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7 09:52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萍 通訊員 徐珺
「大方老師,夢想課堂還開課嗎?」每次臨近節假日,淳安縣大墅鎮大墅村「兒童之家」就會接到孩子們急切的打聽。得到肯定的答覆,意味著這些鄉村孩子又能有一個開心充實的假期。
「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大墅鎮兒童之家負責人,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的角色原型。
「支教」經歷比電影更艱苦
方平爾身材瘦小,衣著樸素,走在風中顯得有些單薄,她瘦削的面龐盛滿笑意,說話輕聲細語,但在眼神交匯處,有一種篤定的力量。
許多人不知道,前段時間熱映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原型,就是方平爾。電影裡很多情節,都是她的真實經歷。
1985年8月,方平爾離開任教兩年的富陽高橋鄉中心小學,隻身來到淳安大山裡。「進出一趟不容易,先走山路,到碼頭,再坐船,再坐車,中間還要換一次車,回富陽單趟就要兩天。後來有了輪渡,出去只要一天,進來還是要兩天。」
大墅鄉中心小學深處山區,全校270多名學生,當時還是五年制,總共10來名教師,下鄉支教的只有方平爾一人。「很多人說我傻,那時我在高橋待遇很好的,而且我是學校的年輕幹部培養對象,人事科堅決反對我去。」
「當年的學校,工字形的校舍,都是平房,破破爛爛的,外面大雨裡面也大雨,屋子裡這裡一個盆,那裡一個桶。」
電影中,範偉乘坐小船離開時,學生站在橋上送別的場景讓觀眾淚目,還有範偉上最後一課暈倒和下雨的橋段,都是取材自方平爾的經歷。
「當時是上一堂公開課,非常重要,我很想上好,但是到一半就暈倒了,想找個支撐點坐一下,講臺上沒有凳子,鼻子喉嚨裡都出血了,查出來是急性肝炎。」
1988年8月,方平爾調到楓樹嶺鄉中心小學,那是一所山區的小學。「學校就是村裡一個舊禮堂,我把原來養豬的豬圈整理出來當五年級教室,樓上住學生,地上大通鋪。平時上著課,樓上會有跳蚤掉下來。」
晚上野豬來拱門,睡覺老鼠從臉上掠過……方平爾當年的支教經歷比電影呈現的更艱苦。
孩子們離不開的「愛心奶奶」
2013年退休的那一幕,方平爾歷歷在目。「學校特意叫食堂炒了幾個菜來歡送我,從學校出來,捧著『光榮退休』的鏡框,我在河邊呆呆地坐了很久。」她說,「心裡空蕩蕩的,很失落,眼淚止不住流,教了39年書,我在想,接下來我該幹點什麼呢?我總要幹點有意義的事情啊。」
深圳那邊一個培訓機構來請她,她沒答應。「我不想賺錢,我的心在大墅村。」這位把青春和熱情全部交付給山區孩子的教師,選擇把餘生的愛繼續傾注給山裡的留守兒童。
她主動找到鎮裡,提出想法。在鄉鎮和縣關工委的支持和幫助下,2015年暑假之前,大墅鎮兒童之家正式成立,方平爾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愛心奶奶」。
在大墅兒童之家,方平爾為孩子們創造了一片豐富多彩的小天地。她說:「正是因為『愛心奶奶』的角色,我才能和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不斷交融,才能去填補和豐富他們內心的缺失和渴望。」
在方平爾的帶動下,如今的「兒童之家」志願者服務隊伍已有42人,並且還創辦了「夢想課堂」。每學期,他們都會和多家愛心企業、結對單位一起開展道德實踐、文化傳承、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科普活動等各類主題活動。自2017年設立以來,「夢想課堂」累計開課近400次,服務本地兒童900餘人次,周邊兒童1000餘人次。
160644196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