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浮力
基礎評價卷
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輕;浮力
1.解析:鐵桶在空氣中,手對鐵桶的拉力大小等於鐵桶的重力,將鐵桶浸沒到水中後,鐵桶受到浮力的作用,手對鐵桶的拉力大小等於鐵桶的重力減去浮力,所以感到鐵桶比在空氣中要輕。
2.向上;豎直向上
解析: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因為液體有重力,液體對浸沒在其中的物體有向下的壓力作用,物體有重力和具有流動性,液體對物體產生向上的壓力作用,其中向上的壓力大於向下的壓力,這個壓力差即物體受到的浮力。
3.越大;1
解析:水桶中裝滿了水,按下飲料罐後水會溢出,越向下按飲料罐,飲料罐排開水的體積越大,由公式F↓浮=G↓排=ρ↓液gV↓排知,受到的浮力越大。飲料罐受到的浮力為F↓浮=G↓排=ρ↓液gV↓排=1.0×10↑3kg/m↑3×10N/kg×10↑(-4)m↑3=1N。
4.=;上浮
5.浮力;減小體積
解析:氣球和飛艇是氣體浮力的利用,若氣球受到的浮力大於氣球的重力,氣球受到的合力向上,故氣球上升;當放出氣球裡面的氣體時,氣球體積將會減小,故排開空氣的體積也會減小,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gV↓排可知,所受浮力減小,在向下重力的作用下氣球可降回地面。
6.小於;乙
解析:實心球橡皮泥沉到容器底部,說明實心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球<G……①;
碗狀橡皮泥漂浮在水面,說明碗狀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碗=G……………………②。
由①②可得:F↓球<F↓碗;由F=ρ↓水V↓排g和在水中時V↓球=V↓排得,兩次排開水的體積:V↓球<V↓碗,即:實心橡皮泥排開的水的體積小於碗狀橡皮泥排開的水的體積,所以乙杯中水面升高得多。
二、選擇題
7.C
解析:因桌球漂浮於水面上,浮力的施力物體是水、方向豎直向上。
8.B
解析:本題目是比較浮力的大小,首先要判斷物體所處的狀態。實心木球和鐵球放入水中,靜止後,木球漂浮,鐵球下沉,所以可以得出體積相同的鐵球排開水的體積大,由阿基米德原理得,鐵球受到的浮力大。
9.C
解析:物體在液體中受到的浮力是它受到液體對它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大小等於它排開液體的重力。圖中同一物體懸浮在不同的位置,浮力等於它的重力,重力不變,浮力也不變,所以上下表面的壓力差也不變。
10.B
解析:質量相等的木塊和蠟塊,重力相等,由於漂浮水面上,根據漂浮條件知道,浮力等於重力,所以浮力也相等。
11.A
解析:土豆原來能懸浮在水中,說明土豆受到的重力與浮力相等,即G=F↓浮,將幾枚大頭針完全插入土豆中後,土豆受到的重力會變大,而浮力不變,所以,重力會大於浮力,則插入大頭針的土豆會下沉。
點撥:本題考查物體浮沉條件的應用,知道物體在液體中處於懸浮狀態是本題的關鍵,難點是將幾枚大頭針完全插入土豆后土豆的體積不變需要明白。
12.A
析:①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同時受到重力和浮力,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因此浮力的方向豎直向上,所以雞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故A符合題意;②因為雞蛋浸沒在水中,所以排開水的體積等於雞蛋的體積,雞蛋在下沉的過程中,深度越來越深,但排開水的體積不變,由公式F↓浮=G↓排=ρ↓液gV↓排可知,雞蛋受到的浮力不變,故B不符合題意;③雞蛋在下沉的過程中仍然受到浮力的作用,只是此時雞蛋受到的浮力小於雞蛋的重力,故C和D不符合題意。
13.C
解析:將種子放入鹽水中後,由於乾癟、蟲蛀的種子重量較小,故受到的浮力大於重力而使種子上浮,直至浮力等於重力時漂浮於水面上;而飽滿的種子,本身重量較大,故重力大於所受浮力,故種子會下沉。但如果鹽水的濃度太低,因為種子排開鹽水的體積不變,所以種子受到鹽水的浮力減小,所以只有少量次種漂浮,當種子受到的浮力大於種子重力時,就可以浮起來。
14.A
解析:在運動員入水的過程中,排開水的體積V↓排先增大後不變,由F↓浮=ρ↓液gV↓排得,運動員受到的浮力先增大、後不變。
三、作圖題
15.解析:物體所受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從重心開始豎直向上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出浮力,並標出F浮。如答案圖1所示。
16.解析:在地球附近,任何物體都受地球的吸引,所以氣球受重力作用;從圖中可以看出氣球不會上升,是因為氣球受繩的拉力作用,同時圖中有風的作用,因此受風的推力,氣球在空氣中還要受向上的浮力作用。氣球受到四個力:重力作用點在重心,重力G的方向是豎直向下,浮力F的方向豎直向上,風的吹力F1方向向左,繩子的拉力F2方向沿繩子向下。如答案圖2所示。
提示:此題易漏畫重力或浮力。注意繩子拉物體的力的方向是沿繩子向下的。
四、實驗探究題
17.(1)2;0.5;(2)大;1、4或者2、5或者3、6;(3)0.5;阿基米德;(4)A
解析:(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2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F′=2N﹣1.5N=0.5N。
(2)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即所受的浮力變大;
故可得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係時,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改變液體的密度;結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
(3)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排=m↓排g=ρV↓排g=1.0×10↑3kg/m↑3×50×10↑(﹣6)m↑3×10N/kg=0.5N,因F↓浮=G↓排=0.5N,所以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並進行了多次實驗的目的是減小偶然性,使實驗得出的實驗規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
18.變大;不變;下沉;潛水艇
解析:當從管裡吸氣時,瓶排開水的體積不變,因為F↓浮=ρ↓液gV↓排,所以瓶(模型)受到的浮力不變;由於從管裡吸氣時塑料瓶內氣壓減小,在外部壓強的作用下,水被壓入瓶內,使瓶和瓶內水的總重變大,因此重力大於浮力,它將在水中下沉。這個原理和潛水艇的原理相同。
五、綜合應用題
19.解:(1)木頭漂浮時,浮力等於重力,而排開液體的重力等於浮力,
所以G↓排=F↓浮=G↓木頭=1600N;
(2)質量m===160kg;
(3)木頭密度ρ===800kg/m3;
(4)由F浮=ρgV排得,V排===0.16m3,
所以露出液面的體積為:V露=V-V排=0.2m3-0.16m3=0.04m3。
答:(1)木頭排開水的重力為1600N;(2)木頭質量為160kg;
(3)木頭密度為800kg/m3;(4)木頭露出液面的體積為0.04m3。
附加題
20.(1)前後兩次排開水的體積相同;(2)物體的漂浮條件:浮力等於重力
解析:(1)船上放大象和放石頭排開水的體積相同,根據阿基米德原理知道兩種情況受到的浮力相同;
(2)因為兩種情況船均為漂浮,浮力等於重力,據此得出大象的重等幹石頭的重,從而得出石頭的質量等於大象的質量。
21.用細木條、一根細線和一小石塊製成一個簡易密度計,分別浮於兩缸食鹽水中,露出部分大的食鹽水的密度大。
解析:將小石塊用細線拴在細木條的下端,使木條能豎立在液體中,這就做成了一個簡易密度計;
將簡易密度計分別浮於兩缸食鹽水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等於密度計重,露出部分大的,排開食鹽水的體積小,根據F↓浮=ρ↓水V↓排g可知食鹽水的密度大。
22.解:(1)鋁球受到的浮力:F↓浮=G-F↓
示=10N-4N=6N;
(2)因為F浮=ρ水V排g,所以排開水的體積:V=V排===6×10-4m3,
鋁球的體積:V=V排=6×10-4m3,
因為G=mg=10N,所以m===1kg,
鋁球的密度:ρ球==≈1.67×103kg/m3,
因為ρ↓球<ρ↓鋁,所以鋁球是空心的。
答:(1)鋁球所受的浮力為6N;(2)此鋁球是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