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

2021-01-15 ifans

【典型習題】

關於康普頓效應,敘述錯誤的是(  )

A.光子波長變短,產生散射現象

B.是X線光子與外層軌道電子作用時產生的

C.產生的散射線使照片產生灰霧,降低了照片對比度

D.是診斷能量範圍內與人體作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E.當光子能量增加時,康普頓效應遞減

【習題解析】康普頓效應(康普頓散射)

產生機制:X線光子與外層軌道電子作用時,入射光子方向偏轉成為散射光子(即散射線),被擊脫的電子以與入射光子方向呈一定角度射出,成為反衝電子

相互作用效應產生的機率:在診斷X線能量範圍內,X線與人體作用以光電效應佔和康普頓效應為主。它們之間的相互比率將隨能量、物質原子序數等因素的改變而變化

在診斷能量範圍內,當X線能量增加時,光電作用的比率下降,康普頓效應的比率如何變化(難道也是下降)?

當原子序數提高時,則光電作用增加。對高原子序數的物質(如碘化鈉)在整個X線診斷能量範圍內主要是光電作用。作為水和骨骼,則隨X線能量增加,康普頓散射佔了主要地位。(各位老師、各位朋友,可以看看E選項)

散射線的影響:降低影像對比度;但是與光電效應相比可減少患者的照射量。

【人衛習題】2017年放射醫學技術第三章X線物理防護第21頁,21題

這道題,給的答案是B,我認為B選項也是不對的。

有的同學可能會拿出教材和我理論,因為在2017年放射醫學技術教材的第54頁有原話,康普頓效應的發生概率與物質的原子序數成正比,與入射光子的能量成反比。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

請問各位老師,入射光子能量增加,是不是可以理解為KV值增加呢?如果可以,當KV增加時,產生的散射線是不是增多了呢?如果是,為什麼會增多呢?是不是康普頓發生的機率增加了呢?有的朋友可能會說,不是,是被檢體厚度增加了,導致產生的散射線增多了。

好吧,問題討論到這裡,我不想說什麼了,請各位看看影響散射線含有率的因素。

最後說說我的觀點:隨著入射光子能量增加,康普頓效應的發生機率是增加的,光電效應的發生機率是減小的。(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微信掃一掃
關注我的公眾號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比我們優秀的人都在努力,加油哦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微視頻真題解析(35)之康普頓效應(1)
    大家好,我是強哥,今天咱們一起學習一道真題:康普頓效應。
  • 習題解析之電子能量
    【典型習題解析回顧】習題解析之調製傳遞函數(MTF)習題解析之分辨力與清晰度的關係習題解析之窗口技術習題解析之灰度級數習題解析之噪聲習題解析之X線本質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習題解析之X線的衰減規律習題解析之對比度的概念習題解析之銳利度概念
  • 習題解析之半值層
    習題解析之調製傳遞函數(MTF)習題解析之分辨力與清晰度的關係習題解析之窗口技術習題解析之灰度級數習題解析之噪聲>習題解析之X線本質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習題解析之X線的衰減規律習題解析之對比度的概念習題解析之銳利度概念習題解析之影像的形成與傳遞
  • 習題解析之弛豫時間(2)
    > 微信掃一掃關注我的公眾號【典型習題解析回顧】習題解析之調製傳遞函數(MTF)習題解析之分辨力與清晰度的關係習題解析之窗口技術>習題解析之灰度級數習題解析之噪聲習題解析之X線本質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習題解析之X線的衰減規律習題解析之對比度的概念
  • 康普頓效應
    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l0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於l0的成分,這個現象稱為康普頓效應。二、康普頓效應的解釋按照經典光的電磁理論,光波波長在散射前後應該不變。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遇到了困難。康普頓用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
  • 百年諾貝爾獎之康普頓效應
    1923年,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時,發現了x射線粒子性的一面,康普頓因此獲得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意義在於他證實了光的粒子性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康普頓效應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散射。
  • 習題解析之矩陣與像素大小
    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下列表示正確的是(  )A.像素大小=視野大小/矩陣大小B.像素大小=矩陣大小/視野大小C.矩陣大小=像素大小/視野大小D.矩陣大小=視野大小/像素大小E.視野大小=像素大小/矩陣大小【習題解析】矩陣與像素大小的關係
  • 習題解析之焦點的散焦值
    從本期開始,習題解析重出江湖,主推第三篇專業知識,包括常見的疑難問題和教材刪掉但是常考的知識點。
  • 高二新課選修3-5——《康普頓效應及其解釋》
    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再次遇到了困難(前兩節的學習中,光的電磁理論在光電效應中也遇到了困難)。康普頓用_______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按照能量表達式e=hn和動量表達式p=h/l對康普頓效應做定量分析,其結論與實驗事實符合得很好。
  • 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的機理分析
    某一特定金屬在光照下產生光電效應有一個特定的最低光波頻率,只有光波頻率高於此值時才會產生光電效應,而與光的強度無關。光的強度只能在光的頻率達到最低值以上時影響單位時間內電子脫離金屬表面的數量。不同的金屬產生光電效應時的最低光波頻率也不同。也就是說:對於某種特定的金屬來說,光是否能夠從它的表面打擊出電子來,這隻和光的頻率有關。
  • 康普頓效應中的光子為什麼不是被完全吸收的?
    ,即光子;緊接著學習了康普頓效應,從中了解了光子具有動量。,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到此,我們用反證法證明了在康普頓效應中,電子不能吸收整個光子而沒有散射光子。
  • 康普頓效應是否定哈勃定律的有力武器
    康普頓效應揭示了自由電子可使X射線的頻率降低、波長變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紅移。宇宙空間中分布著的帶電粒子可能是導致紅移量與星光的傳遞距離成正比的原兇。本文就此方面的問題作些初淺的探討。1923年,康普頓發現:X射線與自由電子相互作用時,散射出來的X射線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和原來的入射射線波長相同(此部分應該是未與自由電子發生相互作用),而另一部分卻比原來的射線波長要長,具體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著函數關係。此發現後來被稱為:康普頓效應。
  • 習題解析之調製傳遞函數(MTF)
    今天解析兩道關於MTF的習題,希望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在學習、考試中遇到問題了,可以和我一起交流,咱們共同提高。
  • 量子力學理論測試的新方法:康普頓效應難題得到解決
    在物理學中,康普頓散射(Compton scattering),或稱康普頓效應(Compton effect),是指當X射線或伽馬射線的光子跟物質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導致波長變長的現象。當美國物理學家亞瑟·康普頓(Arthur Compton)在1922年發現光波的行為類似於粒子,並且可以在撞擊實驗中將電子從原子中撞出時,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五年後,康普頓因這項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這證明了電磁輻射的粒子性質。當時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光的波性質已得到充分證明,但光既具有波性質又具有粒子性質的想法並不容易被接受。
  • 同步預習:選修3--5第17章第二節光的粒子性第二、三課時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與康普頓效應
    在學習愛因斯坦光電效應之前,先要了解用經典電磁理論來解釋光電效應現象存在的矛盾之處,體會一下科學家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的曲折歷程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量子物理核心發現者康普頓
    前面我們講了好多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和貢獻者,今天我們再講一位極其重要的貢獻者康普頓。同樣康普頓出生在文化家庭,父親是哲學教授,哥哥是物理專家,受哥哥的影響走上了研究物理學的道路。期間有兩項著名的研究,一個是提出了電子有限線度的假設,另一個是關於決定磁化效應對磁晶體X射線反射的密度問題,他認為鐵磁性是由於電子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引起的。1919年他開啟了三年的歐洲行,他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工作,在這裡他和盧瑟福、湯姆遜等人建立了真摯的友誼,也進行了Y射線散射實驗,不僅證實了格雷的研究成果,還為他後來的X射線散射實驗提供借鑑,也推動了他的新發現。
  • 小升初衝刺高分六大必會模塊之數論專題習題解析
    以下是小升初衝刺高分六大必會模塊之數論專題習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