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測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標準評價卷 參考答案

2020-12-05 跟我一起學物理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標準評價卷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解題思路】質量和密度都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形狀的改變而改變,但密度不隨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改變而改變。

解析:因為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因此當水被蒸發掉一部分後,物質的含量減少,所以質量變小,而物質的狀態沒有改變,剩餘水的密度不變。

答案:變小;不變

點評:牢記水的密度,知道質量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質量不隨位置、狀態、溫度、形狀的改變而改變,但密度與物質的質量和體積都無關,是一道基礎題。

2.【解題思路】質量單位的關係是:1t=1000kg;1kg=1000g;利用密度的單位填寫。

解析:①因為1t=1000kg,所以120t=120000kg;②大理石密度約為2.7×10↑3 kg/m↑3。

答案:120000;kg/m↑3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質量單位換算關係和密度單位,這些都是基礎知識,應當掌握。特別是常見物質的密度,後面有「×10↑3」時,對應的單位一定是kg/m↑3。

3. 【解題思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同種狀態)密度相同,不同的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據此分析回答。

解析:「大人比小孩重」,實際上指的是大人的質量比小孩大;「水比油重」實際上指的是:水的密度大,即相同體積的水和油比較,水的質量大。

答案:質量;密度

點評:本題通過生活中的兩句習慣說法,考查了學生對質量、重力和密度的了解與掌握,學習物理後,我們平時就要規範自己的說法,要用物理語言分析問題。

4.【解題思路】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同種物質(同種狀態)密度相同,不同的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據此分析回答;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質量、體積大小無關,與溫度狀態有關。

解析:因為密度是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所以調和油的密度為0.92×10↑3kg/m↑3的物理意義是:體積為1m↑3的調和油質量是0.92×10↑3kg;如果調和油用去一半,物質種類沒有變化,只是質量、體積減小,密度不變,仍然為0.9×10↑3kg/m↑3。

答案:體積為1m↑3的調和油質量是0.92×10↑3kg;不變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的概念及密度的特點的運用,屬於基本內容,比較簡單。

5.【解題思路】從質量的定義、特性上判斷質量的變化,用公式ρ=m/V判斷密度的變化。

解析:質量使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物質的多少不變,質量就不會變,氣體被壓縮後體積V減小,根據公式ρ=m/V可以判斷出氣體密度變大。

答案:不變;變大

點評: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的位置、狀態、形狀的變化而變化,必要時從定義上判斷質量是否變化;判斷物體密度是否變化,要用ρ=m/V來判斷。

6.【解題思路】比較「白氣」和空氣的密度大小關係,若「白氣」密度大於空氣密度,「白氣」就向下飄;若「白氣」密度小於空氣密度,「白氣」就向上飄。

解析:「白氣」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小水滴,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所以「白氣」向下飄。

答案:下;小水滴的密度大於空氣的密度

點評:本題主要根據「白氣」和空氣密度的大小關係得出結論。

7.【解題思路】從生活實際感受去分析;磨損的砝碼質量就比砝碼上標的示數小,用此磨損的砝碼去稱物體的質量,當天平平衡時,物體的質量等於砝碼的質量而小於砝碼上所標的示數。

解析:用手提起買的1kg的東西和1kg的秤砣,發現提兩者手的感受不同,提「1kg」秤砣感到輕,所以m<1kg。砝碼磨損了,相當於砝碼的質量減小了,但是上面所標的數值還沒變.在稱量物體時所加的數目就多了,砝碼的實際質量還等於物體的質量,只是所標的數值相對於實際質量偏大了,所以測量結果偏大了。

答案:<;偏大

點評:本題考查對生活中質量單位的感受情況,難度不大,但由於同學們不太注意這個問題,所以感到無從下手,因此,應加強這方面的培養,從而達到「物理就在身邊」的課改理念。

二、選擇題

8.【解題思路】通使用方法進行歸納推理。

解析:磅秤、託盤天平和桿秤都是通過調節槓另一端的物體(秤砣、砝碼)來測量的,而電子秤是通過電路測量的。

答案: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生活和實驗中常見工具、器材的了解。到後面學習了槓桿就更加明白。

9.【解題思路】質量是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物體質量的大小與外界條件無關,只取決於物體本身所含物質的多少。

解析: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做質量,由此可見一個物體質量大小決定於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質量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都無關。因為當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發生變化時,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所以質量是不變的。

答案: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質量概念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屬於對基礎概念的考查,難度不是很大。

10.【解題思路】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取決於物質的種類,有時還受到溫度的影響,不隨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等因素的改變而改變,而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解析:物質的密度可以利用公式ρ=m/V來計算,但其大小與mV無關。因為質量增大幾倍,體積也增大幾倍,比值不變,故A錯誤;水銀是一種液體,其密度比很多固態的物質的密度大許多,故B錯誤;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但也有密度相同的不同物質:如煤油和酒精,它們的密度都是800kg/m↑3,故C錯誤;冰的密度是900kg/m↑3,水的密度是1000kg/m↑3,所以,當物質由冰變成水時,密度增大,根據公式V=m/ρ,在質量不變的情況下,密度增大,體積減小,故D正確。

答案:D

點評:本題重點考查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以及不同物質間密度大小的比較,需要理解好密度概念。

11.【解題思路】已知空氣的密度,要得到教室中空氣的質量,需要知道教室的容積;要得到教室的容積,需要知道教室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利用公式Vabh得出。

解析:教室的長、寬、高大約分別為a=10m,b=6m,h=3.5m,所以教室的容積為Vabh=10m×6m×3.5m=210m;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約為mρV=1.29kg/m↑3×210m↑3=270.9kg。

答案:C

點評:估測不是「瞎猜」,它是在對常見的物理數據掌握的基礎上以此為標準,對研究對象合理的賦值。

12.【解題思路】根據題目中提供的這塊金屬的質量和體積,求出其密度,與表中各個物質的密度比較即可得出結論。

解析:已知m=48g=48×10↑-3kg,V=5.40cm↑3=5.40×10↑-6m↑3,則

ρ=m/V=

≈8.9×103kg/m↑3,對照表中數據可知,這塊金屬是銅。

答案:B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密度公式的應用,比較簡單,屬於基礎知識,要求學生熟練掌握。

13.【解題思路】知道兩物體的密度之比、體積之比,利用公式mρV求物體的質量之比。

解析:由ρ=m/V得mρV。甲、乙兩個物體,它們的密度之比是3∶2,體積之比是5∶3,甲、乙兩物體質量之比是:

答案:B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簡單應用,已知質量m、體積V、密度ρ三個量中的任意兩個,靈活選用公式,推導時要防止因顛倒而出錯。

14.【解題思路】在使用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時,選擇規格的依據是一方面要量一次,另一方面要使規格與所量度液體的體積最接近。

解析:在使用量筒量度液體體積時,選擇規格的依據是一方面要量一次,另一方面要使規格與所量度液體的體積最接近,在上述四個選項中,100mL的量筒量取80mL水,既能一次量出,其規格與80mL也最接近,誤差會最小,所以B正確。

答案:B

點評:物理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考查的重點、難點和熱點,特別是基本操作,了解儀器的名稱、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是解題的前提。

15.【解題思路】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密度隨著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改變。水銀溫度計中封閉著一定量的水銀,受熱時溫度升高,水銀柱的高度升高,體積變大,但溫度計中水銀的質量不變。

解析:水銀溫度發生變化時,體積相應發生變化,高度也會變化,所以溫度也發生變化;但質量是物體本身的屬性,與溫度無關,所以質量不變;因為質量不變,體積改變,由公式ρ=m/V知,水銀的密度也會變化。

答案:C

點評:此題主要考查質量的特點:與物質多少有關,與溫度變化和狀態變化無關。

三、作圖題

16.【解題思路】使用量筒時,要注意量程、分度值,讀數時,以凹形底部對應的刻度為準。

解析:此量筒的量程為50ml,每一大格為10ml,每一大格有5小格,因此分度值為2ml。34ml即3大格2小格。由於題目告訴液面呈凹形,所以凹形的底部對應在3大格2小格處。

答案:如圖1所示

圖1

點評:在讀取量筒或天平的讀數時,一定要注意分度值。

17.【解題思路】依據表中數據所對應的質量與體積的值,在坐標圖中先畫點,再描線,注意質量中要減去量杯的質量。用總質量減去量杯的質量,再利用公式ρ=m/V可求出密度。

解析:找出對應點,再連線,如圖2所示;液體的密度ρ=m/V=

=1g/cm↑3。

答案:如圖2所示;1g/cm↑3

點評:此題的易錯點在於,畫圖象或計算時,千萬不要忘記將量杯的質量減去,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圖象,也就能總結出正確的規律。

圖2

四、實驗探究題

18.【解題思路】探究物理規律時,要滲透科學的研究方法,此題要使用控制變量法,去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係;選用橡皮泥的原因是其形狀易改變;根據收集的實驗數據可順利得出結論——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解析:此題要使用控制變量法,去探究質量與物體形狀的關係;選用橡皮泥的原因是其形狀易改變;而其它的量不變;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可知:當橡皮泥的形狀改變後,其質量大小未變化;故物體的質量與形狀無關。探究平面鏡的成像特點,運用的是等效替代法;該實驗中將音叉的微小的振動轉換為桌球的大振動,易於觀察;探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時,保持液體的表面積和液面的空氣流動不變,觀察溫度變化時液體的蒸發快慢,是控制變量法;在探究「真空不能傳聲」時,首先將發聲的鬧鐘放入玻璃鐘罩中,用抽氣機向外抽氣,同時聽到鈴聲越來越小,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傳聲」。

答案:(1)橡皮泥形狀容易改變;(2)物體的質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3)③

點評此題考查了學生對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實驗的設計等;前兩問根據題目的器材特徵和實驗數據可順利解答;最後一問是方法——控制變量是物理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定要掌握並在今後的中加以應用,同時了解物理中的科學研究方法的種類區分,注意在初中物理中靈活應用這些研究方法。

19.【解題思路】(1)先用天平測出一瓶原裝醬油的質量,再將瓶中醬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測出空醬油瓶的質量,知道瓶子的容積(醬油的體積),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醬油的密度;

(2)利用密度公式ρ=m/V寫出醬油密度的表達式;

(3)將杯中醬油倒出時,會有一些醬油殘留在醬油瓶中,測出的質量不準確,計算出的密度也就出現了誤差;為減小測量誤差,可需將空瓶換成量筒,向量筒中倒入適量醬油後,再測剩餘醬油與燒杯的質量,這樣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和它的質量就準確了。

解析:(1)他的實驗步驟是:

①用天平測出一瓶原裝醬油的質量m↓1;

②將瓶中醬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測出空醬油瓶的質量m↓2;

③算出醬油的密度。

(2)醬油的質量mm↓1-m↓2,醬油的密度:ρ=m/V

(3)將杯中醬油倒出時,會有一些醬油殘留在醬油瓶中,測出的質量不準確,計算出的密度也就出現了誤差;為減小測量誤差,可需將空瓶換成量筒,向量筒中倒入適量醬油後,再測剩餘醬油與燒杯的質量,這樣量筒中醬油的體積和它的質量就準確了。

答案:(1)①用天平測出一瓶原裝醬油的質量m↓1;

②將瓶中醬油倒入空瓶中,用天平測出空醬油瓶的質量m↓2;

③算出醬油的密度;

(2)ρ

;(3)醬油倒不乾淨;量筒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液體密度的測量方法以及如何減小誤差,為了減小誤差,測量時要注意部分醬油殘留在瓶壁上。

20.【解題思路】用天平物體質量時,首先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再添加砝碼進行實際測量;向右盤中添加砝碼應按從大到小的順序,在調換砝碼時,如果添加了最小砝碼還大,而取出最小砝碼又偏少,此時應採取移動遊碼方法使天平平衡。小明測物體質量時明顯違反了天平的使用規則,規則可歸納為:放平、歸零、調衡、左物右碼、物體的質量為砝碼加遊碼,砝碼和遊碼要用鑷子夾取和撥動.從此入手便可解題。

解析:在預先估計被測物體的質量前提下,向右盤中添加砝碼時,應當按「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如果加上最小的砝碼多,拿掉又少時,應調節遊碼使天平平衡,簡記為「先大後小再遊碼」。 在放砝碼前遊碼應調零,所以錯誤是遊碼沒有調零;砝碼應用鑷子夾取,所以錯誤是用手放砝碼;左盤放砝碼右盤放物體,所以錯誤是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

答案:由大到小;調節遊碼;遊碼沒有調零、用手放砝碼、物體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任選兩個即可)

點評在天平使用時應嚴格遵循天平的使用規則,否則測量的質量會不準確,用手拿砝碼會使砝碼生鏽,平衡螺母在天平調平時使用,在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不能再調節;遊碼在天平調平時,移到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線上,在測量時才能移動遊碼。

五、綜合應用題

21.【解題思路】(1)當瓶內裝滿水時,水的體積就等於玻璃瓶的容積,已知瓶和水的總質量,還知道空瓶子的質量,可求水的質量,根據公式V=可求玻璃瓶的容積。

(2)已知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還知道空瓶子的質量,可求金屬顆粒的質量。

(3)已知瓶、金屬顆粒和水的總質量,還知道瓶和金屬顆粒的總質量,可求水的質量,根據公式V=m/ρ可求水的體積,玻璃瓶的容積減去水的體積就等於金屬顆粒的體積,然後利用公式ρ=m/V可求金屬顆粒的密度。

解:(1)水的質量m↓1=m↓瓶和水-m↓瓶=0.4kg-0.1kg=0.3kg,

玻璃瓶的容積等於水的體積V↓瓶=V↓1水=

=3×10-4m3,

(2)金屬顆粒的質量m↓金=m↓瓶和金-m↓瓶=0.8kg-0.1kg=0.7kg。

(3)瓶子內水的質量m↓水=m↓總-m↓瓶和金=0.9kg-0.8kg=0.1kg,

水的體積V↓水=

=1×10(-4)m3,

金屬顆粒的體積V↓金=V↓瓶-V↓水=3×10↑(-4)m↑3-1×10↑(-4)m↑3=2×10↑(-4)m↑3,

金屬顆粒的密度ρ↓金=

=3.5×10↑3kg/m↑3。

答:(1)玻璃瓶的容積為3×10↑(-4)m↑3;

(2)金屬顆粒的質量為0.7kg;

(3)金屬顆粒的密度為3.5×10↑3kg/m↑3。

點評:本題考查質量、體積、密度的計算,關鍵是密度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本題問題比較多,做題時一定要認真,一步做錯,有可能全部做錯,所以一定要養成認真審題的習慣。

22.【解題思路】由題意可知,石頭的體積等於它排開水的體積,所以根據盛滿水的容器溢出的水求出石頭的體積;根據密度公式求出石塊的體積;若石頭吸水,則石塊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由此判斷所測石頭的密度值的情況。

:(1)排出水的質量為:m↓排=(0.56kg+2kg)-2.36kg=0.2kg;

因為石塊完全浸沒,所以V↓石=V↓排=

=2×10↑(-4)m↑3;

(2)石頭的密度:ρ↓石=

=2.8×10↑3kg/m↑3;

(3)由於石塊吸水,導致排出水的體積小於石頭的體積;根據ρ=m/V可知,石頭的密度偏大。

答:(1)石頭的體積為2×10↑(-4)m↑3;(2)石頭的密度為2.8×10↑3kg/m↑3;(3)偏大。由於石塊吸水,導致排出水的體積小於石頭的體積,根據ρ=m/V可知,石頭的密度偏大。

點評:本題考查了密度公式的應用。關鍵是知道石頭浸沒水中時,排開水的體積等於石頭的體積;石頭吸水石時,排出水的體積小於石頭的體積。

相關焦點

  • 「單元測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標準評價卷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標準評價卷(考查內容:第六章:時間:60分鐘 分值:70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一隻桶中裝滿水,將桶放在太陽下曬,蒸發一部分後,剩餘的水的質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_。
  • 「單元測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基礎評價卷 參考答案
    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根據密度的定義可直接得出答案.但是在讀數時要強調對「/」的正確讀法。答案:質量和體積;密度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密度概念的了解與掌握,知道密度是物質的特性,同種物質(同種狀態)密度相同。4.
  • 「單元測試」第六章 質量與密度 基礎評價卷
    第六章__質量與密度基礎評價卷(考查內容:第六章 時間:45分鐘 分值:55分 附加題:15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D.質量相等的實心物體,體積較大的組成物質的密度較小12.工人師傅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A.增大混凝土的質量B.增大混凝土的體積C.減小混凝土的密度D.增大混凝土的密度14.一位普通中學生的質量最接近(  )A.50kg
  • 「單元測試」第七章 力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七章 力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不一定必須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解析:磁鐵吸引鐵塊時,二者並未接觸,磁鐵對鐵塊吸引作用,產生了磁力作用。兩個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並接觸的木塊間沒有推、拉、擠、壓等作用,沒有發生力的作用。
  • 「單元測試」第九章 壓強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九章 壓強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受力面積;大氣壓解析:(1)兩瓶相同的礦泉水產生的壓力相同,但倒置後接觸面積會發生改變,所以驗證的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的關係4.密度;壓強解析:由題意,泥沙含量增加,水的體積不變,根據公式ρ=m/V,可知河水的密度變大,河水的密度變大,根據公式p=ρgh,可知在同等深度的情況下,河水對堤壩的壓強變大。
  • 「單元測試」第十章 浮力 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十章 浮力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輕;浮力1.解析:鐵桶在空氣中,手對鐵桶的拉力大小等於鐵桶的重力如答案圖1所示。如答案圖2所示。提示:此題易漏畫重力或浮力。注意繩子拉物體的力的方向是沿繩子向下的。
  • 「單元測試」第九章 壓強 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九章 壓強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大氣壓的存在;託裡拆利解析:馬德堡半球實驗,通過兩個抽成真空而壓合在一起的銅半球有力地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5.1×10↑5;1×10↑6N解析:由於1 個標準大氣壓的值約為1.0×10↑5Pa,若屋外的大氣壓降到90×10↑3Pa時,內外氣壓減小了10↑5Pa-0.9×10↑5Pa=10↑4Pa。由p=F/S得,F=pS=10↑4Pa×10↑2m↑2=10↑6N。
  • 「單元測試」階段綜合評價卷(三)參考答案
    階段測試(三)綜合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水;相互的解析:遊泳時手和腳向後划水,手和腳給水一個向後的力,由於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壓強;重力勢解析: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深度和液體的密度有關,隨著湖水深度的增加,液體的壓強增加,堤壩側壁受到的壓強增大。由於水量增加和水位升高,水的質量和高度都增大,所以它的重力勢能也增大,一旦潰壩,轉化為動能就增大,所以對下遊造成的破壞也更大。
  • [單元測試]第一章 機械運動 標準評價卷 參考答案
    第一章 機械運動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解題思路】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時,首先要選取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做參照物。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就看它與參照物的位置是否變化,由此來突破此題。
  • 「單元測試」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基礎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力;物體所通過的距離2.重力勢;動解析:從前一句中詩可看出黃河之水高高在上,由於有一定的高度而具有重力勢能;後一詩句可看出長江之水在流動,由於運動而具有動能。
  •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人教版一年級上冊數學第六單元測試卷 > 2.關注公眾號後(已經關注的直接進入公眾號),發送消息「上冊2020」或「下冊2020」、「資料」即可直接領取更多電子版資料~ 更 多 內 容 15.人教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下冊期中測試卷(附答案
  • 「單元測試」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
    第六章 透鏡及其應用 標準評價卷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答案:倒立;幻燈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凸透鏡成像的應用,要熟記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特別搞清物距與像距之間的關係。4.答案:凹;虛點評:本題考查了凸透鏡、凹透鏡的特點:凸透鏡能使光線會聚,凹透鏡能使光線發散5.
  • 「單元測試」第十章 浮力 基礎評價卷
    第十章 浮力基礎評價卷(考查內容:第十章 時間:45分鐘 分值:55分 附加題15分)注意:本試卷中g都取10N/kg。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2分)1.將一隻鐵桶浸沒到水中後,感到鐵桶比在空氣中要________,這是因為鐵桶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的原因。
  • 「答案分享」智慧樹雲計算技術答案
    第一章 單元測試1雲計算是把遠端的計算服務通過網絡遞交給用戶。A:作業系統B:計算機網絡C:分布式系統D:各選項均正確正確答案:「各選項均正確」第二章 單元測試1雲數據中心對網絡延時要求較高,Http」第五章 單元測試1分布式領域的CAP三原則指的是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區容錯性。
  • 「單元測試」第九章 壓強 標準評價卷
    第九章 壓強標準評價卷(考查內容:第九章:時間:60分鐘 分值:70分)注意:本試卷g取10N/kg。例如,託裡拆利用實驗測出了一個標準大氣壓的值相當於________cm高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在器材不變的條件下,如果你用水代替水銀進行託裡拆利實驗,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液柱下降的現象。6.生活處處有物理,留心觀察皆學問,廚房中也包含著很多物理知識。
  • 「單元測試」第八章 運動和力 標準評價卷
    第八章 運動和力標準評價卷(考查內容:第八章 時間:60分鐘 分值:70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典力學的先驅,伽利略在實驗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推理的方法,正確地揭示了:力不是________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_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 「單元測試」第一學期期末 綜合評價卷
    第一學期期末綜合評價卷(考查內容:第一~六章 時間:60分鐘 分值:70分)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1.老師講了「密度」這節知識後,小明和小楠對他們都喜歡吃的柑橘的密度感興趣了,他們拿出一個柑橘,決定想辦法測出它的密度。
  • 「單元測試」階段綜合測試卷二參考答案
    階段綜合測試卷二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解題思路】噪聲的減弱辦法有三種,從減弱噪聲的三種方法考慮來解決此題。答案:B點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合音調的定義進行分析解答。11.【解題思路】(1)要判斷幾支溫度計是否標準,可用這幾支溫度計同時測量同一液體的溫度。若所測溫度不同,則溫度計有問題。(2)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液體沸騰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溫度計內水的溫度不能低於水的沸點。
  • [單元測試]第一章 機械運動 基礎評價卷 參考答案
    【解題思路】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要選擇一個物體作為標準,這個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解析:物理學裡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的取決幹選擇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資料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全冊單元測試卷含答案。本套試卷共含有5份試卷,配套課本是,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上冊課本。課本中共含有3個單元,其中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各1份試卷,第三單元內容較多,有2份試卷,加上期末測試卷,共5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