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召開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全球氣候變化及對策被簡化為4個簡單的數字——2、445,以及25到40。
聯合國氣候報告指出,全球變暖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事實,地球「發燒」很有可能是人為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海洋升溫的速度一直超過以往;全球變暖帶來的不利影響已經出現,例如物種滅絕和變化無常的惡劣天氣。為了避免全球變暖可能帶來的氣候災難,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提出了4個數字的對策——
「2」代表避免氣溫上升兩攝氏度。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指出,相對於19世紀初期來說,地球氣溫平均升高了0.7攝氏度(1華氏度),如果繼續升高1.3攝氏度,即共升溫兩攝氏度(3.4華氏度),人類將不可避免地遭受嚴重的後果——地區性缺水、農作物減產、珊瑚礁大面積消失、由熱浪導致的更高的死亡率、更為可怕的暴風雨或暴風雪。如果各國政府不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其它由工業、運輸業和農業產生的導致氣候變暖的氣體的排放,事情將變得越發嚴峻。
「445」代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穩定在百萬分之445以下。為了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兩攝氏度以下,大氣中捕獲熱量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或與之相當的氣體含量必須控制在百萬分之445以下。據估計,如果排除起到抵消作用的防熱效應,當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低於百萬分之400。專家認為,如果能夠實現這一目標,就可以拯救地球於水火之中,讓人類免受氣候變化引發的一系列可怕後果。
「25到40」代表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降低25%到40%。發達國家是導致氣候變暖的主因,歐盟和其它很多發達國家已經開始執行這一最低標準,它們的目標是在2020年之前,將工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降低25%到40%,也就是低於1990年的水平。如果能夠做到,便可實現將氣溫升高幅度降低在兩攝氏度以下的目標。中國、印度等經濟快速發展的國家,也正在通過自發性計劃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然而,在所有重要的工業國中,美國是惟一拒絕接受相關減排標準的國家。 楊凌
圖一:氣候變暖導致格陵蘭島冰山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