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質的構成:常見的物質都是由極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構成的。物體——物質——分子(分子是組成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原子(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質子和中子,中子不帶的,質子帶正電)——質子——夸克。
原子模型
2.分子或者原子都極小,在通常的情況下一立方釐米的空氣裡大約有2.7*10*3個分子,平時我們用肉眼不能看到,只能藉助電子顯微鏡才能看到它。
3.擴散:定義——不同物質在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固態,液體,氣體都可以進行擴散,發生擴散時分子是無規則運動的。溫度越高,擴散現象越明顯(牆角堆煤久了牆角也變黑了——固體擴散,聞到炒菜的氣味——氣體擴散)
藍墨水在水中擴散的現象
擴散的物理意義:表明一切物質的分子都在做無規則運動,表明分子間有間隙。
4.分子間的作用力:引力和斥力(同時存在)
當r>r0時引力大於斥力
當r=r0時引力等於斥力
當r<r0時引力小於斥力
當r>10r0時分子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分子間作用力與分子間距離特點圖
分子間距離與分子作用力關係圖
5.固態,液態,氣態的微觀模型:
特徵:固態: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大。
液態:有一定的體積但沒有一定的形狀,分子間的作用力較大。
液態:沒有一定的體積和形狀。分子間的作用力很小。
固液氣態微觀模型圖
總結:
一、分子動理論
1.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
2.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無規則運動(擴散現象)
3.分子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二、分子運動的快慢與溫度有關。
溫度越高,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劇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