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部電影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光輝歲月

2020-12-06 央廣網

本報訊 ,「偉大曆程——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影展」昨天在天山電影院正式開幕。本次影展將持續三個月,共覆蓋全市16個區的25家影院,用40部電影帶領觀眾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光輝歲月。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期間,中國電影不僅自身經歷了巨大的發展,更以見證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共同書寫了40年的滄桑巨變,在銀幕上留下了一個個時代變遷的烙印。本次影展將通過電影放映、專家講解等各類電影活動,為影迷講述一個個書寫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

本次展映影片主題均緊扣改革開放的時代進程,從虛構與紀實的雙重角度描繪時代變遷。如上世紀80年代拍攝的感動過許多觀眾的銀幕記憶 《小街》《牧馬人》等,以及聚焦當下農村基層治理新貌的現實題材電影 《春天的馬拉松》,還包括電影表演藝術家秦怡的新作 《青海湖畔》,取材真人真事的影片 《鄒碧華》《我是醫生》等。

作為此次影展開幕影片《鄒碧華》的主演,演員佟瑞欣在開幕儀式上也分享了他對於這部電影的拍攝心得。

此次展映的影片均為上影和上海出品,並全部由上海電影技術廠進行了全新數字修復或數位化。十部重點影片場次如《家在樹德坊》《盲行者》等還將邀請導演、製片、修復專家、影評家、學者等與影迷進行映前導賞和交流,讓觀眾進一步了解影片拍攝的時代背景和藝術特色。展映期間還將開展包括「今昔上海」在內的多項線上互動活動。

所有展映場次都將推出惠民票價,每部影片票價均為40元。此次活動由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指導,上海市電影發行放映行業協會、長寧區文化局主辦。 (記者 王筱麗)

相關焦點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近日在東視劇場唱響。《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一曲曲烙印著不同時代印記,風格多彩的歌曲陸續登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唱藝術家以歌聲致敬歷史,用心聲唱響未來。熟悉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於崢嶸歲月的深切回憶。
  • 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8-12-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於曉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19日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
  •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8-12-21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據介紹,中科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以「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線索,綜合凝練歸納出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並經中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審核把關和公示,已收錄於《改革開放先鋒 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書。
  • 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紀錄片觀後感心得體會
    而談及這40年間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因,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關鍵性的因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紀念大會上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同時他也在黨的十九大上這樣說道:「偉大的事業必須有堅強的黨來領導。只要我們黨把自身建設好、建設強,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就一定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紀念改革開放40年:億萬人民的共同事業
    然而,對於近14億中國人而言,這是一段我們共同見證和參與的歲月,大時代的宏大敘事背後,是無數個體命運的巨變,而無數中國人向著未來充滿激情的進發,也如涓滴入海匯聚成改革開放的時代巨浪。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40年春風化雨。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 電影《黃大年》首映,已被列為致敬改革開放40年重點影片
    12月11日,由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圖為電影主創人員分享感受。 本文圖均為 長影集團 供圖12月11日,由長影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電影《黃大年》全國首映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 改革開放40年:成就與經驗
    對於中國而言,今年是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整整40年前,鄧小平領導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4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這段難忘的改革發展歷程的時候,必須對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以及最基本的經驗進行總結,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啟迪。
  • 電影《光輝歲月》,十八位香港老演員的一部曾經的光輝歲月
    Beyond的歌曲《光輝歲月》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但一部名為《光輝歲月》的電影有多少人看過呢?這部電影所有參演的演員基本上是香港的老牌演員。這部電影的初衷才是這些演員真正意義上的光輝歲月吧!《光輝歲月》由曾志偉監製並主演,熊欣欣執導,是一部向香港動作片致敬的電影。
  • 改革開放40年徵文1000字 2018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感悟心得體會
    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中的集貿市場,既是鄉民進行物品互換的交易之地,又是少男少女談情說愛的浪漫之處。千百年來,集貿市場已經演繹成為一種爛漫的山花,一種戀念的鄉愁。  縱觀攸縣集貿市場的發展歷程,可謂是「芳華一覽千年過,集市風流唱攸州。」
  • 【改革開放40周年】西安和平電影院 這裡有你的回憶嗎?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第一新聞》記者 孫鑫) 這個端午小長假,相信有不少人會選擇看一場電影來過節。但是,您知道40年前的人們,都看的是啥電影嗎?今天我們來聽聽幾位電影院老職工講述與電影有關的故事。
  • 「八大變」與「六不變」——改革開放40年來湖北監獄工作綜述
    全系統連續14年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連續9年未發生罪犯生產安全重傷及死亡事故;連續19年未發生食品安全、傳染病流行事故。在社會穩定層面實現連續第四年未發生進京非訪案件。  驕人的成果,得益於改革開放。40年眾志成城,40年砥礪奮進。
  • 電影《黃大年》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白瀛)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重點推介影片《黃大年》將於12日起在全國公映。影片通過講述戰略科學家黃大年的事跡,謳歌改革開放給我國科技事業帶來的巨大變化,塑造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英雄形象,展現了以黃大年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誠的愛國情懷和忘我的奮鬥精神。
  • 港澳臺媒:改革開放40年總結寶貴經驗 走更遠的路
    中新網12月19日電 40年前,飽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40年後,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史詩般的40年。港澳臺媒體紛紛發表評論稱,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國家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站在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將繼續逐夢新的徵程。
  • 改革開放40年來湖北監獄工作的回顧與思考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歷史語境下,湖北監獄工作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堅持「變」與「不變」的辯證統一,在繼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創新,推動全省監獄工作實現了歷史性轉變,為維護湖北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 【致敬改革開放40年40人】劉若鵬:當民企進軍國防軍工
    (圖片來源:光啟集團)  編者按:1978年,在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倡導下,以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誌,中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徵程。40年來,中國經歷了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偉大變革。他們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見證者和實踐者。他們作為一個群體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崛起,在中國政經和社會生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是市場經濟能夠確立的基石和主體,企業家則成就了企業。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這些站在時代潮頭的企業家們,為我們的讀者鋪開過去40年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 獨立電影,EXO隊長金俊勉主演《光輝歲月》!
    光輝歲月 | 《光輝歲月》是由崔政烈執導,人氣偶像EXO隊長金俊勉、金志洙、柳俊烈、金喜贊主演的劇情電影。
  • 【改革開放40周年】活力之源 重要法寶 必由之路
    周年,也是改革開放40周年。  一、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活力之源  40年來,中國共產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同時不斷擴大開放,走和平發展道路,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改革開放決心之大、變革之深、影響之廣,前所未有。  改革開放的成就、發展進步的內容,可以從許多方面加以概括。
  • 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系列活動
    ,進一步深刻體會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11月9日-10日,學院舉辦改革開放40年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討會,邀請200餘位來自全國各地高校馬克思主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全面總結並深入研究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三農」工作的思想發展和生動實踐,進一步加強了各高校和科研機構在中國共產黨「三農」思想與實踐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隨後,學院組織師生赴國家博物館參觀「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
  • 改革開放40年與我的「考試人生」
    改革開放40年——1978:讓現實告訴未來在我的人生中,有三段關乎「學歷」的考試影響了我整個人生。它們穿越「文革」和改革開放年代,無不映射著時代的光暈和色彩。它們穿越「文革」和改革開放年代,背後的故事浮現著獨特甚至「另類」,卻又無不映射著時代的光暈和色彩。「文革」中我成了一名工農兵大學生1965年我十二歲,趕上「文革」前最後一次「小升初」統一考試。與當時國際形勢有關,作文考題是「給胡志明伯伯的一封信」。事先雖未「押」題,卻也發揮不錯。加上數學考得也很好,結果按第一志願被蘭州大學附中錄取。
  • 改革開放40周年—中醫藥文化傳承人康復科專家黎曉平主任
    作者: 企業信息    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年的滄桑巨變,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我們正經歷著的,和曾經發生的,都是這個國家記憶的一個片段。回望1978、1988、1998、2008、2018這四個十年的記憶,我們能體會到那個時代下的人們的生活狀態和社會環境。每個時代的人都有屬於自己生活的那個時代的記憶。而記錄這些生活,那些記憶中定格的關鍵詞,就湊成了那個發展中、變化中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