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光子速度恆為常量?

2020-08-30 焦子之

光子速度恆為常量不僅是相對論的重要基礎,同時也經受住了各種嚴苛的實踐檢測。光子速度具有不受光源及參考系(下面以光源為代表進行分析)速度影響常量值的事實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究竟怎樣的機制導致了光子具有完全違背伽利略變換的特殊常量形式呢?作者認為這是個異常艱難但也異常關鍵的物理學重大課題。

圖1所示為狹義相對論首先對時間進行相對變換而後基於s=vt,再對空間進行變換的形式。其中左側為愛因斯坦推導使用的原圖,右側為本質不變的簡化模式。時間變換遵循以下洛倫茲變換形式:

(1)

(2)

圖1 以時間首先變換的相對時空變換形式

根據前期對時間本質應為度量物質空間運動標尺,而並非與空間並列先天存在的認識提出,狹義相對論的相對時空變換應具有一種首先進行空間而並非現有首先對時間進行變換的等價形式。這種形式避開了並非先天存在時間的首先變換,從次序上來講更具合理性。此後基於s=vt,再對時間進行的變換也只具有表觀現象屬性,並不能通過c=s_v/t_v認為光速不變,進而視為是支撐光子速度恆為常量的發生機制。根據圖1右側的簡化形式,可以推導出圖2基於光源外延專屬空間空象密度變化的相對空間變換形式。

圖2 空間首先發生變換基於光源或參考系中觀察者外延專屬空間發生

圖2中,光源的外延專屬空間基於其內部映射糾纏環的存在發生【1,2】,具體以下式形式實現:


(3)

其中,ρ_0為光源中空單靜止時在觀察者位置的空象密度。實際上光源中空單由於恆以光速相對觀察者運動,其無法向觀察者表現大於0的ρ_0,這支撐了空單的不可見特徵,詳見文獻【1】;ρ_v為光源因內部映射糾纏,構成光源空單群整體在觀察者位置的表觀空象密度,實際也即光源的專屬外延空間空象密度;c為光速;v為考慮了光源內部空單因具有映射糾纏表現的低於光速的表觀速度,d為光源內映射糾纏環直徑,t為光源中空單到觀察者的時間。由於觀察者無法進入光源內部,否則將導致光源糾纏環坍縮,這保證了t>d/2c和ρ_v大於0。

那麼,為什麼ρ_v和ρ_0滿足(3)式所示關係呢?客觀講該式是基於圖(2)和已有的空間變換(2)式推理得到下式:

(4)

再由下式轉化得到的。後來發現,從本質上分析,應該認為不同運動狀態相對空象及相對空間乘積恆滿足(4)式是由對稱性法則決定的。具體為,物質在各平面相同距離上空象密度相等,且不同半徑圓環上空象密度之和相等.若假設等距圓環空象密度總和為1,則到中心距離為S圓環處空象密度應為ρ=1/(2πS).基於上述關係即可得到(4)式.由此可見,物質外部存在專屬外延空象是可以推理得到的。

現在再回到主題上來,為什麼光子速度不會因為光源相對觀察者運動具有符合伽利略疊加的變化,反而絲毫不受此影響呢?伽利略變換具體表現為光源相對觀察者運動速度v>0時,它們之間空間距離將發生變化,即S_v>S_0,光子速度c_v=S_v/t相應也應增大。不符合伽利略變換表現常量值時愛因斯坦相對論認為是基於c_v=S_v/t_v=c=S_0/t_0實現的。正如上文所說,在否定了時間的客觀存在性後,光子速度恆為常量無法通過相對時間來解釋。應該認為,將光源專屬外延空間空象引進來後,光速恆為常量可以基於下面過程推導來實現。首先光源相對觀察者速度v大於0導致光源外延空間空象密度相對觀察者會變小,具體表現為如下過程:


過程(1)

該過程符合圖2的直觀表現。那麼為什麼v明明大於0實際卻不會造成S_v的變化,並進而造成光子速度的變化呢?結合引力和質量基於映射糾纏環發生和質能具有等效性的暗示,作者認為,如果認為光源相對觀察者的運動能同樣會對空間中的游離空單造成映射糾纏,並形成必然覆蓋觀察者的無限糾纏環構成的糾纏場,那麼一切疑問都將得到化解。其具體過程如下:

過程(2)

其中,由於光源運動時會在空間形成映像,映像具有與光源相等的空象密度發生能力。這保證了光源主體空間位置的變化不會改變觀察者所處位置的空象密度,即ρ_v恆等於ρ_0。再結合(4)式得到相對空間距離S_v並不會像我們看起來那樣發生變化,即S_v恆等於S_0。進一步結合(2)式,即得到v=0。最後也就使光子速度具有不受任何相對運動速度影響常量值的表現。

上述推導過程成立的依據有以下幾點:

(1)量子糾纏現象人們已反覆證實,並以接近百分百的置信度進行了充分確認,接納量子糾纏並大膽的將其引向深入是勢所必然的;

(2)根據分析,基於量子糾纏的映射糾纏現象可以得到運動相對性和基於宇宙統一假定存在唯一基本單元,空間單體的支撐而合理存在;

(3)定域實在性與非定域實在性之爭終將畫下句號,通過接受量子糾纏非定域實在現象並將之引向深入不僅可以確立非定域實在性的正確性和絕對統治地位,而且還能明確,人們表面看到的定域實在現象背後實際都存在著非定域實在性。換言之,宏觀物質與微觀粒子一樣同樣是具有波粒二象性的;

(4)當認為所有表觀看似具有定域實在宏觀物質運動背後同樣具有映射糾纏支撐的非定域實在性後,結合基於映射糾纏的引力和質量發生機制,不僅光子速度常量現象可以得到解答,而且宇宙暗物質質量效應也能得到解答。更令人欣慰的是,這正與愛因斯坦推導的質能等效相符的;

(5)基於對時間本質的剖析,上述方案還可以對狹義相對論的相對時空變換進行等價解讀和部分修正,而不是完全否認,這也具有合理性;

(6)從電磁力與引力統一的分析發現【3】,物質運動形成糾纏環與電場糾纏環本質是統一的,它們都由空單實際構成,鑑於電場在一定範圍內是全覆蓋的,物質運動形成糾纏場可以實現全覆蓋並保證光子速度對身處其中觀察者恆表現常量也是合理的。物質運動形成糾纏場的覆蓋範圍被認為是一個類黑洞區域,具體可參看文獻【4】

這樣,光子速度恆為常量也就在將質能等效具體機制化映射糾纏場的支撐下得到了圓滿解釋。此外,映射糾纏的存在還支撐著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結構,物質質量和引力場的形成,乃至暗物質質量效應的形成,詳情可以見相關文章。

參考文獻:

【1】焦剛珍.基於相對論和測不準規律對時間本質的探討[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20,36(1):46-53.頭條版題目為:時間的本質是什麼?連結網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822817659105575438/?app=news_article×tamp=1589091233&req_id=20200510141353010130036159399DA9D4&group_id=6822817659105575438
【2】焦剛珍.光子為什麼沒有靜質量?今日頭條文章,發文時間2020年5月9日,連結網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824725930053730816/?app=news_article×tamp=1589089076&req_id=20200510133755010130037134279AD655&group_id=6824725930053730816

【3】焦剛珍.非對稱機制對電磁力與引力的統一解讀,今日頭條.文章,發文時間2020年5月5日,連結網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823209420512559619/?app=news_article×tamp=1589095748&req_id=202005101529090101310990442FDFA280&group_id=6823209420512559619
【4】焦剛珍.基於時間標尺本質的引力發生機制探討[J],天津理工大學學報,2020,36(3):77-82.今日頭條.文章,引力發生機制及相關問題的探討,發文時間2020年5月5日,連結網址:https://m.toutiaocdn.com/item/6822821141334196750/?app=news_article×tamp=1589095852&req_id=2020051015305201013107513212D9BDDE&group_id=6822821141334196750

相關焦點

  • 光子速度為真正的光速 為什麼卻不帶多少能量?
    稍微了解了一些愛因斯坦的理論,許多人一定會有提出這樣的疑問:光子速度為真正的光速,為什麼卻不帶多少能量呢?這個問題其實是對光子性質的提問,想要弄明白的話,就一起來看一看吧。質能方程E=mc,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而c則表示光速常量。該方程主要用來解釋核變反應中的質量虧損和計算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這也直接導致了德布羅意波和波動力學的誕生。然後根據這個公式又可以推導出質速關係,也就是時間會隨速度增加而變慢,質量變大,長度減小。
  • 非定域實在的普遍存在性是暗物質及光子速度恆為常量現象的根源
    (4)但是,為什麼量子相對外延空象密度滿足下式呢?5.2 光子速度恆為常量是宏觀物質空間運動具有非定域實在本質的重要表現光速具有不受參考系運動速度影響常量值不僅是相對論的基礎,同時也經受住了大量實踐的檢驗.儘管作者認為相對時空隨相對運動發生變化首先應基於空間而非時間發生變化,但光速恆為常量仍是必須和毋庸置疑的.那麼,是什麼機制導致了光速的常量表現呢?
  • 為什麼光子不會發生碰撞構成光子的粒子也一直沒被捕獲過?
    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正如我們沒辦法抓住或觀測到構成光子及物質的最小單元一樣,我們的確抓不到光子。因為,一旦光子被捕獲,它就會坍縮,整個光波的能量就會坍縮到一點並被賦予捕獲實施主體。然而,這裡涉及到一個根本性問題,光子不是有粒子性的嗎?它由什麼樣的粒子構成,又為何這種粒子始終對我們遁形呢?根據分析,我認為構成光子的粒子可以認為是具有對稱性形態的量子。
  • 光子怎樣達到光速
    愛因斯坦根據質能方程E=MC^2和光量子能量公式,粗略推導出光子動質量上限,其表達式為:m=hv/c^2。式中,m代表光子動質量上限,h為普朗克常量,v代表任意電磁波頻率,c為光速。
  • 康普頓效應中的光子為什麼不是被完全吸收的?
    問題來了: 在光電效應中,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這是為什麼呢?2、反證說明趙凱華先生的文章[1]指出:通常說,參與康普頓散射的電子可看成自由電子。光子與自由電子碰撞,若電子只吸收而不發射光子,將不能同時滿足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的條件。而光電效應中的電子束縛於金屬,它們與光子互相作用時將動量傳遞給整個金屬,後者的質量可視為無窮大,其反衝可忽略不計,無需考慮動量守恆的條件。
  • 如果光子有質量,整個物理學將徹底亂套!
    光子在運動狀態下具有質量、動量和能量。光子有沒有靜止狀態?以目前的理論不應該有。光子只要產生出來它就始終以光速或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運動,直到消失。光子想像圖既然光子始終在運動,它不會靜止,為什麼我們還要關注光子的靜止質量?光子真的有靜止質量嗎?光子的靜止質量「不為0」到底有什麼意義?物理學家們犯得著為這事緊張嗎?這正是本文接下來需要討論的話題。
  • 光子既是波又是粒子的雙重特性
    光子的動量德布羅意在論文中指出,在亞原子的量子級別,粒子完全可以既被當作波又被當成粒子,並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方程支持了自己的理論。此前人們已經知道光子的能量等於普朗克常量(k=662×10)乘以光子的頻率。
  • 「光子晶片」運算速度,能超「石墨烯晶片」速度嗎?今天算明白了
    「光子晶片」運算速度,能超「石墨烯晶片」速度嗎?我們現在使用的晶片基本上都是碳基晶片,也就是所謂的石墨烯晶片,你可能也會提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最近量子晶片和光子晶片不是特別的火熱嗎?為什麼不提一提這兩種晶片呢?其主要原因是「光子晶片」運算速度無法超越「石墨烯晶片」運算速度,相差巨大。
  • 高中物理中的「常量」
    高中物理中常用的常量如下,必須牢牢記住,在高考中直接運用。1.元電荷 e=1.6×10~-19c靜電力常量 k=9.0×10~9電子質量me=0.9×10~-30kg引力常量 G=6.67×10~-112.地球半徑 R地=6.37×10~3km(6400km)同步衛星軌道半徑 r同=4.23×10~4km同步衛星速度 v同=3.07km/sr同=
  • 靜電力常量是不是實驗測得的?
    。這樣一個看似「不整齊」的數值,怎麼看都像是實驗測出來的,但偏偏就有人說它是人為規定的,你說怪不怪!。為什麼要做這樣的規定呢?主要是為了定義電流的單位:安培。國際單位制中規定:在真空中,截面積可忽略的兩根相距1米的平行而無限長的圓直導線內,通以等量恆定電流,導線間相互作用力在1米長度上為2×10⁻⁷N時,則每根導線中的電流為1安培。既然c、μ₀都是人為規定的,那麼ε₀就可以通過
  • 「光子晶片」運算速度,能超「石墨烯晶片」速度嗎?今天算明白了
    為什麼不提一提這兩種晶片呢?其主要原因是「光子晶片」運算速度無法超越「石墨烯晶片」運算速度,相差巨大。確實近五年對於光子晶片的文章很多,他們的內容基本上都是說光子晶片,它的性能會比碳基晶片好特別多,運算速度也很快,但這些可能是誇大了光子晶片的性能,光子晶片與碳基晶片性能究竟誰好誰壞,其實是需要實驗去驗證的。
  • 光子是不是一種實體粒子?為什麼現有技術不能儲存光子?
    光子(Photon)是一種基本粒子,是電磁輻射的量子。在量子場論裡是負責傳遞電磁力的力載子。這種作用力的效應在微觀層次或宏觀層次都可以很容易地觀察到,因為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它可以移動至很遠距離,這也意味著它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速。
  • 光速不是光子運動的速度
    波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它們雖然都是由粒子構成(光波的成份是光子,電波的成份是電子,水波的成份是水分子,聲波的成份是氣體分子。)但是,它們傳播時,本身並不像子彈那樣,從甲地迅速轉移到乙地,而是通過自己的振動,將能量迅速傳遞給旁邊的粒子,旁邊的粒子再振動,迅速將能量傳遞給旁邊的粒子……,這樣依次傳遞,以至傳到遠方,直到能量消耗為止。水波的傳遞速度我沒有測量過,好像很慢,每秒十數米而已。
  • 基於量子物理,「千克」概念被重新定義 - 常量,方程,能量,普朗克...
    一直到最近(具體說來是2019年5月20日),這種狀況才出現了改變:「千克」的定義不再是一塊金屬塊了,而變成了某種脫離了實物的,更為抽象的存在——新的「千克」定義是基於無數的光子以及普朗克常數,或者說,基於量子物理學原理來構建的
  • 光子是具有不同速度的高速粒子
    光是由各種光子組成,能見顏色也有幾種,光子是微小質量、微弱帶電、微小體積的高速微觀粒子。各種光子具有不同形狀、不同帶電、不同體積、不同質量、不同速度,光子的速度很難精確測量,各種光子很難區分。光子具有波動性和粒子性,具有電磁波和粒子雙重特徵,光子在媒質中的運動傳播,有的是穿越、穿過,有的是反射、反弾、被吸收,穿行和反射可能交替存在。
  • 光子雖然無法以速度撞傷人體,但是它卻另有他法能對人體產生傷害
    光子雖然無法以速度撞傷人體,但是它卻另有他法能對人體產生傷害在我們所知道的速度中,光速是最快的速度,所謂的超光速或者其他超越光速的都是未經證實的想像中的存在。光速能達到每秒30萬公裡,這樣的速度人類只能仰望,難以觸及,人類未來只能發展亞光速,而無法真正達到光速,能夠達到光速的只有一種東西,那就是光子。光子也就是形成光的物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知道開車速度太快就會產生很大的慣性,如果一旦發生車禍,速度越快就可能越嚴重,天上急速飛行的飛機速度快到一隻鳥都能讓飛機墜毀的程度。
  • 光子為什麼無法逃離黑洞?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看水星的例子。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在那個地方的萬有引力場強是最大的——肯定比地球所在的位置大,所以水星那裡的廣義相對論的修正最明顯,之前天文學家觀測到水星近日點存在進動——近日點的位置一直在漂移,也就是說,水星的公轉軌道不是一個封閉的橢圓,但當時沒有人可以解釋這到底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