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新課選修3-5——《康普頓效應及其解釋》

2021-01-15 順之物德於理
供稿:鄧泳欣  編審:周璐

【學習目標】

【學習重難點】

【學習過程】

請閱讀粵教版選修3-5第35頁至36頁後完成以下知識要點填空。

光在介質中與微粒相互作用,因而傳播方向發生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散射。美國物理學家_________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l0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於l0的成分,這個現象稱為_________效應。


按照經典光的電磁理論,光波波長在散射前後應該不變。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再次遇到了困難(前兩節的學習中,光的電磁理論在光電效應中也遇到了困難)。

康普頓用_______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他的基本思想是,X射線的光子不僅具有能量,也像其他粒子一樣具有動量,X射線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碰撞時要遵守能量守恆定律和動量守恆定律,求解這些方程,可以得出散射光波長的l,理論結果與實驗符合得很好。康普頓因此獲得了192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________效應和________效應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了光子具有能量,後者表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還具有______。

①有力地支持了愛因斯坦「光量子」假設;

②首次在實驗上證實了「光子具有動量」的假設;

③證實了在微觀世界的單個碰撞事件中,動量和能量守恆定律仍然是成立的。

在狹義相對論中,一定的質量m與一定的能量E相對應:E=mc2。

一個光子的能量是hn,所以光子的質量是:m=_______ 根據動量的定義p=mv,可得光子的動量是:p=_________ ,結合光的波長、光速與頻率關係式l=c/v,推導出光子的動量為:p=_________


在康普頓效應中,入射的光子與晶體中的電子發生碰撞,把一部分動量轉移給了電子,因而光子動量_________,從p=h/l得知,動量p減小意味著波長l_________,因此有些光子散射後波長變大。按照能量表達式e=hn和動量表達式p=h/l對康普頓效應做定量分析,其結論與實驗事實符合得很好。

【對點練習】

1.關於康普頓效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光的波長發生了變化,為波動說提供了依據

B.X射線散射時,波長改變的多少與散射角有關

C.發生散射時,波長較短的X射線或γ射線入射時,產生康普頓效應

D.愛因斯坦的光子說能夠解釋康普頓效應,所以康普頓效應支持粒子說

2.一個沿著一定方向運動的光子和一個原來靜止的自由電子相互碰撞,碰撞之後電子向某一方向運動,而光子沿著另一方向散射出去,則這個散射光子跟原來入射時相比(   )

A.光子的能量增加,頻率也增大    B.散射光子的能量減少

C.速度減小                D.波長減小

3.頻率為ν的光子,具有的能量為hν,動量為hν/c,將這個光子打在處於靜止狀態的電子上,光子將偏離原來的運動方向,這種現象稱為光的散射,散射後的光子(  )

A.改變原來的運動方向,但頻率保持不變

B.光子將從電子處獲得能量,因而頻率將增大

C.散射後的光子運動方向將與電子運動方向在一條直線上,但方向相反

D.由於電子受到碰撞時會吸收光子的一部分能量,散射後的光子頻率低於入射前光子的頻率

4. 200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中的一項是獎勵美國科學家賈科尼和日本科學家小柴昌俊發現了宇宙X射線源.X射線是一種高頻電磁波,若X射線在真空中的波長為λ,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ε和p分別表示X射線每個光子的能量和動量,則(    )

     

學案答案

一、康普頓  康普頓;

二、愛因斯坦  光電效應  康普頓效應  動量


1.A   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散射時,發現散射光波長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用波動說無法理解,用光子說卻可以解釋,A錯;波長改變的多少與散射角有關,B對;當波長較短時發生康普頓效應,較長時發生光電效應,C對、D對。

2. B 由於光子既具有能量,也具有動量,因此在碰撞過程中遵循能量守恆定律,所以光子能量減少,頻率減小,波長增大。

3.D  由於電子的能量增加,光子的能量減少,所以光子的頻率降低.


相關焦點

  • 同步預習:選修3--5第17章第二節光的粒子性第二、三課時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與康普頓效應
    在學習愛因斯坦光電效應之前,先要了解用經典電磁理論來解釋光電效應現象存在的矛盾之處,體會一下科學家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的曲折歷程
  • 康普頓效應
    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l0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於l0的成分,這個現象稱為康普頓效應。二、康普頓效應的解釋按照經典光的電磁理論,光波波長在散射前後應該不變。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遇到了困難。康普頓用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
  • 「高二輔導」高中物理選修3-5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章末總結
    有了提綱再往下看(其實也就是重點知識):1、能量量子化:黑體與黑體輻射概念黑體輻射實驗規律能量子及其公式(重中之重)2、光的粒子性:光電效應概念光電效應實驗規律光電效應解釋中的疑難光電效應方程(重中之重)光子說對光電效應的解釋(重中之重)光子的動量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康普頓效應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散射。
  • 百年諾貝爾獎之康普頓效應
    1923年,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時,發現了x射線粒子性的一面,康普頓因此獲得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意義在於他證實了光的粒子性
  • 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的機理分析
    康普頓效應是指X射線被自由電子散射的時候,散射出來的X射線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和原來的入射射線波長相同,而另一部分卻比原來的射線波長要長,具體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著函數關係。愛因斯坦用光為粒子來解釋光電效應取得成功,康普頓也用光為粒子來解釋康普頓效應取得成功。
  • 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
    > 【典型習題】關於康普頓效應
  • 康普頓效應是否定哈勃定律的有力武器
    康普頓效應揭示了自由電子可使X射線的頻率降低、波長變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紅移。宇宙空間中分布著的帶電粒子可能是導致紅移量與星光的傳遞距離成正比的原兇。本文就此方面的問題作些初淺的探討。1923年,康普頓發現:X射線與自由電子相互作用時,散射出來的X射線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和原來的入射射線波長相同(此部分應該是未與自由電子發生相互作用),而另一部分卻比原來的射線波長要長,具體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著函數關係。此發現後來被稱為:康普頓效應。
  • 高一高二暑期看—物理必修1~選修3-5公式全
    這個暑假,杜宇對於高一高二的童鞋們來說,假期可以說是高中生的成績分水嶺。每一個假期結束之後,總是有同學忽然之間成績上來了,當然也有些同學成績一落千丈。本文學姐就為學弟學妹們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全匯總(必修1~選修3-5),內含重點概念,以及重要補充,對大家的學習有所幫助!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康普頓效應中的光子為什麼不是被完全吸收的?
    ,即光子;緊接著學習了康普頓效應,從中了解了光子具有動量。,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到此,我們用反證法證明了在康普頓效應中,電子不能吸收整個光子而沒有散射光子。
  • 高二物理:狀元手寫筆記(選修3-1可列印)家有高中生,給孩子看
    高二上學期是整個高中物理最難的地方,也是考點最多的板塊,因為涉及到了磁學、電學,高考重點考察的兩大板塊,如果這兩節你學不好,不誇張地說,你想及格都非常難!更別提高分!那麼學霸是如何學習的呢?黑龍江省理科狀元:劉詩澤,有人可能聽說過,高考總分703,理綜294,他在談到物理學習時,多次提到高二一定要注重筆記,書上知識點很亂,筆記能第一時間幫助我們梳理清晰,這對高二學習非常重要。為了幫助高二的同學們學習,我給大家整理了物理選修3-1《狀元物理手寫筆記》整個高二上學期的筆記都在這。家長可以給孩子列印學習。
  • 高二物理選修3-1知識點總結,重點版塊一份搞定,建議收藏!
    高中的物理知識具有獨立的特點,每章節互相之間聯繫都不大;也就是說不管你之前的物理學的怎麼樣,只要你想學好,接下來的部分你就能學好;儘管選修3-1教材不是太厚,但靜電場從方法上來說,建議精讀3-1這本教材,每一段文字,每一幅圖片,後面的小字閱讀,還有課後習題,都要認真鑽研分析,有很多高考出題的題源。不同於重力場的直觀,電場和磁場都有一定的抽象性,看不見摸不著,學習的時候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維,而通讀教材,有利於知識學習的系統性。
  • 高二物理人教版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高二物理人教版選修3-5下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第1~8題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第9~12題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若兩分子間的作用力表現為斥力,增大分子間的距離,則分子勢能增大A. 0.5N·sB. 1 N·sC. 2 N·sD. 3N·s3.在演示光電效應的實驗中,原來不帶電的一塊鋅版與靈敏驗電器相連,用紫外線燈照射鋅版時
  • 微視頻真題解析(35)之康普頓效應(1)
    大家好,我是強哥,今天咱們一起學習一道真題:康普頓效應。
  • 高中化學 選修5 第一章 第一節 §1.1 有機化合物的分類
    高一下學期——必修2高二下學期——必修3/選修5肩負使命,不負韶華!聲明:彭老師化學課所有內容均為免費,可免費分享,禁止商用!以下為本節課部分內容為音頻轉化的文字內容(此部分內容為智能語音轉化成的文字,建議大家還是直接觀看課程):各位同學大家好,歡迎來到彭老師化學課,那我們今天呢就來展開選修5,也就是有機化學基礎這本書,第1章認識有機化合物其中的第1節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我們進行講解,那麼在開始這一節課內容之前呢,我們先來簡述簡述咱們選修部分的這部分課本啊
  • @高二學生,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二各科備課組組長為你量身定製的學習...
    高二數學學習指導郭遠明,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二備課組長、高級教師一、複習舊知1.內容:理科生必修5和選修2-1,文科生必修5和選修1-1。2.目的:查漏補缺,夯實基礎,再次提升。3.過程:理科生對必修5和選修2-1(文科生對必修5和選修1-1)的課本和筆記進行排查,結合自己上學期試卷,找出知識漏洞或數學能力方面缺陷,有針對性練習。若有出錯,訂正,再練習,直到真正掌握。二、預習新課(結合線上聽課來完成)1.內容:理科生選修2-2第一章和第二章,文科生選修1-2第一章和第二章。
  • 高中物理選修3-3、3-4最全思維導圖都在這
    自從新高考「3+1+2」改革後,大部分家長和學生為了在入讀大學時,在選擇專業時有更多的主動性,高中階段都會在「1」中選擇物理,而物理眾所周知,一直以來都是理科學習中的「攔路虎」。高中物理考評又分為必修+選修兩部分組成。
  • 量子物理核心發現者康普頓
    前面我們講了好多量子力學的創始人和貢獻者,今天我們再講一位極其重要的貢獻者康普頓。同樣康普頓出生在文化家庭,父親是哲學教授,哥哥是物理專家,受哥哥的影響走上了研究物理學的道路。期間有兩項著名的研究,一個是提出了電子有限線度的假設,另一個是關於決定磁化效應對磁晶體X射線反射的密度問題,他認為鐵磁性是由於電子本身的固有特性所引起的。1919年他開啟了三年的歐洲行,他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工作,在這裡他和盧瑟福、湯姆遜等人建立了真摯的友誼,也進行了Y射線散射實驗,不僅證實了格雷的研究成果,還為他後來的X射線散射實驗提供借鑑,也推動了他的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