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 全視全知全行業賦能

2020-12-03 砍柴網

5G時代觸手可及,萬物互聯將不再是夢想,諸多行業將發生極大變革。據了解,機器視覺產業將迎來黃金髮展期,2023年中國市場規模或將達到197億元,CAGR達14%。在人工智慧帶來的諸多產業升級價值中,基於視覺交互的智能解決方案在智能化體系中佔比80%以上。雙目立體視覺作為機器視覺的關鍵之一,越來越成為人工智慧交互的重要力量。

2020年7月16日 「2020年攝像頭技術變革行業高峰論壇——AI視覺引爆中國5G」高峰論壇在深圳舉辦,吸引了全產業鏈近千人參會,17位行業技術大咖登臺,聚集行業智慧,加速AI視覺應用落地。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元橡科技」)作為本屆論壇上唯一一家雙目立體視覺的企業應邀參會,元橡科技副總裁陳超先生在大會上帶來了《雙目視覺——全視全知的別樣體驗》的主題演講,並作為嘉賓參與了關於5G的圓桌探討。元橡科技專注雙目立體視覺,為全行業賦能,展現全視全知的全新體驗,備受追捧,成為論壇上閃耀的新星。

元橡科技作為雙目立體視覺軟硬體一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2017年成立,核心團隊有著15年以上的研發經驗,累計發表專利100多項,碩士學歷以上佔比超80%,以為機器開眼為動力,深度進行行業賦能,在5G時代將帶來無限可能。

技術走「芯」:軟硬體一體

元橡科技專注雙目立體視覺,其研發的雙目視覺晶片,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際壟斷,鍛造出一顆「中國芯」。

元橡科技的算法算力比肩世界最先進的科技,其獨有的D2高級智能技術,即基於深度信息的深度學習「Double D」 Deep learning & Depth 3D sensing,可以獲取更精深的信息,使產品性能更強。如果說在技術路線上,單目跟雷射雷達是兩端,那么元橡科技雙目視覺站在中間,兼具兩端優勢。

元橡科技雙目視覺囊括單目視覺全部功能。在車載領域,元橡科技前視ADAS智能立體視覺產品,不疊加其他技術通過國內JT/T 883測試,883測試是車載領域最重要的門檻,已成為商用客車準入的標配。元橡科技產品以純視覺方案通過測試,開業界先河。

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產品在被動光源下,可以適用於各項環境中,如黑夜、雨天、強光等,憑藉其深度的感知能力,獲取深度信息形成深度圖像。同時,元橡科技的技術適配性也很強,也能結合雷達、紅外等技術形成融合方案,環境適應性更強,應用場景更廣泛。

元橡科技的極致創新不止在於技術層面,為了讓產品能更好的落地,元橡科技將強大的算法硬體化,完全自主研發,設計出了雙目視覺晶片,將功耗降到最低。在此基礎上,對晶片設計進行功能適配,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賦能不同的行業夥伴。

元橡科技獨立自主研發之路進一步擴展,使軟硬體相結合,優勢互補。其硬體涵蓋晶片、主板、定製化相機等硬體產品的開發設計。同時,元橡科技在軟體方面獨立研發的全自動圖像採集標定、自動校正參數計算、自動檢測軟體,嚴格保證雙目一致性等專利技術實力也可見一斑,加之端上一體的開發平臺,與硬體相得益彰。

落地:雙目全視全知

雙目立體視覺已成為計算機視覺的關鍵技術之一。基於視差原理,通過計算獲得三維信息,其測量方法具有效率高、精度合適、系統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點。AI產業化發展至今,存在於這個產業周期中最主要的問題, 如何與差異化明顯、產業規律相對複雜的垂直行業相結合,推動雙目視覺從產業的外部輔助力量,走向真正的生產系統核心,即將雙目視覺的商業化、場景化的運用。

元橡科技雙目產品具有全類型、遠距離、高精度、低延時、低功耗等特點。元橡科技雙目產品通過構建三維圖像精準識別、測量、檢測等,進行全類型感知,無需建模,對運動物體、人、動物等的測量中,圖像獲取瞬間完成;深度成像解析度達1080p,最遠可實現200m的物體識別;測距精度方面可圈可點,100m 左右控制在5%以內,30m內精度達99%,10米以內的精度達到毫米級,且距離越近,精度越高,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應用需求;元橡科技雙目產品現階段的輸出延時控制在3ms以內,隨著5G的普及,延時將會進一步降低,最大限度的預留響應時長,進一步增強控制需求和安全操作;作為軟硬體一體的解決方案提供商,賦能行業合作夥伴,幫助客戶降本增效,互動體驗更佳。

拓展釘釘子:行業賦能

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產品應用廣泛,涵蓋車載、無人物流車、無人機、消費電子、軌道交通、智能製造等領域。元橡科技以北京為總部和研發中心,已在嘉興、上海、蘇州建立分公司、產品中心和應用中心,業務由長三角輻射全國。

元橡科技將從晶片、硬體、軟體、應用四個層級賦能行業夥伴。元橡科技進行深度賦能,賦能客戶、賦能合作夥伴、甚至賦能友商,以中立客觀的姿態,與合作夥伴共同成長、彼此成就,助力行業夥伴形成帶有「智慧雙眼」的產品應用。

元橡科技以釘釘子的戰略進行行業賦能,穩紮穩打,將自己的產品在行業內從能用、可用到不可替代。對每一個行業進行行業縱深研究,深度了解行業客戶的痛點,選擇細分行業有代表性的合作夥伴進行聯合研發。通過釘入一枚枚釘子,從而進行整個行業賦能。

元橡科技首先布局車載領域,其瞰行系統360°全方位保護行車安全,產品主要包括LDW/AEB、可通過性檢測(限高/限寬)、盲區監測、VSLAM等功能,涵蓋ADAS及自動駕駛。產品受到行業客戶的一致好評,並成功量產。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元橡科技的業務逆勢上揚,訂單不斷增加。

元橡科技的賦能之路在車載的基礎上,開始邁出第二步,在消費及工業機器人方面進一步拓展。元橡科技技術涵蓋雙目硬體、立體視覺識別、雙目測量、自動駕駛功能等,產品在運動控制、跟隨、避障、SLAM等方面進一步擴展延伸。合作客戶涵蓋智能倉儲、智慧物流、無人機、機器人、消費電子等領域。

雙目立體視覺賦予機器一雙慧眼,元橡科技讓這雙慧眼明眸善睞。未來已來,隨著5G時代的到來,元橡科技將加速呈現出一元復始、萬「橡」更新的勃勃生機,深度行業賦能,助力更多的合作夥伴形成一片片橡樹森林。

相關焦點

  • 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走「芯」 賦能行業萬「橡」更新
    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元橡科技」)作為本屆論壇上唯一一家雙目立體視覺的企業應邀參會,元橡科技副總裁陳超先生在大會上帶來了《雙目視覺——全視全知的別樣體驗》的主題演講,並作為嘉賓參與了關於5G的圓桌探討。元橡科技專注雙目立體視覺,為全行業賦能,展現全視全知的全新體驗,備受追捧,成為論壇上閃耀的新星。
  • 雙目立體視覺不止車載 元橡科技賦能無限可能
    成立於2017年的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橡科技」),作為國內少數專注於雙目立體視覺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群雄逐鹿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是如何站穩腳跟,乃至於後來者居上,贏得業界廣泛讚譽的?  在近期舉辦的「2020第二屆汽車後視鏡系統創新技術論壇」上,元橡科技聯合創始人、CTO任傑講述了元橡科技背後的故事。
  • 3D雙目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的應用
    隨著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機器視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傳統的2D定位無法解決產品的空間坐標信息,而3D雙目立體視覺可提供較高精度的定位。在汽車行業,汽車後底板的抓取搬運主要交給工業機器人完成,這面臨一大難題:每一塊後底板的平面坐標XYR和空間坐標ZWP都相差較大,而機器人夾具的兩個尖削必須精確的插入後底板兩孔位,才能進行搬運。
  • 和「RFID」說分手, 幫團「雙目立體視覺」重新定義無人店
    2017年9月,幫團成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英文名稱HelpGo)正式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搭載雙目立體視覺識別技術的AI無人店——麥叮叮X1,以AI賦能新零售,打造零售新業態。幫團成立於2014年11月,是一家專注於無人智能零售產品研發、銷售及服務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歷時三年,秉承匠人精神,反覆測試、打磨產品,最終推出全球首家具有自主認知學習能力的AI無人店。
  • INDEM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助力立體視覺應用升級
    INDME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是目前業界首款可連續輸出200幀圖像及IMU數據的雙目慣性相機,用戶可自行調節1280*800解析度下25/50/100FPS、640*400解析度下25/50/100/200FPS不同圖像輸出,可為三維重建、深度解算、視覺SLAM等應用研發提供更精準、豐富的環境圖像信息。
  •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2019-07-12 16:14日 16:14 來源:重慶晚報 參與互動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落地項目成績不俗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 無人機雙目立體視覺實現自動避障
    在無人機領域,雙目立體視覺已經成為一種極其有價值的應用,它可以輔助無人機更快更好地識別周圍場景,通過雙目立體視覺識別來實現自動避障。 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基於視差原理的機器視覺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利用成像設備從不同的位置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幅圖像
  • 東和邦泰:「商用車豎向雙目立體視覺智能限高防碰撞系統」
    「中國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由深圳市汽車電子行業協會設立,是面向全國範圍內汽車電子領域的科學技術獎。該獎對我國汽車電子領域科技成果的認定和市場推廣、成果孵化、激勵廣大科技人員的科技創新積極性,對接產業資本、宣傳企業技術實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人加正式發布雙目立體視覺模塊 — 司眸TM
    人加HUMAN+正式發布司眸TM 雙目感知系統,提供一站式機器人深度視覺(Depth Perception)解決方案。「司眸TM系列產品是人加HUMAN+自主研發的雙目立體視覺感應解決方案的核心,集成了成像系統、ISP實時計算引擎、深度實時計算引擎、標定方案、在線升級和功能可重構等模塊算法,目前主要應用於無人機,掃地機器人和移動增強現實等消費級產品和農業植保、石油管道巡檢等無人機的行業級應用。」
  • ...Fellow Alberto Broggi 教授:雙目立體視覺路線與自動駕駛廣闊...
    和大多數的自動駕駛晶片公司不一樣, 安霸在技術路線上選擇兩條腿走路,既開發了高性能的CVflow以運行高效率的神經網絡,又支持高性能的雙目立體視覺,兩種來源不同的視覺技術可以互為補充。業內普遍認為雙目立體攝像頭頗是一條充滿著爭議且艱難的路線,安霸如何要用產品充分證明雙目的可行性呢?
  • 如何提高雙目立體視覺系統的精度?
    來源:3D視覺工坊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機器視覺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基於視差原理並利用成像設備從不同的位置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幅圖像,通過計算圖像對應點間的位置偏差,來獲取物體三維幾何信息的方法1。
  • 與結構光及雙目立體視覺相比,ToF技術有何優勢?
    9m1ednc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技術始於上世紀的60年代中期,是基於視差原理並利用成像設備從不同的位置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幅圖像,通過計算圖像對應點間的位置偏差,來獲取物體三維幾何信息的方法。經過幾十年來的發展,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航空測繪、反求工程、軍事運用、醫學成像和工業檢測等領域中的運用越來越廣。
  • 西安光機所:「雙目立體視覺」實現巡視區月面立體成像
    據介紹,在巡視器的桅杆上,安裝著兩臺完全一致的相機,宛如人的雙眼,通過類似人眼「雙目立體視覺」原理,實現對巡視區月面的立體成像;依靠桅杆的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實現大視場和上下大範圍的全景成像,再通過圖像拼接及立體反演,得到月面巡視區的全景三維立體圖像,以實現巡視區月表的三維光學成像、地形地貌研究、撞擊坑調查與研究、月球地質構造解析和綜合研究的科學目標。
  • 立體視覺ADAS提供商雙髻鯊科技獲國中創投數千萬元投資
    億歐汽車2月8日消息,近日,國內立體視覺ADAS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雙髻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髻鯊」)宣布獲得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創投」)人民幣數千萬元A輪投資。雙髻鯊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機器視覺算法為核心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3D人臉識別智能鎖成新風口 3D結構光、TOF、雙目立體視覺三種技術...
    近年來,智能鎖行業發生了許多變化,從全自動到一握即開、視頻鎖,再到如今火得一塌糊塗的3D人臉識別智能鎖。德施曼、凱迪仕、智家人、優點、櫻花、KFZ、科裕、曼亞等已紛紛推出了智3D人臉識別能鎖產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2D人臉識別技術雖然發展比較早,算法也比較多,穩定性也比較好。
  • 人加智能CEO李嘉俊:雙目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及應用創新|公開課預告
    不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雙目立體視覺也面臨著諸多難點與挑戰,比如算法複雜度高、算力需求大、測量精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下降,另外容易受環境光線的影響,增大特徵匹配的難度。要打造一個高精度、高魯棒性、低計算需求的雙目立體視覺成像系統並非易事,需要軟硬體協同優化,比如相機的選型與標定、算法的設計、晶片的選型及適配調優等。
  • 基於雙目視覺的自動駕駛技術
    其實雙目視覺主要問題是立體匹配和視差計算,最新的討論見:https://zhuanlan.zhihu.com/p/65130734;另外,目標檢測的雙目視覺技術討論如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87074244。 單目視覺是Mobileye(ME)的看家法寶,其實當年它也考慮過雙目,最終選擇放棄(:。
  • 沒手沒腳的行業機器人,如何撐起機器人的半邊天?| AI最佳掘金案例榜
    平安人壽作為平安集團旗下的重要成員,踐行集團「金融+科技」戰略,一直走在行業探索前沿。據了解,平安人壽已實現科技應用的「步步升」:走過1.0傳統科技階段,2.0科技互聯階段,邁進3.0人工智慧階段。人工智慧的加速賦能,已成為平安人壽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利用豐富的業務場景帶來的大量數據積累和經驗沉澱,平安人壽積極探索前沿技術在招聘、培訓、服務、銷售、風控等業務中的應用。
  • HALCON高級篇:立體視覺
    立體視覺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是對象點的3D坐標是由兩個或者多個從不同角度同時獲取的圖像決定的,HALCON提供了兩種立體視覺方法:雙目立體視覺和多視角立體視覺。雙目立體視覺用兩個相機,返回差異圖,距離圖,或者3D坐標。下圖展示了一個板子的立體圖像對和板子部件的結果高度圖。雙目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頂部:立體圖像對;底部:高度圖多視角立體視覺也可以用超過兩個相機,其要麼被用來重構作為3D物體模型被返回的表面,或者去重構單獨的點。
  • 機器視覺學習筆記:一個雙目測距的簡單實例
    1.實例目標學習OpenCV也一月有餘了,遂想進行一個雙目測距的簡單實驗,先解決從無到有,再解決錦上添花。實際上檢測的是稜上面的寬度,可以看出綠線並沒有包含稜,結果較好距離檢測結果 實際距離是74.5mm左右,絕對檢測誤差為1.15mm,相對誤差為1.5%,此時物體距離相機1134mm左右相機標定誤差為0.3mm,所以測量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4.總結本實例背景較為簡單,只能適用於固定場合的零件檢測,水果品質檢測等基本的幾何知識是必要的,例如求直線的交點,一元函數的線性回歸雙目測距基本就是這個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