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能產生那麼大的威力,是由於在瞬間釋放了大量能量。下面主要解釋大量能量的來源和瞬時性。
1、 什麼是原子彈?原子彈是利用原子核鏈式核反應發出的,伴隨有強烈的光熱輻射、衝擊波和感生放射性的具有巨大殺傷力和破壞作用的武器。並且會造成大面積放射性汙染,阻止對方軍事行動以達到戰略目的的大殺傷力武器。主要包括裂變武器聚變武器。
2,原子彈的危害有哪些?(1)光輻射。光輻射的主要危害是灼傷。光輻射又稱熱輻射,是爆炸時瞬間(約幾秒)輻射出來的強光和熱,具有大量熱能,對無隱蔽人員會造成燒傷,對人體敏感的皮膚、呼吸道、眼睛晶狀體造成不可恢復的損傷。
(2)衝擊波。衝擊波對人體直接傷害是擠壓、間接傷害是爆炸造成建築物倒塌造成的二次傷害。在核爆炸時,巨大的能量短時間裡爆發出來,由爆炸中心以極高的速度向四周膨脹。
(3)早期核輻射。早期核輻射又被稱為貫穿輻射,是因為這是在核武器爆炸瞬間發出放射性射線,可以對人體肌體內部細胞產生電離作用,作用於人體細胞內的大分子時,使生物功能分子失去作用,直接致死或者發生輻射病。
(4)電磁脈衝傷害。高達到幾十萬伏,會對通訊、電子設備、基站、航空地面指揮中心造成強烈幹擾與破壞。
(5)放射性沾染
放射性危害和早期的輻射對人體的危害一樣,只不過時間更長,是一中長期的危害,可以長達幾百年甚至上萬年,爆炸之地很長時間內失去利用的經濟價值。
3、原子彈爆炸為什麼具有瞬時性?以上原子彈的危害中前三種危害最大、具有超強的破壞力,並且都是在爆炸瞬間就發出的,這與原子彈爆炸機理有關:
原子彈爆炸發生了不可控的鏈式裂變反應,在核材料發生裂變反應時會放出瞬發中子,正如瞬發中子的名字,瞬發中子佔裂變發出中子份額的99%以上,數量多,並且是在裂變反應發生後10-14秒內發出,產生速率快,新發出的中子又可以引起新的裂變,因此,原子彈爆炸幾乎是在瞬間完成的。裂變發出的熱量瞬間釋放,會產生幾千萬度甚至上億度的高溫,同時在爆炸中心地區產生幾十億個大氣壓的壓力。
正是瞬時性造成了打擊突然性,前三種危害迅速波及到向爆炸中心周圍擴散,一個當量為10萬噸的原子彈就會波及到周圍半徑3.22公裡的公裡內的生物和建築物,造成嚴重破壞,目前世界上單個彈頭就可以達到數千萬噸級。
下圖為美國原子彈試驗場圖片,圖片來源網絡
本文源自:今日頭條
今日福利:
PId6ufF0xU
有效期至6月28日11點
女司機兌換碼:
Ldxmt7jRsg
有效期今晚18點-2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