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國際單位制量子化變革的「變」與「不變」

2021-01-13 大楚網

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計量處處長 時根火

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自2019年5月20日起,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自然常數定義。那麼什麼是國際單位制(SI)?為什麼要用自然常數定義基本單位?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變革改變了什麼?量子化變革是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什麼是國際單位制(SI)

國際單位制(SI)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國籤署《米制公約》並正式同意推行統一的國際測量體系,是國際通用的測量語言,是人類描述和定義世間萬物的標尺。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它們好比7塊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撐的「基石」,構成了國際單位制的「地基」。國際單位制規定的其它單位,如力的單位牛頓、電壓單位伏特、能量單位焦耳等等,都可以由這7個基本單位組合導出。

為什麼要用自然常數定義基本單位

在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自然常數定義之前,計量單位的定義使用了多種方式,一是用實物原器來定義,如千克的定義使用國際千克原器(IPK);二是用特定的物理狀態來定義,如開爾文的定義使用水的三相點;三是用理想化的實驗方式來定義,如安培的定義使用「無限長且圓截面可忽略」的平行導線。這些定義都存在一些弊端,如實物原器會發生變化以及被損傷和損壞,國際千克原器(IPK)從1889年起就可能開始產生未知的變化和漂移,但它卻一直保持著定義標準的地位,而且從世界各地到巴黎去溯源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開爾文的定義是基於水三相點的定義值,即冰、液態水和水蒸氣共存時的溫度(定義為273.16開爾文),當測量與水三相點相差很大的溫度時(如金屬加工溫度1500℃以上),測量的準確度就會大大降低。電流單位安培定義中的「無限長」「圓截面可忽略」等要素,在單位復現時都將引起難以克服的困難。

因此,長期以來全球各國計量科學家一直在潛心研究,希望找到更好的定義方法,經過多年的研究,證明基於基本常數來定義SI的基本單位具有足夠的準確性,並且能夠保證SI的長期穩定性。1967年,基於銫原子基態超精細能級躍遷的頻率重新定義了秒,實現了從「天文秒」到「原子秒」跨越,也是第一個用自然常數定義的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1983年,米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 792 458秒內行進的距離,實現了第二個SI基本單位以真空中光速這一基本常數來定義。「原子秒」定義以來的50年間,復現的不確定度指標提高了6個數量級,同時新的秒定義和米定義催生了衛星導航產業,給眾多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尤其是改變了逐級溯源的方式,形成了扁平化、零鏈條的溯源。如利用北鬥授頻授時,電腦、手機時間可以直接溯源至最準的國家基準。

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變革改變了什麼

一是定義的基礎變了。用基本物理常數h重新定義千克後,質量單位將更加穩定,我們不必擔心國際千克原器質量漂移可能給全球質量量值統一帶來的問題。

二是定義的時空變了。物理定律是放之宇宙而皆準的,新定義生效後,通過量子計量基準與信息技術的融合,實現了量值溯源扁平化,隨時隨地可獲得最佳測量結果。

三是定義的範圍變了。修訂前的開爾文定義僅僅建立在水三相點一個固定點上,而未來通過玻爾茲曼常數定義開爾文,可以根據熱力學溫度與能量的關係,實現從絕對零度到任意溫度點的準確測量。

四是定義的方法變了。在新的國際單位制中,測量的兩個重要概念,即單位定義和測量(或復現)方法是分離的。新定義生效後,千克可以通過任何適當的方法復現,比如基布爾天平法和X射線晶體密度法。而復現開爾文,現在已經有多達5種方法,你擅長哪種就可以用哪種。

量子化變革是否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以物理常數為基礎,對國際計量單位制重新定義,意味著所有SI單位將由描述客觀世界的常數定義,開啟了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任意主體根據定義實現單位量值的大門,將對經濟、科技與民生等都將產生深刻影響。

然而,也許這種變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暫時還感覺不到,因為無論是超市中電子秤稱出的重量、加油機給出的容量、電能表顯示的用電量,還是工業生產中遊標卡尺量出的尺寸、醫學檢驗中測量的血壓等等都不會有什麼明顯差別。但是,就像50年前「原子秒」定義時我們沒有預計到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如此大的影響一樣,隨著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國際計量單位制的量子化改革必將與我們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

相關焦點

  • 「不變」的「巨變」 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不變」的「巨變」  用常數替代實物 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本報記者 陳 瑜 翟冬冬  「新的國際單位制從今天開始正式實施,計量開啟蓬勃發展全新時代。」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由常數定義。決議於2019年國際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  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用常數替代實物 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原標題:「不變」的「巨變」國際單位制完成量子化變革  「新的國際單位制從今天開始正式實施,計量開啟蓬勃發展全新時代。」  5月20日一大早,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防科技工業電離輻射一級計量站副研究員宋明哲就在朋友圈發文,紀念有特別意義的2019年國際計量日。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
    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我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沒關係,這就給您細細講解。
  • 中國計量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據悉,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 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舉行「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助推計量邁入量子化新時代」新聞發布會。首先,我代表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向各位來賓和新聞界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向一直以來關心、支持市場監管和計量工作的社會各界和媒體記者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  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我國計量將迎來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多世紀以來,國際基準質量單位都是由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來定義。
  • 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
    把握住進化後的萬物標尺浙江開展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本報訊 (金 潔 張 律 記者曹吉根)「國際單位制重新定義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現有格局,及時掌握量子計量前沿技術才能實現國家計量體系的自主可控。」
  • 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演進·2018年世界計量日致辭
    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演進·2018年世界計量日致辭利用自然法則創建測量規則□ 國際計量局(BIPM)局長 馬丁·米爾頓國際單位制(SI)是全世界所有測量應用公認的單位制。2018年11月,國際計量大會預期將通過關於SI的一項最重大變革,即SI將基於一套與物理定律一一關聯的定義。這一朝著以自然法則定義SI的歷史性轉變,將消除SI與基於實物原器的定義之間的最後關聯。遵循這一修訂,千克(kg)將不再如1889年第一屆國際計量大會批准的那樣與國際千克原器相關聯,而是要直接與普朗克常數的精確值相關聯。
  • 國際單位制迎來重要變革—新聞—科學網
    國際計量大會重新定義「千克」
  • 計量單位將迎來量子化時代
    國際計量委員會正在起草關於重新修訂國際單位制的草案,且有望於2018年被國際計量大會採納。計量將向先進位造、醫學、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和領域發展,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量子基準將取代實物基準據了解,國際單位制是全球統一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
  • 量子化變革已到來,「千克」被重新定義
    國際計量委員會副主席、國際單位制諮詢委員會主席、德國聯邦物理技術研究院烏爾裡奇博士8月31日在北京舉行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上透露,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最終審議新的SI(國際單位制)修訂案。電流、質量等7個基本單位將全部與宇宙中恆定不變的量或基本物理常數聯繫起來。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 「千克」到底多重將有新定義
    而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的最新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用不變的常數替代主觀  國際單位制(SI)是全球一致認可的測量體系。
  • 國際單位制量子化時代來臨,中國著手制定15年計量新規劃
    明年5月20日,國際單位制(SI)將以量子等自然界基本常數為基礎重新定義。這對科學研究以及經濟發展有何影響?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說,重新定義的國際單位制,將對先進位造、醫學、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帶來深刻的影響,但並不會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超市中的電子秤和油站的加油泵該怎麼用還怎麼用」。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千克等四項國際單位制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nbsp&nbsp&nbsp&nbsp值得注意的是,將基本單位與宇宙中恆定不變的量或基本物理常數聯繫起來,必將催生國際單位制又一根本性的變革,也將對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產生深遠影響。
  • 明年中國將使用新國際單位制:計量邁入量子時代
    【環球網科技 記者 樊俊卿】昨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指出,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宣布從2019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重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計量單位將更加精準。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2020年-2035年發展新規劃。上個月,國際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召開  國際單位制中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光明網訊(記者 陳海波 見習記者 孟曼迪)記者8月31日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獲悉,2018年,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國際單位制(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多個SI單位將實現對時間頻率的溯源,實現「從實物到量子」的變革,SI單位量子化的大門全面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