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內陸的金礦工最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其歷史可追溯到大約一億年前,當時恐龍還生活在地球上。
澳大利亞黃金礦發現1億年歷史的隕石坑 恐龍滅絕和它有關係嗎?
新近被稱為卡爾古爾利-博爾德西北的火山口位於西澳大利亞州的奧拉班達鎮附近,寬約3英裡(5公裡)。據西澳大利亞新聞媒體稱,這個巨大的洞可能是由高達660英尺(200米)寬的隕石造成的,或者比兩個美式橄欖球場的長度還長的隕石。
當澳大利亞金礦開採公司Evolution Mining的地質學家在奧拉班達遇到一些不尋常的巖心時,他們叫Jayson Meyers,首席地球物理學家,董事兼創始人Resource Potentials(珀斯的地球物理諮詢和承包公司)。Meyers檢查了地質學家的鑽探巖心樣本以及現場的巖石樣本,他立即注意到了破碎錐,隕石墜毀的明顯跡象。
澳大利亞黃金礦發現1億年歷史的隕石坑 恐龍滅絕和它有關係嗎?
震裂錐形成當高壓,高速衝擊波從一個大撞擊的物體,諸如隕石或巨大爆炸(例如將發生在一個核試驗位點)。撥浪鼓的區域中,根據所述行星科學研究所(PSI)是一家位於亞利桑那州圖森的非營利組織未有新發現。這些衝擊波將巖石破碎成獨特的破碎圓錐形狀,就像硬物可以留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的標記一樣。
Meyers描述說:因為我們知道他們沒有在奧拉班達進行任何核試驗,因此有證據表明一個古老的撞擊坑撞擊了該地點。
要了解更多信息,Meyers檢查了該站點的地形(即海拔高度變化),並檢查了一個重力異常圖,根據NASA的地球觀測站,該圖顯示了特定站點的重力場與均勻無特徵的地球有何不同。出現在地圖上的任何重力異常都可以洞悉影響給定區域中質量的重力,從而影響重力。例如,地球觀測臺解釋說,山脈將比無特徵的表面具有更大的引力,而海溝或火山口將具有負重力異常。
邁耶的作品揭示了一個隱藏的撞擊坑,中間有一個褶皺。隕石撞擊後,破碎的巖石又回到了地面,就像反彈的壓縮彈簧一樣。當地質學家前往該地點的「皺褶」部分時,他們在巖石露頭中發現了破碎錐。
澳大利亞黃金礦發現1億年歷史的隕石坑 恐龍滅絕和它有關係嗎?
現在,珀斯科廷大學的科學家正在微觀層面上研究奧拉班達的官方平臺裡面。特別是,研究小組將檢查現場的礦物是否被汽化,然後在高壓下重結晶。梅耶斯表示:「受到隕石衝擊時釋放的能量將超過任何一次進行的原子測試的總能量。」
對隕石坑中的鋯石和其他礦物質的研究可能會揭示出隕石撞擊的時間邁耶斯認為,目前隕石撞擊時間在2.5億到4000萬年前。(如果它在大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結束後發生,這種隕石就和非禽類恐龍滅絕關係不大,因為它們已經死了。)
殺死恐龍的小行星更大,更致命。那顆小行星撞擊了現在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區,寬約6英裡(10公裡),撞擊坑的寬度約90英裡(15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