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終審後被帶離法庭的溫全(1 /1張)
「朗琴園命案」兇手臨刑前見家屬最後一面 兇手曾對律師稱———
兩年前發生在北京的朗琴園業主溫全騙殺鄰居家兩名幼童案曾轟動京城。2012年5月17日,北京市一中院一審判處溫全死刑,溫全本人沒有上訴。經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溫全死刑判決即將執行。昨天上午,他在臨刑前會見了自己的家人。
昨天的臨刑會見沒有對媒體開放。冷血殺手溫全臨刑之前對其家人說了些什麼,目前還不得而知。然而,在溫全身上始終有一個謎團沒有解開:他為什麼會殺害鄰居家的兩名幼童。
溫全的辯護律師周密在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曾披露,溫全曾經對他說,自己作案之前每天腦子裡都放「殺人電影」,他殺死鄰居兩幼童是因為「電影」在兩個孩子身上「斷片了」。
北京東易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周密律師,是溫全作案後唯一一位除去調查案情之外和溫全就其成長經歷、家庭生活、作案心理等進行過長談的人。日前,北青記者就此獨家採訪了周密律師。
曾經的家 很幸福
北青:您見到溫全時他是一種什麼狀態?
周律師:他就像那種長期熬夜的人,眼窩深陷,看著特別困似的。我問他是不是近些天沒休息好?他說他常態就是這樣。
北青:溫全主要和您談了哪些內容?
周律師:溫全和我說得最多的是他的成長經歷和家庭生活。溫全說他自幼讀書,1987年考進京西大學,1992年到八大處公園上班,1994年被單位開除開始自己做生意,夫妻二人在北京的鼓樓經營毛絨玩具,在圈內很有名。兩個人掙了錢在朗琴園買了房,溫全的父母還在南禮士路給他留了一套房子。家庭生活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也是小康之家。
他說他和妻子的感情非常好。他22歲開始談戀愛,當時他妻子只有16歲,兩個人從小住一個院。
溫全說有了孩子之後兩口子就慢慢分工了,他主內,媳婦主外,他在家做家務帶孩子。溫全說:「我對我兒子的感情比對我媳婦深,我兒子對我也比對他媽好。」溫全承認他們三口是挺幸福的一家人。
他表示,他的性格決定他是個一條路走到黑的人。
別人不死就是他死
北青:此前媒體報導,溫全是賭博賠光了家產後嫉妒鄰居比自己過得好才起意殺人的,是這樣嗎?
周律師:他否認是因為嫉妒殺人。他說如果是因為嫉妒鄰居而殺人,他殺自己的孩子又怎麼解釋?只是最終沒下去手。
北青:還有報導說,溫全曾說他死也要找兩個墊背的,他承認嗎?
周律師:沒有。他不承認說過這個話。他說如果他死也要找個墊背的,應該去殺介紹他賭博的人,不會找兩個孩子下手。溫全自己認為,他走到這一步的根本原因是他的性格。
北青:他對自己的性格評價是什麼?
周律師:他的評價是:「天生太內向。不願意跟人交流,包括跟自己媳婦好多事都不說。」他說他的性格走到極端之後就會自殺,別人不死就是他死。賭博輸錢不過是他走向極端的導火索。
「殺人電影」幻覺:殺死孩子
北青:他為什麼要對兩個毫無反抗能力的孩子下手?
周律師:他自己解釋說,他2004年在宣武醫院診斷出重度焦慮症一直吃藥,但是沒好,長期失眠,他跟誰都沒說。賭博輸光家產之後失眠更加嚴重,他開始出現幻覺。他的幻覺就是放電影一樣一步一步地殺誰,最後自己怎麼死。他的腦子裡出現過很多要殺的人,他的父母、妻子、兒子,所有他認識的人,包括遇害的兩個孩子,睡不著覺的時候就一遍一遍地「放電影」。他說他出現幻覺時自己控制不了。
他說殺孩子的「電影」是5月21日出現的。頭天晚上把想外出雲遊的20萬路費都輸沒了,他一夜沒睡,又過「電影」,最後他腦子裡的「殺人電影」停播的鏡頭就是殺死鄰居家孩子和他自己的兒子,然後自殺的計劃。
塑膠袋套向了信任他的女孩
北青:他對於鄰居家的兩個孩子怎麼就下得了狠手?
周律師:確實讓人無法理解。開庭時公訴機關出示了案發酒店的監控錄像,幾分鐘前天真的小姑娘還跟在溫全身後仰著臉跟他說話,像對自己的父親一樣親熱和信任他。而幾分鐘後他就用垃圾袋套在女孩的頭上,然後用膠帶一圈一圈地纏,讓人慘不忍睹。
我跟溫全聊天他幾乎全用第一人稱:「我」、「我的」。他好像連自己的父母都沒有提起過,這說明他是一個極其自我的人,事到臨頭他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感受。他在自己感受不好的時候不惜傷害任何人來使自己解脫。賭博輸掉的190多萬,事後他可以說對他不算什麼毀滅性的打擊,但是當時他可能就認為自己的世界要崩潰了。
曾經表示不想見家人
北青:他有沒有說作案之前是否想到過後果?
周律師:他知道自己肯定得死,所以他要自殺。他說他作案之後拿了一瓶白酒邊開車邊喝,開到燕郊時一瓶酒都喝乾了,困得不行,他想找個地方睡一覺然後自殺。被抓時他手裡還攥著兩根電線,是他準備上吊用的。
還沒審之前他就告訴我「不上訴。快點判我死就完了」。我說:「臨死之前想不想見你妻子?」他猶豫了一下說:「算了。她要想來就見,她要不想來我這邊不想見。」
北青:放棄自己的生命和剝奪他人的生命在正常人理解應該是最為艱難的選擇。溫全好像也沒有因為什麼就做出了這個常人難以想像的選擇。
周律師:我相信生活中有這樣很極端的人存在。
「應建立心理疾病患者檔案登記制度」
北青:您作為律師通過溫全的案例是否有些建設性的觀點?
周律師:我認為提示被害人如何加強防範已經沒有意義。像溫全和兩個被害人的家庭相處了5年,兩個小孩經常去溫全家玩,你還能說不能讓人相信嗎?溫全雖然通過精神病鑑定具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但是不能否認他有性格缺陷和心理疾患。
目前我們國家的精神病鑑定標準是一種普眾性的標準,對於像溫全這種處於病與非病之間的特殊人群,應該如何引起社會的關注,可能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溫全2004年曾經治療過重度焦慮症,而他妻子和周圍的人全然不知。作為醫療機構,對於這種患有心理疾病有可能會走向極端的人是否應該建立檔案登記和告知制度?
如果有人能夠對溫全作案之前腦子裡經常出現幻覺「放電影」殺人引起重視,也許就能阻止慘劇的發生。
新聞內存
2011年5月21日,北京發生駭人聽聞的朗琴園業主溫全騙殺鄰居兩幼童案。當天上午,43歲的溫全以請吃飯為名,將鄰居家5歲男孩明明和6歲女童圓圓騙至家中。隨後溫全在朗琴園小區的地下車庫和世紀金源香山商旅酒店客房內,採取塑膠袋蒙頭後用膠條纏繞頭部的手段,將明明和圓圓殺死並拋屍河道。當其準備殺死自己的兒子時,最終沒下去手。後逃亡河北三河的溫全在燕郊被警員抓獲。本版文/本報記者 李罡 攝影/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