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看完公版顯卡評測的小夥伴們,對6800XT的性能想必已經有所了解,讓不少玩家們再次喊出「AMD,YES!」。但是公版顯卡只是打個樣,用來讓品牌商們依據這個模板來進行非公版顯卡的設計,大多數非公版顯卡會在公版的基礎上加強散熱和供電,讓顯卡性能進一步提升。今天我們拿到了XFX RX6800XT海外版顯卡,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塊不講武德的6800XT在進一步提升供電和散熱之後會有怎樣的表現吧。
外觀賞析
外包裝上,XFX依然是經典的紅黑配色,正面有著「MERC 319」幾個大字,是這款顯卡在海外型號MERCURY 319的縮寫。以往顯卡包裝盒大多都是採用橫向設計,而XFX這次的6800XT海外版採用的是縱向設計,足以見得這款顯卡的長度將會比較出眾。
拿出顯卡本體,可以直接看到散熱器採用了旗艦顯卡標配的三風扇設計。6800XT公版都已經採用三風扇散熱器了,非公版保留三風扇的設計那是自然。不過XFX的三片風扇並不是直徑一致的,左右兩片風扇直徑10釐米,中間風扇直徑9釐米,並且扇葉數量也達到了13片。
顯卡的散熱器豪華程度還體現在鰭片的厚度和長度上,相比公版的兩槽半厚度,6800XT海外版達到了三槽。並且在顯卡右側增加了7釐米長度的散熱鰭片,使得整張顯卡的長度達到了33釐米。雖然說散熱升級絲毫不手軟,但是也讓一部分小機箱用戶需要考慮一下顯卡是否能方便安裝了。
XFX此次還在顯卡側面增加了燈光,側面所有的字樣都是可以點亮的,但是沒有RGB燈效設置,整體觀感還是比較乾淨簡練。
採用雙8PIN供電,並且依然保留了BIOS切換開關,可以在均衡和狂怒兩種模式中進行切換。
顯卡的背板依然沿用了5700XT海外版系列的硬朗風格,大量的鏤空散熱孔和鏤空的LOGO,再搭配上左側的「MERC」藝術字體,看起來十分歐美風。
IO接口與公版保持了一致,一個HDMI,兩個DP和一個Type-C接口。
從IO面板鏤空位置可以看到5根散熱管,但實際上散熱器中有7根熱管覆蓋了GPU核心部分,其中3根貫穿了整個散熱器,左右兩段各有2根熱管單獨散熱。
參數規格
XFX RX6800XT海外版在頻率方面相比公版進行了提升,基礎頻率則為2090MHz,Boost為2340MHz,公版6800XT的基礎頻率為2015MHz,Boost頻率2250MHz。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公版6800XT採用15相供電設計,6800XT海外版則是提供了19相供電,給超頻玩家提供更穩定性能。
除了BIOS中提供的均衡和狂怒模式外,顯卡驅動中也提供了低噪音、均衡和狂怒三種預設調整。在狂怒BIOS下選擇狂怒預設,將會進一步解放顯卡功耗上限,可以達到306W,喜歡超頻的玩家可以深度挖掘一下6800XT海外版的性能上限。
測試平臺
CPU:AMD Ryzen 75800X
主板:映泰B550GTQ
顯卡:XFX RX6800XT海外版
內存:芝奇皇家戟 3600MHz 8GB*2
存儲:東芝RC10
散熱:必酷bequiet PURE LOOP 360水冷
電源:芝奇CB1050W
軟體測試
從參數上可以看到,公版6800XT除了在TimeSpy Extreme上面略輸RTX3080,其他方面都是有所領先,而6800XT海外版相比公版的性能還有所增加,甚至在TimeSpy Extreme項目上超越了RTX 3080。
遊戲測試
遊戲測試方面,選擇了當下玩家數量較多或新推出的遊戲,包含了多種類型。預設為最高畫質,開啟PBO,但由於主板BIOS問題,還未支持SAM功能,因此沒有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XFX RX6800XT海外版的性能足以支持4K畫質下大多數遊戲的運行需求,僅有刺客信條英靈殿平均幀率為58FPS,其餘都保持在60FPS以上。4K都已經無法榨乾這塊顯卡的性能了,更不用說2K和1080p解析度了。
與其他評測數據的公版6800XT和RTX3080相比,6800XT海外版的性能優勢在遊戲中就得到了體現,不論是4K還是2K遊戲,在幀數方面都有所領先。
功耗和溫度
從TimeSpy拷機測試的實時數據來看,在均衡模式下,顯卡的溫度達到了77°C,風扇的轉速為46%。
滿載拷機時通過功率計記錄了整臺電腦最高功率,為470W。
由於選擇了比較保守的預設均衡模式,顯卡風扇的策略也比較保守,達到了77°C,風扇轉速依然沒有過半,如果在意運行溫度的話,可以自行調整風扇策略。
總體看來,XFX RX6800XT海外版的性能表現毋庸置疑,在高端顯卡中已經能與RTX3080掰一掰手腕,在普通情況下和3080打的有來有回,更是要比公版6800XT性能要高出不少。但是在老黃推了足足兩年的光追和DLSS面前,AMD的光追才剛起步,並且AMD自己的超採樣技術還在研發中,再加上PS5這些次世代主機採用AMD新架構的GPU,想必會有大量單機大作也會在AMD的GPU上進行優化,再加上可以調用顯存的SAM技術,更是給3A平臺提供了性能加成。
以前說AMD戰未來,現在,未來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