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4時,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落幕,新零售能量全面爆發,「全球共振」效應凸顯,全天成交額再次刷新紀錄達到1682億元,無線成交佔比90%,全天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全天物流訂單達8.12億,交易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和地區。
在此前的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啟動會上,張勇把雙11定位成「一場全球範圍內的社會大協同」——從2009年的一個想法到2017年的「中國現象,全球共振」,雙11是全球所有商業力量,在科技、大數據驅動下,完成的一次全球大協同,也是世界的中國現象。
這是一場面向未來的大協同。它展示的不只是更新換代的產品,不只是商業社會動員的能量,不只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模式,不只是更開放的普惠式全球化動力。它更展示出面向未來的商業哲學和價值觀:經濟體賦能,全社會合作,高速度迭代,大數據保障。在過去,商業在一定程度上被異化了,它過度地關注競爭,它過度地聚焦博弈;21世紀,天貓雙11讓商業回歸本源,商業基於全鏈條的共生,追求全鏈條的共贏,你我之間不是你贏我輸的關係,而是真正雙贏的正和博弈。這是天貓雙11的中國化闡釋,更是阿里巴巴為世界貢獻的有關商業未來的中國方案。
阿里巴巴集團CEO逍遙子在2017「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啟動會上
史無前例的全球社會化大協同
縱觀人類歷史,每一個重大工程的完成或者重大技術的突破,都是一場大規模的社會協同。
隋朝時期中國修建了北至涿州,南至杭州的大運河,即今天京杭大運河的前身,動員民工達500萬之眾,累計時間長達6年,以當時全國人口5000萬左右計,這條大運河徵發的民眾佔到當時總人口的大約十分之一。
這展現了古代社會化大協同的最高水準,實現這樣的社會化大協同,需要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充分利用帝國的強制力,佔有大量人力和物質資源並進行有效組織,才得以實現。
進入到工業社會,人類的社會化大協同有了全新面貌。典型例子如「曼哈頓計劃」和「阿波羅計劃」。「曼哈頓計劃」是二戰期間美國秘密研製核武器的計劃,當時總耗資達18.89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250多億美元,調動人員至少在60萬人以上;而後來為了和蘇聯在登月上展開競爭的「阿波羅計劃」,耗費更多,截至1973年總耗資194.08億美元,相當於現在的近1700億美元,涉及企業20000餘家,調動的人員保守估計也超過40萬人。
核武器和登月等計劃,都需要極高的技術水平,從而對社會分工提出了極為精細的要求,大規模的社會化協同,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控制中樞進行整體的管控,保證每個流程環節有條不紊,精確無誤。美國政府,就是這個龐大協同工業化流水線的總控制臺,精密的管理和控制,是這些大協同得以實現的基本保障。
而天貓雙11所帶來的社會化大協同卻體現了全新的特點。天貓雙11調動的中國人口達到6億,佔到中國總人口的43%,這一比例是隋朝大運河建設者佔當時民眾比例的4.3倍;2017年天貓雙11的GMV有望突破200億美元,這接近阿波羅計劃期間美國對該計劃的年均投入。天貓雙11由阿里巴巴發起,這家企業只有5萬多的員工,而參與到天貓雙11中的人口,是阿里巴巴員工數量的一萬多倍。
這就是21世紀的社會化大協同,它同樣基於社會分工,但卻沒有一個強權作為中樞。阿里巴巴提供的是讓全社會所有商業元素,諸如品牌、線下零售商、物流和支付系統等等開放進入的一個平臺,並且為這個平臺提供充分的技術和數據保障,這個平臺不是中心化的,它沒有一個龐大的指揮中樞來進行精確的計劃,而是通過開放市場的力量,讓這個平臺自發而高效地運轉。
以往的社會化大協同,是「使眾人為一事」,社會化大協同,個體乃至企業,只是龐大目標下的一個工具;而天貓雙11這樣的新型社會化大協同,是「合眾人為一體」,參與其中的個體和企業都是這個協同本身的所有者,他們一起創造了這個社會化大協同並直接分享這一協同帶來的紅利。過去的社會化大協同,通常只能由主權國家發起,並主要在單一主權國家內部或其政治軍事盟友中調動資源;而21世紀的社會化大協同,往往由企業發起,並有效激活全世界的資源,如果說以往的大協同更多是為了國家在全球競爭當中成為勝出者,那麼天貓雙11這樣的大協同就是為了讓全世界的經濟活動者和消費者實現共贏,這也契合了中國政府對於未來的前瞻性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鳥與日日順首次展示大件物流無人倉,1萬多平米的立體倉庫無需人工作業
一個支點引爆全球共振
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人類文明的演進,使得人類社會大協同的方式不斷迭代更新。
過去的二三十年,領軍企業的科技創新,帶動了全球技術力量和商業力量的聯動,不斷推動人類社會的進程。20世紀末,微軟以Windows作業系統,大大降低了個人電腦的使用門檻,直接推動全世界進入PC時代。
21世紀初,蘋果公司引領的智慧型手機革命,直接推動世界從PC網際網路時代升級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事實上,現在每一次iPhone的更新,就是一次大規模的社會化協同。
如果說微軟和蘋果推動的是技術導向的全球大協同,而天貓雙11則成為以商業力量驅動全球協同的最佳範例。天貓雙11背靠阿里巴巴經濟體,這是一個闊大的沒有邊界的經濟體,任何一個行業都可以擁抱阿里經濟體,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接入阿里經濟體,在天貓雙11這個宏大的背景下,我們能看到產品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技術保障的升級。每一年的天貓雙11都和前一年不一樣,每一年的新事物按幾何級數增長,成為中國和全球商業創新活力最為集中的展示。
天貓雙11是一場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社會大協同。
天貓雙11是全世界最大的購物狂歡節。天貓雙11當天的交易額,超過廣州一個月的GDP;,如果把天貓雙11的參與者算作一個國家的話,它是僅次於中國和印度的世界人口第三大國。它所帶動的,不僅僅是交易本身,而是中國乃至全世界對於消費升級的渴望和熱情。
天貓雙11是全球最大的線上博覽會。只要打開天貓的App,瀏覽淘寶的頁面,或者走進銀泰、百聯或者任意一個天貓小店,即使只是一場Window Shopping,(櫥窗購物)他們所看到的也是全球商業最前沿的風向標。
天貓雙11是全球最大的商業「超級工程」。這個工程是對中國全部商業基礎設施的調動,更是一場對它們的壓力測試。從物流、支付再到數據保障,天貓雙11不斷挑戰著中國商業的新紀錄,不斷地推高中國商業服務的極限,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轉型升級的時代浪潮。
天貓雙11也是全球最大的商業共振。從線上到線下,從境內到跨境,從B端到C端,雙11涵蓋了全世界所有的商業形態,提供了一整套面向未來的商業進步「中國方案」。它服務現在,更驅動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