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在擴張的道路上極速奔跑,邊界和極限在哪裡?

2021-01-12 袁玉州
成都周邊形勢圖

近期,全國行政區調整合併又掀起了一股熱浪,成都下面的新冿縣,被改為成都市的一個區,長春代管了原屬於四平的公主嶺縣級市,這些操作,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打造強省會戰略模式,提高該城市的綜合競爭力,而行政區合併調整就是最直接有效的慣用手法。

而我們的西南中心城市成都,對於不斷的擴張和吞併,一直是情有獨鍾,在這條道路上,也永不止步,並努力試圖合併更多地方,那麼,問題來了,成都不斷擴張的極限到底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主角成都在全國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對成都做一個全面的細緻了解。

1.成都在全國城市中的綜合排名。

2020年,根據第一財經周刊對全國城市的排名劃分,成都是僅次於一線城市北上廣深、位於新一線城市的第1名,得分高達100分,比第2名重慶的88.74分,高出了11.26分,領先優勢明顯,僅比一線城市的深圳低了18.33分,差距不是很大,追趕的希望非常大。

2.成都在全國經濟中的排名情況。

根據2019年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成都的經濟總量為17013億元,排名全國第7,僅次於重慶,中西部第2位,以微弱優勢領先於強大的中部競爭對手武漢市。

3.成都在四川的地位、影響力、號召力情況。

2019年,四川全省的經濟總量為46615億元,成都為17012億元,成都佔四川省的比例為36.5%,成都的經濟總量是第2名綿陽的6倍,比第2至第8名城市GDP總和還要多913億元,屬於典型的強省會、一城獨大經濟發展模式。

截止2018年,四川全省常住人口為8341萬,成都為1633萬,成都常住人口佔四川全省的19.6%,這個比例還是非常的大。

2019年,四川全省的人均GDP產值為55888元,成都為104180元,成都幾乎是四川省人均的兩倍,比人均第2名的德陽(65893元)高了38287元,四川整體與成都的落差非常大;

目前成都市面積為1.235萬平方公裡,四川全省面積為48.6萬平方公裡,成都面積僅佔四川的2.54%,佔比非常小,從這一角度來說,可以適當擴大一些行政面積。

通過上面的綜合分析,成都在全國的綜合競爭力和實力非常強大,位列新一線城市榜首,在四川省內更是神一般的存在,具有強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可以說,成都市是整個四川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和發動機,對四川省的整體發展至關重要,如果沒有了成都,四川省在全國的地位和排名,就會一落千丈,是典型的強省會、一城獨大經濟模式。

成渝經濟區

其次,成都的發展過程,就是一部不斷合併和擴張的歷史。

1983年,成都合併溫江地區。這一年,成都西邊的一個重要地級行政單位,溫江地區被撤銷,境內所轄12個縣級行政單位全部併入成都,成都一下子新增了12個縣的面積和人口規模。2016年5月12日,成都合併簡陽。四川省管縣級市」簡陽市「,正式由成都合併,簡陽成了成都的下屬單位,成都從此拉開了向東發展的戰略布局。2020年6月,這一次把下屬的新津縣直接變成區,成都市區擴容邁開了歷史性的腳步。

四川行政區圖

再次,經濟發展較為落後的中西部地區,強省會模式符合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

有助於快速打造明星城市,吸引外部投資。眾所周知,廣大的內陸城市,因為交通不便,基礎設施差、經濟基礎薄弱的原因,在招商引資方面,沒有劣勢,很難引起資本的興趣,那麼,通過重點打造和發展核心城市,有助於吸引資本的注意力,爭取到更多投資機會和資源。

有助於整合省內資源,帶動省內其它城市發展。當一個省內沒有足夠強大的核心城市時,各城市之間是競爭大於合作,一盤散沙,各自為戰,進而出現惡性競爭,損害整體利益,不利於區域協調發展。那麼,如果有足夠強大的核心城市,就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的號召力,去整合省內資源的流動配給,協調各城市之間的利益關切和衝突,進而整體對外競爭。

資陽市

最後,我們已通過以上綜合的探討和相關常識普及,對成都和四川目前的現狀,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下面我們就重點討論研究下成都合併德陽、眉山、資陽的利弊關係。

1.成都合併眉山、資陽、德陽的可行性,和有利性。

減少四川省地級行政單位,提高行政效率。從地圖上可以看出,眉山、資陽、德陽三市,都與成都天然接壤,正好分別位於成都的南、東、北三面,如果合併,從地理位置上考慮,沒有任何障礙;而目前四川省有21個地級城市,有點偏多,合併後,有利於大幅減少地級市數量,提高施政效率。有利於提高成都的綜合競爭力。根據2019年的相關數據計算,合併後,成都+眉山+資陽+德陽的總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常住總人口2547.1萬,GDP之和為21506.72億元,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成都的經濟總量超過了蘇州,僅次於北上廣深渝,位於全國第6名,上升1個名次;行政面積與北京(1.64)、上海(0.63)、天津(1.19)之和3.4萬平方公裡相當;常住人口僅次於重慶市,位列全國第2。合併後的新成都市(暫且叫成都市),將是僅次於重慶的又一個巨無霸城市,會大大提高成都的競爭力。有利於整合省內資源和吸引省內兄弟城市的向心力。近期在國家的主持和要求下,重慶和四川兩地,在互相協調立場,以期共同帶領成渝經濟區的整體健康發展。但是,這並不代表競爭就不存在,重慶已在調整行政區劃,以便佔據先機和主動,從而把靠近自己的四川省內城市,吸引到自己這邊來,以取得對成都的競爭優勢。而成都東邊的資陽市,就緊挨著重慶,如果成都能合併資陽,那麼成都一是可以擴大勢力範圍,二是可以直接與重慶接壤進行競爭,從而吸引省內兄弟城市自己靠攏,壯大自己的實力和競爭力。4城合併後,有利於成都和四川省的經濟產業布局優化。目前,眉山、資陽、德陽正在與成都進行一體化發展,也心甘情願接受成都的強力輻射,而成都目前的行政面積還是偏小,沒有足夠的空間滿足其經濟產業布局的需要,從長遠來看,行政面積過小將是成都做大做強的瓶頸,提前籌劃一體化發展,而繼續走合併之路,也正是解決這一矛盾的終極手段。

德陽市

2.所有事情,有利就有弊,合併的弊端也不小。

四座城市,一旦合併,人口數量將和省級規模相當。合併後,新的成都常住總人口將達到2547.1萬,佔四川省常住總人口的31%左右,人口數量僅次於重慶,超過了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常住人口,可以直接成立直轄市了,非常不利於四川省對成都市的控制和管理,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新的成都經濟總量更大,不利於全省均衡協調發展。合併後的成都經濟佔四川省的46%,這完全是一個省或直轄市的規模了,將會對四川省其它城市造成直接碾壓式的打擊,全省的優質資源會源源不斷地被進一步虹吸,其它城市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最終會造成,成都越來越強,其它城市越來越弱,到最後,「成都省」真的可能取代四川省。合併後,會出現成都市和四川省的行政效率衝突。合併後的新成都市,面對如此龐大的人口和經濟規模,對自己的管理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管理能力、執行能力、基於自身特點的決策時效、以及需要取得部分省級權限等問題,而成都上面還有一個四川省,需要得到省裡、中央的審核批准等,有一個長時間審批過程,這勢必會嚴重影響到成都的行政效率,如果授予成都的省級權限過多,又容易造成省市並立,在一定程度上架空四川省,這是絕對不允許出現的。

成都市

綜述,目前,成都市是整個四川省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和發動機,成都的發展對四川省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可以說,沒有了成都,四川將從目前全國第6的位置,倒退至第14名。

而成都的發展歷程,又是一個不斷兼併周邊的過程,並且合併之後的總體發展效果,都還不錯。

具體到以後成都會不會繼續合併周邊的資陽、眉山、德陽,這要看四川省和中央的利弊權衡,最終科學決策,所有的事情,有利益就會伴隨弊端,最終還是要看是否利大於弊。

成都還在擴張的道路上,極速狂奔,目前還無法看到成都擴張的極限和盡頭,誰知道呢!

相關焦點

  • 成都華僑城極速空間站風洞飛行體驗
    對於從小就喜歡挑戰的我來說,各式各樣的玩就成了我的日常常態,什麼刺激玩什麼,偶然的一次機會和朋友去歡樂谷玩,結果讓我們發現了一個更刺激的項目——極速空間站;那天早上和朋友約好打算好好逛逛成都華僑城商業街,剛走過正天影院,左上方出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巨大瓶子,這是什麼東東?
  • 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
    似乎存在一個明顯的邊界,微觀世界的規律結束,宏觀世界的規律開始。那麼微觀和宏觀的邊界在哪裡?一個人到一群人的邊界在哪裡?是三個人還是五個人,抑或更多。所謂三人成虎、三個和尚沒水吃,三人就可以成為一個小群體,三個人就是這個邊界,從這個邊界開始,個體的心理消失了,隨之而來的是群體心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市,股市可以說就是群體心理在一個特定金融平臺上的反映,它完全不符合個體心理學規律,所以個體試圖理解股市總是徒勞無功。
  • 宇宙有邊界嗎?
    在此意義上,我們的認知是受限的。我們可能已經看到了我們所能看到的極限。在這個極限的邊緣處,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但宇宙微波背景遠非宇宙的邊界。我們的宇宙仍在擴張,而我們可能永遠也不會知道它會擴張到什麼程度。宇宙學家曾經嘗試通過測定宇宙的形狀來探索宇宙的邊界,就像古希臘數學家使用三角幾何計算地球的大小一樣。理論上,宇宙有可能有三種形狀。這三種形狀都取決於空間的曲度為何。
  • 火車驛站、像素花園、極限運動場…成都高新區將添一座「鐵路公園」!
    火車驛站、像素花園、極限運動場…成都高新區將添一座「鐵路公園」!時間的軌跡走廊——讓廢棄鐵路「講故事」在哪裡?項目位於神仙樹片區。有多大面積?此次打造的鐵路全長約700米,總佔地面積約22000平方米。怎麼建?
  • 宇宙究竟有沒有邊界?
    據我們所知,宇宙不存在邊界。宇宙倒是有一個可以被觀察的邊界——也就是說,我們能看多遠是有極限的。這是因為光具有一個有限傳播速度(1光年/年),因此當我們觀看遙遠的物體,我們也是在回看古老的時空。而所謂極限就是,我們幾乎能看到將近140億年之前發生的事情,也就是宇宙大爆炸殘餘的輻射。
  • 超越「閃電俠」,人類有史以來,極限奔跑速度究竟有多快
    都說人體是有「極限」的,那麼人類短跑的速度極限是多少呢?答案是100米9秒58。如果人類先跑個50米,貓大約5秒左右就可以追上。從「人體結構」分析人類的速度極限美國科學家喬治·弗蘭德追蹤從1800年代開始到至今的研究結果,人類與馬、狗的速度變化,人類的生理極限速度與世界紀錄只差0.01秒,這相當於每秒移動10.44米與10.54米的差別。然而用雙腿奔跑的人類永遠無法超越用四條腿奔跑的貓。
  • 中國邊界最西到過哪裡?
    我們的東方是浩渺無垠的太平洋,南方則是溼熱難耐的熱帶森林,北方更是朔風寒徹的蒙古與西伯利亞高原,我們的祖先在這三個方向的擴張總是受制於海陸阻隔與緯度氣候差異,無法取得實際意義上的領土拓展。如此情形之下,一路向西,向歐亞大陸的最深處探索,似乎成為了他們最為實在的選擇。
  • 宇宙是有界無窮的嗎:宇宙的邊界在哪裡?
    首先題主提出關於「圓」的問題,現實生活中,我們所能「看」到的,無論是哪種「圓」都是具有邊界的。為什麼我要強調「我們所能看到」的呢?想像一下,一隻螞蟻在氣球上爬行,會知道氣球會有邊界嗎?這就是因為螞蟻(假如螞蟻視力良好)從宏觀方面,是「看」不到氣球全貌的,氣球相對於它來說是「一方天地」,它怎麼找也不會找到邊界在哪裡。回歸主題,假如人類科技沒有發展到近代的程度,人類或許還會認為地球是平的,世界沒有盡頭。直到公元前六世紀,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才提出大地是球體這一概念。
  • 地球的邊界在哪裡?
    作為一個三維球體,地球上是找不到邊界的!當年麥哲倫、達伽馬在茫茫的大洋上飄蕩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出現一道萬丈深淵,船就往下掉了,再無回天之力!但事實證明地球就是一個球體,走著走著就走回原來的地方了!當然在我們地球上,還有很多可愛的民眾依然相信地球是扁平的!
  • 人類的運動極限在哪裡
    隨著在各項賽事上,地區紀錄被打破、全國紀錄被打破、世界紀錄被打破,人們不禁生出這樣的疑問:人體運動到底有沒有極限?又是什麼決定著人類的運動極限呢?   生理結構決定人類運動極限   人體的運動潛能就像一匹駿馬,看似精力無窮可以肆意奔跑,但總會有一條勒住它的繩子。
  • 誰是極限通勤之城?
    ,從某種意義上說,極限通勤到達的區域,才是一個城市真正的邊界。 從極限通勤的角度,本次研究的十個城市中,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已經從「外溢」開始逐步轉向「布網」階段;杭州、南京與武漢已經步入「外溢」發展階段;而成都、合肥與鄭州對周邊區域有一定的輻射效應,但仍然處於「強核」發展階段。 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城市邊界正在被極限通勤刷新。
  • 《奔跑吧》和《極限挑戰》的遊戲環節一變再變,你還喜歡它嗎?
    《奔跑吧》和《極限挑戰》是綜藝節目裡很出類拔萃的綜藝,也走過了很多季,一季會發生很多故事,一季又一季會發生很多的關於遊戲、關於嘉賓、關於主題等的迭代,對於習慣了跑男和極限挑戰的朋友們,這些節目已然成為一種情懷,無論是之前的還是之後的,你怎麼看,你是否都喜歡呢?
  • 星系的邊界在哪裡?
    天文學上,定義及尋找一個天體系統的邊界往往是一件富有挑戰的事情。就我們的太陽系而言,如果以主行星系統為界,那麼看似隨著冥王星的降級,海王星的軌道便是邊緣。但實際上,海王星以外還存在彗星和小行星等天體。定義我們太陽系的邊界尚且如此具有不確定性和挑戰性,那麼如何定義宇宙中各類形態及大小不同的星系的邊界呢?星系外圍的暗物質暈科學家們認為星系由看不見的「暗物質暈」包裹(見圖2),這團暈跨越了巨大的空間尺度。拿我們的銀河系來舉例,其外圍暗物質暈可延展至星系盤尺度的十倍開外(銀盤的直徑約為100,000光年)。
  • 2019FISE世界極限運動巡迴賽在成都開賽
    新華社成都10月31日電(記者李華梁、袁秋嶽)2019FISE世界極限運動巡迴賽成都站31日在位於四川成都郫都區的清水河生態藝術公園拉開帷幕,來自全球的300餘名運動員將在為期4天的比賽中一決高下。成都站是2019FISE世界極限運動巡迴賽的第三站,此前兩站比賽分別在日本廣島和法國蒙彼利埃舉行。成都站比賽設置了自由式小輪車公園賽、平地花式小輪車、滑板、自由式輪滑、自由式滑板車等項目。31日,自由式小輪車公園賽的女子選手預選賽率先進行,經過激烈角逐,24位選手晉級半決賽。
  • 跑步筆記:在大地上奔跑
    所以,為了讓這種掙脫和紓解更到位,也就更有必要將跑步的地點選擇在最接近於自然狀態的大地上了。在大地上跑步理想,理想在哪裡呢?理想在可以將跑步這種原始形態的人類肢體行為還原到相對原始的自然環境裡,從而收穫環境與人的步態上的雙重回歸,收穫到比簡單的多巴胺分泌更多一層的審美情境的返祖般的快樂,或者叫做刷新。
  • FISE世界極限運動巡迴賽(成都站)在郫都區舉行
    10月31日至11月3日,2019FISE世界極限運動巡迴賽(成都站)在成都市郫都區清水河生態藝術公園舉行,這也是該項賽事連續第六年在成都舉辦,共有來自世界各地的300多名運動員參賽。FISE是現今世界規模最大的極限運動嘉年華,結合了極限運動、藝術、音樂與多種青年文化,作為極限運動賽事領導者,FISE包括自由式小輪車公園賽、平地花式小輪車、滑板、土坡山地車、自由式輪滑和跑酷等多項精彩的極限運動項目。該巡迴賽自1997年起源於法國的蒙彼利埃市。
  • 真人秀過度挑戰明星極限 「虐星指數」持續爆表
    從目前接連爆出的節目信息可以發現,今年以來,「虐星」成了綜藝節目當仁不讓的關鍵詞,最吸引眼球的「消費」莫過於明星的「非常規狀態」,明星的體能和精神承受力極限頻頻受到挑戰。《極限挑戰》、《挑戰者聯盟》、《無限挑戰》、《極速前進》、《極限勇士》、《炫風車手》……光看節目名稱就知道,如今的真人秀就已經升級進入「虐星2.0」模式了,玩的就是心跳,挑戰的就是極限!
  • 質量無限增加會使黑洞邊界無限擴張嗎?
    一個超大質量黑洞的大小是否存在理論極限? 根據史瓦西半徑定義,黑洞的大小與其質量有關,大質量意味著黑洞邊界擴大,因為更大的質量促使時空在更大的區域內彎曲。但是要注意,史瓦西半徑並不是指一個實際的表面,而是超越它的區域,時空彎曲到逃逸速度超過光速的程度。
  • 成都的風口在哪裡?南門發展的天花板為什麼不如東門?
    諸多利好湧向西部,而成都這座西部超級城市將迎來「歷史性機遇」,風暴之下的成都正逐漸走上全國舞臺的中央,成都正越來越被更多人發現,這座城的投資價值也正直線上升,前三十年成都向南建設了「新成都」,而今天成都正向東「打造未來成都」;那哪裡才是成都的未來呢?未來誰才是成都發展的高地呢?
  • 《極限競速 地平線4》新增72人大逃殺模式 迅遊助你極速獲勝
    《極限競速 地平線4》已於12月12日在免費更新中推出名為「The Eliminator」的72人大逃殺模式,大逃殺模式是近幾年來最受玩家歡迎的遊戲模式,因此在官方宣布遊戲中將加入大逃殺模式的時候,很多玩家都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