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為何劉關張在桃園結拜,其實是作者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隱喻

2021-01-09 歷史大解秘

中國是桃樹的故鄉,《爾雅釋草篇》是最早記載桃樹品種的古籍:「旄(音矛),冬桃;榹(音四),山桃。」每年3—4月,桃花便會盛開,此時,遊客們便會前往「桃園」觀賞桃花。在我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事情都發生在桃園。今天,小編便給大家講一講「桃園三結義」,為何三兄弟的結拜地點,偏偏會選在「桃園」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在《三國演義》中,「桃園三結義」是一個十分經典的章節,對後世結拜產生了深刻的印象,它如同是一個模板,被後人不斷效仿。

劉備、關羽和張飛,桃園結義的地點在河北涿郡,後改名為涿縣。

在當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決定結拜為異性兄弟,他們有著共同奮鬥的目標,都想幹一番大事業。於是,他們三人便在花開正盛的桃園中,舉著酒杯,對天發誓,要做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好兄弟。

說到這,有些讀者心中會有個疑問,為什麼劉備、關羽、張飛結拜要選在桃園,如果想要寓意好,為何不選在紫荊花園,牡丹園,臘梅園,比如 「紫荊花開,兄弟情濃」,這樣寓意不是更好嗎?

原來,劉備、關羽、張飛在桃園結拜,其實,作者給我們留下一個隱喻,接下來,小編從三方面,來揭開「隱喻」的神秘面紗。

一、桃花逐水飄零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這句古詩,比喻著劉備、關羽、張飛的兄弟情義,要經得起顛沛流離的考驗。

最開始,劉備只是普通的百姓,最終卻變成蜀漢的開國皇帝,在這期間,劉備經歷了我們常人無法想像的磨難。桃花告訴我們,在奮鬥的道路上,他們三個兄弟會在一起生活,日子將會過得比較艱難,甚至會四處奔波。

因此,桃園的桃花象徵著劉關張的兄弟情,要經得起重重考驗。

二、桃木闢邪

古代人比較封建,相信「鬼神」的存在。因此,關於桃木可以闢邪之說,讓眾人深信不疑。在《辭源》中有這樣的記載:「古時刻桃木人,立於戶中以避邪」

劉關飛將結拜的地點定在桃園,是想向世人證明,他們三人的友誼,情比金堅,是不怕妖魔鬼怪前來搗亂的。

三、桃根為淺根

桃樹和其他果樹有一個很大的區別,桃樹的根系屬於「短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土層的20—40cm處。

「桃樹根淺」,這個常識性知識,是作者埋下的最後一個伏筆,因為它意味著友誼不常在,我們要時澆灌,時刻珍惜。

無論是現代還是古代,當利益放在眼前時,很多人都會選擇放棄友誼。

看完這篇文章後,各位讀者,你是明白「桃園三結義」為何會選在桃園了嗎?桃花每年都會開放,但是,朋友之間的友誼,破裂後卻很難恢復,因此,我們要珍惜彼此之間的友情。

相關焦點

  • 「桃園三結義」被誤讀千年,它的真相你必須要知道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這就是《三國演義》開篇第一回中,「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並且,這只是一個故事。因為歷史上,「桃園結義」之事並沒有發生過。更何況,就算結義的話,劉備和關羽的年齡也與《三國演義》中描寫的不符合。劉備生於公元161年,而關羽生於公元160年。這樣算下來,關羽比劉備還大了一歲。所以,即使要結拜,也不是劉備當老大,而是關羽當老大。
  • 梁山好漢吃「禁肉」其實是施耐庵不為人知的隱喻,意義深刻!
    更細心的讀者也許已經發現,這些英雄們最喜歡吃得是牛肉,雖然我們現在吃牛肉很普遍,但當時可是「禁肉」!《水滸傳》是元末小說家施耐庵,以北宋末年為時代背景,寫成的一部偉大小說,根據北宋《宋刑統》規定,民間嚴禁殺牛為食!因為牛作為當時主要的農業生產「工具」,是被嚴格保護的。既然如此,作者又為何寫英雄們大啖「牛肉」呢?難道作者犯了一個常識性錯誤?
  • 一個簡單的例子告訴你什麼是抽屜原理
    古典長篇小說《三國演義》第一回裡,講了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劉備、關羽和張飛三個人在桃園裡結為兄弟,在誓言中說:「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其他古典小說和古裝電視劇裡描寫結拜兄弟,也常採用類似的套話「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因為這種事情可遇而不可求,求也無用,順其自然。
  • 此人乃地仙之祖是三清好友,為何與孫悟空結拜?這才是其厲害之處
    想必《西遊記》的孫悟空的鼎鼎大名,大家也都如雷貫耳,想當初他只是在花果山下的一塊靈石所化的石猴,最後竟能得到菩提祖師的教授,從此之後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一個只修煉了區區近四百年的猴子,卻讓三界為之變色。然而到了取經路上孫悟空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甚至可能會懷疑自己當初在天庭遇見的那些神仙是不是假的,怎麼他們的坐騎和童子到了人間會那麼厲害,其中有一位的大神他法力更是遠勝孫悟空,他就是地仙之祖鎮元子,而最讓人難以理解的就是以鎮元子這種身份為何會屈尊與孫悟空結拜呢?
  • 截江奪阿鬥,同時面對張飛和趙雲時,為何孫尚香態度截然不同?
    在三國演義中,三位大諸侯各自有著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將領,而在這些武將中,劉備的「五虎將」是為讓人眼紅的。五虎將之間不僅僅有著深厚的兄弟情,和劉備的關係也可以說是同甘共苦,五虎將中有兩位就是劉備桃園結義的兄弟。
  • 劉備死後,諸葛亮為何接連敗退,真相終於曝光,太讓人心寒了
    圖為諸葛亮演員劇照新版《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場面讓人印象深刻,那曾助劉備三分天下的諸葛亮,為何在劉備死後就接連敗退呢?其實,很早就有歷史學家說出了諸葛亮屢戰屢敗的原因,該學家表示,劉備死後給諸葛亮留下了其最不想去處理的問題,這就是蜀國多年徵戰所消耗的國力以及孫劉聯盟的破裂,而奉行事必躬親的諸葛亮勢必會因此而最終累死。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諸葛亮在死後甚至都沒有經過真正高規格的厚葬就被後世隱藏了起來,可以說是十分寒心。
  • 羅貫中《三國演義》足足虛構了一百多個人物,哪些出乎我們意料?
    比如說程遠志和鄧茂這兩位老哥,一個主將一個副將統兵五萬攻打涿郡,您別看著氣勢洶洶不可一世,結果怎麼樣?交手不到一回合就分別被二爺和三爺給了結了……當時第一次看《三國演義》對於二爺和三爺的戰力值還不怎麼清楚,結果看到這一段嘴巴都合不攏:這麼厲害的麼!可見程遠志和鄧茂這兩位爺出場的最大作用就是給關張兩兄弟練手。給觀眾樹立這麼一個觀點:關羽和張飛可是很牛逼滴!
  • 是和《三國演義》中說的一樣嗎?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四大名著中三國演義的傳閱度高和新老三國電視劇的影響範圍大,無論是否看過三國歷史或者小說的人都能隨口說出一句「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可見三國歷史對中國人民的影響之深遠。說起三國,我們第一反應就是猛將謀士各路英雄。梟雄有曹操、小霸王孫策、猛將有呂關張、謀士郭嘉賈詡法正魯肅,還有魯迅先生所評論的狀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等等。簡直數不勝數。
  • 隱喻就是我們
    我們深受隱喻、明喻、寓言和修辭手段的影響。「符號」讓我們大開殺戒,也讓我們甘願赴死。但是,「符號」也創造了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藝術。 近幾年,來自世界一流大學(包括洛杉磯分校、倫敦大學學院和耶魯大學)的科學家們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對「符號」進行了深入探索,其中一個重大發現便是,大腦不擅長辨別字面含義與隱喻,這種「低效率」便產生了「符號」、隱喻和隨之附帶的道德體系。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究竟為何會功敗垂成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本歷史小說,不過在作者羅貫中的描寫下,裡面的很多故事被大家當成了史實。這是因為經過羅貫中的藝術加工,加以縝密的描述,所有的事都安排得合情合理,讓大家覺得在現實中確實可能發生。諸葛亮火燒上方谷的故事,也是其中的一例。諸葛亮火燒上方谷是發生在他最後一次北伐時的事。在這一次北伐時,諸葛亮已經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盡頭。
  • 瑪雅人留下5個預言,為何只有2012錯了?其實一個也沒準過
    瑪雅文明於公元400年左右建立了一個奴隸制國家,而在公元3到9世紀發展到了頂峰,但在之後不久,瑪雅人遭到西班牙等歐洲殖民者的入侵,此後,這個文明便一蹶不振,並不斷衰落。考古學家最早於18世紀末開始注意瑪雅文明,而在19世紀,人們挖掘了世界上第一處瑪雅遺址,到了後來,20世紀30年代後,人們成立了專門研究瑪雅學的機構。
  • 為何《隋唐演義》的地位遠遜於《水滸傳》,和《三國演義》更是沒的比
    具體倒是沒有去調查過,小人書,連環畫,滿滿的都在童年留下了快樂的痕跡。爺爺非常喜歡《隋唐演義》,一有空就坐下來,邊捲菸葉,邊搓草繩,那時候老家還種植一部分菸葉,這菸葉摘下來之後就要用草繩晾曬,一邊就給我們一群小朋友開講《隋唐演義》,每個小朋友還有一個外號,你是「薛剛」,你是「樊梨花」,你是「羅成」,爺爺慢慢的跟我們講著講著,我們對《隋唐演義》印象也就越來越深刻。
  • 三國演義 英雄 劉備
    用一個多月的夜晚目送劉備竭盡一生。多少次倉促羈旅,多少次寥落行役,看他收斂悲歡,然後,愴然託孤,溘然而去。當白帝城披上重孝,遠在涿郡故裡的桃園也一定敗落了。那幾年人間三座遙遠的新冢,盛放著兩個身首異處的英雄和一個未及治政的國王。仗義天下的蜀劉陣營,那支曾經華麗的將相團隊,最後還是在義氣用事裡雜沓謝幕。劉備,是曹劉孫三雄中唯一客死徵途的。他終其一生,都在路上。
  • 蜘蛛瞎是神馬 《桃園》巨型Boss曝光
    首款虛幻3即時回合制網遊《桃園》最逆天Boss——巨型蜘蛛瞎即將破天而出,「幻想三國」世界將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今日,獨家首發《桃園》「蜘蛛Boss」海報,讓大家提前感受「蜘蛛瞎」的震撼氣場。什麼?你還不知道「蜘蛛瞎」是神馬?趕緊來看看究竟吧!
  • 三國演義中赤兔馬的年齡究竟有多大?
    關於赤兔馬,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超越了書中所有的名馬,而且到後期成為了一個代名詞,超越了三國這個歷史框架,作者應該太喜歡這匹馬了,都忘記馬壽命這個限制了。關於為何稱為「赤兔馬」,可不是說這馬跑得跟兔子一樣快,這就太丟高頭大馬的身份了。實際上,所謂的赤兔馬的「兔」,指的就是馬的頭型像「兔頭」。古代的評馬專著《相馬經》記載,相馬的第一步就是看馬的頭部,因為頭部是馬的品種、品質、體能、齒口最明顯的外部表現。而古人依據馬的頭部形狀,形象地將馬分為直頭、兔頭、凹頭、楔頭、半兔頭等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