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其實是一個吃貨大國,這個大家應該都深有體會,感覺中國人不管是任何事情都能跟吃的扯上關係,而中國吃貨對於食物的探索也進行了幾千年,中國的美食種類也是多到數不勝數。
基本上只有你想不到的,但是沒有中國食譜沒有的,當然如果是這樣東西真的味道不好,那就是不一樣了,畢竟中國人追求的是美食,而不單純是食物。繼非洲大蝸牛後,中國吃貨又被越南美食打敗了,廣東人:惹不起。
說起非洲大蝸牛,其實更多的不是因為覺得它不好吃,而是因為非洲大蝸牛身上是有寄生蟲的,吃了是要出事的,但是其實還有很多其他的東西,中國人也是不吃的,比如說美國重金屬的鯉魚,印度重汙染的鯰魚,以及越南人非常喜歡吃的清道夫。
清道夫想必大家應該都聽過,它能夠吃掉水中的汙染物,所以得此名頭,但是其實清道夫不被國人所接受的很大一個原因,就是不好吃,它的肉質是比較粗糙的,口感是屬於比較差的那種。
而且因為吃的都是垃圾,所以其實不管是心理上還是口感上,都不被中國人所接受,但是越南人就很喜歡他,他們經常會把清道夫直接烤來吃,或者是一些非常簡單的烹飪方式,大多數都是比較原生態的。
中國的吃貨雖然對於食物很熱衷,但是對於不好吃的食物,那確實都是避而遠之的,畢竟吃貨也不是飯桶,那也是相當講究口感的,不過不同的國家其實對於食物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我們覺得口感很差,越南人其實覺得口感很好,這個跟國家之間的飲食習慣其實是有比較大的關係的,而其實中國也有很多外國人接受不了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