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B肝疫苗後孩子夭折?正確接種B肝疫苗的姿勢看這裡

2020-12-01 健康界

國慶長假前,一則孩子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了。 

大致情節是這樣的: 9月27日,深圳市龍華區一2月齡嬰兒接種第2劑B肝疫苗(大連漢信)後出現異常情況,30日凌晨因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夭折 。 

    

根據患兒家屬的陳述[1](最早於10月2日在微博發布)以及官方10月4日的事件通報[2],我們可以確認以下事實:

•  28日晚,相關部門接報後即組織搶救,並指派專人到場跟進救治情況,與家屬保持溝通。同時派出當地疾控中心專家,聯合公安部門前往接種門診調查,並將情況通報藥監部門,上報深圳市衛計委。

•  29日上午,深圳市疫苗異常反應調查組專家會同市兒童醫院多個專科專家對患兒病情進行討論分析,確認疫苗不存在質量問題,接種操作沒有違規之處,初步意見:休克、先天性心臟病、多器官功能障礙,患兒病情與疫苗的相關性和因果性目前無法確認,需要進一步調查。

•  10月2日,龍華區衛計局委託南方醫科大學司法鑑定中心法醫進行了屍體解剖,死因鑑定結論待出。

•  龍華區衛計局2次組織召開會議,向家屬說明和溝通患兒病情和救治情況、衛生部門初步調查情況,傾聽家屬訴求。待鑑定結論明確後,按照有關規定依法處理。

官方的這次調查處置及時規範,既照顧到家屬感受,又能堅持以科學和法律為處理事件的準繩。這一切都無懈可擊,完全可以成為全國學習的優秀案例。

這件事,就等待屍檢後的專家組最終診斷。

其實,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的案例絕非少數。2013年12月中旬,媒體突然開始集中報導我國多地都有嬰幼兒接種深圳康泰的B肝疫苗後死亡的情況,引起公眾極度恐慌。

官方經過縝密的調查,於2014年1月3日發布通報:深圳康泰的B肝疫苗不存在質量問題,18名涉案患兒,無一確認是疫苗導致死亡[3]。關鍵性的邏輯和證據如下:

死因多樣化,包括重症肺炎、窒息、腎功能衰竭、重型小兒腹瀉、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胎糞吸入症候群、嬰兒猝死、先天性心臟病等,缺乏同一性;

病例分布在9個省18個不同縣區;除湖南省有2例死亡病例(死因分別為重症肺炎和嬰兒猝死)接種同一批號疫苗外,其餘病例接種的疫苗批號不同。報告病例的死因構成與我國5歲以下兒童死亡監測系統報告的嬰兒死因構成無顯著差異。

  

在此之前的2013年12月24日,國家權威部門已經組織了一次媒體通氣會[4],對這次事件進行了相當細緻的分析解釋。

中國疾控中心公布的數據也非常有力[5]:2000年到2013年12月,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的疑似異常反應病例上報188例,最終確定為疫苗異常反應僅18例。

也就是說, 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的案例中,僅1/10被確認是疫苗所致。

現在,幾乎每個嬰兒都會接種B肝疫苗以及各種其他疫苗。1歲以內,嬰兒需要接種的免費疫苗有14個劑次,再加上自費疫苗,可以說寶寶每月都會接種疫苗。

以2016年為例,我國的嬰兒死亡率是7.5‰,出生數為1786萬人[6],也就是說會有13.4萬名嬰兒在出生後1年內死亡。

每名嬰兒都有高頻次的疫苗接種,加上每年有多達13.4萬名嬰兒死亡, 疫苗想要避免與嬰兒死亡扯上關係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於是,我們就能經常看到各種疫苗接種後死亡的新聞報導或自媒體發布,給公眾一種【疫苗經常出事】的錯覺。

好在,2013年的B肝疫苗死亡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得起考驗,媒體和公眾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教育,知道接種疫苗後死亡≠因為疫苗而死亡。

請大家注意,已有數據表明接種B肝疫苗後死亡的孩子裡只有10%是疫苗所致,那麼普通情況下接種1劑B肝疫苗後致死的概率是多少呢?

2000年至2013年,我國每年出生人口按1500萬計算,14年一共出生2.1億人,每人接種3劑B肝疫苗,一共是6.3億劑。報告18人確認接種B肝疫苗致死,所以B肝疫苗導致的死亡率僅為1/3500萬劑。

以後還敢不敢放心接種B肝疫苗?當然敢了。

下面,我們來談談接種B肝疫苗的正確姿勢。

01

B肝疫苗的接種程序是什麼?

很多人都知道B肝疫苗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第1劑,1月齡接種第2劑,6月齡接種第3劑。如果媽媽是B肝攜帶者,還需要給寶寶在出生後同時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

但是,萬一寶寶推遲了第1劑的接種,比如3月齡才接種第1劑,那麼後續劑次必須按原來的間隔接種嗎?

可以按原來的間隔接種,即3月齡、4月齡和9月齡各接種1劑,但還可以用更快的程序來完成,即3月齡、4月齡和7月齡。

也就是說,如果推遲接種了,第2劑與第3劑的最短間隔可以是3個月,而不是必須5個月。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就是可以更快速地產生免疫力,及時保護寶寶。

實際上,B肝疫苗還有快速程序,包括0/1/2月程序(即3劑之間各間隔1個月)和0/7/21天程序[7]。這些快速程序都是為了趕在可能的B肝感染之前讓人體及時產生免疫力,當然其長期效果會略差一些,所以要求第12個月時再接種1劑。

02

不同工藝的B肝疫苗如何選擇?

雖然有點敏感,但我必須實話實說,目前所有B肝疫苗都是轉基因技術生產的,一般稱為基因工程疫苗。

轉基因技術在食品領域爭議頗大,但在醫學領域卻很少有爭議,因為如果沒有轉基因技術,患者很難有其他選擇。

我國的1億糖尿病患者要感謝轉基因技術給他們帶來了優質、便宜和安全的胰島素,否則他們中很多人的生活質量和生命會受到嚴重威脅。

對於那些需要打生長激素長高的孩子,他們也需要感謝轉基因技術。有了轉基因技術,就能從225公斤大腸桿菌的發酵液中提煉出6萬個人的生長激素量[8],否則他們將一輩子成為侏儒。

基因工程疫苗已經有B肝疫苗、戊肝疫苗、輪病疫苗、宮頸癌疫苗、乙腦疫苗,這些疫苗都為人類健康做出了無法替代的重大貢獻。

目前,B肝疫苗轉基因技術的載體有3種:啤酒酵母(也就是普通酵母),漢遜酵母,CHO細胞。

我必須強調的是,這3種技術都非常成熟,可以說難分伯仲。漢遜酵母的B肝疫苗產量是普通酵母的10倍[9],可以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純度也更高些;CHO細胞是哺乳動物細胞,酵母是真菌細胞,前者生產的B肝疫苗會被糖基化,理論上其免疫效果會略好些。

我國免費給兒童接種B肝疫苗,通常沒必要自費接種。如果需要自費接種,則可以考慮一下漢遜酵母或CHO細胞的B肝疫苗。

03

B肝疫苗的劑量有講究麼?

B肝疫苗裡的關鍵成分是B肝表面抗原,通常以ug進行計量。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到2015年,我國主流的B肝疫苗是普通酵母轉基因技術產品。當時受到產量限制,兒童與成人B肝疫苗劑量一般是5ug和10ug。

但是,轉基因技術的特點不就是產量高麼?目前我國有多家B肝疫苗生產企業,產能充足。所以從2015年開始,我國將兒童免費接種的B肝疫苗劑量提高到10ug(這是酵母疫苗,CHO細胞疫苗是20ug),成人自費接種10ug或20ug。

一般而言,5ugB肝疫苗的保護率在90%左右,10ug的保護率達到95%左右。以前曾有一種說法,進口B肝疫苗比國產B肝疫苗效果好,那主要是因為當年進口B肝疫苗兒童劑量就是10ug,而國產B肝疫苗主要是5ug。

目前,如果要接種B肝疫苗,兒童建議選擇10ug酵母或20ugCHO細胞的產品,成人建議接種20ug酵母或CHO細胞的產品。

由於我國是B肝大國,國人對於B肝預防高度重視。雖然我國兒童出生後即免費接種了B肝疫苗,但整體上仍會有5%~10%沒有產生免疫力。

為什麼會免疫失敗?

導致B肝疫苗免疫失敗的因素很多[10],包括年齡大、肥胖、吸菸、愛滋病感染、遺傳和慢性病等。

為了給這些免疫失敗者提供保護,我國的B肝疫苗還有一種全球獨有的劑量,那就是60ugB肝疫苗(目前只有普通酵母疫苗,適用於≥16歲人群,不建議首次接種使用)。

對於接種過疫苗但沒有產生免疫力的人群,我國的慢性B肝防治指南2015版[11]建議再接種3劑20ugB肝疫苗(酵母或CHO細胞均可)或接種1劑60ugB肝疫苗,如果接種後還是沒產生免疫力,可以再接種1劑60ugB肝疫苗。

如果折騰半天還是免疫失敗怎麼辦?指南裡沒說,其實意思就是放棄。B肝並不是一種容易感染的疾病,只要不發生高危行為(主要是與B肝攜帶者有血液或性接觸),很少會感染上B肝。

04

國產和進口B肝疫苗,有區別麼?

目前國產B肝疫苗是「三種全會」,即普通酵母、漢遜酵母和CHO細胞工藝都有,主流是普通酵母,漢遜酵母次之。

進口B肝疫苗目前只有普通酵母的產品。如果以同等劑量(10ug比10ug,20ug比20ug)對比,進口疫苗與國產疫苗之間並無實質性差異,效果和安全性相當[12~16]。

所以,如果是孩子接種B肝疫苗,沒必要用自費的進口B肝疫苗去替代免費的B肝疫苗(免費的兒童B肝疫苗都已經是10ug產品)。成人自費接種,或者孩子再接種(這時不免費),選國產或進口B肝疫苗都一樣。

05

西林瓶包裝和預充注射器包裝,怎麼選?


  

B肝疫苗全部是液體劑型疫苗,其封裝時可以灌注西林瓶,也可以灌注預充注射器。

西林瓶的優點是成本低,體積小,運輸和儲存的成本也低;缺點是需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疫苗液後進行注射,效率低,而且由於抽吸過程中針頭穿刺橡膠墊變毛或有倒鉤,接種時可能增加局部疼痛感。

預充注射器的優缺點與西林瓶正好相反,無需抽吸疫苗,針頭保持銳利,注射時疼痛感最少,還可以減少76%的差錯[17]。

一般而言,預充注射器疫苗比西林瓶疫苗貴10元左右,但可以減少局部針刺的疼痛,如果不差這10元的話,建議優先選擇預充注射器疫苗。

· E N D ·

作者:陶黎納(網名:疫苗與科學),醫來er趣科普作者。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本科,公共衛生管理碩士,2016微博十大影響力醫療大V。曾在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從事疫苗接種管理工作15年,積累了豐富的疫苗接種安排及疫苗疑難問題解決經驗。

(完)

免責聲明: 本人的醫學科普,用於引導公眾建立對健康的科學認識,避免公眾被錯誤和謠言誤導。科普內容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與本人就職單位無任何關係。 如果我的科普內容有誤,請留言告訴我,我非常願意核實並更正。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果涉及到您的版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B肝抗體多少錢一針 接種B肝疫苗的正確方法
    什麼是B肝呢?相信大家搜知道,並且都會預防的一種疾病。其中最常見的預防B肝的方法就是B肝疫苗。那麼B肝抗體多少錢一針?接種B肝疫苗後應注意什麼呢?B肝患者吃哪些對身體好?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體多少錢一針每一個B肝疫苗都有著不同的價格。
  • 接種B肝疫苗後沒有產生抗體,該怎麼辦?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接種B肝疫苗後都可以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使機體產生對B肝病毒的特異性抗體,表面抗體,使機體對B肝病毒產生抵抗力,這個是機體免疫系統對疫苗的應答。按照0-1-6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B肝疫苗1個月後進行血清表面抗體定量的檢查。
  • 打完B肝疫苗,抗體能持續多久?很遺憾,目前做不到一輩子有效
    打B肝疫苗是預防B肝的最重要的方式,每一位新生兒剛出生的時候就要接種B肝抗體。很多人都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打完B肝疫苗是否能夠管一輩子,想要知道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B肝疫苗產生的抗體到底能夠維持多長時間,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B肝抗體多久會消失 哪些人需要接種B肝疫苗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都有接種過B肝疫苗,它是可以預防B肝的。那麼B肝抗體多久會消失呢?接種B肝疫苗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患上B肝的症狀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B肝抗體多久會消失由於你打針的B肝疫苗就是B肝病毒。
  • 打完B肝疫苗抗體能維持多久?
    一般來說,接種B肝疫苗產生有效免疫後,受種者體內有效抗體滴度可維持8~12年左右。但這也不是絕對的,有的人接種後有效抗體滴度維持不足8年,還有的會超過15年,甚至達到20年。所以建議接種後每3-5年檢測一次B肝表面抗體定量。
  • B肝知識小科普——B肝陽性女性生的新生兒該如何接種疫苗?
    B肝病毒主要有三種傳播途徑: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傳播。在這三種傳播途徑中,母嬰傳播是B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和途徑。 如果母親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陽性,新生兒出生後不及時接種B肝疫苗,40%-90%的新生兒將會感染HBV。所以,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尤為重要。
  • 接種B肝疫苗後,沒有抗體是怎麼回事?4個原因了解下
    接種B肝疫苗是預防B肝的最可靠方法,一般孩子出生24小時之內就要注射第1針B肝疫苗,然後每第3和第6個月分別注射一次。但部分人注射B肝疫苗後卻沒有B肝抗體,這說明B肝疫苗沒有起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導致B肝疫苗不起效的常見4個因素1、和疫苗因素有關需按照第0、1、第6個月免疫程序來接種B肝疫苗,注射疫苗的劑量和種類決定產生抗體滴度。另外疫苗的保存也影響抗體滴度,經過研究表明疫苗的最佳儲存溫度在2~10℃。其實B肝疫苗有很好的熱穩定性,但被凍結時會完全破壞佐劑膠體,從而讓疫苗失效。
  • B肝疫苗是永久免疫嗎?接種後沒有產生抗體是否還需要繼續接種?
    但是注意目前身體正在發熱,或者而患有急慢性的嚴重疾病,暫時不宜接種B肝疫苗,等痊癒再接種。維生素K缺乏的不宜接種B肝疫苗。對酵母的成分有過敏的人群不宜接種B肝疫苗。B肝疫苗有效期有多長的時間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有抗體應答者的保護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續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進行B肝表面抗體(抗-HBs)監測或加強免疫。
  • B肝抗體會消失嗎?出生時打過B肝疫苗,孩子現在5歲,沒抗體
    B肝抗體,一般是指B肝表面抗體,可以有效預防B肝病毒的感染。B肝抗體的產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身免疫遇到B肝病毒後,自發產生的;另外一種是通過B肝疫苗的接種,產生保護性抗體。接種B肝疫苗 現在孩子出生,B肝疫苗的接種是全部免費的,接種率目前可達到95%以上,多數可以產生保護性抗體。
  • 醫藥生物技術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從「澳抗」到B肝疫苗
    1975年,當美國科學家率先在雜誌上發布採自B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可製作血源B肝疫苗的信息後,中國科學家也很快明白了其中的原理:用高速離心提純血液中的B肝病毒之後再滅活,就能得到使人產生抗體的血源疫苗。通過此方法,中國科學家在實驗室製造出了實驗用B肝疫苗。
  • 體內沒有B肝抗體怎麼辦?不要慌,按時接種疫苗就可以了
    而B肝抗體呈現陰性是大多數人正常的狀態。因為人體如果從未接觸過B肝病毒,那就不會有抗體產生,所以經過檢查也就是顯示為陰性了。但是對於需要對B肝病進行預防,或者是B肝病毒感染的高危易感者,是建議進行B肝疫苗的接種的。B肝疫苗接種的時間間隔多久?1、對於B肝抗體呈陰性的人來說,進行接種B肝疫苗的注射一般是需要3次,要求接種三針。
  • B肝疫苗如何選擇?接種後仍沒有抗體該怎麼辦?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崔醫生,我在我們當地預約平臺預約接種B肝疫苗的時候,平臺跳出3種B肝疫苗供我選擇,我該打哪一種好?如果我接種後仍沒有產生抗體該怎麼辦?」,這是一位粉絲在後臺給我的留言,下面就讓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B肝疫苗接種的相關問題。 01B肝疫苗是如何起作用的?
  • 接種了B肝疫苗,但沒有產生抗體?原因可能是這4個
    B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經成為了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不過,隨著B肝疫苗的普及率越來越高,B肝病毒的感染率也在逐年下降。當然,也有一些人會遇到這種情況,就是明明已經接種過B肝疫苗,體內依然沒有抗體。如果健康人採用0、1、6個月之間進行疫苗接種而未成功,那麼,可能是存在什麼問題呢?
  • 接種疫苗聯合藥物方案直抵「沒有B肝的未來」
    疫苗是一件強有力的武器,發揮著克敵制勝的作用,我國在B肝疫苗抗擊慢性B肝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同時引進更多創新且高質量的抗B肝藥物,幫助患者實現「功能性治癒」,共同為了「沒有B肝的未來」不懈努力。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目標是「2030年消滅病毒性肝炎,包括B肝和C肝」。長效幹擾素聯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已經使C肝成為完全可以治癒的疾病。
  • 接種B肝疫苗後無抗體?9個原因已找出,若非前兩種,應引起重視
    B肝疫苗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護傘,接種B肝疫苗後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保護性抗體,避免B肝病毒入侵身體,最大程度降低患上B肝風險。正常情況下接種B肝疫苗後,其保護作用能持續12年,但有一部分人接種B肝疫苗後仍然沒有抗體,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接種B肝疫苗後沒有抗體?
  • B肝免疫球蛋白具體能起什麼作用?和B肝疫苗有什麼不同?
    2、意外感染HBV的人群或與B型肝炎患者或HBsAg攜帶者密切接觸者(1)首先了解其免疫應答情況,如果沒有接種過B肝疫苗,則首先應在24小時內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和B肝疫苗;(2)如果接種過B肝疫苗但是未完成全程免疫,則在注射B肝免疫球蛋白後按免疫程序補足全程免疫;如果已經完成全程免疫,則首先檢測體內的抗-HBs水平,高於10單位/升的話就無需注射;
  • 最新疫苗接種一覽表 無錫人以後疫苗接種在這裡……
    快往下看吧!  建議人手一份,收藏  不過在看之前  先了解下目前成人 可以接種的疫苗有哪些 1、麻腮風疫苗 :除了遺傳因素、基因突變和生活習慣,病毒感染是導致嬰兒先天畸形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風疹病毒感染最為常見。建議備孕婦女接種麻腮風三聯疫苗,接種半年以後可懷孕。
  • 醫藥生物技術 | B肝疫苗的「前世今生」
    ,大家可能會想到我們都接種過的B肝疫苗。艾爾弗雷德·普瑞斯發現將含有澳抗的B肝患者血液輸給他人後,原本澳抗陰性的接受者血液中就可以檢出澳抗,他據此認為澳大利亞抗原和B肝病毒有關。這是人類第一次把澳大利亞抗原和B肝聯繫起來。
  • 成都近3年疫苗接種異常反應19例 偶合窒息死亡2人
    12月23日,成都市雙流西航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打完疫苗的孩子在觀察室觀察。吳小川攝  針對近期湖南等地嬰兒接種康泰B肝疫苗後死亡事件,成都已組織專家對事件風險進行分析研判,及時停止使用康泰B肝疫苗,回收封存現有疫苗。成都市衛生局疾控處處長賈勇介紹,國產疫苗的質量不亞於進口疫苗,家長可放心帶孩子按免疫計劃接種。  昨日,成都市衛生局召開媒體溝通會,會上首次公布了成都B肝疫苗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結果。
  • 小時候打的B肝疫苗,抗體竟然不是終身的!那還需要再補種嗎?
    目前,我國已經提供免費的B肝疫苗給新生兒接種。B肝疫苗是用提純過的B肝表面抗原加工製成的一種疫苗,是預防B肝的重要措施。接種B肝疫苗後,可以刺激人體產生表面抗體,該抗體會長期的存在,一旦有B肝病毒進入體內,抗體便會和病毒結合,將病毒清除體外,即可避免感染B肝。孩子什麼時候接種B肝疫苗?一般來說,在嬰兒出生當天,也就是在24小時內就會注射B肝疫苗,一般選擇在肩部三角肌部位肌肉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