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一個含有湖南冷水江市財政統發工資信息的網站遭遇網友圍觀。因其查詢密碼設置得過於簡單,很快有網友從該網站查到該市各政府機關、單位的公務員工資,發現絕大多數在2001-4000元之間,以致有跟帖者大呼意外。截至發稿,該系統仍能正常檢索,當地也未作出回應。(2月11日《南方都市報》)
公務員「被公開」的2001-4000元工資,你信嗎?反正我不信,正如網友的質疑:這工資「只是收入的一部分」;也正如網友所言,「好低哦,靠這工資買房,要到下輩子吧。」確實,公務員「被公開」的工資只是其收入的冰山一角,「被公開」的工資不能與收入混淆。
無論公務員還是很多企事業單位,收入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卡上發的工資、績效工資和獎金。公務員「被公開」的工資,只是卡上發的工資,一般稱為基礎工資,而基礎工資與績效工資工資相比,往往是「小頭」甚至只是「零頭」。公務員卡上發的工資加上績效工資和獎金,遠遠不止2001-4000元這個數。
舉例來說吧。一名有10年左右教齡的大學教師,其卡上工資不足1000元,其獎金也並不多,有時甚至沒有獎金,但其績效工資有三四千元,每月總收入超過5000元;在深圳某街道辦事處工作的朋友,其不屬於公務員行業,只是合同制員工,但其月工資也在7000元左右;一位有著20年以上工齡、在新聞單位工作了10多年的朋友,其基本工資1500元左右,而績效工資一般在3000元,在八項規定出臺之前獎金隨時都在發,只要是單位獲得一項獎項,幾百元的獎金是少不了的,一年下來單位獲得10多20項獎項是家常便飯。
再舉一個春節發獎金的例子。朋友在外地一家自收自支單位工作,春節期間見面他講了一件事,說去年春節發獎金創了歷史新高。問其原因,他說任何單位都不敢亂發獎金,他們單位的年終獎是按統一要求發的。這個「統一要求」朋友沒有說,但其實就是當地公務員發年終獎的「統一標準」,他們不過是「參公」而已。試問:在中央頻髮禁令之下,公務員也發了「統一標準」的年終獎,而這個年終獎創了朋友所在單位的歷史新高,可以想像以前公務員發了多少年終獎、發了多少獎金。
公務員工資低、收入高,這是公開的秘密,有兩個事實很能說明問題:第一,每年的公務員考試,參考隊伍浩浩蕩蕩,有的崗位竟然有幾千人去爭;第二,一直以來的公考,總是其他單位的人員考進公務員隊伍,很難看到公務員隊伍的人員去考其他單位。
公務員「被公開」的工資看起來有點少,其實與不少行業相比,這個工資在不發達地區已經不少了,何況這只是公務員收入的一部分。工資不等於收入,基礎工資在收入中所佔比例很小,甚至不值得一提。公務員到底有多少收入,不應該只看財政統發工資信息,還要看他們繳了多少個稅,尤其是有沒有偷繳個稅。
有人說,工資是隱私。其實不盡然,國外一些領導人的工資「明碼標價」,我國一些地方開始公開領導幹部的工資。隨著公平正義比太陽更光輝的時代到來,工資的爭議會越來越少,而解決爭議的重要途徑就是實現工資公開。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