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楝為楝科落葉喬木植物,樹皮暗褐色,縱裂,老枝紫色,有多數細小皮孔。生於曠野或路旁,常栽培於屋前房後。該植物在溼潤的沃土上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中性土與石灰巖地區均能生長,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區的良好造林樹種,在村邊路旁種植更為適宜。
苦楝樹不僅是材用植物,亦是藥用植物,其花、葉、果實、根皮均可入藥,用根皮可驅蛔蟲和鉤蟲,但有毒,用時要嚴遵醫囑,根皮粉調醋可治疥癬,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頭癬。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潤滑油和肥皂等。
老家的屋後就種著一棵這樣的苦楝樹,確切地說從有記憶起它就在那裡生長了,誰也不知道它是被誰種下的,還是它自己隨風而至落地生根的。總之它於我而言,就像一個老朋友,因為有它的存在,每次一回老家有空都會特地繞到屋後去看看它的成長和變化。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隔一段時間回一次家
我見證了老家屋後這棵苦楝樹的成長變化
而它,也跟我一起見證了孩子的成長
我在每個季節拍下照片記錄樹和人的變化
去年春天的時候孩子還未滿周歲,苦楝樹剛長出新葉開出紫花,葉子是發芽似的嫩黃的那種綠,和冬天滿樹光禿禿的樹枝對比,這是春的標配,滿樹的生機與希望。讓人忍不住詩興大發:
我想像春天一樣活得明媚燦爛
不彷徨,不憂傷
我想跟著春天的腳步去流浪
跟著它在四季裡穿梭流轉
走過四季也許也就有了答案
夏天的時候暑假回來看它已綠意蔥蔥,大樹成蔭。步入盛夏,屋後的樹早已枝繁葉茂,每日午後樹上的知了吵個不停,聽得多了時而覺得煩悶,時而反倒覺得別有一番情趣。
暑假在老家,每到黃昏時分,就帶著娃到這棵大樹下乘涼玩耍,看著娃和鄰居的孩子一起嬉戲,就會想到「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句老話,不管這棵大樹是自己生長的還是他人栽種的,每個季節它都給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
秋天時分,天氣越來越涼,禁不住冷風的摧殘,在大地母親的召喚下,葉子慢慢變黃,由葉子演繹的人生舞臺即將落幕,它們每一片葉子在樹日裡的每一天紛紛和大樹說再見,然而,落地以後就真的再也不見,只留下滿地的思念。
到了冬天,整棵大樹僅剩光禿禿的樹幹樹枝,左右只有電線桿相伴,整個世界仿佛只剩下它自己一個在那沉默地堅守,孤獨地守候,等待來年還能與花和葉再次重逢相聚。
上次回來拍的苦楝樹剛開花
這次回來花蕾已經掛滿枝頭
時間從不告訴你
它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
就在不經意間變魔術似的
在你面前演繹了花開花落豐收結果
一年的時間就像這樹木一樣
葉子長出來又落下去
日復日年復年,換了新衣變舊裝
時間在葉子發芽的時候溜走
走的時候順便變了魔法把葉子變成黃色
再過一陣子來看它的時候,
時間毫不留情地把剩下的葉子都帶走了
等葉子落光的時候,
大樹也就完成了它這一年的使命
然後和時間一起沉寂等待
等待下一個循環往復的輪迴
等待下個萬物復甦春季的到來
你的老家有種過什麼樹,它與你又有什麼故事?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我並分享,我將持續發布一些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和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