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實現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如何做到的?
截至11月末,吉林省秋季森林防火期結束,全省勝利實現連續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近5年,全省不斷加強預防、保障、撲救三大體系建設,森林防火工作與過去相比有了顯著變化。據專家估算,4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共減少直接經濟損失約60億元。
-
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發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據統計,超強颱風「利奇馬」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強度第五位超強颱風,共造成浙江、山東、江蘇、安徽、遼寧、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個縣(市、區)1402.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6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209.7萬人;1.5萬間房屋倒塌,13.3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137千公頃,其中絕收9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
-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
原標題: 2019年地震造成我國大陸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1月4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國家地震臺網中心獲悉,2019年地震災害造成我國19人死亡,427人受傷。其中,我國大陸地區發生地震災害事件13次,共造成17人死亡,411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59億元,災害最嚴重的地震為四川長寧6.0級地震,震級最大的地震為西藏墨脫6.3級地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臺灣地區2人死亡,16人受傷。2019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20次5級以上地震,低於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但高於2017-2018年平均水平。
-
記者:森林火災對我市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記者:森林火災對我市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有哪些? 趙:森林火災是一種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的災害,其危害程度觸目驚心,是破壞森林資源安全,威脅人類生存環境最為嚴重的災害之一;同時也是影響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2012年中國海洋災害公報》發布 一年直接損失155億元
與近10年(2003 至2012年)海洋災害平均狀況相比,2012年海洋災害直接經濟損失高於平均值,死亡(含失蹤)人數低於平均值。與2011年相比,2012年直接經濟損失增加約150%,死亡(含失蹤)人數減少約11%。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全年相繼發生青海玉樹雪災、四川木裡森林火災、山西鄉寧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級地震、超強颱風「利奇馬」、主汛期南方多省暴雨洪澇、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等重大自然災害。全國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25%、57%和24%。
-
熟記森林火災三要素 科學減少森林火險
熟記森林火災三要素 科學減少森林火險2011/3/18/16:6來源:慧聰消防網作者:竹風 慧聰消防網訊 森林火災的發生需要三個條件,即:包括森林可燃物
-
「無煙的森林火災」欲「燒」我國邊境
異域入侵病蟲害被稱為「無煙的森林火災」;它們的入侵在給生態系統帶來災難性影響的同時,也給我國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松材線蟲、溼地松粉蚧、松突圓蚧、美國白蛾、松幹蚧等異域森林病蟲害每年侵害我國森林達150萬公頃,造成農林經濟損失達574億元人民幣。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11月全國自然災害情況
11月份,我國自然災害災情總體偏輕,以低溫冷凍和雪災為主,洪澇、乾旱、森林火災、風雹、颱風、地質災害等也有發生。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30.4萬人次受災,2100餘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900餘公頃,直接經濟損失8.45億元。
-
不想回首的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會商結果出爐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四川涼山西昌「3·30」森林火災事件 調查結果公布
這起森林火災造成各類土地過火總面積3047.7805公頃,綜合計算受害森林面積791.6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731.12萬元。通過現場勘查、調查詢問、查閱資料、無人機航拍、調取相關資料以及對可燃物載量、預留引流線風擺、災損確定等委託有關科研機構或第三方機構進行試驗、檢測檢驗、調查評估、專家論證、綜合分析等,查明了事件經過、原因及森林受害面積和直接經濟損失,認定了事件性質,分清了責任,提出了對相關責任單位和個人的責任追究及整改措施建議,形成了《涼山州西昌市「3·30」森林火災事件調查報告》,並經省政府批覆同意。
-
近19年登陸我國颱風中「利奇馬」直接經濟損失排第二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14日,國家氣候中心發布「利奇馬」影響評估結果顯示,超強颱風「利奇馬」是今年以來登陸我國的最強颱風,陸上滯留時間為1949年以來第六長,風雨綜合強度指數為1961年以來最大,十多個省(市)受影響,直接經濟損失為2000年以來第二多。
-
應急管理部:2020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與近5年均值相比,2020年全國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43%,其中因洪澇災害死亡失蹤279人、下降53%,均為歷史新低。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2014年,我國風暴潮、海岸侵蝕等各類海洋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6...
「按照這一趨勢,當出現百年一遇的潮位時,2050年我國沿海地區可能淹沒的面積是9.83萬平方公裡,約佔國土總面積的1.02%,約佔沿海地區面積的7.5%。」有關專家表示。 氣候變暖是海平面上升主因 因為我國所處的西太平洋是全球海平面上升較快的地區,所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高於全球平均水平 是誰在不斷「吞噬」美麗的海岸線?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據統計,超強颱風「利奇馬」是1949年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地區強度第五位超強颱風,共造成浙江、山東、江蘇、安徽、遼寧、上海、福建、河北、吉林9省(市)64市403個縣(市、區)1402.4萬人受災,因災死亡66人,失蹤4人,緊急轉移安置209.7萬人;1.5萬間房屋倒塌,13.3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137千公頃,其中絕收93.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15.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