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將構建高通量製備與表徵等三大示範平臺

2020-12-02 儀器信息網

  2月19日,科技部網站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專項總體目標是:融合高通量計算(理論)/高通量實驗(製備和表徵)/專用資料庫三大技術,變革材料研發理念和模式,實現新材料研發由「經驗指導實驗」的傳統模式向「理論預測、實驗驗證」的新模式轉變,顯著提高新材料的研發效率,實現新材料 「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標;增強我國在新材料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儲備,提升應對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快速反應和生產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材料研發新思想和新理念,掌握新模式和新方法,富有創新精神和協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隊伍;促進高端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的發展,為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目標做出貢獻。

  本專項的主要研究內容是,構建高通量計算、高通量製備與表徵和專用資料庫等三大示範平臺;研發多尺度集成化高通量計算方法與計算軟體、高通量材料製備技術、高通量表徵與服役行為評價技術,以及面向材料基因工程的材料大數據技術等四大關鍵技術;在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稀土功能材料、催化材料和特種合金等支撐高端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發展的典型材料上開展應用示範。專項共部署40個重點研究任務,實施周期為5年。

  按照分步實施、重點突破的原則,2016年度在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和驗證性示範應用中啟動13個研究任務。

  詳細內容請參閱附件: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doc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

相關焦點

  • 科學網—我國材料基因工程2025年或領跑世界
    「有國家和地方的重視與大力支持及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參與,我國材料基因工程領域研究進展形勢喜人。有有望在2025年進入世界並跑或領跑行列。」10月15日,在第二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謝建新表示。 當日,中國工程院第277場工程科技論壇——第二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京開幕,40位我國材料領域院士出席了此次論壇,150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應邀作論壇報告,參會代表近1000人。
  • 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昆明開幕
    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科技領域的顛覆性前沿技術,它的基本理念是,創新材料研發模式,採用「理性設計-高效實驗一大數據技術」相互融合、協同創新的方法,取代傳統的試錯法,加速新材料的發展;通過突破高通量計算方法、高通量實驗方法、材料大數據等關鍵技術,建設材料基因工程創新平臺,實現新材料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的。
  • 進展|新一代高通量薄膜製備及原位表徵技術研發進展
    材料基因組技術的出現為快速構建精確的材料相圖,縮短材料的研發周期帶來了希望。組合薄膜製備技術作為材料基因組核心技術之一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即共磁控濺射技術,陣列掩膜板技術和組合雷射分子束外延技術。目前,組合薄膜生長往往採用往復平行位移掩膜板的方式,這樣不可避免造成累積誤差,直接影響到薄膜製備過程中組分控制的精度。
  • 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成立-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
    【每日科技網】   近日,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  研究院下設高通量組合材料製備平臺,高通量組合材料表徵平臺,基於同步輻射光源的高通量組合材料原位製備與表徵平臺,高性能材料計算、仿真、設計公共平臺四個公共實驗平臺以及清潔能源材料與系統研發中心、表面工程材料研發中心、光/電功能材料研發中心、高性能結構材料研發中心、先進位造技術研發中心五個專項材料研究中心。
  • 進展| 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發現高溫非晶合金
    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來以加速材料研究和材料探索為主要目標的新理念,其中的高通量實驗是在海量樣品中直接優選新材料、獲取實驗大數據的基本手段。在高通量實驗中,組合製備能夠實現系列樣品的平行合成,結合結構和性能的高通量表徵,材料基因工程可在短時間內篩選出具有預期特性的新材料,大幅提高新材料研發的效率。
  • 「納米科技」國家重點專項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納米材料治理水體複合汙染的應用基礎研究及工程示範」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
  • 又新增一專項 | 「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2020年項目申報指南徵求...
    動源君預測,隨著「十三五」期間重點專項部署完成,新一批「十四五」重點專項將陸續徵求意見,並啟動實施。》(國科發資〔2019〕45號)等文件要求,現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生物製造』重點專項2020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徵求意見稿,見附件)向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
  • 用超算給材料測「基因」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汪衛華曾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我國很多關鍵材料並不能完全自給,因此希望通過先進的理念推動材料應用的發展及產業化。基於此,汪衛華實驗室在北京懷柔科學城構建了一個「材料基因工程平臺」。材料研究也有基因工程?這要從「材料基因組計劃」說起。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舉行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陽舉行,眾多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參加論壇,新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顯著提升,必將有力促進國內外材料基因工程領域前沿技術學術交流,加速我國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推動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彭建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堵力)「材料基因工程是當前國際材料領域公認的顛覆性前沿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材料科技創新的重要的原動力和重大的技術舉措。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旨在凝聚國內外頂級專家的智慧,研討科技前沿的重大問題,推動科技創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致辭時如是說。
  • 材料基因工程引領我國材料科技創新—新聞—科學網
    圍繞豐富和發展材料基因組工程理念和方法、推動材料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11月23日至25日,在雲南昆明舉行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材料領域30多位院士,150多位國內外知名的新材料領域專家學者,近千名科研人員、企業代表齊聚滇池之濱,聚焦當前材料領域發展的重點、熱點、難點,分享學術思想,交流學術成果。
  • 發展材料基因工程 產業化與應用不可斷鏈
    作為新興產業和製造強國戰略的重點發展領域,新材料是整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新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  圍繞不斷豐富和發展材料基因組工程理念和方法、推動材料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於近日召開。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分論壇在綿舉行
    10月23日,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分論壇在綿舉行。論壇上,材料基因領域卓有成就的領軍研究者們聚焦材料高通量計算與設計、材料高通量製備與表徵、材料服役與失效行為高效評價、材料資料庫與大數據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應用等主題,展開深入探討。「大咖」們攜帶該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亮相,或直指行業「痛點」,或帶來新的啟發。
  • 科技部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合成生物學」等重點專項2019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 附清單
    2019 年本專項將圍繞基因組人工合成與高版本底盤細胞、人工元器件與基因線路、人工細胞合成代謝與複雜生物系統、使能技術體系與生物安全評估等 4 個任務部署項目。根據專項實施方案和「十二五」期間有關部署,2019 年優先支持26 個研究方向,其中包括5 個部市聯動任務。
  • 關於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場地汙染成因與治理技術「等3個重點專項...
    「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等20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編制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國科資便字〔2017〕267號)等文件要求,現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等3個重點專項2018年度項目申報指南建議(見附件)向社會徵求意見和建議。
  • 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2020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綿陽市人民政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
  • 前沿研究丨數據驅動的材料創新基礎設施
    材料基因工程的工作模式可大致可分為實驗驅動、計算驅動和數據驅動三種。實驗驅動模式基於高通量合成與表徵實驗,直接快速優化與篩選材料。這種模式的典型代表是高通量組合材料晶片技術。計算驅動模式基於計算模擬,預測有希望的候選材料,再進行實驗驗證,大大縮小實驗範圍。
  • 41家企業擬獲青島科技計劃重點專項支持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日前,青島市科學技術局發布通知,公示了2021-2022年青島市科技計劃重點研發專項擬支持項目名單,全市共有41個項目入選,其中,2021年擬獲支持項目23個,2022年擬獲支持項目18個,每個入選項目在通過公示後都將獲得180萬元的資金補助。
  • 「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重點專項2016年度申報指南
    為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的相關任務,按照國務院《關於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關於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的總體要求,經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戰略諮詢與綜合評審特邀委員會、部際聯席會議審議,"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重點專項列為2016年優先啟動的重點專項之一,並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 我國科學家構建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隨著科技的發展,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在育種中使用的越來越廣泛。近日,一個小麥基因定位與基因組研究平臺—WheatGmap構建成功,該平臺由中國農科院作科所小麥基因資源發掘與利用創新團隊牽頭構建。據介紹,這一成果為高效克隆小麥功能基因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數據利用、分析和共享平臺。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