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真題解析(35)之康普頓效應(1)

2021-01-15 ifans

大家好,我是強哥,今天咱們一起學習一道真題:康普頓效應

這次課咱們側重講理論知識,聽完課後,可能您仍然不十分確定到底哪個是正確答案。沒關係,您先看書,先思考,先給出自己認為正確的選項,下次課,咱們不再講理論了,咱們將針對每個選項全面分析一下這道題,然後給出參考答案。到時候,您對一下答案就行了。

理解並掌握康普頓效應的定義及散射角和反衝角的定義。

康普頓效應的定義:重要關鍵詞:X線,外層軌道電子,部分能量;產物:散射光子、反衝電子。

微視頻習題解析(3)之CT值(2019年技師真題)

【精彩內容匯總】

【動畫】等有時間了,這些動畫,我添加上解說,會更容易理解。

微信掃一掃

關注咱們的公眾號

【廣告】我們三個老師一起在做放射醫學技術考試的視頻輔導課程,課程精講教材重點難點,同時牢牢把握重要知識點、高頻考點,再配合章節同步練習,一次通過四門考試就是這麼簡單!對考試沒信心的、看書看不懂的或者屢考不過的同學,歡迎加入我們一起學習。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的支持!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習題解析之康普頓效應
    > 【典型習題】關於康普頓效應
  • 康普頓效應
    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在研究石墨對X射線的散射時,發現在散射的X射線中,除了與入射波長l0相同的成分外,還有波長大於l0的成分,這個現象稱為康普頓效應。二、康普頓效應的解釋按照經典光的電磁理論,光波波長在散射前後應該不變。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遇到了困難。康普頓用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
  • 百年諾貝爾獎之康普頓效應
    1923年,康普頓在研究x射線與物質的相互作用時,發現了x射線粒子性的一面,康普頓因此獲得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其意義在於他證實了光的粒子性
  • 高二新課選修3-5——《康普頓效應及其解釋》
    可見,光的電磁理論在解釋康普頓效應時,再次遇到了困難(前兩節的學習中,光的電磁理論在光電效應中也遇到了困難)。康普頓用_______提出的光子假說十分成功地解釋了這種效應。按照能量表達式e=hn和動量表達式p=h/l對康普頓效應做定量分析,其結論與實驗事實符合得很好。
  • 習題解析之電子能量
    如果您用動能的計算公式E=1/2mV2,電子的質量m可以查表知道,但是速度V的計算就很麻煩了。這時候,您用電荷在電場中的能量E=UQ就很簡單了,E能量、U電場中兩點之間的電壓、Q電荷帶有的電量。對電子來說,電子的電量為e,所以對電子來說,E=Ue。講到這裡,這道題的答案就有了。
  • 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物理知識點:康普頓效應,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康普頓效應   1、光的散射   光在介質中與物質微粒相互作用,光的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散射。
  • 習題解析之半值層
    C.1/8D.1/16E.1/3【相關知識點】半值層定義:入射X線強度衰減到初始值一半時通過的標準吸收物質的厚度。舉例:強度為80的X線,當其通過1個半值層後,強度減少一半,即40!強度為40的X線再通過1個半值層,強度減少一半,即20。好了,解析到這裡,我想,大家應該可以知道答案了吧?當然了,這道題還能再變化,通過3、4、5……個半值層,強度是原強度的多少?您只需要牢牢把握強度衰減一半這個關鍵點去思考問題就可以啦!
  • 康普頓效應中的光子為什麼不是被完全吸收的?
    ,即光子;緊接著學習了康普頓效應,從中了解了光子具有動量。,電子吸收完整一個光子而不是一部分;在康普頓效應中,光子卻似乎並不吸收完整一個光子。2、反證說明趙凱華先生的文章[1]指出:通常說,參與康普頓散射的電子可看成自由電子。光子與自由電子碰撞,若電子只吸收而不發射光子,將不能同時滿足能量守恆和動量守恆的條件。而光電效應中的電子束縛於金屬,它們與光子互相作用時將動量傳遞給整個金屬,後者的質量可視為無窮大,其反衝可忽略不計,無需考慮動量守恆的條件。
  • 光電效應和康普頓效應的機理分析
    某一特定金屬在光照下產生光電效應有一個特定的最低光波頻率,只有光波頻率高於此值時才會產生光電效應,而與光的強度無關。光的強度只能在光的頻率達到最低值以上時影響單位時間內電子脫離金屬表面的數量。不同的金屬產生光電效應時的最低光波頻率也不同。也就是說:對於某種特定的金屬來說,光是否能夠從它的表面打擊出電子來,這隻和光的頻率有關。
  • 康普頓效應是否定哈勃定律的有力武器
    康普頓效應揭示了自由電子可使X射線的頻率降低、波長變長,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紅移。宇宙空間中分布著的帶電粒子可能是導致紅移量與星光的傳遞距離成正比的原兇。本文就此方面的問題作些初淺的探討。1923年,康普頓發現:X射線與自由電子相互作用時,散射出來的X射線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和原來的入射射線波長相同(此部分應該是未與自由電子發生相互作用),而另一部分卻比原來的射線波長要長,具體的大小和散射角存在著函數關係。此發現後來被稱為:康普頓效應。
  • 提名巨微英語《歷年真題逐句精解》!
    我推薦一本巨微英語《歷年真題逐句精解》,這是我偶然間「挖」到的一本寶藏真題書!真的是太好用了!別看我這麼激動,就以為我是在瞎說,咱都是實事求是的人哈,該是咋樣就是咋樣,有一說一,我誇它好,那它肯定是有優秀的地方值得和大家嘮一嘮的!
  • 量子力學理論測試的新方法:康普頓效應難題得到解決
    在物理學中,康普頓散射(Compton scattering),或稱康普頓效應(Compton effect),是指當X射線或伽馬射線的光子跟物質相互作用,因失去能量而導致波長變長的現象。當美國物理學家亞瑟·康普頓(Arthur Compton)在1922年發現光波的行為類似於粒子,並且可以在撞擊實驗中將電子從原子中撞出時,這是量子力學的一個重要裡程碑。五年後,康普頓因這項發現獲得了諾貝爾獎,這證明了電磁輻射的粒子性質。當時是一個令人震驚的發現:光的波性質已得到充分證明,但光既具有波性質又具有粒子性質的想法並不容易被接受。
  • 2016遼寧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答案解析
    以下題目是中公教育根據網上搜集以及考生回憶的真題做出的答案及解析,在題號順序上可能與考生的試題有出入,建議考生在看解析時參考答案選項。  1.【答案】C。1999年1月1日,歐盟國家開始實行單一貨幣歐元和在實行歐元的國家實施統一貨幣政策。歐元區共有19個成員國,包括奧地利、比利時 、芬蘭 、法國 、德國 、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 、葡萄牙 、西班牙 、希臘 、斯洛維尼亞、賽普勒斯、馬爾他 、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因為德國屬於歐元區,所以不能單獨採取貨幣政策。故本題答案選A。  3.【答案】A。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康普頓散射的新進展
    100年前,美國物理學家康普頓通實驗發現了康普頓效應,進一步驗證了光具有粒子性。現在,這項經典實驗又有了新進展,歌德大學的研究者利用X射線照射氦原子,測量了散射後全角度電子和氦離子的動量,並提出了新的理論解釋。本文將對實驗做定性地介紹。
  • 【微視頻】全程燃爆!中國航天2020那些高光時刻
    【微視頻】40秒搞懂土地鹽鹼化的形成原理【微視頻】凍脹丘【微視頻】胡煥庸線【微視頻】秦淮線【微視頻】新月形沙丘的成因【微視頻】9大類氣候類型判讀【微視頻】寧夏中衛包蘭鐵路草方格沙障【微視頻】巖石圈的物質循環與地形變化【微視頻
  • 同步預習:選修3--5第17章第二節光的粒子性第二、三課時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與康普頓效應
    在學習愛因斯坦光電效應之前,先要了解用經典電磁理論來解釋光電效應現象存在的矛盾之處,體會一下科學家們在尋找真理的過程中的曲折歷程
  • 2017年全國卷1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將於6月7日開始,目前2017年全國卷1高考理綜真題及答案解析已公布,考生可點擊進入2017年全國高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頁面,進行真題內容及答案解析內容查詢!預祝所有考生取得好成績!
  • 2017年心理學考研真題答案及解析(選擇題)
    原標題:2017年心理學考研真題答案及解析(選擇題) 2017年心理學考研已經結束,應眾多學員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師解析了心理學考研真題以及自主命題院校的真題,僅供學員參考和2018年考研的學生做一個參考!
  • 新東方2019年6月英語四級閱讀真題解析(視頻)
    新東方四六級真題解析 ——6月15日鎖定新東方網四六級頻道,最強教師陣容帶你看懂四六級考試![更多真題詳情]   【四六級直播解析】   四級閱讀解析由劉琦老師給大家講解——   劉琦:今天上午考完四級的同學不知道目前的狀態怎麼樣。整個四級閱讀如果複習到位的話理論上講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我直接選擇最難的一篇選詞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