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蝸牛是世界名菜,非洲蝸牛卻遭人嫌棄,中國吃貨看到都躲著走

2020-11-21 神鳥知訊防務

法國蝸牛和魚翅、乾貝、鮑魚一起被並稱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的蝸牛料理是全世界都知名的美食,他們將蝸牛處理後,加上各種配菜和調料,做成法式焗蝸牛、洋蔥炒蝸牛、燴燒蝸牛、滑蛋蝸牛等等,一般作為法餐的頭盤菜。但是,有一種蝸牛,法國人是絕對不會拿來做菜的,那就是現在正在我國廈門泛濫的非洲大蝸牛。法國人也將它看作是一種生態危害,不會去吃它。

這種蝸牛學名叫做Achatina Fulica,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大的陸生蝸牛,可它卻是外來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是一種雜食性動物,不光會吃蔬菜水果,餓極了也會吃紙張和同伴的屍體,最嚴重的是,它還可以啃食水泥。入侵到中國之後,有吃貨看它肉多,想做成菜吃。專家卻嚴正警告說,最好不要吃這種蝸牛,因為這種蝸牛內帶有寄生蟲和細菌,會傳播結核病和腦膜炎,危害性極大,也因為體型大,殼比較厚,尋常的烹飪方法無法保證能完全殺滅蝸牛中的寄生蟲,最好不要貿然嘗試。

非洲大蝸牛通常會在炎熱的夏天出現,不光是廈門,我國的南寧、福州,甚至是澳門、臺灣,到了夏天,路上都能見到這種蝸牛,大小能有成年人的拳頭那麼大。金氏世界紀錄上記錄的最大的蝸牛,是1976年英國人Christopher Hudson養的一隻非洲大蝸牛,長度足有39.3釐米,相當於一個小課桌的寬度了。

那這種大蝸牛到底能不能吃呢?有人覺得蝸牛很噁心,能吃也不會吃,就像外國人看我們吃雞爪、吃動物內臟一樣,太噁心了怎麼吃呢。但是臺灣在剛引進非洲大蝸牛的時候,就是作為食材的,有一道菜叫做「炒螺肉」,用的就是這種蝸牛。在它的原產地非洲,人們也是有吃蝸牛的習俗的。

非洲人怎麼吃蝸牛?有條件的時候,他們會將蝸牛的殼打破,只取蝸牛肉,將內臟去除之後在燒開的鹽水中煮,之後用明礬擦去表面的汙漬,再用檸檬汁將蝸牛洗乾淨,用番茄醬、洋蔥和大蒜熬成醬,將蝸牛肉燜在這種醬裡,好去除腥味,燜煮好之後加上彩椒,就可以吃了。還有一種做法,是將蝸牛烤著吃,稍微放一點鹽,多放辣,再放點蒜蓉去腥,這樣的做法有人能接受,也有人接受不了,有人在非洲吃蝸牛吃得不亦樂乎,也有人連碰都不想碰。

看起來,非洲大蝸牛其實和福壽螺、小龍蝦是類似的,首先要用高溫將其中的寄生蟲啊細菌啊殺死,再進行料理的步驟,是可以吃的,但是,抓蝸牛這件事,就已經有風險了,有學校老師給孩子們布置了觀察蝸牛的作業,結果孩子們去抓蝸牛,回來發了高燒。專家也告訴我們,不要貿然抓這種蝸牛,如果不小心弄破了蝸牛的殼,手上沾染了黏液,一定要及時清洗掉,防止細菌感染。

國內幾乎沒有在吃這種非洲大蝸牛的,都是怕被寄生蟲傳染了,但是,將它當成寵物養的卻有很多。打開某電商平臺,搜索「白玉蝸牛」,你就能看到有很多賣家在售賣這種蝸牛。白玉蝸牛和非洲大蝸牛是同一個品種,只是顏色是白色的,南方在路上見到的非洲大蝸牛則是黑色的。但是這種蝸牛的繁殖能力非常高,小編只希望養這種蝸牛的人,如果養到最後小蝸牛太多養不了了,千萬不要丟棄到野外,造成生態破壞就不好了。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法國人最愛吃的蝸牛,是從非洲進口的大蝸牛嗎?
    雖然中國人很愛吃,不過也不是什麼都吃,比方說,在世界名菜之中,「法式焗蝸牛」中國人就不感冒,而對於法國人來說,法式焗蝸牛可是他們最經典的美食之一,它不僅口感好,而且還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如今,在我國很多地方的法國西餐廳裡,也都可以看到法式焗蝸牛這道菜的身影,作為地方特色美食之一,也有很多人沒去過法國,卻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吃過法式焗蝸牛,那麼,法國人吃的蝸牛,與非洲人喜歡吃的蝸牛是一種東西嗎?根據資料顯示,在19世紀,法國商人在非洲看到非洲人喜歡吃的非洲大蝸牛之後,覺得這是一個商機,於是將非洲大蝸牛帶回法國,還專門辦起了養殖場。
  • 法國蝸牛可以吃,中國蝸牛為什麼不可以?專家:還真的不行
    大家都知道法國人喜歡吃蝸牛,他們有一道名菜叫「法式焗蝸牛」,我每次去薩莉亞吃飯都喜歡點一盤來吃,味道還不錯,跟平時吃肉差不多,口感甚至比肉還嫩些。蝸牛是怎樣爬上法國人的餐桌的?蝸牛在法國已經不夠吃了!雖然有好些國家都有食用蝸牛的習慣,例如西班牙、義大利等,不過把蝸牛吃出了名氣的只有法國人。走進一家地道的法式餐廳,前菜中最不能錯過的要數法式焗蝸牛了。法國蝸牛是法式大餐的開胃菜和國宴名菜,亦是世界級名菜,它和鵝肝醬還有松露並列為法國的三大國寶級菜式。
  • 入侵全球的非洲野味,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蝸牛與魚翅、乾貝、鮑魚並列成為世界四大名菜,法國蝸牛、庭園蝸牛和瑪瑙蝸牛都是不少中國饕餮的最愛,然而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吃貨卻狂不起來。在雨季到來之時,一種超大號蝸牛就在南方一些城市的街道中出現,這種超大號蝸牛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不要對它表露好意,不然它就會不客氣地給您的臉做一個面膜。
  • 廣東人作為最厲害的吃貨,為什麼不吃非洲大蝸牛呢?
    非洲大蝸牛,產於東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後傳遍了整個熱帶地區,是世界上最大的蝸牛,所以被稱為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不是現在才出現在中國的。在90多年前就已經入侵了。20世紀70年代初期,雲南也發現了非洲大蝸牛。
  • 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通過去往世界各地來豐富人生的記憶,以及生命的價值。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歷史,有著不同的自然環境,自然當地的美食特色也十分迥異。再差、再貧困的地區也會擁有別具一格的飲食文化,富人有富人的活法,窮人有窮人的過法。比如在非洲,當地雖然貧窮,但飲食特色還是有的,只不過大部分中國人接受不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非洲「傳統」的幾種美食,烤蝸牛炒蟲子,外國吃貨「捂住嘴」!
  • 非洲大蝸牛爬上南京人餐桌 被稱田園殺手
    「之所以,叫白玉蝸牛,是因為肉是雪白的,飼養的周期相對短一些。法國人吃的蝸牛,也是從非洲來的。」  黃成說,餐廳裡的蝸牛,應該都是人工飼養通過檢驗檢疫的。「非洲大蝸牛很大,基本上一個切片可以裝一盤。」黃成坦言,他本人就吃過非洲大蝸牛,覺得味道「就那樣」。  在非洲西部地區,特別是黃金海岸的居民,視蝸牛為唯一的動物性蛋白質。
  • 非洲的「大蝸牛」,能取食同伴消化水泥,國內吃貨:束手無策
    相信之前有去過非洲這片大陸旅遊的,一定會對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因為即使不少國家都比較的貧困落後,但擁有的風景卻是獨一無二的,比如那些生活在草原上的大型野生動物以及各種奇形怪狀的植物,這其中有很多都會讓人大開眼界,比如今天要說的非洲大蝸牛。
  • 世界名菜「法國蝸牛」,看看法國人是怎麼吃的,學好了不丟人!
    世界名菜「法國蝸牛」,看看法國人是怎麼吃的,學好了不丟人!法國有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食物,這種食物就是蝸牛,法式蝸牛可是一頓法式大餐的標配!而且法式蝸牛已經成為了法國的一道國菜,不過法國吃的蝸牛可不是我們日常所見到的蝸牛,他們吃的是庭院蝸牛和瑪瑙蝸牛。而在法國最受歡迎的,就是勃墾地蝸牛。
  • 非洲野味不怕中國吃貨,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狂不起來
    對於很多人來說,在夏天下完雨之後的草地路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蝸牛,不過,這些蝸牛可都是很小的,基本上也就成年人的指甲蓋那麼大,即使是網上售賣的白玉蝸牛,也不過幾釐米的大小,看起來也是很軟萌的。根據動物學家的介紹,在19世紀之前,非洲大蝸牛都只在非洲的東海岸生活,可是從19世紀開始,伴隨著人口的流動,非洲大蝸牛也開始朝著全世界進發,如今早已經在世界各地泛濫了。
  •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
    非洲吃貨瘋狂起來不輸中國人,繁殖力超強的蝸牛幾乎被吃光,對於吃貨來說,每天只要有美食可以吃就會很滿足了。說到吃貨,其實這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吃貨,因為民以食為天,所以這吃自然也就是人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了。不過世界各國的飲食文化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人們在吃的美食也是不一樣的。
  • 非洲大蝸牛爬上南京餐桌 專家提醒野生要煮透
    而專家也特別提醒,這些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因為攜帶寄生蟲和蟲卵,千萬不要吃。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南京很多餐廳都有「蝸牛」這道菜,做法不一,有法式蝸牛、蝸牛湯、烤蝸牛、麻辣蝸牛……愛吃的人還不少。南京餐廳的蝸牛都是什麼蝸牛呢?專家說,用的就是非洲大蝸牛,不過都是人工飼養的,加工得當是安全的。
  • 非洲大蝸牛泛濫成災,非洲人的美味,為何到了中國卻沒人敢吃?
    不少人尤其是絕大多數女生,對軟體動物們總是會下意識地有所恐懼,蝸牛則是最常見的軟體動物之一。它們背著厚重的保護殼,行動緩慢,喜好雜食,生命力旺盛。有一道法國名菜法式蝸牛,使用的便是蝸牛的一種,歐洲大蝸牛。而非洲也有大蝸牛的存在,這一類蝸牛卻是害蟲。
  • 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身為一個吃貨,就沒有任何食物能阻擋他們的腳步。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
  • 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
    每天都有分享。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非洲大蝸牛中國泛濫成災,非洲人的超級美味,中國吃貨卻不敢吃非洲蝸牛,也被稱為棕色雲曼納蝸牛,屬於瑪瑙科瑪瑙屬。在非洲,非洲蝸牛可以說是超級美食。非洲加納一年可以吃掉1500萬公斤蝸牛。然而,在非洲蝸牛入侵中國之後,它變得廣泛,但中國的敵人卻不敢吃它。這就是為什麼?
  • 入侵物種的另類:非洲大蝸牛,個頭拳頭大,中國吃貨也無可奈何
    從牛蛙到小龍蝦,中國吃貨似乎已經成了入侵物種瑟瑟發抖的對象。雖然我們知道這純屬調侃,但也可看出中國飲食文化的深邃。不過,在眾多入侵物種中,這種來自非洲的蝸牛卻讓中國吃貨有些犯難。這種蝸牛是陸地最大的蝸牛之一,身子攤開幾乎能平鋪整個手掌。每當雨季來臨,這種巨型蝸牛的爆炸式增長會讓很多南方人都為之發狂。這種蝸牛的成體殼長7-8釐米,最大可超過20釐米。它們的食譜從農作物、林木、瓜果等眾多植物,甚至還有紙張和同伴的屍體。有研究還表明非洲大蝸牛還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其複雜的食性確實不得不令人嘆服。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狂不起來
    但在南方,大的可不止是蟑螂,還有一種蝸牛。每年雨季,這些超大號蝸牛就會呈爆炸式增長,爬滿了路邊的花壇和草地。那滿地的白色黏液,成了不少南方人的夢魘。這張圖可能不少人都看過,圖上的就是南方常見的非洲大蝸牛不同於平常所見只有指甲蓋大小的蝸牛,這種蝸牛能長到比手掌還大,其身子攤開幾乎能蓋住一張小臉(大臉不行)。
  • 「田園殺手」非洲大蝸牛 爬上南京人的餐桌
    而專家也特別提醒,這些野生的非洲大蝸牛因為攜帶寄生蟲和蟲卵,千萬不要吃。  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南京很多餐廳都有"蝸牛"這道菜,做法不一,有法式蝸牛、蝸牛湯、烤蝸牛、麻辣蝸牛……愛吃的人還不少。南京餐廳的蝸牛都是什麼蝸牛呢?專家說,用的就是非洲大蝸牛,不過都是人工飼養的,加工得當是安全的。
  • 非洲野味入侵全球:在這種巨型蝸牛面前,中國吃貨根本拽不起來
    有條件上油管的朋友,一定知道一道非洲生猛大餐,非洲小哥演示如何烹飪非洲大蝸牛大餐,而非洲人的原生態燒烤大法,肯定會讓你覺得,這非洲佬絕對是暴殄天物了
  • 誰說只有中國吃貨最能吃,非洲吃貨把滿山的蝸牛都吃到差點瀕危了
    說到吃,肯定都會先想到中國的吃貨們了。中國吃貨可謂是無所不吃,只要是能入口的就都能做成美味端上飯桌,就連在國外都讓人備感頭疼的小龍蝦,都被中國吃貨吃到需要人工養殖才能供應市場需求,可見中國吃貨的可怕。不過,在遙遠的非洲大陸,我們的黑人兄弟們也是非常能吃的呢,讓我們來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非洲大蝸牛的進擊之路
    走出非洲的大蝸牛在南亞、在東亞、在南歐、在美洲,總的來說全世界溼度較大的亞熱帶和熱帶地區都有了它們的身影,非洲大蝸牛的先驅者在世界各地為了生存堅強的抗爭著。想要成為成功的入侵者,「過五關,斬六將」那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