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有一句臺詞是:「如果你和一個人在一起的時候,你和他不說話,分享這一刻的沉默,但是你不會覺得尷尬,那麼到了這一刻你就不會明白,你已經遇上了對的那個人。」小編覺得從這部影片所要傳遞出來的道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故事裡有陰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每個人也是生活的主角,生活有時候很操蛋但是你又沒有辦法不去接受,你永遠不知道你永遠也不會知道什麼會給你什麼樣的驚喜。就像是本片的結尾處,你突然會發現那個不討喜的主角確實成為了人生當中最大的贏家。是的,人生就是這麼充滿趣味。片中有時候會突然的出現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突然與暴力的場面組合成不一樣的喜感,小編總能被劇中的天馬行空逗得哈哈大笑,而這部影片的魅力值所在。
這部影片的導演是昆汀的導演,他拍戲的特色向來就是趨向於黑色幽默的手法和突然來的「神來之筆」的敘事結構而被奉為經典,也因此將包括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在內的多項大獎收入囊中。本片的敘述手法故事是用的蒙太奇的手法剪輯的,這種手法的最大特色就是能把一個故事剪得支離破碎,卻有它故事的內在邏輯循環性。
本片一共有三個故事,影片的一開始是兩個完全不相同的片段,一對劫匪情侶在咖啡館吃早餐,同時討論即將發展「事業」的問題,隨後兩人突然覺得想要打劫一下這個咖啡店;下一個片段,我們主角出場,他們正在執行一項任務,去刺殺不與老闆合作的兩個人,同時去找一箱黃金。
這兩個片段之後,馬上就開始了第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瑪沙正在買通拳擊手布其,想讓他比賽故意輸掉比賽。而拳擊手布其與文森有一個不太好的照面,馬上又拉回了文森主角這條主線,文森被瑪沙要求帶他的妻子出去玩,而他自己沒有空陪自己妻子。他妻子卻是一個極具魅力的女性,他們一起出去玩的途中,妻子不斷的誘惑文森,文森一邊拒絕,一邊進行心理鬥爭保持這克制。這個故事比較短,簡短的交代了主角的性格與其他角色的關係,其中還有兩個人跳舞的經典片段,還有瑪沙妻子因為吸毒導致昏迷,而文森救星她的喜劇片段,令人啼笑皆非,二個人因此更加曖昧,也因為這個吸毒昏迷被打破,最後文森疲憊的和瑪沙妻子告別。
影片馬上進入第二個故事,一個小孩從死去父親的戰友那裡拿回父親留給他的金表,這個小孩就是拳擊手布其。布其雖然拿了瑪沙的錢,但是卻沒有遵守輸掉比賽這一個約點,他在比賽中打死了對手,並且想要帶女朋友一起遠走他鄉,正在他們逃跑的時候,布其發現女朋友沒有帶走自己的去世父親的金手錶,沒有辦法只好冒險回去找,這時候與刺殺他文森碰到了,不小心把文森殺死了,拿到金表的布其想要快點去找女朋友,去碰到了來找文森的瑪沙,兩個人又是一番爭鬥,戲劇點來了,瑪沙和布其爭鬥的時候被兩個變態加同性戀關進了地下室,布其在一次機會中逃跑了,之後又跑回去解救瑪沙,兩個人的矛盾就解開來,布其也獲得了自由。
上一個故事完了之後,馬上又到了第三個故事,而影片開始是進入的第二個片段,文森與另外一個殺手朱爾,殺掉了兩個與老闆合作的兩個人,他們兩個人像是有神奇技能一樣躲掉了全部的子彈,而之後朱爾認為這是神跡,開始想要不幹這行,想要轉行。在返回去的路上,他們正在討論這個事情的時候,文森不小心與其他的人有衝突,打死了其中一個人,兩個人為了躲避警察,躲在了皮爾的朋友家裡,而朋友的妻子此時回家了,他們兩個害怕被發現,於是兩個人用巧妙的方法解決了朋友妻子的問題,他們兩個徹底放鬆了準備出門到咖啡館裡吃早餐,電影到了這裡就和開頭的片段連接在了一起,這次兩個人成為了拯救者,拯救了被劫匪夫婦劫持的顧客甚至是劫匪本身。故事在這裡結束並形成了一個圓滿的閉環。
看完整部電影,你肯定會覺得像是跑了一場五公裡的馬拉松,整個故事終於完了,可是又連接得起來,這個就是導演的特點,用荒誕又巧妙的情節來構成整個故事,雖然沒有將內心塞得滿滿當當的感覺,卻讓人有酣暢淋漓大呼過癮之感。
其次,影片中的很多細節看似隨便實則細緻,對於保持影片敘事結構的完整性具有獨特的作用。比如文森被殺前後的兩個畫面,其所在的情節儘管被蒙太奇的手法分隔,卻用「書」這一同樣的道具作為線索,在將不同的片段進行剪接分隔的同時再將其連貫成一體,因而影片整體儘管被拆分成片段卻不顯散亂。
再次,影片中充斥著的導演不可描述的「惡趣味」與暴力血腥的鏡頭由於演員的出色表演和巧妙的設計而成為討喜的亮點。例如洗去血汙穿上T恤的文森與朱爾斯的「反差萌」和導演的客串的居家好男人,甚至影片誘導觀眾完全從主角的心理與視角出發,使得原本暴力血腥的鏡頭帶上了「暴力美學」的意味
最後,影片中貫穿始終的荒誕不經的調調看似荒唐可笑,卻總能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影片中人物的行為與動機往往是出於巧合併且看似荒誕,卻仿佛能夠觸摸到觀眾的靈魂,這也許是因為這部影片真正是以生活為原型,而生活原本就是碎片化而沒有結局,甚至在別人眼裡可能荒誕可笑的。我們從這部電影中獲得的快感,實際上恰恰來源於荒誕而奇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