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20-12-08 中國科學院

【中國新聞網】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8-12-21 中國新聞網 孫自法

【字體:

語音播報

  中國科學院19日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溫超導體研究」等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等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等10項。

  據介紹,中科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以「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線索,綜合凝練歸納出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並經中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審核把關和公示,已收錄於《改革開放先鋒 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書。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15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高溫超導體研究、拓撲物態領域系列研究、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納米科技創新、人工合成生物學研究、非人靈長類模型與腦連接圖譜研究、基因組研究、《中國植物志》編研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古生物研究、第四紀環境研究、東亞大氣環流研究、數學機械化方法與辛幾何算法、系列大型天文觀測設施、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為代表的大型加速器類裝置。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15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為: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系列衛星研製、空間科學實驗系列衛星、深海科考和載人深潛器技術、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研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關鍵技術、高性能計算、國產晶片與系統軟體研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技術、先進核能研究、超強雷射技術及裝置、高精度衍射光柵製造技術和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青藏鐵路工程凍土路基築路技術與示範工程和地球深部資源探測理論、技術與裝備。

  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10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核心技術和工業示範、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製、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新藥創製、遠緣雜交與分子育種研究、海洋生態牧場研究與示範、科技救災、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地域空間開發和功能區劃研究。

  「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我們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就和經驗,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從傳統中提取養分,進一步弘揚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近日專門為改革開放40年撰文表示,中科院要為中國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重大創新貢獻。

  中國科學院19日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溫超導體研究」等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等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等10項。
  據介紹,中科院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大科技成果基礎上,以「三個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為線索,綜合凝練歸納出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並經中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審核把關和公示,已收錄於《改革開放先鋒 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一書。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15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高溫超導體研究、拓撲物態領域系列研究、粒子物理與核物理研究、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納米科技創新、人工合成生物學研究、非人靈長類模型與腦連接圖譜研究、基因組研究、《中國植物志》編研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古生物研究、第四紀環境研究、東亞大氣環流研究、數學機械化方法與辛幾何算法、系列大型天文觀測設施、以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為代表的大型加速器類裝置。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15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為: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系列衛星研製、空間科學實驗系列衛星、深海科考和載人深潛器技術、量子通信與量子計算研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關鍵技術、高性能計算、國產晶片與系統軟體研發、機器人與人工智慧技術、先進核能研究、超強雷射技術及裝置、高精度衍射光柵製造技術和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研究、青藏鐵路工程凍土路基築路技術與示範工程和地球深部資源探測理論、技術與裝備。
  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10項重大科技成果分別是: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核心技術和工業示範、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製、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新藥創製、遠緣雜交與分子育種研究、海洋生態牧場研究與示範、科技救災、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絡、地域空間開發和功能區劃研究。
  「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地走向未來。我們總結改革開放40年來的成就和經驗,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從傳統中提取養分,進一步弘揚改革開放的時代精神。」中科院院長白春禮院士近日專門為改革開放40年撰文表示,中科院要為中國早日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應有的重大創新貢獻。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公布改革開放40年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8-12-   中新社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19日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高溫超導體研究」等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的科學與應用」等15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黃淮海科技會戰和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等10項。
  • 改革開放40年中科院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超快雷射、高精度衍射...
    12月19日,中國科學院通過官網公布改革開放40年來該院40項具有代表性的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包括15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成果,15項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成果,10項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成果。據介紹,超強雷射技術及裝置、高精度衍射光柵製造技術項目和大口徑碳化矽反射鏡項目入選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成果,非線性光學晶體研究及裝備研製項目入選國民經濟主戰場的成果。
  • 中科院40年40 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發起中國植物園聯盟,實施「本土植物全覆蓋計劃」,對我國生物多樣性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保護起到重要支撐。中科院戰略生物資源網絡建設及在此基礎上開展的科學研究,對促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和應對國際生物資源競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改革開放四十年科技大事記|附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12月18日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同志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必須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斷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發揮和增強我國制度優勢
  • 科學網—中科院40年40 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發起中國植物園聯盟,實施「本土植物全覆蓋計劃」,對我國生物多樣性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保護起到重要支撐。中科院戰略生物資源網絡建設及在此基礎上開展的科學研究,對促進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技術產業發展和應對國際生物資源競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 黃海水產研究所多項成果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黃海水產研究所多項成果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標誌性成果2019-01-07 11:32:00  水產養殖網40周年漁業重大科技成果與突出貢獻人物發布最終評選結果。9項成果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50項標誌性成果(按入選序號先後排列),趙法箴、唐啟升、王清印等3名科學家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突出貢獻人物(按入選序號先後排列),朱樹屏、劉恬敬、朱德山、雷霽霖等4名科學家入選改革開放40周年漁業科技紀念人物(按入選序號先後排列)。
  • 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
    40項標誌性重大科技成果,是《改革開放先鋒 創新發展引擎——中國科學院改革開放四十年》編委會以「三個面向」為線索,組織中科院機關有關部門在系統梳理改革開放40年來中科院廣大科研人員取得的眾多重要科技成果的基礎上
  • 【改革開放40年】攀冰川高峰 破凍土難題 闖沙漠禁區——記中國...
    【改革開放40年】攀冰川高峰 破凍土難題 闖沙漠禁區——記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屈雯     改革開放40年,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雖然年輕,但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勇立潮頭,西北研究院人將自己的青春無私奉獻給國家建設
  • 【人民網】中科院盤點「十二五」25項代表性重大科技成果
    中科院1月15日上午召開發布會,公布了該院「十二五」期間25項具有代表性的通用領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表示,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等方面,中科院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前沿研究成果,實現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統解決方案,大力推動科技成果應用轉化產生重大經濟社會效益。
  • 改革開放40年丨科環集團:永攀科技制高點
    打造技術殺手鐧 永攀科技制高點——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改革發展成就綜述中國電力新聞網 記者 馮義軍 鄧卓昆 通訊員 謝石 陳海濤   始終不忘捍衛碧水藍天的初心,始終保持敏感  他是承擔國家「總理基金項目」的治霾先鋒,他是擁有號稱「中國腦」的國產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技術大咖,他還是全國最大的燃煤電廠技術及集成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他時時刻刻聚焦講政治、抓安全、謀發展……改革開放40年以來,「科技與環保」的遺傳基因深烙其身,他把推動電力行業轉型發展、捍衛青山綠水視為崇高使命,孕育出一項項代表高質量發展方向的最新成果,他就是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環集團
  • 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公布 新疆一項目上榜
    來源:天山網天山網訊(記者趙梅報導)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標誌性進展於近日發布,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西北乾旱區水循環與生態水文過程研究」榮列榜單。據了解,近年來,陳亞寧研究團隊在西北乾旱區水循環系統和生態水文過程方面進行了長期野外調查和深入的研究,從高山區的冰雪積累-消融過程、中山帶的降水-徑流過程,到綠洲區農田-水文過程和荒漠區的生態-水文過程,開展了多學科、跨尺度的立體研究,在乾旱區水循環和水資源研究的一些重大科學問題上獲得突破。
  • 改革開放40年:成就與經驗
    對於中國而言,今年是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整整40年前,鄧小平領導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4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這段難忘的改革發展歷程的時候,必須對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以及最基本的經驗進行總結,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啟迪。
  • 激蕩40年 30位科技工作者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來源:科普中國網編者按:40年風雲變幻,一代又一代科學家懷著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懷,憑藉精湛的學術造詣,為祖國的創新發展做出卓越貢獻,共同組成改革開放時代光輝的點點星辰,在歷史浪潮中留下奮鬥不息的追夢足跡。18日,在改革開放40周年的慶祝大會上,30位科技工作者被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 [大國重器-中科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
    綜述及基本情況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以下簡稱「地面站」)是根據鄧小平同志1979年訪美期間籤訂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建立的,於 1986 年 12 月建成並正式運行,並由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站名「中國遙感衛星地面站」。2007 年,地面站納入中國科學院對地觀測與數字地球科學中心的科技體系。
  •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改革開放不停步!成為基因植根血脈和...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前不久,「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主題宣傳活動就來到這個不斷創造奇蹟的地方。  先行先試挑戰貧困   多種賦能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優勢,創造更多經驗,把改革開放的旗幟舉得更高更穩。」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發展主要成就與基本經驗
    關鍵詞中國改革開放40年;工業發展;主要成就;重要特徵;基本經驗基金項目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項目資助;中國社會科學院登峰戰略優勢學科(產業經濟學)資助。中國40年的改革開放進程實質是工業化進程。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是全方位的,而其中最輝煌的篇章之一就是工業的發展成就和工業化的快速推進,顯著地改變了中國在世界舞臺的角色和地位。本文回顧改革開放40年中國工業發展歷程和主要成就,闡述中國工業化重要特徵,總結中國工業化成功的基本經驗,可為後發國家推進工業化進程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紀念改革開放40年:億萬人民的共同事業
    談起改革,一位多次參與黨的改革決議起草工作的學者伸出三個指頭:「我一輩子搞改革,說來說去三句話: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讓人民共享。」(三)「時光有我,中國有我」。改革開放如同一聲驚雷,匯聚起改變中國的力量,催生億萬中國人民大踏步追上時代的激情,「我們憋著一肚子勁,要打翻身仗的勁,像火山一樣迸發出來」,一個「萬物生輝」的時代迎面而來。
  •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相約改革開放...
    《歌聲激蕩40年——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中國金曲盛典》近日在東視劇場唱響。《年輕的朋友來相會》《牧羊曲》《大海啊,故鄉》《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新的天地》……一曲曲烙印著不同時代印記,風格多彩的歌曲陸續登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歌唱藝術家以歌聲致敬歷史,用心聲唱響未來。熟悉的旋律,勾起人們對於崢嶸歲月的深切回憶。
  • 港澳臺媒:改革開放40年總結寶貴經驗 走更遠的路
    中新網12月19日電 40年前,飽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40年後,中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從1978年到2018年,中國改革開放走過了史詩般的40年。港澳臺媒體紛紛發表評論稱,改革開放40年積累的寶貴經驗,是國家和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站在40周年的歷史節點上,將繼續逐夢新的徵程。
  • 40部電影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光輝歲月
    本報訊 ,「偉大曆程——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影展」昨天在天山電影院正式開幕。本次影展將持續三個月,共覆蓋全市16個區的25家影院,用40部電影帶領觀眾回望改革開放40年來的光輝歲月。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在這期間,中國電影不僅自身經歷了巨大的發展,更以見證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共同書寫了40年的滄桑巨變,在銀幕上留下了一個個時代變遷的烙印。本次影展將通過電影放映、專家講解等各類電影活動,為影迷講述一個個書寫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