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朋友,你一定不要把植物學看得比它本身更重要,這是一門純粹出於好奇的學問,除了一個熱愛思考、心性敏感的人在對大自然和宇宙奧秘的觀察中所得到的快樂之外,它別無現實的用處。」
—盧梭《植物學通信》
植物學通信
盧梭的《植物學通信》是寫給表妹及其女兒的一本植物科普書。語言親切,輕鬆易讀。通過寫信的形式,表達了盧梭對於認識植物的觀點,信中內容告訴我們認識植物要從自然這本書本身出發,而不要一開始就去學習書本上所謂的標準命名系統。因為一旦如此,除了知道很多植物名稱之外,對植物本身仍然沒有任何具體的認知。
縱然盧梭的觀點並不全面,但是對於認識自然、認識植物卻有積極意義,盧梭的植物書信會讓人真切生出走出去到自然中認識那些花花草草,縱不知其名,但是可以觀察其顏色、形狀,這就是植物科普樂趣,通過嗅其味、觀其形對其加以初步認知。
更多時候我們在乎的除了植物自身功用,還包含植物所代表的隱性含義,諸如玫瑰作為愛情的象徵,康乃馨作為親情象徵,這也正是植物的人文性所在。
人文草木: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
植物被廣泛應用於人類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
棉花是布藝及紡織原材料,馬鈴薯、玉米、水稻更是餐桌常客。這些生活中看似熟悉的材料,卻令很多人感到陌生。作為消費者生活在商品鏈的末端,已然沒有多少人能清楚知道這些食物是如何被我們熟知,如何改變歷史,又如何跨越了千山萬水在異域他鄉落地生根。
《 人文草木》一書則通過介紹16種植物的起源、歷史、發展與馴化,為我們展現了一段段精彩的植物傳奇故事。在這段歷史中,我們會看到到棉花如何引發戰爭?玫瑰的浪漫之旅?鴉片是怎樣讓人又愛又恨?以及是否還能清楚分辨出江山社稷中的五穀雜糧?
15世紀-17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湧現了許多著名航海家,其中有哥倫布、麥哲倫、鄭和等。歐洲人在航行中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與這些地區之間開闢了新的航路。新航路的開闢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從而促進全世界物種的交流與傳播,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繫。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也走向了資源掠奪、奴隸貿易的道路。 新航路的發現,揭開了西方殖民主義對非洲長期侵略與掠奪的帷幕「胡椒海岸」、「象牙海岸」、「黃金海岸」和「奴隸海岸」等名稱的由來更是歐洲列強掠奪歷史的見證。
努力海岸-圖片來源於網絡
血色貿易——棉花: 原產於亞熱帶。現廣泛分布於中國、美國、印度、埃及等地區,中國則分布於江淮江漢平原地區、南疆、華北等地。棉花可製成各種規格棉織物,也是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棉花產品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也因此往往容易忽略其重要性。棉花產業發展的歷史與資本主義歷史息息相關。《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一書中更是通過棉花連結了全球。奴隸貿易與紅海貿易、印度棉花種植園與南北戰爭,在波瀾壯闊的歷史中不難看出棉花的巨大經濟利益。在葡萄牙的記錄中黑奴貿易始於15世紀,歐洲的殖民者把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之後奴隸的反抗直接引發了以解放黑人奴隸為主要目的的南北戰爭。電影《被解放的姜戈》故事情節發生於南北戰爭開始前2年,其主題是對自由的表達,也可以從西部片的外衣下一睹過去的黑暗歷史。
棉花種植園
浪漫玫瑰——約瑟芬的園林情懷 航海時代的到來使東西方交流日益密切,歐洲探險家對東方充滿好奇心。從單純關注絲綢、茶葉、香料之外,它們也從中國搜集了大量珍貴植物。這些植物包括中國玫瑰,也叫月季,一些植物在英國安家落戶,一些植物則進入了約瑟芬的馬爾梅松城堡。約瑟芬皇后的玫瑰園起初也許只是一個女人的園林情懷,但確實也為科學家和藝術家提供了極大創作研究空間。素有「花之拉斐爾」之稱的雷杜德的《玫瑰聖經》復現了當時的玫瑰園的盛況。盧梭《植物學通信》一書中諸多植物插圖也來源於雷杜德畫作。拋開約瑟芬作為拿破崙的皇后而言,其在植物領域的貢獻也足以讓約瑟芬成為一代傳奇。
約瑟芬皇后與她的玫瑰
威爾遜的植物之旅: 20世紀英國著名的園藝家、植物學家。威爾遜也被稱作中國威爾遜,一生多次來到中國採集植物標本,有些標本至今保存在英國大英博物館,根據其改編的紀錄片《中國威爾遜》對其在中國的採集做了講解。1913年威爾遜出版了《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再版後更名為《中國:園林之母》,呈現了一百多年前中國西部的自然景觀、植物資源和風土民情實錄。《人文草木》一書中威爾遜的路線途經湖北宜昌,四川樂山-大瓦山,打箭爐(康定),雅家梗紅石灘現今是有名的旅遊景區,巴朗山,採集的植物標本包括珙桐、綠絨篙、報春花、薔薇,以及令其名聲大噪的岷江百合。
威爾遜-二十世紀初著名的植物學家
人文草木所涉及的遠不止玫瑰與棉花,還有蘋果、葡萄、桃子、香料貿易、橄欖、小麥、花生、玉米、馬鈴薯、蘭草、等諸多植物人文歷史。每一種植物都曾在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們或是讓人類渡過大饑荒時代、或是成為時代標誌象徵和平與勝利、有些成就了大批文人墨客寄託了無數愁思、有些歷經千萬年仍然是人類飲食文化必不可少的主要食糧。看不盡的自然風景、道不完的精彩故事,難得的是看完此書儘管對歷史仍然知之甚少,卻也激起了對植物的喜愛。
PS:
《植物學通信》推薦指數:☆☆☆☆☆
《人文草木:16種植物的起源、馴化與崇拜》推薦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