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一部感人至深的經典,揭示三個人生啟示

2020-12-05 本體自在

前言

一部除《聖經》外,世界上譯文譯本最多,總銷量超過兩億冊,與狄更斯的《雙城記》並列為史上第二暢銷書——《小王子》,是一部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極富哲理的童話。

《小王子》以兒童視角,單純、睿智的表達成人世界的現實與功利,表達作者聖埃克絮佩裡身為成人,不想長大,卻不得不長大,不得不適應成人世界的自我。

因此,不僅是一部寫給成人的童話,更像是作家的一個夢,富有虛幻感。

又像一部自傳體小說,記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同時,仿佛一封情書,傾訴對愛人的矛盾情感。

這部經典以樸素的文筆,簡單的故事,揭示了極致的人生哲理,存在的社會現象,及自身的局限。

彰顯了越簡單,越極致的本質,令人回味悠長,有諸多啟發。

傾斜屏的影響

《小王子》開頭,作為講述者的「我」看過一本書後,畫了生平第一幅畫,得意地拿給大人看,他們以為畫的是一頂帽子。

無奈之下畫了「繪畫作品第二號」,是第一幅畫的剖面圖。

因此,「我」對成人的評價是:「從來都是自己沒有把事情弄明白,而老要我們小孩兒解釋個沒完沒了,這真是特別累人的事。」

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因為大人被很多社會準則,行為規範所限,將世界一分為二:孩子和成人世界。

大人遵循的條條框框,在本體心理學中,被稱為「傾斜屏」:傾斜仿佛一臺電腦,向我們輸入一些與自身無關的信息,它不屬於生命體。每當大腦對一種認知進行思考時,傾斜屏就發出一個歪曲客觀信息的信號。

如:孩子從小被父母灌輸,理想是上名校,畢業後進大公司,然後結婚、生子。仿佛被設定的程序,當孩子被問道「你的理想是什麼?」時,Ta會慣性說出「考名校……」一番話,形成思維固化。

將父母的理想當成自己的,內化於心,從而失去自我判斷與思考。

這種近乎自動化的思維,就是傾斜屏。常以「應該」、「必須」這樣的詞彙表達。

其實,這是對孩子生命活力的限制,不讓他們的內在能量正常流動,就活不出鮮活自我。

因此,導致心理問題的發生。產生心理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傾斜屏對真實生命力的扭曲。

傾斜屏就是人們常說的刻板認知。

也是現實中成人對權利、金錢、地位的盲目崇拜,將普世的成功,作為人生的目的和追求。

人們儘可能地放大自我與欲望,並且這種被放大的私慾佔據了主流思想。

這也是小王子看到那些旅客,一頭扎進快車的車廂,卻並不知道自己要去追尋什麼。於是,就躁動不安,轉來轉去,在原地兜圈子。認為他們這麼奔波,根本就不值得。

因此,他一語道破天機:「只有孩子才知道自己要尋找什麼。」而扳道工則感慨:「孩子們才真正有自己的樂趣。」

這也是現代人的迷茫,不知怎樣賦予生命意義,如何度過此生。將約定俗成的成功,作為人生標配。

其實,人的活法有N種,未必要追求普遍認可的功成名就,還有其他活法,或許更精彩。

豐子愷先生作為大師,他的思維境界能給我們很大啟發。

他的漫畫和散文中,兒童題材佔了很大部分,因為發現了兒童世界中的「真」、「善」、「美」,嚮往純真無邪的孩童世界。

他的藝術創作返璞歸真,回味之餘,能觸動心裡最柔軟的部分。

作品是作者思想的高度濃縮,從中折射出豐子愷先生的赤子之心,心思純淨,通透、自然。

豐子愷先生曾說:「天地間最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孩子們的空想界中找求荒唐的烏託邦,以為逃避現實之所,但我也可笑他們的屈服於現實,忘卻人類的本性。」

由此可見,智慧的人簡單,活得極致。不受外界侵擾,欣然做自己。

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的博弈

《十三邀》中許知遠採訪音樂人張亞東,令人動容。

張亞東作為著名音樂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是成功人士的代表,活成人們嚮往的樣子。

這樣出類拔萃的人,卻在節目裡無奈地說:「我沒有一天做過我自己,長這麼大為止。」

世人眼裡完美的人,卻痛苦的不能做自己,在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中彷徨。作為普通人的你我,是否也有這樣的困擾?

張亞東感慨:「儘管我總說我不願意讓別人期待我什麼,但其實我一直都還是活在那個裡頭。」

即無意識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放棄做自己,拋棄了理想自我,向現實妥協。

正如《無聲告白》中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張亞東非常羨慕印象派畫家高更,「我真想放下一切,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高更本是中產階級的一位股票交易員,有安穩的生活。後因痴迷繪畫,遂辭去工作,離開妻兒,在大溪地島,貧病交加中離世,帶著對繪畫的迷戀,堅持做自己的執著。

他可以終日沉浸於藝術世界,走上一條決絕之路,從而成為很多人的偶像。

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像高更那樣,不顧世俗,活成理想自我。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我們最終還是活在了別人的期待裡。

即對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屈從,就像作者在社會現實與堅守自我中,苦苦掙扎。他的靈魂駐守在童年,軀體卻在當下。

他的人文主張不被世人理解,無法如己所是,也做不到隨波逐流。兩種思維進行博弈,難分勝負,糾纏不清。

因此,逃離是他唯一能掌控的,以體面方式離開,既是控訴社會,也是對自己的不滿與憤怒。

這種自我毀滅,是對世界和愛情的雙重絕望,也是情感的回歸。

正如小王子的結局,把軀體留在地球,靈魂回到自己的星球。

此外,作品中的狐狸,是智者形象。他對小王子的忠告,令人觸動。

和諧的關係是相互滋養

小王子遇到一隻狐狸,想和它一起玩,狐狸拒絕了。狐狸說自己需要被「馴養」。

小王子不理解馴養的意思,狐狸說:「馴養的意思就是——建立關係。」狐狸說:對我而言,你不過是個小男孩,就像其他千千萬萬的小男孩一樣。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對你來說,我不過是只狐狸,和其他千萬隻狐狸一樣。然而,如果你馴養我,我們就將彼此需要,對我而言,你將是宇宙的唯一了;我對你來說,也是世界上唯一了。」

馴養的意思是:飼養並使其順服,是對野生動物逐步家養的過程,比如狗由狼馴養,雞由野雞馴養。

馴養一詞蘊含控制成分,「馴服」後再飼養。這種關係由強、弱雙方組成,弱勢方需聽命強勢方。

在馴養基礎上建立的關係,是不平等的,因此,關係的天平是失衡的。

我認為,良好的關係是「互相滋養」。

即在親密關係中,雙方能夠互相影響和帶動,相互促進,互為「精神益生菌」,既能有情感共鳴,精神契合,又能彼此激勵,是勢均力敵的人生伴侶。

《圓桌派》有一期嘉賓是香港作家馬家輝,他的妻子生完孩子後,就做了全職太太。

但是,太太不是每天圍著丈夫和孩子轉,在操持家務的同時,依然讀書、寫作。在馬家輝下班後,和他討論自己看的書和電影,他既能很好放鬆,還能有很多收穫。

太太現在和他同為著名作家,可謂珠聯璧合,相得益彰。

因此,馬家輝感慨地說:"我在物質層面上滋養著這個家,而我的太太在精神上滋養了我。"

兩人彼此給予,相互滋養,互相成全、成就,這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反觀聖埃克絮佩裡的愛人,是一個愛的索取者,以玫瑰的外表與柔弱,一味索取他的愛和關注。驕縱、任性,讓他無所適從。

正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一方緊抓不放,一方急於逃離,形成一個追,一個逃的互動模式,關係破裂是必然結果。

因此,和妻子幾度分分合合,極度痛苦。他們的關係就是「馴養」,而非「滋養」。

近乎「虐戀」,在一起互相傷害,分開彼此牽掛,既想靠近,又恐懼這種「窒息的愛」,成為「相愛相殺」。

狐狸的話,讓小王子想起了他的玫瑰花。玫瑰花被自己馴養。因為他們是彼此的唯一,彼此需要。

這是作者的渴望,妻子是自己愛的歸宿,現實中無法實現,只有用作品寄情。

一部經典,以淺顯語言描述,卻涵蓋豐富的哲理,所謂「大道至簡」,是作者的思想精華,情感安放。

小王子和飛行員兩個角色,代表作者理想的自我和現實的自我,悲情講述一個關於愛的故事。

也是一個人的成長曆程,掙脫現實的牽絆,認識自己,重塑自我,找到理想與現實的平衡點,真正做自己,經過不懈努力後,成為理想的自己。

然後,吸引那個能彼此「滋養」的唯一的親密愛人,共赴幸福生活,實現從「我」到「我們」的融合。

《小王子》是成人童話,其中有每個人的影子,似曾相識,能引起共鳴和觸動,是難得的經典。

初識《小王子》不諳世事,再讀已是書中人。願你我能活得精彩,與此生唯一,共度往後餘生!

【本體自在:一個不按套路出牌的心理諮詢師,文字愛好者,「十佳心理科普大使」,用心理學點亮生活,走近普通大眾,助力人生!歡迎關注@本體自在,一起探討心理學,共同成長!】

相關焦點

  • 《小王子》定檔10月16日 中英文版全球領先上映
    今日,影片曝光了定檔預告和海報,唯美畫風和經典對白令影迷提前感受到這部暖心巨製帶來的感動。  好萊塢夢幻製作團隊打造3D經典 唯美畫風對白暖化人心  「如果你馴服我,我們就會需要彼此,你對我來說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人」當這句《小王子》原著經典臺詞出現在預告片中時,相信很多《小王子》原著粉的神經和記憶都被興奮喚起。
  • 《小王子》:|感恩遇見,淺析這本詩意童話折射出的教育啟示
    1935年12月,聖埃克蘇佩裡在一次競賽中在沙漠上空迷失方向,飛機墜落,他度過了離死亡最近的三天,這次瀕臨死亡的人生閱歷,使他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與啟發,這或許就是《小王子》故事的創作之源。他在黑夜中期待黎明,在滿天亂雲中嚮往中途站,在璀璨星空中尋找自己的星球——生的喜悅。
  • 《小王子》:三個人的愛情裡,太成熟的狐狸,只能選擇了忍痛放手
    《小王子》篇幅短小,適合大人和小孩觀看,小孩子欣賞書中的故事,大人們在書中找回曾經的小孩。讀完不會讓你痛哭流涕,卻可能讓你眼含淚花。逃離星球那些事小王子來自B-612星球,這裡有猴麵包樹,有火山,有日落,有玫瑰花。他喜歡上了這朵玫瑰花。玫瑰花高傲、虛榮、矯情。
  • 中法版《小王子》將演 名人鐵粉愛那般
    同樣,著名演員李冰冰也十分鐘情《小王子》的童話故事,李冰冰透露《小王子》是她演藝道路上陪伴他一起成長的夥伴,書中簡單卻又深刻的人生道理,對其表演有很深的影響,她視表演為自己的「玫瑰」,不論身處何方都不忘這一初心。  張小嫻蔡康永 書寫自己心中的小王子  同樣,《小王子》在文化界也影響頗深。
  • 《小王子》發新版預告 小狐狸等經典角色首曝光
    《小王子》發新版預告 小狐狸等經典角色首曝光 來源:人民網-娛樂頻道  2015年04月23日10:39 日前該片發布了最新加長版預告片,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形象首次悉數曝光,並以對原著經典的完美還原得到了很多粉絲和讀者的強烈認可與共鳴,配以唯美暖心的畫面橋段和背景配樂,更是令人心馳神往,忍不住動容落淚。再加上傑夫·布裡吉斯、麥肯芝?弗依、瑪麗昂·歌迪亞、詹姆斯·弗蘭科、瑞秋·麥克亞當斯等奧斯卡影帝後的超豪華配音演出,以及《功夫熊貓》導演馬克?
  • 《小王子》教會我們的愛情道理,經典感人!
    在很小的時候,也許我們就讀過《小王子》這本童話,但這並不是一部稚子時期讀過、長大後就忘得煙消雲散的兒童讀物,而是一部令許多成人心心念念、哲思意味悠遠的永恆記憶。重要的不是長大,而是遺忘。大學時代,電影版的《小王子》上映時,帶著還沒有遺忘的記憶,摻雜著莫名的童年情懷,一個人乘公交奔向電影院。一路上,腦海裡冒出來那顆小小的B612星球,小王子以及那朵美得不可一世的玫瑰花。
  • 《小王子》立體版大揭秘
    這位法國作家,以一部《小王子》成就了他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小王子》創作完成於1942年,1943年首次在美國出版,迄今,這部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已被譯成250多種語言,全球總銷量逾兩億冊,僅次於英文版《聖經》。在我國,單上海圖書館,就藏有100多種中文版《小王子》。
  • 為你讀書:讀懂《小王子》的兩個關鍵詞——「馴養」與「儀式」
    《小王子》中許多形象和意象的內涵都十分豐富,引起了讀者們廣泛、持續地猜測和討論。大家都迫切地想弄清楚它們究竟對應現實中的什麼,也想知道作者到底要表達什麼。今天與大家分享《經典名著這樣讀》這本書,讓我們從兩個關鍵詞讀懂《小王子》。
  • 影視鑑賞;《小王子》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小王子!
    孩子的純真VS成年世界的龐雜在這部電影中,不同年齡段的觀眾會get到不同的內涵,先來說孩子,作為一部童話故事,奇思妙想的情節和斑斕多彩的畫面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童話就是童話,從這個通俗化的故事中,孩子們能從中直觀的畫面影像中認知美與醜、善與惡、好與壞,這是孩子們眼中的《小王子》電影《小王子》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明明在原書的基礎上加了那麼完整的一條新故事線,但電影裡那種隱晦的憂傷與泛黃繪本的感覺,卻能讓所有人感到,自己就是在看《小王子》,甚至有種第一次翻書時候的感覺。
  • 溫暖全球2億人的《小王子》,告訴我們的5個啟示
    關於《小王子》,有人說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有人說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還有人說這是一個與愛有關的故事。無可否認,《小王子》確實一個無數人願意為之沉迷的故事。即使經歷了地球上那麼多的人和事,小王子依然是內心純淨的小王子。重讀一遍《小王子》,我至少找出5個我們愛他的理由。
  • 《小王子》:一個教育大人的童話故事
    正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小王子。童話的美好就在於充滿想像的模糊感。不要試圖去精確清晰地解構玫瑰代表什麼,狐狸寓意什麼…它有太多的可能性,不要用成人尋求「標準答案」的思維去消解這份美好。正因為這份模糊感,這本小書,才成為了人們心中充滿法式浪漫、沁潤詩情哲意的經典。
  • 愛與被愛的童話,你還記得《小王子》裡觸動心靈的句子嗎
    萬丈星空下,我們渺小又孤獨,尤其是當你愛上了某個人時,就更覺得自己無助。短短兩萬字的《小王子》用一段唯美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愛情表象之後的真諦。其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是經歷了真正生活的人,冒險、星空、沙漠、飛行、愛情、浪漫、遠方和詩意,這些美好讓他的作品格外生動。
  • 《小王子》:越長大越「笨」
    僅次於聖經銷量的是一部童話,一部僅有三萬多字的童話,一部認真讀只需要兩個小時就可以讀完的童話,這部童話就是《小王子》。《小王子》是一個書籍銷售的奇蹟,但這對《小王子》來說,卻是最微不足道的,《小王子》真正的價值是其中蘊含的種種人生哲理,作為一個成年人,你可以不看聖經,但建議你看看《小王子》,因為那是我們曾經逝去的童年。
  • 無胡歌不仙劍,「古裝小王子」胡歌三個冷門的古裝角色,你看過沒
    無胡歌不仙劍,「古裝小王子」胡歌三個冷門的古裝角色,你看過沒?2005年一部改編自遊戲的影視劇火爆螢屏,這部劇就是《仙劍奇俠傳1》,這部戲是小編剛讀初中的時候看的,這部劇就是許多90甚至00後的童年回憶。
  • 《小王子》:你知道小王子總共見了幾個人?他們分別暗示著什麼?
    《小王子》是法國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年10月所著,一部兒童短篇小說,但是他的思想道理卻受益於每個讀者。是一部被世界公認必讀名著之一。飛行員的作者在撒哈拉沙漠墜機,遇到外星球來的小王子。
  • 《小王子》留給大人的童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明流樹洞 ,ID:q5664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小王子》像一部童話故事;也有人說《小王子》猶如透亮的鏡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們,只有愛,才是最高的哲學,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 年度暖心動畫《小王子》經典角色形象首次全曝光 (1/14)
    年度暖心動畫《小王子》經典角色形象首次全曝光 (1/14) "← →"翻頁
  • 三個推動環境保護經典案例對中國綠色化的啟示
    三個推動環境保護經典案例對中國綠色化的啟示時間:2015-06-28 10:23:1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秦怡 西部網訊 環境保護的立法基礎和基本理念在現實中將如何向大眾普及,從而推動環境保護?
  • 以兒童視角寫就的童話故事《小王子》,其文字背後隱藏了什麼
    ——《小王子》前言《小王子》是法國著名作家安東尼·聖埃克蘇佩裡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童話著作,於1943年出版。這名兼飛行員的偉大作家在1944年執行飛行任務時失事失蹤,成為文學史上一個最神秘的傳奇。
  • 《火星救援》一部經典電影,影片最後揭示主題,讓人深思!
    《火星救援》,一部經典的電影,影片最後揭示主題思想,讓人深思,發人深省。時過幾年,又重溫了這部電影,當時的時候都在感嘆男主的知識淵博,科技的發展,以及各種科技力量的運用,都讓我嘆服,但是這兩天重新看這部影片時,才覺得這部電影其實揭示的主旨其實很簡單。男主在火星生活了近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的時間裡,他為了活下去,解決了生活問題,解決了孤獨問題,解決了心理上的背叛,克服了種種困難,好在隊友和地球上領導的感性戰勝了理性,最終將男主帶回了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