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魚有一個神奇的名字——地震魚,它的出現預示著災難的到來

2020-12-04 海納之坊

在我國古代奇書《山海經》裡,有記載一種叫狸力的怪獸,長得像野豬,但長著雞爪,叫聲像狗叫一樣。如果人們在野外看到狸力的出現,那裡就會發生地震災害。

那麼,現代世界裡有沒有預兆地震發生的動物呢?有的,有一種生活在深海洋的「地震魚」,它和《山海經》描述的狸力一樣,平常很難看到它的蹤影,人類一旦看到了它的行蹤,該地區就會不久發生地震。

近日,有香港網民在南丫島發現「地震魚」的屍體,該地震魚屍體有約 2 米長,魚身呈灰白色,又被砂石覆蓋,估計已死去一段時間。香港水域一向沒有地震魚的蹤影,因此亦令網民們議論紛紛,人心惶惶,香港是否將會有地震發生呢?

這種「地震」魚,其實是它的真正學名叫皇帶魚。皇帶魚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一般體長為300釐米,在1808年蘇格蘭海灘曾發現的一條皇帶魚據說有17米長,最大體重達272.0公斤。它身體細長,呈帶狀,嘴巴突出,沒有可見的牙齒。身體無鱗,皮膚覆蓋著銀鳥嘌呤。該物種沒有遊泳膀胱。背鰭基底很長,前方的背鰭呈絲狀,如同頭冠。人稱「地震魚」的皇帶魚,通常棲息於200米至1000米的深海水域,習慣無光環境生活,通常待到夜晚或未有陽光的時間,便作垂直洄遊到近海表層獵食小魚及遊泳無脊椎動物。因平日不常見,甚至被捕獲,故日本漁民稱皇帶魚為「龍宮使者」。

在地震頻發的日本,一直有傳說指,如果看到皇帶魚在海岸出沒,即代表將有地震。因為這不是一條普通的魚,平時根本看不到,出現之後常常伴隨著地震、海嘯等巨大的自然災難。這就是地震魚名字的由來。有關地震魚的預兆,相關記載很多:

1932年,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岸突然出現這種魚,隨後日本東北部發生了地震;同樣是日本,2011年日本大地震、福島核電站爆炸之前(2萬人死亡),有報導顯示從2010年冬天開始就陸陸續續有20多條這種魚被衝到日本海岸附近。

2004年2月,中國臺灣花蓮地區發生的5.3級地震,在此之前有漁民在海灘發現兩條這種魚;2016年臺灣花蓮再現此魚,那是7月25日,而在當天台中和臺南相繼發生地震,震級分別為3.9級和4.3級。

2017年1月至4月,菲律賓海岸線附近頻繁出現它的身影,當年菲律賓先後發生了10起地震,分別是:1、蘇裡高市6.7級地震;2、北三寶顏3.8級地震,3、賓達沃市4.6級地震;4、蘇裡高市再次發生5.9級地震;5、八打雁省5.5級地震;6、民都洛島5.9級地震;7八打雁再次5.9級地震;8、賓南拉瑙省6級地震;9南拉瑙勝5.2級地震;10、北伊羅戈省4.4級地震。

對於皇帶魚其地震先兆理論,科學界也討論不一。而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動物學講師Rachel Grant則認為,皇帶魚或有感應天災的能力,因在地震前夕,地殼巖石會釋放帶電粒子,令周遭環境改變,迫使皇帶魚遷移。而英國《衛報》報導,過去一些專家認為,當生物感知到斷層構造運動引起的電磁變化時,會從深水域移動到較淺的地方,因此讓人們誤會皇帶魚擱淺是地震的前兆,如今研究結果已經出爐,不過該團隊未來將繼續研究大規模的鯨豚擱淺是否與地震相關。

對於這次香港發現地地震魚,也有科學專家認為由於全球暖化日益嚴重,海水溫度持續升高,水錶溫度更可高達20多度,皇帶魚本來習慣低溫深海,當它們因某些特別原因長期置身較高溫海面時,會像「中暑」一樣對高溫適應力不足的情況下致死,屍體隨之漂浮至香港海域。

正所謂:每有大事,必有異象;災星來臨,必有禍事。

關於皇帶魚的預兆,你又是怎麼看的呢?歡迎發表評論。

如有興趣,請關注我,每天為您提供最新健康資訊! #南丫島沙灘驚現地震魚##地震##皇帶魚#

相關焦點

  • 著名的「地震魚」出現在日本海域附近,是不是預示著大地震?
    據俄羅斯衛生通訊社16日報導,日本漁民在井縣的一處漁港內,發現了兩條「地震魚」,對此人們懼怕不已,生怕這裡會出現地震,為何會如此呢?原來之前在南千島群島海域發生地震的時候,當時日本漁民也是發現了這種魚,所以就有了「每當地震魚出現,當地就會有嚴重的地震或海嘯發生」的這種說法。「地震魚」真的和日本是否發生地震有關係嗎?
  • 地震魚的出現是否預示著將有大地震發生?
    地震魚本名皇帶魚,別名龍王魚、龍宮使者,它是一種熱帶深海魚,體長較長,大部分可以達到4米以上,所以有漁民看到,會誤認為是海蛇。 有人說,這種魚如果出現在水面上,預示著將有大事發生,並且還指出了以往的例子:
  • 近日,地震魚出現在日本海域附近,是不是預示著地震將要來臨?
    就在前幾天,日本向外界報導,日本福井縣一個碼頭出現了兩條地震魚,不少民眾擔心可能會是地震等地質災害將要發生前的異常徵兆,那麼這個情況的出現是否預示著會出現地震呢?地震魚的學名叫皇帶魚,是迄今為止在海洋中發現的最長的硬骨魚類,平均身長5米左右,最長的可以達到10米以上,體重可以達到上百公斤。該魚全身呈銀灰色,從前向後分布著藍黑色的條紋。它的背鰭很長,一直延伸到頭部的上端,有點像孔雀頭上支起的羽毛。在海水中遊動時,就像一條巨大的海蛇,有漁民還形容它為「天龍」。
  • 地震來臨前的「地震魚」,真的會有作用嗎?墨西哥時常出現!
    6級以上的地震,僅7月份就出現8次,墨西哥的地震魚是前兆?地震是地球上比較常見的自然災害了,1次大型地震的到來都會造成一定的人員傷亡,自從進入7月份以來,根據地震監測數據顯示已經出現了6級以上的地震8次,7級以上的地震兩次。
  • 罕見的魚出現在日本海域附近,引起人們擔憂,因為它叫地震魚
    帶魚大家都吃過也見過,對於它們的形態還是有印象的,而皇帶魚從其名字可以想像到它的形象,跟帶魚體型相似,但是帶上了一個「皇」字,顧名思義就是長的比較大。這種魚類有很多種名字,例如:布倫希爾蒂、龍宮使者、龍王魚、大帶魚、白龍王、大鯡魚王、搖槳魚、胖魚、蠻、買牛、豬精、百牛等等。
  • 著名的「地震魚」出現在日本海域附近,這是不是預示著大地震?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石蘭日本海這個名字,很容易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就是日本的大海,實則為公海。日本海是一個邊緣海,它位於西北太平洋,我國古代將其稱為鯨海。而最近2條「地震魚」出現在日本海域的新聞,成為了很多人茶餘飯後的聊天話題。雖然,日本海的周圍圍繞著不同的國家,但2條地震魚被發現的準確地點是在福井縣。而這個福井縣剛好是最近剛發生過大地震的日本的屬地,靠近日本海一側的福井縣位於日本地域的中部,這裡以全日平均壽命最長而著稱。
  • 經歷1539次地震後,日本發現2條地震魚,民眾擔憂超級災難或來襲
    日本是一個地震多發的島國,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在2019年的時候,日本一共經歷過1539次地震,後來有兩條地震魚突然現身,日本當地民眾都特別擔憂,覺得超級災難或將來襲,這是怎麼回事呢?所謂的地震魚,其實就是一種生活在深海裡的普通海洋生物,它的學名叫皇帶魚,只有在周邊環境發生劇烈變化時,才會進行轉移跑到近海。也就是說,這些皇帶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示地震的爆發,而在日本的歷史上,每次遇到皇帶魚出現,都會發生大型地震。因此,有不少人直接將這種魚稱為地震魚。
  • 日本海岸出現「地震魚」!這是地震的前兆嗎?專家:到時候就知道
    由於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日本人對於地震這種事,已經是相當習慣了。目前日本就擁有全世界最精密的地震預告系統和最強大的抗震技術。平時生活中,只要是震級不太大,地震後人們很快就能恢復秩序,就像是吃飯喝水那麼簡單。但是最近日本海域卻發生了一件奇怪的現象,這讓當地很多居民都不淡定了,很多漁民認為這是災難降臨的象徵。
  • 兩條「地震魚」現身日本漁港,民眾擔心或出現地震海嘯,有何關係
    實際上這種「巨型帶魚」並非帶魚,它的學名叫勒氏皇帶魚,屬於皇帶魚的一種,而皇帶魚和我們常見的帶魚並不是一個魚種,皇帶魚屬於月魚目皇帶魚科皇帶魚種,而我們常見的帶魚則屬於鱸形目帶魚科白帶魚種,兩者的差別也是很大的。如下圖,上面的細長條形狀的魚是帶魚,下面的巨型帶狀魚則是皇帶魚。
  • 日本漁港內出現兩條地震魚,顯示不尋常跡象,東京或迎來超級災難
    日本是一個位於太平洋西岸的島國,因其處於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所以常年多火山、地震,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平均每3年就要發生一次地震,為了有效防範地震帶來的傷害,日本多為木質結構房屋。近日,據俄羅斯相關媒體報導,日本一處漁港內,偶然間發現了兩條地震魚,當地居民對此感到不安,認為這是一種不同尋常的跡象。這種魚一般生活於熱帶深海處,很少在水面上看到,因為人們很少 見到它,有時候會被誤認為是一條海蛇,因為它的身體略長,呈帶狀。
  • 地震魚為何出現在地面上?日本出現兩條地震魚,是反常事件先兆?
    地球的大環境是非常複雜的,在地球上,大自然的環境也是變化莫測的,有時很多事情是人們難以預料的,在地球上自然災害也時常發生,往往這些自然災害都會帶給人們巨大的災難,比如地震就會給人類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日本是一個島國,於五他所的的位置比較特殊,處於板塊交界處,加上板塊活動比較頻繁,所以自然災害總是經常光顧日本,對於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在日本人看來也是家常便飯了。不過一般來說只要不超過五級以上的地震,都不會給人類造成太大的影響,震級大於7級,小於8級的地震稱為大地震;8級以及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像這樣的大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
  • 不尋常跡象出現!兩條地震魚現身日本福井縣,東京恐迎來超級災難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月16日的報導稱,日本漁民在福井縣的一處漁港內,發現了兩條地震魚,而這種魚的出現,也被當地民眾認為是不尋常的跡象
  • 不尋常跡象出現!兩條地震魚現身日本福井縣,東京恐迎來超級災難!
    地震魚,為什麼被漁民稱為「惡魔的使者」?為什麼這條自帶預言屬性的深海魚類會讓人恐懼不安?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下。地震魚的學名叫皇帶魚,是一種只生長在深海之中的魚類,大約是深海1千米-2千米的海域處,體積龐大,平均長度為4米左右,體重將近200公斤,腹部和背鰭都是紅色的,其餘是銀色的,因為他是深海魚,很少出現在水面,偶爾見到還以為是海怪,確實深海魚類一般長相都很醜陋。
  • 日本海域驚現"地震魚",這種魚到底是什麼?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報導稱,日本漁民在福井縣的一處漁港內,發現了兩條地震魚,而這種魚的出現,也被當地民眾認為是不尋常的跡象。據傳說記載,每當地震魚出現之後,當地就會出現嚴重的地震或者海嘯事件。雖然這樣的說法只是民間的傳說,但是漁民對於這種事情還是深信不疑的,畢竟地震魚生活在深海之中,只有海底的環境發生改變,它們才會離開自己生活的位置。
  •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出現原因令人不寒而慄
    摘要:臺漁民釣上地震魚。2016年4月20日訊,近日臺灣花蓮縣某村一村民在海邊捕魚時意外收穫到一個不速之客,地震魚,說到地震魚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別名叫皇帝魚。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 2016年4月20日訊,近日臺灣花蓮縣某村一村民在海邊捕魚時意外收穫到一個不速之客,地震魚,說到地震魚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別名叫皇帝魚
  • 能播報地震的魚,最長能達到4米,它一上來必定地震
    帝王鯡魚,又名鯡魚,有著共同的名字:地震魚,白龍王,大帶魚等等。帶魚只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暖水域,在水面上很少見到。皇家帶魚是一種體形較大的魚類,蜿蜒曲折,呈長帶狀,大部分長度可達4米以上,體重超過150公斤。
  • 「地震魚」現身日本海港,有何徵兆?
    又有嗎哪些關于勒氏皇帶魚的傳說呢?勒氏皇帶魚有著像帶子狀扁平而長的身體,生活於50~200米左右的海裡。它主要分布區域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溫、熱帶海域。南海、東海和黃海南部都有發現。因其主要生活在深海海域,全世界的捕獲量皆極少,故對其生態習性並不了解。
  • 臺漁民釣上超長地震魚 揭秘什麼是地震魚(圖)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圖為該地震魚  【臺漁民釣上地震魚】近日,臺灣花蓮縣某村一村民在海邊捕魚時意外釣上地震魚,說到地震魚,很多人都不是很熟悉,其別名叫皇帝魚,儘管有它的存在,但極少人見過它的真面目,此次該條超長地震魚被民眾捕到,不少人有人疑是因近來頻繁發生的地震所致。
  • 它是深海的「地震魚」少有人見過它的真身沒有天敵,但敗給了吃貨
    而今天小編要講的這種魚是真的很罕見,因為它生活在100多米的深海區域,要知道在這個深度的魚是很難捕捉到的,更何況是身形長達10幾米的大魚。這種魚的名字倒是很多人都聽過,但是真身是少有人見到,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吃到這種深海的大魚也變成了現實。
  • 日本福井縣碼頭出現地震魚,一次還是2條!
    日本福井縣碼頭出現地震魚,一次還是2條!地震是人類所能面臨到的大型自然災難之一。且隨著地震幅度的增加,會引起更多的人亡傷害。而由於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速度是比較緩慢的,至今人類也沒有辦法提早地預知地震即將要到來。比如2008年發生在我國汶川的八級以上的大地震,就讓7萬多人永遠的被留在了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