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子》:送給成人的童話故事,願旅途多一份孩童空間

2021-01-17 眠羊飛

「有一天,我看了四十三次日落」

「你知道……一個人總是在感到非常憂傷的時候,他就喜歡看日落」

《小王子》一書通過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篇送給成人的童話。故事發生在宇宙之中,B612星球的主人小王子在外遊歷,經過六顆小行星,最終經歷「尋找—失望—回歸」的過程。

故事通過一種簡筆畫式、近乎二維的空間描寫,生動地展現了空間的真實感與立體感,更加強調寫實觀察。同時,在描述地球與B612這兩個生存空間時,極大的突出了成人與兒童的不同感知,極盡心思的體現空間大小對比,將其塑造成不相平衡的空間結構以及誇張的空間意象。

《小王子》一書不僅展現了作者聖埃克蘇佩裡對於成人與兒童生存現狀的深度思考,同時又將其通過一種天真童稚的語言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們能夠通過閱讀更深層次的思考成人與兒童之間的幻想空間與情感空間,在兒童不斷成長,最終經歷成人考驗時獨有的個性化體驗通過這種獨特的空間布局呈現出來。

渺小而安謐的B612星球無疑是兒童生存空間的象徵,而遙遠龐大的地球則代表著成人世界。為了更加誇張的表現小王子從一個單純無邪的兒童世界走向成人世界,作者設計了一個宏大的外空間,創造出了除地球之外的六個只容得下一個人的六個行星和B-612星球,通過小王子講故事的形式引出。六個小星球的六個人物—國王、愛慕虛榮的人、實業家、醉鬼、點燈人和地理學家,完整地勾勒出了一個全面的成人「特質」。

他們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姓名,但作為一類人的代表,逐漸完善成人世界的縮影。

作者本可以將這六個星球統一安置在地球中進行描述,但他卻在成人與兒童的生存空間之中設置了一個微型的「成人世界」。就如同在地球的四周建立起一面面十分清晰明了的鏡子,將龐大的成人世界濃縮為六個獨立的空間,不依附於任何介質而存在,就如同鏡子中的烏託邦,置身於一個沒有場所的場所,僅僅只代表著一種混合的、中立的經驗之談,連接成人向兒童的空間單向通道。

在每個微型的空間中,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擁有著屬於自己剛剛好的社會空間,小王子每天都在照顧玫瑰花、清掃火山、以及等待日落等,給予自己足夠的安全感但卻又不那麼滿足,嚮往未知的世界。

在B612星球上,小王子是孤獨的,玫瑰是小王子有關聯的對象,但到達地球之後,小王子看到了成片成片的玫瑰花海,這唯一的對象也失去了「身份」,這一直持續到智者形象的狐狸對小王子進行點撥,提出「馴養」的概念,將對象賦予獨特的情感和意義。這意味著責任的誕生,意味著兒童開始逐漸步入社會,同時與狐狸建立新的「馴養關係」。

不斷長大,不斷社會化,逐漸構建起更多的關係拉扯,不能夠再無憂無慮、毫無顧忌的行動,從而獲得更加廣闊的社會空間,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小王子無法再回到曾經的B612星球,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小王子》通篇都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悲傷,也沒有大多數童話故事開放式的美好結局,而是用一種回歸的理念來代替死亡,飛行員最終回歸了成人世界,小王子也選擇回到了曾經的B612星球,而這一切的結果都無法驗證,只是人們美好的想像。

小王子在成人世界遊歷,想要尋找那片美好生活的樂土,但卻在過程中越發疲憊和失望。在回歸的時刻,留下最終的感言:

路很遠,我不能帶著這副身軀走,他太重了。

將身體上的不斷長大隱喻軀體的無限沉重,就如同沾染上了成人世界的汙垢。暗示著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經歷的過程越多,見到的人越多,單純童稚的心靈再也無法忍受成人世界充滿權勢、虛榮、物質的軀體。永遠無法再回到曾經那個迷人、充實的兒童世界。

就如同想像中的結尾那般,小王子帶著「我」畫給他的羊回到了最初的那個星球,快樂而又幸福的生活,無法道清這是一個成人對於美好世界的嚮往,還是在紛繁的成人世界中不斷掙扎與緬懷曾經擁有的兒童世界。就如同在本書前言中寫道:

獻給還是小男孩的列翁·維爾特,這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存在,既然長大,如何還是孩子。

作者帶著童真的願望想要在複雜的成人世界中尋找一片屬於孩童心靈的淨土,但終究拜倒在現實和與日俱增的壓力面前,壓彎了頭顱,迷途在成人世界中,自己終於變成了一個成人。

儘管這是屬於我們大多數人的最終歸宿,作者卻仍然不願就這樣放棄,讓兒童一直迷失在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世界當中,而是希望兒童在歷經旅程之後,從無知轉變為認識到無知的珍貴,仍然保留一顆富有想像力並且純潔的心靈。就像文章開頭那隻吃掉蟒蛇的大象,通過帽子魔法,煥發出無限可能。

曾經有人說過:很多人都只是生命中的過客,只有你拼命留下的,才會逐漸成為你的羈絆,牽絆一生。我們也因此變得更加多愁善感,難以自拔。

我們披起厚重的戰甲,揮動鋒利的武器,多了堅定,少了純粹。卻也希望有一天能夠無憂無慮,帶著豁達的感官認知這個世界,即使我已滿身泥濘,卻也渾身赤誠。

相關焦點

  • 成年人的童話——《小王子》讀後感
    小時候讀過《小王子》,但當時沉迷金庸古龍的刀劍江湖,對這本童話般的故事不以為然。長大後,重翻《小王子》,又是另一番感受。這篇只有短短2萬多字的「童話式」故事,登頂「人類有史以來經典讀物」書單,被譽為「每個人不可不讀的心靈之書」,被譯成300多種語言,在全世界擁有4億多讀者,閱讀率僅次於《聖經》。
  • 電影《小王子》,這部成人的童話,你理解了多少?
    《小王子》的故事人盡皆知。可能你看過書,或是看過電影,又或許都沒看過,但你一定聽說過,因為這是一部「大人的童話」。今天我們來悅享《小王子》的電影。這是一部動畫電影,2015年上映時引發不小的關注度。這部電影就像是一份情懷,是對兒時的情懷。為什麼小王子的故事引發如此多的成年人的反思和感動呢?長大了,童年回不去了。但不要緊,不要忘記曾經作為孩子的初心,不要忘記當初對愛和夢想的承諾。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找回自己最初的狀態。
  • 《小王子》這部成人童話,教會我們的3個道理
    記得前段時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提問:「童話故事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答案五花八門。其中一位網友是這樣回覆:「童話的意義在於:你即使知道他是假的,但你依舊能感受到他的美好。」著名作家周國平先生曾言,《小王子》是他最喜愛的童話故事。
  • 《小王子》:成人的世界沒有童話
    應該是讀懂了童話故事裡的悲劇意味的時候吧!第三次讀《小王子》。不像是第一次讀,只記得小王子的鬱郁和玫瑰花的傲嬌。也不像第二次讀,只記得小狐狸的儀式感和「馴養」理論。這次讀完,讀懂了小王子的結局,讓人難過。【1】一直被我忽略的飛行員和他的畫《小王子》開篇是飛機墜毀在沙漠裡的飛行員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畫的一幅畫。
  • 《小王子》留給大人的童話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明流樹洞 ,ID:q5664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有人說《小王子》像一部童話故事;也有人說《小王子》猶如透亮的鏡子,照出了荒唐的成人世界,她在提醒我們,只有愛,才是最高的哲學,才是我們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 好書推薦:《小王子》 ——寫給所有人的童話
    《小王子》這部作品對於我們來說也許並不陌生,它最早應該出現在我們的小學時期,那個時候,它只是作為給孩子看的童話,其中略顯幼稚的插圖,更添了幾分童真。但是,人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十年後的我們再讀這部作品,卻產生了與十年前不同的感覺。
  • 《小王子》:一個教育大人的童話故事
    《小王子》,一本寫給成人的童話,在不同的年紀,每重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感悟與體會。越是心靈豐富的人越能品讀其中的美好。而美好的東西總是想與人分享。所以,精心選了個我覺得還不錯的譯本送給一個學生(有條件的話當然最好讀法語原著)。正如我所想像的那樣,她非常喜歡。瞬間,感覺很幸福。
  • 寫給成人的童話故事《小王子》
    小王子的旅途就像我們人生的路途,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物,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了屬於自己的玫瑰,卻因為不擅表達,相互疏遠。我們也許嚮往遠方,但是不能以放棄愛我們的人為理由。我們要像後來的小王子一樣,愛一個人就要學會去負責。書所圍繞的話題是愛情與成長。似乎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逃脫不了這個話題,成年人都會接觸愛情,但是當愛和成長,我們只能二選一時,我們又該作何選擇。
  • 《小王子》:只和愛有關,這是一本成人童話
    《小王子》是由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所著的一本童話,雖然名為童話,但是實際上這是一本為成年人所寫的童話故事。在看完這本書以後,我覺得必須將其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和美好的故事告訴大家。曾經非常嚮往小王子,嚮往生活在如此純潔可愛的世界。可是直到後來才明白,獨自一個人一天看40多次日落的王子,心中是多麼孤寂。還好在孤寂的世界裡,他永遠抱有一顆孩童一樣的心。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兩份愛。第一份來自玫瑰,第二份來自小狐狸。在狐狸和玫瑰之間,必然有人有不同的選擇。
  • 親愛的《小王子》:茫茫星海中,我能看見一顆會笑的星星
    在童話故事中,我們會見到各種各樣的王子,他們風度翩翩、聰明睿智、家世強盛,滿足了女孩子對另一半的所有幻想。但是,在今天,我只是想跟你聊聊一位不一樣的王子,他沒有強大的王國作為背景,甚至所住的星球都可用腳丈量;他也沒有學會如何討人歡心和揣摩心意,跟他的玫瑰花相處不好便選擇了逃離自己的星球。
  • 以兒童視角寫就的童話故事《小王子》,其文字背後隱藏了什麼
    ——《小王子》前言《小王子》是法國著名作家安東尼·聖埃克蘇佩裡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作品中唯一的一部童話著作,於1943年出版。這名兼飛行員的偉大作家在1944年執行飛行任務時失事失蹤,成為文學史上一個最神秘的傳奇。
  • 《小王子》: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更需要童話的力量去治癒
    沒錯,是因為只有當你經歷的多了,看到的人多了,才會知道:或許全世界相似的人有很多,但是兩個人之間的共同經歷,卻可以在這段關係中,成為彼此的「唯一」。02、看不見、摸不著的愛,在你眼中是怎樣的?小王子和玫瑰的故事,其實就是《小王子》作者聖埃克蘇佩裡以他自己和他妻子康蘇羅的故事作為原型改編的。兩個人結婚後,因為彼此之間性格上出現差異,導致兩個人的矛盾衝突日益增多,還曾一度陷入婚姻危機。
  • 影視點評:《小王子》現實和童話
    電影《小王子》的奇特之處在於:它明明在原書的基礎上加了那麼完整的一條新故事線,但電影裡那種隱晦的憂傷與泛黃繪本的感覺,卻能讓所有人感到,自己就是在看《小王子》,甚至有種第一次翻書時候的感覺。童話般的《小王子》原著其實是一個躲避戰爭中的故事——正是對法國二戰戰敗中的恥辱與憂懼,促使聖埃克蘇佩裡1942年寫下了這樣一個最憂傷又最動人的童話。
  • 《小王子》——不只是童話故事
    《小王子》是一個很美的童話故事。主人公,一個幼小的外星人,飛離了自己那顆小小的星球,在太空中轉了一大圈,拜訪了一些其他的星球,見識了不少事情與人物,後來到地球上,與地球人「我」建立了不渝的友誼。一年之後,他告別了朋友,又回自己的星球去了。
  • 《小王子》-一部關於愛情、關於成長的哲學童話,你一定要看!
    1942年聖埃克蘇佩裡寫下了這樣一個最憂傷又最動人的童話。他用一個小學四五年級的法文程度寫出的繪本故事。全球已經售出超2億冊,僅次於欽定版的《聖經》,是史上第二大暢銷書。70年後的今天,許多人其實依然無法理解:小王子到底是個什麼故事?為什麼隱藏著這麼多的哲理?
  • 《小王子》:一本獻給大人的童話故事書
    常常聽到一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但其實在書裡這些都是沒有的,有的只是有趣的靈魂和作家的一生,一本好書的出現往往傾盡了作家的一生心血,當你在讀一本書時,就好像你正在和一個作家對話,了解這位作家的故事,今天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聖·埃克蘇佩裡的作品《小王子》
  • 愛與被愛的童話,你還記得《小王子》裡觸動心靈的句子嗎
    關注我,我願成為你的一道光,伴你前行。張小嫻曾經說過「孤單不是與生俱來,而是由你愛上一個人的那一刻開始。」萬丈星空下,我們渺小又孤獨,尤其是當你愛上了某個人時,就更覺得自己無助。短短兩萬字的《小王子》用一段唯美的故事,為我們揭示了愛情表象之後的真諦。其作者安託萬.德.聖埃克蘇佩裡是經歷了真正生活的人,冒險、星空、沙漠、飛行、愛情、浪漫、遠方和詩意,這些美好讓他的作品格外生動。
  • 電影《小王子》:三個角色,三種不同的象徵意義
    《小王子》這部童話是閱讀率僅次於聖經的法國經典,感動了整個世界的大人。電影《小王子》在原書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條新的故事線,讓原著更加豐滿。拍攝《小王子》這樣的經典名著是極其不討好的,稍有失誤就會被原著黨罵得狗血淋頭。然而導演馬克·奧斯本成功了,影片在坎城國際電影節放映結束時近2000名觀眾起立鼓掌,向影片主創致敬。
  • 為什麼大人們也喜歡看《小王子》
    》是類似白雪公主灰姑娘這種童話故事,以至於我一直沒看。最近無意中翻到了《小王子》,就被其深深吸引,然後盡情的享受著一口氣啃完的快感。《小王子》是作家安東尼·德·聖-埃克蘇佩裡於1942寫成的著名法國兒童文學短篇小說。本書的主人公是來自外星球的小王子。書中以一位飛行員作為故事敘述者,講述了小王子從自己星球出發前往地球的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歷險。
  • 馬博:《伊卡狛格》有安徒生童話的影子,但卻是羅琳的故事
    《伊卡狛格》跟「哈利·波特」是不一樣的,「哈利·波特」是一個奇幻小說或者說幻想小說,《伊卡狛格》更像是傳統的西方的兒童文學作品或者說童話,它有一些安徒生童話的影子,它也可能讓我們想起類似於《小王子》等等西方經典童話故事。它發生在一個想像中的國度,這個故事的環境同樣是想出來的,但是不帶有魔法,只不過裡面有著國王,有著玩弄心機和陰謀的大臣,當然在陰謀下面還有勇敢而識破陰謀的人們。