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發布 微晶鋯納米陶瓷到底是什麼

2020-12-01 中關村在線

    在經歷了上一代的奧氏體304不鏽鋼事件後,小米手機的機身材料總能引發大家的科普熱潮,在小米5發布會上,小米CEO雷軍提到小米5外殼採用了微晶鋯納米陶瓷材質,那麼這到底是一種怎樣高大上的材料呢?


●納米陶瓷是什麼?

    陶瓷自然不必作過多解釋,首先筆者還是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納米陶瓷。納米陶瓷實際上指的就是以納米晶為主要成分的陶瓷材料,而納米晶指的則是晶粒的特徵維度尺寸在納米量級(1-100nm)的材料。納米陶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還是比較廣泛的,例如陶瓷刀具、烤瓷牙齒以及塗料等諸多方面。


近來火爆的納米陶瓷刀具

●那麼微晶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微晶的定義解釋起來還是需要一定的材料學基礎的,是指每顆晶粒只由幾千個或幾萬個晶胞並置而成的晶體,從一個晶軸的方向來說這種晶體只重複了約幾十個周期。當然這樣的解釋是在有些拗口,不過微晶陶瓷的特性還是不錯的,具有熱導率高和熱膨脹係數接近於零,不吸水,絕緣性能好,結構緻密均勻,抗衝擊、耐磨與耐腐蝕等優良性能。簡單來說便是耐摔、耐磨、不影響散熱以及美觀。

●鋯又是什麼鬼?

    鋯是陶瓷中經常添加的一種添加劑,事實上其添加的並非金屬鋯,而是鋯的氧化物二氧化鋯,而這樣的添加也純粹是工藝上使得陶瓷更加緻密,增加其韌性,防止開裂並降低其燒結時的溫度。


優良的性能可用於軸承的製造

●又拿專業詞彙耍猴?

    當然不是!首先,微晶鋯納米陶瓷並非像奧氏體304不鏽鋼一樣是日常的大路貨,而是一種有些高大上的材料。其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並沒有太長時間,無論是模具、刀具,還是某些發動機中的組件,使用歷史遠不及不鏽鋼。


奧氏體304不鏽鋼十分常見

    其次,微晶鋯納米陶瓷的製備工藝也遠比奧氏體304不鏽鋼要複雜,無論是初始粉體的製備還是燒結成型,工藝難度都比較大,這也是為什麼雷總敢於再次在機身外殼的材料上做文章,畢竟已經不再是大路貨,科技含量還是足夠的。


納米陶瓷的耐磨性要優於一般玻璃

    小米宣稱其3D微晶鋯納米機身莫氏硬度高達8.5H,而普通的玻璃莫氏硬度在6.5H左右,這也就是為什麼沙子(裡面的微小二氧化矽莫氏硬度在7H以上)可以在玻璃表面產生劃痕的原因。如果莫氏硬度8.5H沒有水分的話,那麼普通的沙礫和刮擦將難以在其陶瓷表面產生劃痕,這對於處女座和強迫症患者來說簡直是福利。

總結:

    看來雷總已經吸取了上次奧氏體304不鏽鋼的教訓,本次的微晶鋯納米陶瓷算得上是手機外殼材料的一次進步,把心放在做產品上,不再用什麼披著奧氏體304等專業名詞的大路貨來耍猴,粉絲才會樂於買單,整個產業也才會進步。

pad.zol.com.cn true http://pad.zol.com.cn/569/5698600.html report 2044 在經歷了上一代的奧氏體304不鏽鋼事件後,小米手機的機身材料總能引發大家的科普熱潮,在小米5發布會上,小米CEO雷軍提到小米5外殼採用了微晶鋯納米陶瓷材質,那麼這到底是一種怎樣高大上的材料呢?●納米陶瓷是什麼?陶瓷自然不必作過多解釋,首先筆者還是先來解釋一下...

相關焦點

  • 衛生陶瓷用納米矽酸鋯研發與生產
    這樣可將納米陶瓷定義為:具有納米級(1nm~100nm)顯微結構或至少在一維方向上其尺度在納米(1nm~100nm)範圍內的各種形態陶瓷材料。也就是說,凡是材質為陶瓷而又具有納米材料特徵的均為納米陶瓷材料。按形態的不同,可分為零維陶瓷材料亦即納米陶瓷粉體、一維陶瓷材料亦即納米陶瓷纖維或納米陶瓷管、三維陶瓷材料亦即具有納米顯微結構的納米陶瓷塊材。③「納/微複合」概念下的納米陶瓷材料。
  • 小米6評測:小米6與小米5對比評測,萬變不離其宗
    6的發布,這款期待半年的作品也一致保持著高熱度,好評,那麼相比小米5他們有哪些區別呢?[5] 小米6的其它一些已知的特性還包括搭載驍龍835處理器、採用陶瓷機身、正面隱藏式指紋識別等,根據昨天曝光的小米6真機圖片來看,該機還將取消3.5mm耳機接口,採用USB Type-C接口。
  • 氧化鋯陶瓷應用於智能穿戴領域的優點
    作為廣泛應用於可穿戴設備中的氧化鋯陶瓷結構件,其耐高溫、高強度、超硬度、耐磨損、抗腐蝕、可以拋光、外觀美觀且成本低深受供應商喜愛。 作為智能使用的材料,氧化鋯陶瓷的優點是:
  • 3D玻璃、氧化鋯陶瓷千億市場爆發?奧瑞德20億快速搶佔新材料風口
    國產化替代進口的中國公司在新設備和新材料市場迎來一場賽跑,8月26日晚間,奧瑞德(600666,SH)發布一項新的定增預案,擬非公開發行股票方式募集資金20億,其中11.71億元用於氧化鋯陶瓷部件產業化,5.99億元用於新型3D玻璃熱彎機產業化項目。項目投產之後,奧瑞德將形成年產2000臺熱彎機和1800萬片陶瓷手機背板的產能。
  • 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陶瓷界的白富美
    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是將微晶玻璃複合在陶瓷玻化磚表面一層3mm~5mm的新型複合板材, 經二次燒結而成的高科技新產品,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厚度在13mm~18mm,光澤度〉95。 在建築材料領域,自從上世紀60年代前蘇聯發明了壓延法製備微晶玻璃以及後來日本發明用燒結法製備微晶玻璃建築裝飾材料以來,微晶玻璃陶瓷複合板就以其高檔的裝飾藝術性、優良的機械性能、耐化學腐蝕性能(耐氣候風化性)等特點逐步進入了高檔的建材市場。
  • 牙科氧化鋯陶瓷半透明性的影響因素及提高方法的研究進展
    若晶界排列規則,光的通路連續,會有效降低入射光的透射損失,材料的半透明性也相對較好。 2.由於粉體粒度小,粒度差別小,粉粒擴散路徑均勻,燒結時氣孔擴散的路程被縮短,易排除氣孔使3Y-TZP陶瓷結構均勻。因為納米級氧化鋯粉的應用,使得改善3Y-TZP陶瓷的半透明性有了新的研究進展。另外在氧化鋯構築的微孔隙支架上滲入其他複合材料如熔融玻璃,能顯著提高半透明性。
  • 納米陶瓷定義概念
    陶瓷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材料之一,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曾經而且還在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眾所周知,陶瓷器皿最早是由我們中華民族的先民們所發明和製造出來的,對此已沒有任何疑義了。但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有了陶瓷器,卻眾說紛紜。薩爾滿說是大約l萬年前,金格瑞說是在公元前6500年左右,瑞因引用史密斯的數據認為是在公元前22000年。
  • 氧化鋯陶瓷相關知識及應用
    世界上已探明的鋯資源約為1900萬噸,氧化鋯通常是由鋯礦石提純製得。  四、氧化鋯陶瓷的成型  氧化鋯陶瓷的成型有幹壓成型、等靜壓成型、注漿成型、熱壓鑄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塑性擠壓成型、膠態凝固成型等。
  • 氧化鋯陶瓷的表面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_氧化鋯陶瓷_口腔修復_口腔科...
    上釉之後的氧化鋯陶瓷表面是長石類陶瓷材料,可以用氫氟酸或矽烷偶聯劑處理。有研究表明,上釉聯合氫氟酸和矽烷偶聯化處理氧化鋯表面,可使氧化鋯與粘接劑的粘接效果大大提升。也有文獻報導,上釉後,氫氟酸處理組與噴砂組對氧化釔穩定的四方相二氧化鋯與樹脂粘接劑的粘接強度相當。
  • 細說微晶玻璃
    整體析晶法分為壓延微晶玻璃、壓鑄微晶玻璃和浮法微晶玻璃;邊界析晶法分為燒結法微晶玻璃通體板、燒結法陶瓷基微晶玻璃複合板(簡稱微晶玻璃複合板,商業名稱為微晶玉)。整體析晶法在配方中需要添加引晶劑,如氧化鋯、矽酸鋯、氧化鈦、氟矽酸鈉、螢石、磷灰石等。邊界析晶法在配方中不需要添加引晶劑,依靠玻璃熔塊顆粒的邊界來完成析晶。
  • 簡析氧化鋯陶瓷的相變增韌機理-越飛陶瓷
    四方氧化鋯陶瓷具有高的斷裂韌性、強度、硬度和耐磨性等特點,顯示出優良的機械性能和塑性。因此推動了氧化鋯材料在結構陶瓷突飛猛進的應用和發展,被認為是最有發展前景的新型結構材料。而氧化鋯的相轉變特性,則是氧化鋯能被應用作結構陶瓷和功能陶瓷的理論依據。
  • 磷酸鋯高級陶瓷---低膨脹、耐高溫、高強度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儘管加入的是已經合成的磷酸鋯鈉粉體,但從粉體的XRD中可以看出,其中還含有一定量的ZrP207,使其熱膨脹係數不一定都下降。此外,由於添加的磷酸鋯鈉粉體在已經存在液相燒結的陶瓷體中,部分Na*離子可能溶出進入玻璃相中,而含Na*離子的玻璃相具有很高的熱膨脹係數和極好的助熔效果,這也是為何隨著磷酸鋯鈉粉體添加量的增加,其燒結溫度下降的原因。
  • 俄羅斯學者發明熱膨脹係數近零的納米陶瓷複合材料製備技術
    俄羅斯託木斯克國立大學與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和材料學研究所共同開發了熱膨脹係數近零的納米陶瓷製備技術,這種陶瓷複合材料具有極高的耐磨性,將被用來製造石油和天然氣管道新型密封元件。
  • 微晶玻璃的化學組成分析
    微晶玻璃(CRYSTOE and NEOPARIES)又稱微晶玉石或陶瓷玻璃。是綜合玻璃,是一種外國剛剛開發的新型的建築材料,它的學名叫做玻璃水晶。  微晶玻璃和我們常見的玻璃看起來大不相同。它具有玻璃和陶瓷的雙重特性,普通玻璃內部的原子排列是沒有規則的,這也是玻璃易碎的原因之一。
  • 礦渣微晶玻璃熔窯池壁磚不適合用ZAS鋯剛玉的結論
    礦渣微晶玻璃是以各種工業固廢為主要原料而製得的具有成分可調 、晶化可控,耐磨、耐腐蝕性能優異等特點的一類微晶玻璃材料。目前,礦渣微晶玻璃的製備方法主要採用燒結和熔融兩種,雖然礦渣微晶玻璃的研究在基礎配方、形核劑及熱處理工藝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其工業化水平並不理想,還存在很多技術難點,特別是熔融法製備礦渣微晶玻璃過程中,由於工業固體廢棄原料成分複雜,其熔液腐蝕性強,對熔窯池壁磚的選取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礦渣玻璃熔液對窯磚的侵蝕導致微晶玻璃材料結構及性能的變化還需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 鋯鈦酸鉛壓電陶瓷首創者——殷之文院士
    殷之文(1919年5月30日-2006年7月18日),江蘇省吳縣人,無機材料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陶瓷科學院院士
  • 小米發布米家微波爐:微晶平板速熱,支持遠程操控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7月29日,小米米家發布米家微波爐,定於8月1日開售,售價為399元。作為米家首款微波爐產品,米家微波爐主打微晶平板加熱技術,提供700W火力。用戶無需旋轉食材,微波可均勻分布,保證食物可以全方位立體加熱,據稱加熱湯食也不會灑出。米家微波爐選用進口東芝磁控管,提供60秒高火力快熱功能,還有解凍、食譜、除菌、自選等工作模式。
  •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發表時間:2019/10/22
  • 中國微晶玻璃(玻璃陶瓷)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
    《中國微晶玻璃(玻璃陶瓷)行業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1-2027年)》在多年微晶玻璃(玻璃陶瓷)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微晶玻璃(玻璃陶瓷)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微晶玻璃(玻璃陶瓷)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
  • 在柔性陶瓷納米纖維加工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及丁彬研究員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在多元金屬氧化物陶瓷納米纖維加工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開發出了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相關成果以「聚合物模板法合成柔性BaTiO3晶體納米纖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