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美國宇航局正式宣布下一個火星探測器任務的名稱為:毅力,該名稱是通過競賽且徵求公眾意見確定的。「毅力號」所承擔的天體生物學任務將專門用於尋找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證據,2020年是火星探測年,讓我們拭目以待。
一位藝術家設想的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的樣子。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於今年夏天前往紅色星球--火星。
美國宇航局於宣布下一個火星探測器的正式名字為:毅力號。
2019年,美國舉辦了一場火星探測器的命名競賽,收到了來自全美從幼兒園到12年級共2.8萬篇學生為火星探測器命名的作文。近4700名志願者參與了評比,最後篩選出155名半決賽選手。入圍決賽的9個名字包括韌性、耐力和創造力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通過在線投票徵求公眾對最終名字的意見。
最終選定的名字出自亞歷山大·馬瑟的作文,他是一名來自維吉尼亞州博克市的布雷多克湖中學的學生。這個名字讓人聯想起太空探索的一個關鍵元素。
「馬瑟抓住了探索的精神」,美國宇航局科學任務理事會的託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說,「就像之前的每一次探索任務一樣,我們的探測器將面臨挑戰,但同時也會有驚人的發現。」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被裝載在「阿特拉斯5號」火箭上,於2020年7月17日從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發射窗口一直持續到8月5日。馬瑟和他的家人將出席發射儀式。
「毅力」號預計於2021年2月18日在火星的傑澤羅隕石坑著陸,這也意味著它將度過7個月的旅程才能到達這個紅色星球。之所以選擇這個著陸點,是因為有跡象顯示那裡在37億年前存在著深湖。該地區還顯示存在一個河流三角洲的遺蹟,這是另一個尋找生物特徵的好地方。
2012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夏普山斜坡上的蓋爾隕石坑著陸。與「好奇號」相似,這個SUV大小的「毅力號」探測器也是核動力的,並將以「空中吊車」的方式著陸。
與「好奇號」不同的是,「毅力號」主要承擔著天體生物學任務,專門尋找火星上曾有生命存在的證據。「毅力號」還將搭載直升偵察機,可以實現進行近距離觀測。此外「毅力號」還將採集一些樣本帶回地球,這將是本世紀20年代年初首次從火星表面返回的樣本。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在地球上。美國國家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克羅恩
在2020年及未來的火星探索
2020年將成為「火星年」,屆時將有四項火星之旅,其中包括中國的首次火星任務,暫時命名為「火星1號」,擁有軌道飛行器、著陸器和探測器。此外還有阿聯的「火星希望號」軌道飛行器,它將於2020年7月在日本種子島宇宙中心乘坐H-IIA火箭發射。
歐洲航天局也曾希望在今年夏天發射與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合作的天外火星計劃中名為「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號」的聯合探測器。然而,在測試過程中探測器的降落傘出現問題,這次發射將因此被推遲到2022年的下一個發射窗口。歐洲航天局對於這個探測器的成功發射給予厚望,尤其是在之前的「斯基亞帕雷利號」火星登陸器於2016年在火星表面子午線平原墜毀後。
火星發射窗口大約每26個月出現一次,出現於火星衝日之前。這是前往紅色星球的最佳時機,因為在此期間發射探測器可以將旅行時間縮至最短且最大程度地節省燃料。
將直升偵察機裝載在「毅力號」火星探測器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加州理工
「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初步進行為期一年的探測任務,而美國宇航局也勢必會在部署該探測器後做到物盡其用。迄今為止,「好奇號」已經運行了7年多,「洞察號」也仍在火星的極樂平原表面進行鑽孔工作。目前仍有為數眾多的太空飛行器在軌道上運行,其中包括來自歐洲航天局的火星快車、天外火星計劃微量氣體軌道器,來自印度的火星軌道器,以及來自美國宇航局的火星偵察軌道器、火星大氣和揮發性演化(MAVEN)軌道器和火星奧德賽軌道器。
2020年,讓我們跟隨「毅力號」的足跡,共同見證地球與火星的再一次「親密接觸」吧!
作者: David Dickinson
FY: Lindsey07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