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目立體視覺不止車載 元橡科技賦能無限可能

2020-11-26 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

  5G時代,萬物互聯,信息通信技術正在與各個產業加速融合。攝像頭,作為智能電子設備上的重要傳感器之一,不止在車載領域發光發熱,在機器人、無人機、消費電子、教育交互、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也均有廣泛應用。多年來,相機視覺技術始終處在迅猛發展的過程中,產品技術迭代更新速度快,行業競爭尤其激烈。

   

  在這其中,前有以色列視覺系統巨頭Mobileye,用十餘年的時間將單目ADAS打造成行業壟斷的代表性產品,後有博世、大陸等國外廠商紛紛入局爭奪單雙目技術的市場風口。成立於2017年的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元橡科技」),作為國內少數專注於雙目立體視覺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在群雄逐鹿的國內外市場競爭中,是如何站穩腳跟,乃至於後來者居上,贏得業界廣泛讚譽的?

  在近期舉辦的「2020第二屆汽車後視鏡系統創新技術論壇」上,元橡科技聯合創始人、CTO任傑講述了元橡科技背後的故事。

  聚木成林人盡其才 創建一流技術團隊

  元橡科技英文名稱為Metoak,源自Meta和Oak兩個英文單詞的組合,Meta 詞義為元,寓意為超越的起點,同時也定義了公司高新科技屬性;Oak 詞義為橡樹,有著「森林之王」的美譽,其生命力強 ,象徵榮耀、力量和不屈不撓,寄語元橡科技厚積薄發、基業長青,希望每一位員工和合作夥伴都可以成長為一片森林。任傑告訴記者:」元橡科技自2017年成立僅短短3年時間,但公司團隊始終秉承著做世界雙目視覺方案佼佼者的願景,在軟硬體一體化發展道路上不斷前行。」

   

  常言道,只有專家才能是贏家。身處日新月異發展的科技行業,元橡科技3年來一方面潛心技術研發,在雙目視覺領域精耕細作;一方面落實公司人才梯隊建設、培養,打造一流的技術團隊。

  據任傑介紹,元橡科技核心團隊成員大多數出自世界500強的視覺研究院所和國內外一流高校畢業,在智能立體視覺領域擁有超過十五年的研發經驗積累,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的超過80%,並在光學成像、軟體算法、硬體電路等方面均有所涉獵;而新招募的工程師也大多從名校畢業,同時對智能視覺、晶片邏輯有較為深入的研究。

  另外,在人才培養機制上,元橡科技現階段已經形成了比較成熟的模式和體系。「對於新員工,元橡科技並不會急於讓他們進行開發產生效益。」任傑表示,公司會有意識地培養新員工各方面能力,先幫助他們自然而然建立起合適的思維模式。」

  人盡其才,聚木成林,正如「元橡」二字的寓意,元橡科技期待每一位員工都能具備核心競爭力,形成自我驅動力,在工作中實現個人價值,進而為公司的成長壯大注入不竭能量。

  潛心自主研發 硬核技術打破國際壟斷

  作為國內為數不多深耕雙目視覺領域的標杆性企業,元橡科技多年來一直專注於軟硬體產品的研發,在與行業夥伴共同成長的同時,不斷為行業進行賦能。相比單目視覺,雙目視覺既具有超強的識別能力,又兼具類似於雷射雷達點雲的精確測距能力,性價比高,應用前景也比較廣泛。

   

  「雙目視覺技術優勢突出已經成為行業共識,但如何讓這項技術進入大規模應用階段,是當前業界面對的主要難題。」任傑認為,可靠的高精度計算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算力將決定未來雙目視覺技術的成敗。

  據記者了解,元橡科技作為行業引領者,在算力方面具備十分突出的技術實力,不僅在可靠性和精度方面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並將算法硬體化做成了晶片,使得其立體匹配更強,處理更高效,能耗卻更低,用技術實力切實做到了降本增效。「元橡科技自主研製的晶片,現在已具備量產能力,在打破國際市場長期壟斷的同時,也將智慧財產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正是憑藉硬核的技術實力,元橡科技讓雙目視覺走出了實驗室,不僅率先研發出了可量產的晶片,同時在雙目相機技術上不斷尋求突破,進一步為行業賦能。任傑告訴記者:「在雙目相機的研發過程中,元橡科技沒有放過任何一個可以改進的環節,無論是結構設計、光路設計、板卡設計,還是晶片設計、嵌入式設計及應用構架,我們全部是自主研發,通過軟硬體聯合優化,使相機整體性能得到升級。」

  據悉,元橡科技的雙目相機具有小體積、低延時、遠距離、高精度的特徵。具體來說,其囊括了單目視覺的全部功能,通過構建三維圖像精準測距,在光照條件充足的情況下,可實現200m的物體識別、1080p的深度成像解析度;雙目視覺中,雙目目距(Baseline)直接影響測距性能,元橡科技已生產出世界最小目距車載立體相機;由於輸出延時的大小直接影響機器的控制性能,元橡科技將延時控制在3ms以內,毫秒級的延時,大大增加安全控制能力,降低事故的發生率;另外在中遠測距方面,元橡科技也實現了重大突破,測距精度是在100m 左右精度控制在95%以上,30m內精度達99%。

  業績指數級增長 賦能行業無限可能

  塑造唯一,力爭第一。從2017年發布第一款車載專用立體相機,到2019年首款智能立體視覺晶片的量產,再到2020年具備獨立的立體視覺晶片設計、產品軟硬體聯合研發和綜合解決方案服務能力,3年來元橡人不斷開拓創新,拼搏進取,公司從技術、產品到市場,不斷開疆拓土,業績呈現出指數級增長,展現出勃勃生機,獲得業界一致認可。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下行,製造業進入「寒冬」,但元橡科技的業績卻逆勢上揚,訂單不斷。除在車載領域取得了業界矚目的成績外,元橡科技還涉足了機器人、無人機、消費電子、教育交互、軌道交通等多個領域,與包括宇通客車、福田汽車、美團、京東、保隆科技等在內的多家行業客戶達成合作。

   

  另外,據任傑介紹,為更好服務行業客戶,除北京作為核心研發中心駐地外,元橡科技在上海、嘉興、蘇州等地也設立了相應的產品測試、生產和應用中心,以上海周邊汽車產業鏈為承託,輔以蘇州、嘉興等地產品和服務,形成三角輻射效性,同時建立符合行業標準的前裝和後裝產品規模化產線,以此來服務眾多主機廠和Tier1客戶資源。

  從硬體製造到軟體開發,元橡科技一直以產品為核心,結合合作夥伴的痛點需求,在立體視覺領域發光發熱。談及公司下一步的發展規劃,任傑表示:「元橡科技希望先以高端化、高品質、高要求為宗旨打造自身產品體系,待體系建立後,公司將從車載領域輻射至包括消費電子、工業應用、軌道交通、智能安防等其他細分領域,聚焦應用場景問題,直達具體產品和服務,這將是我們公司未來發展的大方向。」

   

  

相關焦點

  • 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走「芯」 賦能行業萬「橡」更新
    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元橡科技」)作為本屆論壇上唯一一家雙目立體視覺的企業應邀參會,元橡科技副總裁陳超先生在大會上帶來了《雙目視覺——全視全知的別樣體驗》的主題演講,並作為嘉賓參與了關於5G的圓桌探討。元橡科技專注雙目立體視覺,為全行業賦能,展現全視全知的全新體驗,備受追捧,成為論壇上閃耀的新星。
  • 元橡科技雙目立體視覺 全視全知全行業賦能
    元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元橡科技」)作為本屆論壇上唯一一家雙目立體視覺的企業應邀參會,元橡科技副總裁陳超先生在大會上帶來了《雙目視覺——全視全知的別樣體驗》的主題演講,並作為嘉賓參與了關於5G的圓桌探討。元橡科技專注雙目立體視覺,為全行業賦能,展現全視全知的全新體驗,備受追捧,成為論壇上閃耀的新星。
  • 和「RFID」說分手, 幫團「雙目立體視覺」重新定義無人店
    2017年9月,幫團成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英文名稱HelpGo)正式宣布推出全球第一款搭載雙目立體視覺識別技術的AI無人店——麥叮叮X1,以AI賦能新零售,打造零售新業態。幫團成立於2014年11月,是一家專注於無人智能零售產品研發、銷售及服務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歷時三年,秉承匠人精神,反覆測試、打磨產品,最終推出全球首家具有自主認知學習能力的AI無人店。
  • INDEM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助力立體視覺應用升級
    INDMEIND雙目視覺慣性模組是目前業界首款可連續輸出200幀圖像及IMU數據的雙目慣性相機,用戶可自行調節1280*800解析度下25/50/100FPS、640*400解析度下25/50/100/200FPS不同圖像輸出,可為三維重建、深度解算、視覺SLAM等應用研發提供更精準、豐富的環境圖像信息。
  • 與結構光及雙目立體視覺相比,ToF技術有何優勢?
    9m1ednc飛行時間ToF(Time of Flight)與結構光(Structured Light)、雙目視覺技術(Stereo Vision)一起,共同組成了當前3D成像與傳感的三條主流技術路線。其中3D結構光方案最為成熟,並被大規模應用於工業3D視覺,ToF則憑藉自身優勢成為在移動端較被看好的方案。
  •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2019-07-12 16:14日 16:14 來源:重慶晚報 參與互動    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落地項目成績不俗  研發國內首款智能雙目立體視覺晶片
  • 無人機雙目立體視覺實現自動避障
    在無人機領域,雙目立體視覺已經成為一種極其有價值的應用,它可以輔助無人機更快更好地識別周圍場景,通過雙目立體視覺識別來實現自動避障。 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基於視差原理的機器視覺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利用成像設備從不同的位置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幅圖像
  • 3D雙目立體視覺在機器人視覺的應用
    隨著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機器視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傳統的2D定位無法解決產品的空間坐標信息,而3D雙目立體視覺可提供較高精度的定位。在汽車行業,汽車後底板的抓取搬運主要交給工業機器人完成,這面臨一大難題:每一塊後底板的平面坐標XYR和空間坐標ZWP都相差較大,而機器人夾具的兩個尖削必須精確的插入後底板兩孔位,才能進行搬運。
  • 如何提高雙目立體視覺系統的精度?
    來源:3D視覺工坊雙目立體視覺(Binocular Stereo Vision)是機器視覺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基於視差原理並利用成像設備從不同的位置獲取被測物體的兩幅圖像,通過計算圖像對應點間的位置偏差,來獲取物體三維幾何信息的方法1。
  • 東和邦泰:「商用車豎向雙目立體視覺智能限高防碰撞系統」
    深圳東和邦泰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優秀企業應邀參會,並憑藉「商用車豎向雙目立體視覺智能限高防碰撞系統」榮獲2019年度汽車電子科學技術獎突出創新產品獎。 為解決上商用車撞限高障礙物問題,我們研發一種豎向雙目視覺CCD立體相機,通過遠距離對雙目攝像頭對前方限高障礙物進行三維雲點掃描,通過圖像深度分析和AI算法,得到前方障礙物的距離和高度數據,提前對障礙物進行判斷及預警,並主動介入汽車剎車系統進行提前制動,實現有效的防撞預警,保證行車安全。
  • 人加正式發布雙目立體視覺模塊 — 司眸TM
    人加HUMAN+正式發布司眸TM 雙目感知系統,提供一站式機器人深度視覺(Depth Perception)解決方案。「司眸TM系列產品是人加HUMAN+自主研發的雙目立體視覺感應解決方案的核心,集成了成像系統、ISP實時計算引擎、深度實時計算引擎、標定方案、在線升級和功能可重構等模塊算法,目前主要應用於無人機,掃地機器人和移動增強現實等消費級產品和農業植保、石油管道巡檢等無人機的行業級應用。」
  • ...Fellow Alberto Broggi 教授:雙目立體視覺路線與自動駕駛廣闊...
    和大多數的自動駕駛晶片公司不一樣, 安霸在技術路線上選擇兩條腿走路,既開發了高性能的CVflow以運行高效率的神經網絡,又支持高性能的雙目立體視覺,兩種來源不同的視覺技術可以互為補充。業內普遍認為雙目立體攝像頭頗是一條充滿著爭議且艱難的路線,安霸如何要用產品充分證明雙目的可行性呢?
  • 人加智能CEO李嘉俊:雙目立體視覺感知技術及應用創新|公開課預告
    不過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雙目立體視覺也面臨著諸多難點與挑戰,比如算法複雜度高、算力需求大、測量精度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下降,另外容易受環境光線的影響,增大特徵匹配的難度。要打造一個高精度、高魯棒性、低計算需求的雙目立體視覺成像系統並非易事,需要軟硬體協同優化,比如相機的選型與標定、算法的設計、晶片的選型及適配調優等。
  • 3D人臉識別智能鎖成新風口 3D結構光、TOF、雙目立體視覺三種技術...
    德施曼、凱迪仕、智家人、優點、櫻花、KFZ、科裕、曼亞等已紛紛推出了智3D人臉識別能鎖產品。 在人們的印象中,2D人臉識別技術雖然發展比較早,算法也比較多,穩定性也比較好。據悉,目前市場上所使用的3D人臉識別根據攝像頭成像原理,主要分為3D機構光、TOF、雙目立體視覺三種。那麼,他們之間有何不同呢?
  • 立體視覺ADAS提供商雙髻鯊科技獲國中創投數千萬元投資
    億歐汽車2月8日消息,近日,國內立體視覺ADAS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雙髻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髻鯊」)宣布獲得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創投」)人民幣數千萬元A輪投資。雙髻鯊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以機器視覺算法為核心技術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 基於雙目視覺的自動駕駛技術
    其實雙目視覺主要問題是立體匹配和視差計算,最新的討論見:https://zhuanlan.zhihu.com/p/65130734;另外,目標檢測的雙目視覺技術討論如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87074244。 單目視覺是Mobileye(ME)的看家法寶,其實當年它也考慮過雙目,最終選擇放棄(:。
  • 專訪美行科技孫華明:車載導航如何賦能汽車新四化?
    AR增強現實導航未來,車載導航功能會朝著哪些方向去發展?現有的導航系統如何做好後期的升級維護?5G技術的普及又將對車載導航的發展帶來怎樣的影響?在2019年全球汽車產業峰會上,蓋世汽車有幸採訪採訪到了瀋陽美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美行科技」)第一事業部總經理孫華明,其就上述問題進行了一番深入闡述。
  • HALCON高級篇:立體視覺
    立體視覺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是對象點的3D坐標是由兩個或者多個從不同角度同時獲取的圖像決定的,HALCON提供了兩種立體視覺方法:雙目立體視覺和多視角立體視覺。雙目立體視覺用兩個相機,返回差異圖,距離圖,或者3D坐標。下圖展示了一個板子的立體圖像對和板子部件的結果高度圖。雙目立體視覺的基本原理,頂部:立體圖像對;底部:高度圖多視角立體視覺也可以用超過兩個相機,其要麼被用來重構作為3D物體模型被返回的表面,或者去重構單獨的點。
  • 機器視覺學習筆記:一個雙目測距的簡單實例
    1.實例目標學習OpenCV也一月有餘了,遂想進行一個雙目測距的簡單實驗,先解決從無到有,再解決錦上添花。實際上檢測的是稜上面的寬度,可以看出綠線並沒有包含稜,結果較好距離檢測結果 實際距離是74.5mm左右,絕對檢測誤差為1.15mm,相對誤差為1.5%,此時物體距離相機1134mm左右相機標定誤差為0.3mm,所以測量結果還是比較準確的4.總結本實例背景較為簡單,只能適用於固定場合的零件檢測,水果品質檢測等基本的幾何知識是必要的,例如求直線的交點,一元函數的線性回歸雙目測距基本就是這個流程
  • 西安光機所:「雙目立體視覺」實現巡視區月面立體成像
    據介紹,在巡視器的桅杆上,安裝著兩臺完全一致的相機,宛如人的雙眼,通過類似人眼「雙目立體視覺」原理,實現對巡視區月面的立體成像;依靠桅杆的左右旋轉和上下俯仰,實現大視場和上下大範圍的全景成像,再通過圖像拼接及立體反演,得到月面巡視區的全景三維立體圖像,以實現巡視區月表的三維光學成像、地形地貌研究、撞擊坑調查與研究、月球地質構造解析和綜合研究的科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