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柔性陶瓷納米纖維加工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0-11-23 騰訊網

近日,東華大學紡織科技創新中心俞建勇院士及丁彬研究員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在多元金屬氧化物陶瓷納米纖維加工領域取得重要進展,開發出了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相關成果以「聚合物模板法合成柔性BaTiO3晶體納米纖維」(Polymer Template Synthesis of Flexible BaTiO3 Crystal Nanofibers,DOI: 10.1002/adfm.201907919)為題,發表在材料領域的著名期刊《先進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該論文第一作者為紡織學院閆建華研究員

金屬氧化物陶瓷支撐著電子和能源等多種現代技術。這些材料通常又硬又脆,彎曲時容易破裂或折斷,此種材料的機械響應限制了其在可穿戴電子紡織品等新興領域中的應用。面對這項挑戰,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基於溶膠-凝膠靜電紡絲和低溫結晶的工藝技術,可控制備出具有聚合物般輕質特性和絲綢般柔軟度的鈦酸鋇納米纖維晶體材料,並探索了鈦酸鋇晶粒尺寸和晶界形貌影響納米纖維柔性形變的機理。值得一提的是,與傳統的固相燒結法製備鈦酸鋇晶體所需要的條件相比,比如需要在大於1200℃下煅燒至少12小時,此項工作中所使用的煅燒溫度為850℃、煅燒時間為2小時,降低了能耗和時間成本。所開發的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晶體膜可有效降低應力集中以降低大變形時的破裂風險,由此設計出壓電傳感器,在彎曲變形時候依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

(溶膠-凝膠靜電紡絲和煅燒過程制柔性鈦酸鋇納米纖維膜的示意圖)

通過調控煅燒溫度尋找製備柔性鈦酸鋇納米纖維晶體材料的結構圖和對應的纖維膜材料實物圖

所報導的無機納米纖維製造技術對設計柔性多元金屬氧化物陶瓷材料具有重要意義。除了圍繞柔性鈦酸鋇的結構設計之外,應用此技術還能夠設計出一系列介於通常被視為軟和硬界限之間的多元陶瓷材料,比如研究團隊近期開發了快離子導體鋰鑭鋯氧(LLZO)和鋰鑭鈦氧(LLTO)納米纖維材料(iScience 2019, 15, 185-195; Energy Storage Mater. 2019, doi.org/10.1016/j.ensm.2019.04.043; Small 2019, doi.org/10.1002/smll.201905171)。

該研究成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科協青年託舉人才工程、上海市海外高層次人才項目,上海市教委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的大力資助。

來源 東華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www.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1907919

喜歡就點「在看」,開啟價值時刻!

點擊播放 GIF 0.1M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東華大學開發出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發表時間:2019/10/22
  • 南方科大研發基於納米陶瓷纖維的耐高溫柔性壓力傳感器
    鑑於TiO2納米纖維薄膜優異的力學性能,研究人員測試了基於不同厚度的TiO2納米纖維薄膜的柔性壓力傳感器的靈敏度、檢測極限、響應/弛豫時間和循環穩定性,並與相同厚度的聚合物納米纖維薄膜傳感器進行對比。測試結果表明,TiO2傳感器具有高達4.4 kPa-1的靈敏度、16 ms的響應時間、0.8 Pa的檢測限和大於五萬次的壓縮循環穩定性。
  • AFM:「何意百鍊鋼,化為繞指柔」——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
    金屬氧化物陶瓷支撐著電子和能源等多種現代技術。然而,這些材料通常又硬又脆,彎曲時容易破裂或折斷。此種機械響應限制了這類材料在可穿戴電子紡織品等新興領域中的應用。近日,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及丁彬研究員帶領的納米纖維研究團隊開發出了柔性鈦酸鋇陶瓷納米纖維膜。
  • 東華大學研發成功新型無機納米纖維彈性材料—新聞—科學網
  • 聚醯亞胺材料在柔性電子、4D列印、電磁屏蔽等領域的最新研究
    在航空、航天、電工、微電子、通訊、建築、汽車、分離膜、納米和雷射等尖端技術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關注。由於熱塑型聚醯亞胺材料不易加工,所以人們將精力轉向易加工、耐高溫、輕便、絕緣的熱固型樹脂的研究,已廣泛應用在航空航天和電工電子等領域。
  • 湖南大學汪朝暉團隊《AFM》:納米纖維素誘導製備高結晶度PEDOT納米纖維
    聚3,4-乙撐二氧噻吩(PEDOT)作為目前研究最廣泛的導電高分子之一,在電化學儲能,柔性透明導電基底,電致變色,熱電等領域已展現出非常大的應用優勢。尤其是聚苯乙烯磺酸(PSS)作為其摻雜劑的同時又賦予PEDOT優異的水溶劑加工性能,使得PEDOT的研究和應用得到大規模的推廣。
  • 技術研究: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碳納米纖維
    聚丙烯腈(PAN)是製備碳纖維最常用的聚合物,且靜電紡絲製備PAN納米纖維被證明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為PAN容易溶解於N,N-二甲基甲醯胺(DMF)中,並且不需要對形成纖維的裝置進行任何改變[Gu等,2005]。此外,靜電紡絲也用於其他聚合物形成用於碳化的納米纖維。
  • 【技術專區】蘇州納米所在可穿戴纖維器件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柔性纖維狀的電學器件,如纖維狀鋰離子電池、纖維狀太陽能電池、纖維狀記憶存儲器及纖維狀超級電容器,可以編織成各類織物,與人們日常穿戴結合起來,用於製備智能織物。碳納米管纖維,以其柔性、質輕、高導電及多級界面等特點非常適合作為柔性的導電電極。
  •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打開APP 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發表於 2018-04-01 10:28:29 美東時間3月29日下午,美國Science雜誌刊登題為Carbothermal shock synthesis of high-entropy-alloy nanoparticles的封面文章,報導馬裡蘭大學胡良兵教授、麻省理工學院李巨教授、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王超教授關於高熵合金納米顆粒的最新研究成果。
  • 納米材料前沿研究成果:柔性物理或化學傳感器
    本文匯總了柔性物理或化學傳感器10篇最新研究成果,包括Nature、 Nat. Nanotechnol.、Advanced Materials、Materials Today、 Sci. Adv.等頂級期刊,如圖1所示。
  • 基於自編織納米纖維網的抗衝擊柔性電極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近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電極納米工程」策略,首次論證了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以及結構可以使柔性納米電極本身具有抗衝擊性。 傳統納米電極與柔性納米網電極抗衝擊性能比較   該研究團隊首次通過晶體生長誘導自編織的方法合成了由水平取向聚
  • 納米陶瓷的研究進展與創新
    納米陶瓷是將納米級陶瓷顆粒、晶須、纖維等引入陶瓷母體,以改善陶瓷的性能而製造的複合型材料,其提高了母體材料的室溫力學性能,改善了高溫性能,並且此材料具有可切削加工和超塑性。因納米陶瓷與普通陶瓷相比,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因此,其在新材料與新技術方面將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1.防護與塗層 現階段,納米陶瓷最廣泛的應用在塗層與包覆材料方面。
  • 面料課堂 | 這款新研發的納米纖維氣凝膠超強、超彈性、耐高溫!你...
    sdfd 陶瓷氣凝膠由於低密度、大比表面積、優異的耐火性和低導熱性等特性在熱/聲/電絕緣、催化劑載體、過濾器和儲能材料等領域中得到廣泛應用。 但是,由於其固有的珍珠項鍊狀的微觀結構導致其不能形成有效的連續結構,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
  • 基於全木質素水凝膠電解質和納米纖維電極的可再生柔性超級電容器
    可再生材料製備電解質和電極有望為儲能材料的設計提供一種創新的可持續化學方法,並擴大廢棄物的應用領域。在可再生材料中,從木材生物質中提取的木質素是第二豐富的可再生天然聚合物,木質素作為生產能源、材料或化學品的原料,減少人們對不可再生礦物燃料來源的依賴。
  • 先進材料:用於新興柔性智能電子的纖維素基功能材料研究進展
    當前,對用於個性化行動裝置、人機互動界面、可穿戴醫療保健器件和仿生智慧機器人等的柔性電子產品的需求正在不斷增長。纖維素是眾所周知的天然生物基聚合物,具有眾多優異性能(低成本、可更新性、易加工性和生物降解性,以及優異的機械性能、介電性、壓電性和可轉換性)。由於其多種優勢,纖維素經常被用作柔性電子器件的基材、粘合劑、介電層、凝膠電解質和衍生的碳材料。
  • 鮑哲南院士《JACS》:基於新型多位點柔性高分子自組裝單元的納米纖維
    由於這種結構能夠用於精準調控材料的多種性能,因而被研究人員廣泛地用於電子皮膚、藥物控釋、刺激響應材料等領域。儘管如此,我們對多組裝位點柔性分子的自組裝機理和控制參數並沒有深入了解。與之相對的,目前常用的人工合成的超分子自組裝單元通常具有低分子量和組裝位點少的特性,因而在對高分子自組裝機理的研究中我們常常忽視了分子量對自組裝過程及材料性能的影響。
  • 鄧紅兵課題組太陽能海水淡化納米纖維研究獲突破
    新聞網訊(通訊員徐鵬)國際著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先進材料》 影響因子:27.398)近期發表我校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鄧紅兵教授課題組與東華大學丁彬教授課題組在耐鹽太陽能海水淡化納米纖維氣凝膠領域的最新合作成果。
  • 烯灣科技:「爭當碳納米管纖維產業化的推動者」
    這裡,正是先進碳納米材料智造者——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近日,龍崗區重點企業百家行欄目記者慕名來到該公司實地採訪,進一步了解該公司碳納米管纖維科研和產業發展的最新成果。深圳烯灣科技有限公司在烯灣科技的企業展廳,記者參觀了陳列在此的一系列碳納米管纖維科研產品樣品,如碳納米管粉末、碳納米管導電漿料、碳納米管導電線、碳納米管纖維、碳納米管纖維編織布、碳納米管複合材料高壓儲氫瓶等。
  • 納米創新研究院研究成果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發表
    近日,我校納米創新研究院劉景海教授團隊在柔性納米纖維膜反應器促進鋰/硫化學轉化領域的研究成果,以《Flexible Electrocatalytic Nanofiber Membrane Reactor for Lithium/Sulfur Conversion Chemistry
  • 柔性超長透明熱電纖維,廢熱發電不是夢!
    科學家們發現提高熱電材料性能主要有兩個辦法:1.提高能量轉化效率,如利用SnSe 單晶摻雜實現性能優化;2.改變熱電設備的結構設計,如將熱電結構與納米發電機複合,同時利用熱能與機械能發電。然而,目前的柔性熱電纖維材料,還存在一些明顯問題,如低功率密度、容易損壞、包覆面積小等,大大限制了其生產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