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咖啡愛好者都有自己比較鍾愛的咖啡器具,每個人喜歡它們的理由也各不相同,自認自己並不是專情於某一類咖啡器具,而是只要沒用過的,都比較有興趣買來嘗試,以至於家裡真心可以辦個「小型咖啡器具展」了。
當你用過一些咖啡器具以後,再去深究一下不同器具背後的故事,你就會發現它們每個都猶如帶有鮮活生命一般,擁有璀璨的光輝歲月。和大家聊很多器具的測評,卻少有提及這些器具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索性縱覽一些歷史信息和權威文獻,把我了解到的故事分享給大家,也讓你可以對自己所用的器具有更深入的了解,當然也記得要對它好一點,哈哈哈。
法式濾壓壺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法壓壺」,一個在多數人看來這充其量算是個「泡茶器」的東西,卻已經有了165年的歷史了,看似普通的法壓壺承載著輝煌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過往,而當你知道這些時候,瞬間覺得應該好好珍惜手中這套讓你快速就能獲得一杯咖啡的「好幫手」。
1852年法國的Mayer和Delforge二人以布罩住金屬板做成濾網,研發出最早的濾壓壺,不過當時這款濾壓壺和現而今我們所看到的是有所不同的,我們現在用到的是有所改良後才推廣開來的。
在當時的濾壓壺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濾網和壺內壁之間無法完美的貼合,所以使用起來有很多的弊端。直到1929年,義大利設計師Atillio Calimani在濾網邊緣做了一圈橡膠圈,使其貼合度有所改善和優化,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這位設計師還就這個部分申請了專利,所以就引發了一個「悲劇」,那就是分明是法國人發明的,結果專利卻是義大利人的。
當然Calimani設計的法壓壺也並非現在所用的樣式,是在1935年,義大利人Bruno Cassol以及在1958年Faliero Bondanin二人的改良下,算是正式流行起來。也正在這個時候才被正式稱為「法式濾壓壺」,當然也是因為這款器具畢竟最早是法國人發起的,所以依然保留了其溯源。
然而真正將法壓壺推向全世界的品牌,就恰好前兩天分享的時候就有提到,那就是來自丹麥的品牌BODUM,之前也寫過這個品牌的分享,當時側重聊的是它的玻璃器具,然而BODUM法壓壺,幾乎是法壓壺器具裡的代名詞了。
這是BODUM眾多法壓壺中比較經典的EILEEN系列,這個系列是由BODUM之首席設計師Carsten Joergensen在1996年為表達對著名裝飾藝術設計師Eileen Grey的敬意所設計而成的,這位設計師的簡單幾何設計在1920~1930年代風靡一時。
這款是BODUM另外一個產量不太多的Kenya系列法壓壺,由Slyvia品牌首席設計師,歷經3年才面世,它還擁有一個創新的專利技術——鎖蓋,能保持你的咖啡溫度,也能幫助防止洩漏。
由於BODUM品牌起家就源於玻璃製品,其玻璃器具非常出名,獲得國際專利的高硼矽玻璃材質,比普通玻璃更加輕盈堅固,敲擊聲清脆如金屬。耐腐蝕性達到化學實驗玻璃器皿的標準,經久使用依然通透如新,同時還可以承受-20℃-150℃的極大溫差,所以它所製作出來的法壓壺的壺身也採用同等的玻璃材質,讓人對器具使用更放心。
無論是哪一個系列都成為一段經典的「告白」,在向世人展示一個品牌,一樣事物的傳奇故事。
回顧這一切,會讓你覺得眼前的法壓壺變得更加的帶有人情味和溫度,而當你真正用心去了解和用心使用它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那份歷久彌新的幸福感。
就是這樣一款可以讓你在短短5分鐘內就可以喝上一杯味道還不錯的咖啡,滿足你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裡,還能擁有片刻的休憩時間。我相信很多人日常生活裡都有法壓壺的存在,不管你是泡茶還是衝咖啡,它的存在便是陪伴。還是那句話,珍惜它,祝願你和你的咖啡器具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