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人人都需補點電磁波知識

2020-12-05 廣州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5G來了,手機輻射問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5G手機對人體健康危害更大嗎?

5G手機的電磁波輻射是否會致癌?

……

想要解決這些困惑,還要從電磁波輻射和我們日常生活的關係說起。

未讀·探索家引進出版《看不見的光:從紅外線到X光,電磁波發現史》一書。正是讓我們了解這些不可見光一個契機。

《看不見的光:從紅外線到X光,電磁波發現史》

(美)鮑勃·博曼 著

未讀·探索家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閱讀此書,你將有機會認識微波爐的微波、手機的信號這些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電磁波,作者還會跟你聊一聊神秘的伽馬射線、紫外線、射頻射線、宇宙射線……如果你關心「手機輻射會不會致癌」「怎樣針對太陽光的不同成分防曬」等問題,那麼這本書就是你要找的。

本書作者鮑勃·博曼,是美國著名天文學作家,曾為《發現》雜誌廣受歡迎的專欄「守夜人」 撰稿17年。 目前他是天文學方面的專欄作家,WAMC東北公共電臺周播節目《奇妙的宇宙》)的主持人,以及《老農年鑑》的天文編輯。他所寫的這部《看不見的光》講述了電磁波的原理和故事,深受科普愛好者的喜愛,也贏得了《華爾街日報》《出版人周刊》《書單》等多家主流媒體的好評推薦。

19世紀,人類剛剛學會利用電磁波,而現在電磁波已經塑造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飛速發展的社會下,電磁波在現代生活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家庭智能設備、移動通信等方方面面都靠電磁波維繫;我們的身體健康也受到這些看不見的光影響。

鮑勃·博曼所寫的這本書將為你揭開不可見光的神秘面紗。紅外線、紫外線、微波、無線電、宇宙射線等多種電磁波,是如何被發現的?它們的發現又如何改變了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你將從這本書中閱讀到跨越200年的科學史故事,並從中認識很多性格各異的科學家,聽到很多有趣的科學故事,也將了解這些「看不見的光」能為人類帶來什麼便利,又隱藏著什麼危險。比如書中作者就用科學研究為我們分析了手機輻射對生活的影響:手機輻射來自微波,如果我們靠近基站或是身處Wi-Fi熱點,那麼周遭必定充滿了電磁波。然而微波位於電磁波譜的電離輻射之外,能量很低,對身體危害微乎其微,且基本沒有致癌的可能性。如果你還不放心的話,可以在手機通話時避免將它緊貼在耳邊,減少大腦接受微波的強度。

5G時代下,學點電磁波知識,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現代生活的便利,同時學會保護自己,心安理得地生活在其中。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孫珺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孫珺

視頻:廣州日報全媒體視頻記者 孫珺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戴雨靜

相關焦點

  • 5G時代的新商業版圖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主要是社交,手機讓人與人的連接打破了時空限制,以微信為首,再加上直播、短視頻、微商、自媒體等社交生態,對各大產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到了5G時代,手機依然是重要設備,移動網際網路的戰爭不會停歇,只是App形式會發生改變,可視化交互將更加多元。
  • 5G概念時代到了!「VR、AR」也在不停發展進步!
    近日,國家大劇院推出全球首個「8K+5g」直播,又一項「新技術」進入文化博物館領域,助力文化傳播。目前,人工智慧(AI)、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agent交互、三維模型、720度視景等新技術在文化、博物館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近年來,科技賦能深化了博物館與觀眾的深度互動。
  • 5G電磁波對人體危害大?難怪張朝陽被群嘲無知
    隨著5G時代的加速到來,勢必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全新的變化,但是有些人也在擔心5G產生的電磁波會不會對人體產生輻射?甚至因為擔心輻射,千方百計的阻撓通信施工,破壞小區裡的通信設施,讓代維工程師們苦不堪言。
  • 電磁波的波長、頻率和電磁波譜
    作為一種通信技術,5G仍然是以電磁波為傳輸載體,仍然需要遵循電磁波的相關物理規律。波長和頻率這兩個電磁波的基本概念,對於理解5G仍然是非常有用的。波的波速、波長和頻率波的基本公式:v = λ * f這個公式將波的三個基本性質關聯起來:波速v、頻率f、波長λ。這個公式其實更像是由上述三個屬性的定義而推導出來的。
  • 張朝陽再談5G危害 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打開APP 張朝陽再談5G危害 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發表於 2019-07-05 15:59:36 今年5月,張朝陽在公開場合上表示,「到了毫米波,對微波轉播的高頻率幾千兆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更大的。」「5G到來以後大家享受5G帶來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方便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此番言論引起網友討論。
  • 虛擬網絡時代人人都想做意見領袖
    網絡時代,海量的視覺內容,流量為題的大數據背景下,自由意見賦予了很多人公共表達的權力,同時正負得兩極分化將網絡背後的人群推上了不一樣的高峰。在網絡世界裡我們自以為代替了某一群體的觀念,互相傳遞不同的價值觀,都想做背後的意見領袖。
  • 通信人必知的天線知識都在此,5G時代誰將是大功臣?
    1888年,29歲的波波夫得知德國著名物理學家赫茲發現電磁波的消息後,這位曾經立志推廣電燈的年輕科學家對朋友們說:「我用畢生的精力去安裝電燈,對於廣闊的俄羅斯來說,只不過照亮了很小的一角:假如我能指揮磁波,那就可以飛越整個世界!」  於是,他埋頭研究,向新的目標發起了衝擊。  1894年,波波夫製成了一臺無線電接收機。
  • 電磁波真的存在嗎
    電磁波真的存在嗎?—— 赫茲與人類資訊時代的起源現在,海因裡希·魯道夫·赫茲就站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間實驗室裡,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儀器。在電學的領域攻讀了那麼久,赫茲對自己的知識是有充分信心的。他知道,當電壓上升到2萬伏左右,兩個小球之間的空氣就會被擊穿,電荷就可以從中穿過,往來於兩個大銅球之間,從而形成一個高頻的振蕩迴路。但是,他現在想要觀察的不是這個,他不是要看這個裝置如何產生火花短路。
  • 電磁波譜及各種電磁波的應用
    調幅 調頻 檢波【易錯點】(1)無線電波不能發生幹涉和衍射現象。 ( )(2)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在本質上完全不同。 ( )(3)無線電波的發射需要開放電路。
  • 軌道角動量電磁波在無線通信系統中的應用
    電磁波的軌道角動量為無線通信系統提供了另一個復用維度,所以預見其傳輸能力無可限量。 3 軌道角動量電磁波的特點 軌道角動量電磁波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對於的情況,電磁波的相位分布沿著傳播方向呈螺旋上升的形態。圖2列出了具有不同拓補電荷的軌道角動量電磁波的等相位面。圖2(a)所示為等相位面與傳播軸垂直的平面電磁波,對應的0階軌道角動量電磁波。
  • 哪些人需補硒?
    在地球表面,硒的含量只有一億分之一,而且分布很不均衡,在國際上,缺硒國家在發現缺硒帶來的嚴重後果以後,為了提高本國人民的硒攝入量,採取了一系列的補救措施,選用富硒食品補硒已經成為共識。   在我國,缺硒地區補硒已成為國民重要的營養問題,被政府部門和眾多專家所重視。中國營養學會把硒列為15種每日必需的營養素,建議每日補充50~250微克。
  • 5G真的比4G更快嗎?從2019年西城二模看5G背後的物理知識!
    孟曉舟案,華為5G技術出口受阻,萬物互聯等等相關熱詞總能衝上熱搜,這一切仿佛都在宣告5G時代的來臨。你一定想說,連運營商都在宣傳5G比4G快,連題目中都說了「5G相比4G技術,其數據傳輸速度都提升了數十倍」哪裡有問題了呢?為了消除你心中的這個困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5G的相關物理知識吧。知識點1:無論是4G還是5G,用的都是電磁波。
  • 網絡社會學|克萊·舍基:《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
    他在這部代表性作品《人人時代:無組織的組織力量》(《Here Comes Everybody》)中,結合許多真實世界的實例,提出了大規模業餘化、社會化工具等概念,集中強調了網際網路的誕生給社會群體構建帶來了怎麼樣的改變。這本書提出的幾個重要概念可以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我們處於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應該怎麼做。首先,是關於「溼」的概念。
  • 路由器信號分為2.4G和5G,有什麼區別?
    大部分的無線路由器將支持2.4G和5g頻段。面對兩個頻段有什麼區別?在什麼情況下使用什麼樣的頻段,就在這裡說一說。對用戶來說,最大的區別有4點:傳輸速度:同一個WiFi下,5g頻段要比2.4G頻段快很多;一個高速公路,一個國道的區別。
  • 5G和它背後的通信知識
    3 好神奇的波 大家都知道,無線通信就是利用電磁波進行通信。電波和光波,都屬於電磁波。 電磁波的功能特性,是由它的頻率決定的。不同頻率的電磁波,有不同的屬性特點,從而有不同的用途。 例如,高頻的 γ 射線,具有很大的殺傷力,可以用來治療腫瘤。
  • 科普:5G傳播新冠病毒?荒唐的謠言被傳播真的是因為老外傻嗎?
    於是,誕生了最近西方眾多5g信號基站被燒的鬧劇。難道是因為他們傻嗎?大家一眼都能識別的謠言是怎麼被傳播的?就憑這一點,很多對5g不明所以的人自然會產生顧慮。這樣的新聞難道不是經常發生嗎?孕婦擔心WiFi有輻射而阻止鄰居安裝路由器,某小區有人因為害怕5g的輻射而迫使運營商退出小區基站的安裝。確實,在不了解之前,人們會經常幻想出一些可能的後果,這或許是一種本能。但是,各類科學研究也表明,5g對人的影響微乎其微。原因2:未經證實的理論加劇了他們的恐慌。
  • 你真的了解補劑——肌酸嗎?
    很多長期健身的老鐵,肯定對肌酸這個補劑不陌生。肌酸是補劑中為數不多被證明絕對有效果的補給之一。性價比也是十分划算。當肌酸補充足夠,達到肌肉所需肌酸量時,攝入多餘的肌酸會由腎臟以彌散的方式排出,無需能量。但是肌酸攝入過多會引起腹瀉的現象。2.吃肌酸太小心翼翼我以前常常聽到這樣的話。「我買的xx補劑裡有肌酸,反正都一樣,足夠了」「一天一勺,我害怕。
  • 張朝陽回應5G電磁波有害論:個人觀點別太看重
    他稱:「到了毫米波,對微波轉播的高頻率幾千兆赫茲,在這種情況下根據我的物理知識,這個頻率其實對人體的危害是更大的。3G、4G低頻波長長一點,毫米波高頻的話,對水分子產生共振,對氧分子的某些頻率產生共振,不是原子外層和電子層面,而是大的結構層面,對人體是不是有更大的影響?5G到來以後大家享受5G帶來未來科技的進步和方便的時候,也要關注一下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
  • 為疫情,人人都可以做點什麼,藝術刺破病毒
    為疫情,人人都可以做點什麼,藝術刺破病毒 2020-02-27 2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20年中考物理基礎知識點整理:電磁波與現代通信知識歸納
    4.所有的波都在傳播周期性的運動形態。例如:水和橡皮繩傳播的是凸凹相間的運動形態,而彈簧和聲波傳播的是疏密相間的運動形態。     5.機械波是振動形式在介質中的傳播,它不僅傳播了振動的形式,更主要是傳播了振動的能量。當信息加載到波上後,就可以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