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富人區裡的窮人,住一千多萬的房子,卻拿著不到五千的工資

2020-11-28 騰訊網

上世紀80年代改革之風在中國吹起,深圳牢牢地抓住了發展的機遇,站在風口上的深圳猶如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發展不可謂不迅猛,僅僅用了四十年的時間就名揚四海,成為我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為北上廣深,同時它也是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如同一張流光溢彩的名片展現在世界面前。

在中國有一句俗話,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深圳不知道兜裡錢少,這句俗語足以驗證深圳有多豪,它也是最為具有包容性的城市,正因為此每年都會有很多海內外學子,來到深圳謀求發展的機會,實現自己人生的最大價值,深圳路邊隨處可見的那句來了就是深圳人的標語,不知道俘獲了多少人的心,給人們一種很好的歸屬感。

但是在深圳的就一定都是有錢人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很多人雖然是深圳當地的土著,住著上千萬的房子,可他們也並不是每個人都拿著讓人羨慕的高薪,他們的身價多是體現在房子上,因為深圳有不少區域一套房就要一兩千萬,他們這類人群自詡為深圳的新窮人,住著上千萬的房,每個月拿著不到五千的工資。

劉女士是深圳地地道道的本土居民,據她介紹:我們深圳人也未必如你們所聽說的那麼有錢,就比如說我們家雖然在南山有套房,但是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也就四五千塊錢,比你們大部分外來人員還不如,唯一比你們好的一點就是不用掏房租而已,其他的和你們也並沒有什麼不同,我雖然不用交房租,但是也會有物業管理費每個月都要好幾百,在深圳偏遠一點的區域也能夠租房。

由於我工作是在福田,每天也一樣需要乘坐地鐵上下班,來回也是將近三個鍾,生活也不比你們好到哪裡去,也是需要緊巴巴的過日子,你們要是在深圳漂泊累了,還可以選擇回到老家,我卻是沒有得選擇,無論多難都只能留在深圳生活,除了深圳也沒有地方可以去,我不明白為什麼許多人在深圳沒有房,還拼命的想要入深戶,難道農村戶口不好嗎?

深圳生活節奏那麼快、生活壓力也很大,如果要是有選擇,我都寧願去到農村生活,在深圳要是沒有錢日子過得還不如農村愜意,其實有時我都挺羨慕你們外地人的,聽完她的敘述我都驚呆了,原來深圳人也會有那麼多的無奈,農村人拼了命地想忘城市跑,城市人卻嚮往農村簡單樸實的生活,真的是生活角度不一樣,思想境界它也不一樣!

閱讀是一種習慣,分享是一種美德!

相關焦點

  • 深圳為何神奇?有錢人住在城中村,沒錢人住一千五百萬的房子。
    但是難道生活在這個城市裡的人就是有錢人了嗎?如果說你生活在深圳的話你會知道這裡的房價有多麼的可怕,對於老牌的一些豪宅區一般位於羅湖、福田如果說想要在這裡買房子的話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在這裡的物價都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來很多,就連一些全國連鎖的快餐店都要為了這裡故意提高價格。
  • 黃博寧:港漂的我去了一趟富人區豪宅,嘖嘖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博寧】 香港社會一直說,這些年工資不見長,房價一路飆,年輕人上樓難,所以不得不上街。從2012年到2017年,我在香港停留了5年,住了5個地方,聽了幾十場涉及土地和房屋的論壇講座,進了上百戶人家。今天就來聊聊香港房子這些事。
  • 富人定律: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
    沒有富人思維,再努力都是窮人!這可以說是一條富人定律,因為人與人之間,雖然都擁有幾乎同樣的身體條件,也可能會付出同樣的努力,但不同的思維卻會造就不同的結果——窮人和富人。 富人之間自然也有不同之處,但卻也有很多的相同的地方,尤其是在富人思維上,富人和你想的往往不一樣。
  • 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
    燕子能分辨窮人與富人嗎?唐朝著名詩人劉禹錫,曾經寫過一首詩《烏衣巷》。裡面描述了燕子:「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燕子又是如何分辨窮人和富人呢?其實,燕子這麼做,並非是因為燕子「嫌貧愛富」,而是跟燕子的習性,以及苦寒家庭的房屋結構有關。大家都知道,燕子是候鳥,每年冬天都到南方過冬,天氣暖和了又回到北方。
  • 窮人如何縮小與富人的差距?關鍵是靠它!
    窮人跟富人根本耗不起,不能跟他們打持久戰。 我十分討厭巴菲特說的「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十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我只信奉「一個票如果你不打算拿1年,就不要拿哪怕1秒鐘」這個方法。 老巴這個理念對於所有普通投資者都不適用,中國老百姓有多少人能夠把50萬放在股市中10年都不動呢?
  • 在現在的中國,年收入多少才能算是富人?
    在窮人和富人之間,每個人心中對其位置的定義都不相同。就像兩個對立的相對點,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兩者之間隔著觸摸不到的差距。雖處截然不同的位置,但窮人和富人之間就像貓和老鼠一樣,哪裡有窮人,哪裡就存在著富人,那麼對於富人的標準定義是什麼呢?
  • 有人說20年後,「窮人住城市」,富人住農村。大家覺得這句話究竟對...
    說得簡單點是農民進城,說得通俗一點說是窮人進城討生活。而這個討生活只不過是靠勞動罷了! 農民進了城,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也就有了固定的經濟收入。相比之下,進城工作再怎麼苦累,都要強於在家務農。畢竟搞農業這一行,既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又還要看老天的臉色,收入極端不穩定。而在城市的各種工作崗位,只要按時上下班,月底都可以準時領到自己的勞動報酬。
  • 窮人與富人的區別(值得一讀)
    在如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富人越來越富,窮人越來越窮。而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人都在抱怨,很多人都在訴苦,可你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這裡所說的「窮」與「富」,不僅僅是片面的指金錢上的窮與富。窮人與富人最大的差別就在於思維。有一句話說,思維決定行為,而行為決定結果。所以,要想改變結果,歸根到底還是得改變思維。
  • 北京一「衰敗」的小區:30年前是「富人區」,如今只剩一個好位置
    這個段子讓很多人捧腹的同時也有一絲心酸,許多人在年輕人都曾給自己定下目標和理想,其中大部分都是與錢有關,要住大房子、開百萬以上的車,娶個有身材有模樣的好老婆。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最初的目標,最終絕大部分還是被現實和生活打敗泯然眾人矣,從最初的百萬豪車變成了幾萬的車,從大房子變成了小公寓,但是只要對得起自己,還是會很開心的。
  • 電影《寄生蟲》,窮人和富人都在一條船上
    影片一開始是在一個骯髒的半地下室貧民窟裡,基宇拿著手機滿房子轉想蹭鄰居家的無線網,屋子髒亂狹小。主人公金基澤一家四口就住在這裡,一家四口全部無業,靠承攬一些簡單的手工加工勉強度日。金基澤早年做過生意、司機等營生但都一事無成是一個貧窮失敗的父親。妻子忠淑是家庭主婦也沒有工作,牆上的獎盃顯示她年輕時曾經獲得過第21屆全國鏈球錦標賽銀牌。
  • 《寄生蟲》富人別墅保姆享受生活,窮人半地下室乞求生存
    富人的一次宴席的花銷,可能就是窮人家庭半年的支出。富人因為有強大的物質財富而可以肆無忌憚的享受生活,而窮人,拼命地工作、拼命的學習,為的只是能夠更好地生存下去。與此同時,因為所處的階級不同,環境不同,所以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意識層面和觀念也會大不相同。
  • 為什麼富人越來越低調,窮人卻熱衷於炫富?
    窮人花的錢都是純消費,而富人的每一筆花費基本上都是投資。 第二層:證明自己不是窮人。 第三層:掙回面子。 富人消費也有三個層次: 第一層:基本生活所需,吃穿住行。 第二層:各種投資,包括:房產、教育(孩子的學習和自己的學習)、旅遊和各種社會活動(擴充見識),等等。
  • 富人區窮人區有何區別?專家預測:未來「窮人區」在這4個地方!
    文:微微 現在買房可以說是一種技術活,一不小心開發商就會把你拽進他挖好的「陷阱」裡,畢竟房子大部分都是期房,建成後的小區外觀和周邊環境只能通過一個小沙盤來確定,但往往拿到的房子和原來的銷售介紹是不一樣的。
  • 《寄生蟲》:窮人往上爬了很多層,才到富人的地下室
    在如此懸殊的貧富差距之下,韓國窮人和富人的生活也天差地別。韓國首都首爾大區人口逾2400萬,幾乎佔到韓國人口的一半,城市人口密集度達到紐約的兩倍。於是乎,首爾的很多的樓房都配有可供居住的半地下室,不少韓國人就蝸居在半地下室中。電影《寄生蟲》裡的主人公基澤一家也是如此。因為貧窮,基澤一家不僅只能蹭鄰居的免費無線網絡,還需要給披薩店折包裝盒來賺錢餬口。
  • 深圳工廠一個月5000工資不容易拿,天天加班加點,算高工資了!
    在深圳,5000塊錢一個月真的算高工資了,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工廠如果上班時間5天8小時,五險一金,工資六七千,保證大把人進廠,我想說你是在國外上班的吧,中國有這麼高的工資?東莞網友做了五六年工資才3500,大連網友扣除五險一金工資才3000,別說六七千了,就是5000一個月都不容易拿,還要天天加班加點才有。我還看到更可笑的,我月薪過萬存不到錢,我月薪三萬生活捉襟見肘,搞不懂你們是故意炫耀還是看不起我們工資低的,你是在生產一線做普通操作工嗎?
  • 中國最神秘富人區:就在市中心的島上,身家過億隻是平均水準
    說起富人你會想到什麼?在以前發展不均衡的年代,就培養了一大批的富人,在當時,可以說全世界只有百分之幾的人,就掌管了這個世界一半的財富,但是在如今這個年代,貧富差距已經逐漸消失了,尤其是我們國家,貧富差距並不是很大,但是我們國家的富人並不少,富人區也並不少。
  • 蕪湖一個小區:20年前被稱為「富人區」,如今住戶卻多是租客
    在20年前當時的豪宅就大部分是一些剛剛興起的高層小區,電梯樓還是個稀罕之物,在安徽蕪湖市當時首屈一指的小區就是鐵佛花園,這個小區算是這個地級市第一個真正的高層小區了,許多「暴發戶」都把房子買到這裡,一時間這個小區成為了一張富人的名片,名副其實的富人區。
  • 窮人無大惡,富人無大錯,誰才是真正的寄生蟲?
    然而社長一家人根本就不用,他們住在別墅,有大大的院子,家裡光是房子的圍牆就比樹還要高,所有來訪的人都要通過視頻監控,把那些垃圾人遠遠擋在後面。於是,他們只有趁著社長一家出去野營的機會,才能偷偷摸摸地體驗體驗富人的生活。兒子躺在比自己家都大的草坪上,女兒可以在大大的浴缸裡盡情享受泡澡,老金和老婆喝著自己這輩子都買不起的好酒。看著這一切,說出了那句:錢就是熨鬥啊,能熨平生活的一切褶皺。
  • 惠州「衰落」的小區:20年前是「富人區」,如今已魚龍混雜
    其實比沒有下海經常更後悔的事是沒有多買幾套房子,因為當初的房價可真是白菜價。在20年前,惠州市開始出現許多現代化的樓盤,其中惠沙堤濱江大廈就是最早的一批。如今的濱江大廈給人一種很「土」的感覺,就好像是家鄉鎮子上的房子出門就是大路,沒有什麼緩衝的空間,這也被許多當代的年輕人所詬病,但是在20年前,濱江大廈可是真正的「富人區」,甚至當初惠州前10位的富豪有幾位就在這裡置業,還有許多外企的高管都也住在這裡。
  • 非洲日記:非洲窮人吃小龍蝦,富人吃什麼?
    在中餐廳吃小龍蝦,幾個人吃撐,可能花不到一百人民幣。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到公司附近的餐廳吃小龍蝦。小黑每次跟我出去,都感到非常失望。有一次,他終於忍不住問我:「中國人都很有錢啊,小龍蝦不是窮人吃的嗎」?「不是啊,在中國小龍蝦富人才經常吃」,我的回答讓小黑感到不解。後來我發現,非洲人不太喜歡吃帶殼的海產品和水產品,比如龍蝦和螃蟹,非洲人就很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