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物理課程中,學習到量子物理基礎知識的時候,我們先是學習了光電效應,認識到光的能量具有量子性,即光子;緊接著學習了康普頓效應,從中了解了光子具有動量。
一個光子的能量與光的波長
根據相對論,一個光子的能量又可以寫成
聯立
問題來了: 在光電效應中,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這是為什麼呢?
2、反證說明趙凱華先生的文章[1]指出:
通常說,參與康普頓散射的電子可看成自由電子。光子與自由電子碰撞,若電子只吸收而不發射光子,將不能同時滿足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的條件。而光電效應中的電子束縛於金屬,它們與光子互相作用時將動量傳遞給整個金屬,後者的質量可視為無窮大,其反衝可忽略不計,無需考慮動量守恆的條件。
為什麼說光子與自由電子碰撞時,若只吸收而不發射光子,將不能同時滿足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呢?趙凱華先生並沒有明確指出。我在這裡通過計算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設入射光子的能量為
其中
再根據動量守恆定律
由
由
我們可以發現,
到此,我們用反證法證明了在康普頓效應中,電子不能吸收整個光子而沒有散射光子。
3、深入認識有同學就問了:我看到教材[3]上是這樣說的
光本身就是由一個個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組成的,頻率為
,也就是說,光子是不可分割的,怎麼在康普頓效應中又被部分吸收了?其實不然。上面的分析是對於全過程來說的,沒有考慮中間的細節。大學物理學[4]中指出
量子力學的分析指出:康普頓散射是一個「二步過程」,而且這二步又可以採取兩種可能的方式。一種方式是自由電子先整體吸收入射光子,然後再放出一個散射光子(先吸後放);另一種方式是自由電子先放出一個散射光子,然後再吸收入射光子(先放後吸)。每一步中光子都是「以完整的單元產生或者被吸收的」。無論哪一種方式,所經歷的時間都是非常短的。這樣的二步過程可以用「費恩曼圖」表示
在量子理論中有一個不確定性關係,其中一個內容是關於能量和時間的不確定關係,即
在入射光子和電子發生作用的極短時間內,時間不確定度
4、寫在最後撰寫本文的動機,是我的一個學生給我提的那個問題,即:在光電效應中,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以我的知識儲備,遇到量子物理的問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回答不了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查閱了不少資料,包括大學課本和期刊上的論文,最後結合自己的一點認識,才勉強寫下這點東西。
由於作者水平有限,謬誤在所難免,誠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參考資料[1]趙凱華: 有關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的若干問題[J].物理教學,2013(1):2-4
[2]說明: 根據相對論,任何物質運動起來之後,質量都會變大,故我們要區分其靜止時的質量
[3]張大昌: 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3[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32
[4]張三慧: 大學物理學第五冊量子物理(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19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