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周廣現 文圖
核心提示
「寶寶沒要成,我很傷心。但如果這個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出生,我們家可能會永無安寧之日,永遠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中,謝謝專家們及時發現了胎兒病情。」昨天,孕齡已20周的朱女士對鄭大三附院產科主任許雅娟說。作為河南首家產前診斷中心,幾年來,該院避免了數百名患有嚴重疾病的胎兒出生。
體重只有700克的女嬰在該院順利降生,5500克重的巨大女嬰順利出生,平均體重不到1000克的5胞胎順利出生……近年來,鄭州大學三附院產科高超的診療技術、優質的醫療服務著稱省會各大醫院。
數百家庭免陷「深淵」
1
「如果這個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孩子出生,我們家可能會永無安寧之日,永遠生活在痛苦的深淵中,謝謝你們及時發現了胎兒病情。」昨天上午,在鄭大三附院產科門診,得知胎兒因患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必須引產後孕齡已20周的朱女士激動地對該院產科主任許雅娟說。
許雅娟介紹說,朱女士今年37歲,孕齡已20周,幾天前,朱女士在該院做四維彩超排畸檢查中發現腹中的寶寶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後經專家組論證,朱女士腹中的寶寶將來出生後,先天性心臟病很難治癒,建議她採取引產手術,以免將來給家庭帶來終生痛苦。
許雅娟說,生一個健康的寶寶,是每個母親的願望。然而,我國每年有20萬~30萬先天畸形兒出生,加上出生後顯現出來的缺陷,先天殘疾兒童總數高達80萬~120萬,佔每年出生人口總數的4%~6%。先天畸形兒出生給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和終生痛苦,也給我們的社會帶來了巨大負擔。所以產前診斷的重要性日益顯現。
鄭州大學三附院產科學術帶頭人、河南省醫學會圍產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崔世紅說,正是由於產前診斷非常重要,2006年12月,該院率先在河南成立產前診斷機構。該機構由產科、遺傳諮詢科、兒內科、兒外科、遺傳實驗室、生化免疫室、病理科和超聲科組成,共有人員23名,其中教授10名,副教授5名,博士4名。並專門成立了多學科的胎兒醫學專家組每周四下午對較為複雜的畸形的發生、趨勢及預後問題,進行專門的會診討論。
崔世紅說,這些年來,他們對大於35歲、有不良產史、遺傳病家族史的孕婦進行產前診斷,發現有數百胎兒患有無腦畸形、脊柱裂、腦膨出、小頭畸形、肢體短縮、腹裂、臍膨出、先天性心臟病等嚴重疾病,對於一些嚴重的和致死性的畸形及時建議產婦做引產手術,避免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妙手使孕婦起死回生
2
除了產前診斷水平高,避免孕婦生出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使家庭陷入「萬丈深淵」外,由於鄭大三附院產科身兼河南省衛生廳和教育廳雙重點學科,其「助產」水平更令人刮目相看。
2009年12月1日,鄭大三附院院長張展正在濮陽市開會,忽然手機響了,是一個陌生的外地號碼。接起一聽,是外地口音的焦急男聲。原來,在安徽省的一家縣中醫院,一名33歲的女子因患嚴重的妊娠高血壓合併心衰,必須立即施行剖宮產手術。但是,因為產婦情況很差,手術非常危險,產婦在手術臺上躺了3個多小時,親人籤了三回字,醫生就是不敢手術。家屬無奈給張展打了一個緊急求助電話。
當晚9點多,孕婦被送到鄭大三附院產科。該院產科副主任王曉娟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入院檢查,發現孕婦非常虛弱,妊娠高血壓合併心衰,全身水腫,腹腔胸腔積水。更讓人頭疼的是,由於語言障礙及產婦神志不是很清醒,醫生和患者很難溝通。醫院迅速組織產科、麻醉科、心內科等最好的專家為患者會診,認為必須立即手術。當晚11點多,崔世紅、王曉娟等產科專家為孕婦實施了剖宮產手術,十幾分鐘後,產婦及一個2750克的男孩順利推出了手術室,母子平安。
「要不是鄭大三附院,我妻子和孩子哪會有今天?我們的孩子現在健康活潑,謝謝鄭大三附院的專家們。」昨天下午,記者和當時那位安徽產婦的丈夫通電話時,他連聲道謝。
2009年7月的一天,30歲患者張女士轉診到鄭大三附院產科一病區。彩色都卜勒超聲檢查提示張女士為前置胎盤。許雅娟和產科一病區主任韓寧在共同為產婦進行剖宮產手術時發現,張女士胎盤完全覆蓋在子宮下段疤痕部位,已經穿透子宮下段,部分植入膀胱肌層,盆腔血管怒張,毛細血管擴張得像鐵絲,子宮表麵漿膜層下全部是血管壁,仿佛輕輕觸摸就會引發大出血。數十秒鐘後剖宮產一男孩,娩出胎兒時及胎兒娩出後子宮下段怒張血管出血洶湧,胎兒娩出3分鐘後患者就出血3000ml,產科主任許雅娟以及麻醉科主任姜麗華憑著高超技藝,順利而迅速地切除子宮和部分膀胱,患者得以保命,歷經4小時的搶救後,患者終於被推出了手術室,母子平安。
而像這種胎兒娩出後幾分鐘內出血2500ml以上的高難度手術,該院每年要搶救近10例。
今年9月初,32歲的產婦李女士入住該院產科三病區,當時李女士宮內孕40周,體重180kg。因為李女士第一次分娩時巨大兒發生肩難產造成新生兒死亡,這次從其他醫院轉到該院。產科副主任馬愛琴、李根霞等親自為李女士實施子宮下段剖宮產術,術中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感染,有效防範產後出血。幾分鐘後,一個5500克重的巨大女嬰順利出生,母女平安。
700克女孩如今快樂成長
3
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省級婦幼專科醫院,「兒童健康、母親平安」是該院追求的最高目標。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該院產科、兒科密切合作,同心協力。
「1999年,一個體重只有700克的女嬰在我們醫院順利誕生,前幾天我們對該女孩進行隨訪,得知她一切正常,我們感到很欣慰。」前天上午,在給記者講述這個700克女嬰誕生故事時,鄭大三附院新生兒科主任徐發林依然抑制不住內心的興奮,他說這是國內首例搶救成功的、胎齡28周、體重700克的超級低出生體重兒,創造了我國小兒急救醫學史上的奇蹟。700克女嬰的母親是鄭州西郊一家工廠的下崗女工,當時因早產症狀明顯住進該院,分娩後生下一個700克女嬰,女嬰只比拳頭大一點,當時很多人懷疑女嬰很難成活,但經過該院專家積極救治,該女嬰平安地存活下來。去年,他們對該小女孩進行回訪,了解到該女孩已經上小學六年級,成績很不錯,目前看來和正常的孩子沒有明顯差別。
2006年,新蔡一孕婦在該院產下5胞胎,當時5個孩子的平均體重不到1000克,5個孩子誕生後生命垂危,經過精心治療和護理,5個孩子平安出院。幾天前隨訪,他們了解到這5個孩子如今也都健康成長。
今年7月,36歲的劉女士在該院產下3胞胎,當時3個孩子兩個1500克重,1個1400克重,均屬於極低出生體重兒,3個孩子出生後出現呼吸衰竭症狀,經過該科積極治療,8月底,劉女士和3個孩子健康出院,如今3個孩子沒有任何異常。
許雅娟說,產科在遇到高危孕婦、早產兒、胎兒窘迫等分娩情況時,會邀請兒科醫師親自到場參加新生兒的搶救,並及時轉入兒科病房。在產科病房內,每天有管理新生兒的兒科醫生查房。此外,該院兒外科為省重點專科,對新生兒及兒童手術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先天出生缺陷兒治療提供便捷服務。
快樂生產不是夢
4
「自然分娩,又沒有痛苦,我輕輕鬆鬆就做了媽媽。」如今,女兒已經1歲多的趙女士說起她在鄭大三附院的生產經歷,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從2006年開始,已經有近3萬個產婦在該院輕鬆生產。
崔世紅說,輕鬆分娩的秘密就在於該院高超的分娩鎮痛技術。她說,自然分娩是分娩的首選,但自然分娩也會給產婦帶來難以忍受的疼痛,這種痛苦帶來的傷害,不僅是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經採用特定疼痛測量法評價,絕大多數產婦的疼痛評分達到了10分(疼痛的極點)。
鄭大三附院麻醉科主任姜麗華說, 「分娩鎮痛」俗稱「無痛分娩」,起源於國外,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在發達國家分娩鎮痛非常普及,美國分娩鎮痛率達到85%以上,英國高達90%以上。2006年,鄭大三附院的分娩鎮痛技術被衛生部確定為適宜技術十年百項計劃項目,面向全國推廣。在醫院接受分娩鎮痛的近3萬個產婦中,硬膜外分娩鎮痛有效率可達99%,併發症極少。
所謂硬膜外鎮痛,即由經驗豐富的麻醉科醫師在無菌狀態下,經產婦的腰椎間隙進行穿刺,放置導管,給予局部麻醉藥物進行鎮痛,這個過程產婦會感覺輕微不適,但與子宮收縮時的腹腰疼痛相比就輕得多。進行局部鎮痛後,產婦疼痛緩解,精神完全放鬆,但意識卻依然清醒,有利於醫師的指導,縮短產程。
5
在「五星級」病房分娩不是傳說
房間寬敞、明亮,裡邊既有小巧舒適的嬰兒床,又有寬大的產婦床和陪護床,冰箱、液晶電視、飲水機一應俱全,還有色彩搭配恰當的沙發,這樣的病房享用的人很少,聽說的人恐怕也不多,而這樣的病房鄭大三附院就有。
前天上午,在該院病房樓七樓記者就見到了這樣的特需病房,特需病房和外界通過遙控門進行隔離,裡面有家的安靜、溫暖和潔淨,只見兩側牆壁上貼滿了可愛寶寶的大照片,連消火栓也被一個寶寶的調皮大頭照包裹上了。整個病房區域顏色以粉色為主,搭配生動的綠色植物,視覺效果極為舒適。
鄭大三附院院長張展介紹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各方面需求的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將要生寶寶的準媽媽們,希望在更加安全、舒適的環境中生寶寶。為適應不同人群的醫療保健需求,提供更加細化、個性化的服務,2009年3月1日,鄭大三附院特需病房開始投入使用。特需病房的服務主要包括產前指導、產時陪伴、產後恢復,有一名產科專家和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全程提供個性化服務,由經驗豐富的助產士全程陪產。入院後將提供24小時月嫂服務,同時提供豐富多樣的產婦營養配餐,讓產婦在幸福快樂中度過這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光。兩年時間,前後近400位產婦入住,而且都是「滿意100」。
「在我們這裡,像明星大腕一樣待產、分娩、坐月子已經不是傳說了。」張展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