們的認識暗物質,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完全不同於我們已知的一切可見物質,佔宇宙物質的85%,可見物質的5倍。暗能量,驅動宇宙運動的一種能量。量子糾纏,二個沒有任何關係的量子,會在不同位置出現完全相關的相同表現。如相隔很遠的二個量子,一個出現狀態變化,另一個在相同的時間出現相同的變化,而且不是巧合。暗物質、暗能量和量子糾纏顛覆我們的認識。原以為世界是物質的,沒有神、沒有特異功能,意識和物質是相對立的另一種存在。
  • 量子為什麼會糾纏?量子糾纏的原理?量子糾纏的原因?
    但是我們知道外部信息一定會有。邏輯上,因為我們能知道物質、粒子的存在,就一點知道物質、粒子的信息已經洩露了!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是高度一致的。有什麼樣的內部信息,就有什麼樣的外部信息,有什麼樣的外部信息就有什麼樣的內部信息!這兩者必須高度統一,因為他們是一、不是二。——以上的論點很重要!我們後面還會用到!
  • 量子糾纏:所謂的「迷信」,可能就是超級科學
    超乎想像的宇宙---量子力學內容導讀    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
  • 一個生物學家對生命之謎不懈追問:物質與意識、第六感、量子糾纏
    但是你會覺得,不管你怎麼做研究,都無法解釋人的意識,這超越了我們能說出和能感知的層面。我認為要解釋意識,一定得超出前兩個層次,到量子力學層面去考察。我自己認為是這樣的。- 04 -聊一聊量子糾纏所以我想班門弄斧講一講量子糾纏。
  • 為什麼我們搞不懂量子物理、量子力學、量子通訊?(二)
    隨著量子通訊衛星的上天,儘管還沒有傳來令人激動的對於自然界的深刻「發現」或智力「發明」,普通大眾開始好奇當代科技最前沿發現了什麼。有人說,我們的世界,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研究,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全亂了。
  • 量子糾纏:所謂的「迷信」,可能就是超級科學
    竟然顛覆人類世界觀!我們的世界觀,因為幾個最新的科學發現,全亂了!攪亂了世界的3項科學成果(一)暗物質1、怎麼發現有暗物質?我們原來認識的宇宙的形態,是星球與星球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繞我轉,我繞他轉,星球們忙亂而有序。
  • 量子糾纏是什麼?為什麼近些年會這麼火?
    縱觀人類科學發展史,物理學最初都是宏觀層面,之後物理學才進入微觀層面,量子物理學等學科開始興起。隨著人類更進一步了解了微觀粒子,人類的科學發展又有了一個嶄新的方向。在微觀世界中,「量子糾纏」無疑是人類的一個重大發現。我們知道,量子物理擁有著非常神奇的特性,即一對相互糾纏的量子可以不受時間和距離的影響,但其中一個量子發生改變時,另一個也會隨之改變。
  • 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量子糾纏?為什麼說量子力學很詭異?
    當其中一顆被操作(例如量子測量)而狀態發生變化,另一顆也會即刻發生相應的狀態變化 。在量子力學裡,當幾個粒子在彼此相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經典力學裡,找不到類似的現象。
  • 量子?糾纏?量子糾纏到底是什麼?
    量子糾纏很不同卻也難以理解,不過也有方法可以讓它很容易被理解。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艾瑪爾(Amar Vutha)的解釋如下:圖解:糾纏是粒子性質間的一種「量子糾正」。(示意圖如上)量子計算機、量子密碼學和與量子相關的東西都經常在新聞中被報導。關於他們的文章不可避免的都會提到糾纏,量子物理學的性質使得這些神奇的裝置成為現實。愛因斯坦將糾纏稱為「幽靈般的超距作用」,這個名字逐漸被人們了解認識。遠遠超過建造量子計算機、在其他方面理解和利用糾纏也是非常有用的。
  • 量子力學:或許要顛覆我們的現存世界觀
    按我們現存的世界觀認為,我們人類生活的這個世界,從自然界到人類社會,從宏觀到微觀,都是物質的,是不依我們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客觀實在,我們思想意識中存在的物質觀念,僅是客觀物質世界在我們意識中的反映,物質決定意識,比例太陽的存在,它是客觀的,是物質的,是不依我們人類主觀意識為轉移的。我們人的主觀意識裡有太陽這個概念,僅是太陽這個客觀物質存在在我們意識中的反映。
  • 相對論或許將被顛覆?芬蘭物理學家首次在宏觀物體上實現量子糾纏
    愛因斯坦是二十世紀初量子力學的締造者之一,但愛因斯坦卻對於微觀量子世界中一種現象十分不解,甚至多次質疑過這種現象存在的合理性,這種現象就是微觀量子世界中的量子糾纏現象,處於糾纏系統內的兩個或多個粒子可以保持詭異般的聯繫,這種聯繫既不受時間的約束,又不受空間的束縛,即使處於糾纏系統的粒子,一個在地球,另一個遠在銀河系的邊緣,它們也可以根據對方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 顛覆光速最快,科學無法解釋,量子糾纏是科學還是「超自然」現象
    之所有有人會覺得一些問題無法用科學解釋是超自然的奇怪現象,並不是問題本身奇怪,而是看待這個問題的人少見多怪。量子糾纏現象亦是如此,人類對於量子物理學的研究不過是百餘年的時間,至今也不過是觀測到了一些表象,而量子糾纏現象就是其中之一。科學家們雖然通過觀察實驗,發現了量子糾纏的現象,但是還不能解釋這種現象本身是如何產生的。又或者說這種現象背後到底是基於怎樣的物理規律,人類還不知道。
  • 科學家公布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量子糾纏照片
    科學家從不同角度拍攝到的量子糾纏現象所謂量子糾纏就是兩個物體無論距離多遠,甚至處於不同的宇宙時空,但是只要產生量子糾纏現象,他們就能夠保持一模一樣的狀態和變化,有點像平時我們所說的雙胞胎心靈感應一樣,有可能心靈感應就是一種量子糾纏作用產生的結果,如果你還不了解量子糾纏含義,那麼可以做一個比較通俗易懂的比喻:你在包裡面放兩個一模一樣的襪子
  • 首張「量子糾纏」照片登場,愛因斯坦稱為「鬼魅」的現象真實存在
    量子,是微觀世界中的主角,在人類肉眼看不到的每個角落,其實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顛覆常識的物理現象,這些現象中最知名的應該就是「量子糾纏」現象了,有人用這個現象來比喻愛情,也有人認為這個現象和「心靈感應」有一定的關係,那麼從科學的角度,我們應該怎麼理解這個現象呢?
  • 量子研究重大突破!量子糾纏首次在宏觀物體中實現!
    數十年過去了,量子力學已經發展成為自然的基本理論,這種被稱作量子糾纏的超距作用也已經被證實。量子糾纏允許物體在任意距離上相互影響,且不需要任何直接的交互。這一現象既違背了經典物理學,也顛覆了我們對現實的常識性理解。如今,量子糾纏被認為是量子力學的基石,此前已經在微觀粒子(比如原子)的實驗中被證明存在。
  • 物理學並不高冷,它會顛覆我們的世界觀 | 李淼,新知青年 014 號
    ,但它是改變我們的三觀、建立我們的三觀,特別是世界觀的一個重要的領域——物理學。我們的三觀裡,可能價值觀更加重要,但如果沒有世界觀,那麼價值觀就比較難建立起來。最近我在知乎上聽讀書會,有時候也會聽一聽中國古代賢哲,比如老莊的故事。他們首先要談的,是對世界的認識。所以世界觀的建立是我們建立人生觀也好、價值觀也好,必須要打的基礎。
  • 量子糾纏到底能否超光速???
    像這樣的晶體可以儲存糾纏態量子,它表明了非直覺量子力學的有效性。之前科學家對量子糾纏是否超越光速存有爭議,最新研究顯示,這種觀點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甚至愛因斯坦本人也對微觀粒子的驚人表現感到困惑,他堅信我們從根本上誤解了宇宙量子力學。事實證明愛因斯坦的觀點是錯誤的,但是要解釋他哪裡出了問題,以及量子領域的真實狀況,仍需要一段時間。
  • 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恐怖的量子力學顛覆人類世界觀
    ,對人類的存在本身來說卻不一定是好事.就拿量子力學來說吧,很多研究量子力學的人都表示這門科學太可怕了,簡直顛覆了人類的世界觀。據說量子力學解釋靈魂轉世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說說吧!    靈魂是人類探討的永恆話題,人們在乎生前的世界,同樣也好奇自己死後是否會有一個靈魂繼續下一段歷程。然而死亡是一種非常個體化的體驗,「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死後即使靈魂不滅,死者也無法再藉口言說,把自己的體驗告訴給活看的人,而活看的人,又如何可能用感官接收到?
  • 為什麼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讓人更加迷茫?
    量子疊加和量子糾纏,是量子力學中很抽象的概念,甚至目前沒有誰,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