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我國材料基因工程2025年或領跑世界

2020-12-02 科學網
研究進展形勢喜人,專家指出
我國材料基因工程2025年或領跑世界

 

本報訊(記者王之康)「有國家和地方的重視與大力支持及廣大科技人員的積極參與,我國材料基因工程領域研究進展形勢喜人。有望在2025年進入世界並跑或領跑行列。」10月15日,在第二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教授謝建新表示。

當日,中國工程院第277場工程科技論壇——第二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京開幕,40位我國材料領域院士出席了此次論壇,150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應邀作論壇報告,參會代表近1000人。

在持續兩天的會議中,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材料高通量計算與設計、材料高通量製備與表徵、材料服役與失效行為高效評價、材料資料庫與大數據技術、材料基因工程技術應用等五大主題展開探討,在促進材料基因工程領域前沿技術學術交流的同時,推動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

材料基因工程是近年來國際材料領域興起的顛覆性前沿技術,它的基本理念是融合材料高通量計算、高通量實驗和材料大數據技術,通過協同創新,加速新材料的設計和研發。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建峰看來,材料基因工程技術的發展將促使材料傳統的「試錯法」研究模式產生根本性變革,為新材料領域的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材料基因工程新理論、新技術和新裝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將革命性地提升新材料的研發效率和水平;材料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的結合,將會催生全新的材料研發理念,促進新材料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我國材料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進展表明,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可以大幅度提升創新水平,顯著加速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謝建新介紹道。

謝建新認為,目前我國材料基因工程領域的研究存在較大的優勢,同時也有自己的弱勢。國家的快速響應、地方政府和社會的積極參與、材料科技界的高度重視、大學相關人才培養的跟進,使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擁有一定的基礎,而且有國家重點專項牽引,從關鍵技術研發、平臺建設、典型材料研發示範等各個方面全面布局推進,初步成效顯著,這是優勢所在。弱勢則在於,基礎研究人才隊伍和創新水平整體存在較大差距;美歐在2000年前後就開始了材料晶片、材料資料庫、大數據技術的研究,而我國2010年以後才開始重視,前期研究基礎較為薄弱;同時,政府和企業也存在一定的急功近利思想。

謝建新指出,「十三五」國家重點專項研究聚焦前沿性、共性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重視創新能力提升,將有力推動我國材料科技強國的建設。

本屆論壇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共同承辦。

《中國科學報》 (2018-10-18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北京高精尖論壇聚焦材料基因工程—新聞—科學網
    論壇上,專家學者們分享了新材料領域前沿研究成果,探討了材料基因工程新理論、新方法和新應用,共同致力推動新材料研發和產業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表示,新材料是國家經濟建設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國在新材料領域厚積薄發,部分領域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材料基因工程引領我國材料科技創新—新聞—科學網
    據悉,我國目前已形成了全球門類最全、品種與產量規模第一的材料產業體系,材料產業產值約佔我國GDP的23%,2018年新材料產值3.9萬億元。但在新材料方面,創新能力不足、創新質量不高、迭代經驗欠缺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 生命科學:有希望「並跑」和「領跑」的學科—新聞—科學網
    ——世界生命科學大會見聞
  • 中國基因工程藥物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6年)
    基因工程藥物的本質是蛋白質,截至**主要採用微生物發酵法、動物細胞培養法獲得,現已有近40種基因工程藥物投放市場。自從**年,世界上第一個基因工程藥物重組人胰島素經美國FDA批准上市以來,基因工程藥物不斷問世。
  • 北京材料基因工程創新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近日,北京材料基因工程創新聯盟成立儀式暨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在中科院物理所舉行。
  • 我國二次再熱發電技術領跑世界
    隨著值班長陳林的點火口令,操作員投入等離子點火裝置,集控室液晶屏幕上跳動起紅色火焰,國家能源集團宿遷公司(以下簡稱宿遷公司)的660MW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機組工程點火成功。  截至8月28日,該工程2臺機組發電量已達22.67億千瓦時。機組發電煤耗≤256g/kWh,發電效率≥48%,以及環境指標均創世界之最。
  • 材料基因工程重點專項將構建高通量製備與表徵等三大示範平臺
    2月19日,科技部網站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材料基因工程關鍵技術與支撐平臺」重點專項2016年度項目申報指南。  本專項總體目標是:融合高通量計算(理論)/高通量實驗(製備和表徵)/專用資料庫三大技術,變革材料研發理念和模式,實現新材料研發由「經驗指導實驗」的傳統模式向「理論預測、實驗驗證」的新模式轉變,顯著提高新材料的研發效率,實現新材料 「研發周期縮短一半、研發成本降低一半」的目標;增強我國在新材料領域的知識和技術儲備,提升應對高性能新材料需求的快速反應和生產能力;培養一批具有材料研發新思想和新理念
  • 發展材料基因工程 產業化與應用不可斷鏈
    作為新興產業和製造強國戰略的重點發展領域,新材料是整個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新工業革命的物質基礎。  圍繞不斷豐富和發展材料基因組工程理念和方法、推動材料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於近日召開。
  • 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在雲南啟動
    來自雲南省科技廳的消息,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已正式在雲南省啟動實施。  據悉,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抓緊布局以「材料基因組計劃」為核心的材料產業創新工程,以期在先進材料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保持在全球的競爭優勢。我國已將材料基因工程列入面向2030年的重大項目加以布局。
  • 【科學講座】尹海清:材料未來創新之路——材料基因工程與材料智能...
    2018年12月6日晚7點,中國科學院大學科學前沿進展名家系列講座Ⅲ第178講在玉泉路校區階一4教室如期舉行。來自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尹海清教授為同學們帶來了題為「材料的未來創新之路——材料基因工程與材料智能製造」的講座。
  • 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昆明開幕
    2019年11月23日,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戰略高端論壇-第三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昆明海埂會堂開幕,國內材料領域30餘位院士、國內外新材料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等約1000人參加本次論壇。本次論壇由中國工程院、雲南省人民政府、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雲南省科學技術院、北京科技大學、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雲南省貴金屬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旨在進一步促進材料基因工程基礎理論、前沿技術和關鍵裝備的發展和應用,加強國際交流,加速我國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在綿舉行
    >王辰、魏炳波、賴新春代表主辦方在致辭中對參加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的專家學者、嘉賓代表表示歡迎,對綿陽科技創新發展特別是在新材料領域科技創新發展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賀。他們說材料基因工程是材料領域的顛覆性前沿技術,是加速新材料的研發和應用進程、奠定全球新一輪製造業革命競爭優勢的關鍵。
  • 材料學院舉行2018年迎新季學術報告會第二講之《材料基因工程》
    2018年11月14日下午,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8年迎新季學術報告會第二講學術活動在徐祖耀樓500會議廳舉行。上海交通大學材料基因組聯合研究中心主任、致遠講席教授、綠色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汪洪教授以《材料基因工程——數據驅動的材料創新》為題,為材料學院的師生們做了精彩的學術報告。
  • 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舉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彭建輝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堵力)「材料基因工程是當前國際材料領域公認的顛覆性前沿技術,已經成為推動材料科技創新的重要的原動力和重大的技術舉措。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旨在凝聚國內外頂級專家的智慧,研討科技前沿的重大問題,推動科技創新。」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院士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高層論壇上致辭時如是說。
  • 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成立-科技創新-每日科技網-多維度報導...
    【每日科技網】   近日,寧波國際材料基因工程研究院揭牌成立。  研究院下設高通量組合材料製備平臺,高通量組合材料表徵平臺,基於同步輻射光源的高通量組合材料原位製備與表徵平臺,高性能材料計算、仿真、設計公共平臺四個公共實驗平臺以及清潔能源材料與系統研發中心、表面工程材料研發中心、光/電功能材料研發中心、高性能結構材料研發中心、先進位造技術研發中心五個專項材料研究中心。
  • 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第四屆材料基因工程...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2020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國工程院、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材料研究學會主辦,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綿陽市人民政府、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學、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發展促進中心、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承辦的中國工程院國際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高端論壇
  • 基因工程技術被世界寄予著厚望,它的功效巨大!
    所謂基因工程技術,就是在基因(DNA)水平上,用分子生物學的技術手段來操縱、改變、重建細胞的基因組,從而使生物體的遺傳性狀按要求發生定向的變異,並能將這種結果傳遞給後代。由於基因工程技術有著如此的功效,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極大重視。
  • 我國計劃2025年形成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
    驅動中國2020年10月21日消息,在近日舉辦的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表示,計劃將在2023年前初步完成行雲工程建設,到2025年形成設計、製造、運營、應用、服務五位一體的天基物聯網產業生態,為全球用戶提供低成本,高質量的天基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
  • 我國未來15年科技創新發展戰略轉向
    過去15年,在「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方針指引下,我國科技創新跨越發展,綜合創新能力從全球25位進位到15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評估顯示,2019年我國創新指數位居世界第14位,總體上,2020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能夠實現。
  • 2025年世界將發生什麼,我們的世界可能會發生的16個變化
    你有沒有想過,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會發生什麼,到了2025年以後,我們的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這次,V哥就將要帶你一同來預測:到2025年之前,我們的世界可能會發生的16個變化。研究人員確信,由於新興和現代化的材料,這種情況將會發生,有了這種變化,即使是在陰天,太陽能板也將能夠吸收更多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